打造便民便商、專業高效的公共服務體系是特區政府的重要施政目標,特區政府持續推進電子政務工作,並完成構建一個專為商企和社團使用的電子公共服務平台—“商社通”。

為了能真正有效幫助用戶透過電子方式處理各項與營運和管理相關的事務,讓服務平台能夠合乎用戶需求,特區政府於2023年11月及12月合共舉辦了多場講解會和意見交流會,出席的商企及社團眾多,包括澳門中華總商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澳門歸僑總會、澳門經濟民生聯盟、民眾建澳聯盟、澳門青年聯合會及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等。

多個商企和社團都對特區政府推出“商社通”表示支持,與會期間多個來自不同行業的代表及社團人士均踴躍發言,除希望能更多了解“商社通”的服務應用及功能外,還期望“商社通”能夠協助解決辦理政府手續時出現的“程序繁複"、“周圍跑部門”、“審批不透明"等服務難題,此外,也十分關注後續增加的新服務和新功能開發等情況。

特區政府在充分聽取有關意見和進行多項測試後,“商社通”於2024年1月9日正式推出,以網站及手機並用的模式,為商企和社團提供各項涉及企業和社團設立、營運和發展所需的電子化公共服務。

特區政府走訪社會各界,充分聽取各方的意見,對“商社通”作進一步的優化,以完善用戶體驗,期望向商企及社團提供更便捷、安全和穩定的電子公共服務平台。日後亦將會繼續聆聽各界意見,持續深化各電子政務項目,致力為居民和商企提供更優質、更便捷的電子服務。

為回應企業和社團的電子化服務訴求,特區政府於今天(1月9日)推出“商社通”服務平台,以“匯商聚社、一應通辦”為理念,為企業和社團提供從設立、營運到發展所需的電子化公共服務。特區政府將不斷推進和提升電子政務平台的功能和服務,透過優化行政流程,聯通部門數據,滿足企業和社團營運的多元要求。

特區政府正式推出商社通

特區政府1月9日於澳門科學館舉行“商社通”發佈會,由行政公職局局長吳惠嫻、身份證明局局長周偉迎、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社會保障基金副主席袁凱清、財政局資訊系統廳廳長張子健、土地工務局准照處處長區炳堅、消防局副消防總長吳家偉、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馬志毅、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理事長李從正、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會長吳小麗、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會長劉金玲擔任啟動儀式的主禮嘉賓,其他出席發佈會嘉賓還包括各政府部門及各界商社代表。

發佈會上,行政公職局局長吳惠嫻致辭時表示電子政務是本屆特區政府的重點施政工作。新推出的“商社通"是推進“電子政務"發展中關鍵平台之一。“商社通"將複雜的商社服務,透過跨部門的數據互聯互通,針對服務流程作出重大的改革和優化,克服不少困難和作出突破。她提到“商社通"的推出,是繼“一戶通”後,再次體現出跨部門協作的努力成果;同時,在平台開發的過程中,得到商界和社團的大力支持,與廣大社團共商共建,聽取各界意見不斷完善平台功能,期望“商社通"能夠真正做到便商利企。同時,她表示“一戶通”和“商社通”的相互配合使用,將惠及不同群體,體現特區政府以電子政務作為公共行政改革的決心。未來會繼續以用戶為導向,繼續聆聽社會意見,持續擴展平台功能,為市民、商企和社團提供更多優質便捷的公共服務。

商社通重點功能介紹及演示

其後,吳局長介紹了“商社通”的設計理念及功能,她表示特區政府建立一個面向商企及社團的商社平台,是由於商社服務與自然人服務的對象、業務、手續及性質都不相同,因此特區政府研究設立專門的商社平台,以“便商利社"為定位,“流程再造、資料賦能、服務創新”為理念,梳理複雜的服務手續,簡化跨部門手續,引入創新思維,將跨部門服務關聯起來,結合線上線下渠道,依循一次辦妥模式提供服務,讓申請者便捷地取得政務服務。另外,她表示考慮到商企服務的實際應用場景,故商事平台將主打WEB端和APP端並用,現階段商社通提供的服務共78項,涉及27個公共部門,並設有四大專區:“社團專區”、“准照續期服務”、“一站式”、“一件事”,方便企業和社團辦理綜合政務。

  身份證明局局長周偉迎就“商社通”的社團專區業務功能作出介紹,他表示目前澳門有超過一萬個註冊社團,社團在澳門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為便利社團運作,“商社通”特設“社團專區”,將多項與社團相關的服務集中整合,包括社團架構成員的管理和查閱、申請及領取各種證明書,以及部分社團資助申請、政府場地租借和活動報名等,各項服務均可全程網辦。周局長並表示,日後將增加更多社團運作流程所需用到的服務,以及增加更多資助項目的電子申請。

另外,在發佈會上由行政公職局電子政務廳廳長鮑志偉即場介紹及演示了“商社通”主要功能。即場亦設有體驗區透過直播和讓在場的與會者深入了解“商社通”的實際操作。

打造聯合審批平台” 實現一站式發牌

除了上述的功能外,特區政府還梳理及優化了飲食及飲料場所牌照的發牌程序,在“一站式”專區內打造全新的“聯合申請及審批平台”,並將於1月底全面上線。該平台能夠讓涉及發牌程序的多個部門及公司以標準化、規範化模式進行同步處理及審批,增加程序透明度,提升行政效率。同時亦設有線上評估、三維模擬(VR)場景展廳及常見問題匯總等工具,幫助投資者預估成本及營運管理。使用“商社通”中的“一站式”服務,申請人可隨時隨地線上提交服務申請、查看個案的申請進度、接收通知等,毋須市民到不同部門辦理服務。

促進政務服務電子化全面發展

“商社通”的推出是澳門特區電子政務建設不斷向前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特區政府跨範疇跨部門的合作成果。特區政府將會以“商社通”為抓手,持續推動公共部門簡化行政程序,實現更多跨部門合作,並逐步增加服務項目,促進政務服務電子化全面發展。特區政府將持續與商界和社團溝通,歡迎各商企和社團積極使用“商社通”和提出反饋意見。

有關“商社通"的詳情,請瀏覽專題網站(https://www.gov.mo/ab)。

雀仔園街市及外圍小販區分別於2023年3月及8月起休業進行整治工程,並於去年底已按計劃如期竣工。為安排街市承租人有序回遷及復市營業,市政署亦已於年底為相關經營者舉辦座談會,協調重新營業安排,並詳細介紹優化後攤位的配備及用電安全等一系列注意事項。近日,街市原13檔攤位承租人已陸續遷回,並將於1月9日恢復對外營業。

乾濕分離佈局助建舒適整潔街市形象

雀仔園街市建於1939年,歷經多年使用街市內排污渠網、散熱通風、採光照明等設施老舊,市政署雖多次維修,但無法解決老化狀況,有必要對街市進行全面整治,優化設備設施,改善街市營商環境。

整治方案保留了雀仔園街市的建築外觀,加裝空調和通風系統、改善照明系統、調整公廁位置與男女廁格比例、更新街市排污設備、增設無障礙設施。調整了街市攤檔佈局,現時共設有18個攤檔,當中有13個攤檔安置原有攤位承租人,包括7個肉檔,4個魚檔,1個凍肉檔和1個菜檔。餘下5個攤檔,已於2023年10月進行公開競投。此外,因應攤販工作流程及消費者習慣,重新佈置街市不同分區,特別在售賣區與工作區各設獨立出入口,分隔消費者購物動線和搬運貨物,達至乾濕分離,配合空調和通風系統及街市日常管理,改善傳統街市濕滑的環境,建立舒適整潔的街市形象,讓居民有良好的購物體驗。

已陸遷回營業

另外,市政署亦藉整體優化工程,為街市外圍小販區更換了隔熱面板、活動雨篷、背板和分隔鐵網,同時優化供電設施,改善排水及翻新結構架等。現時,原本在上址經營的16檔小販亦已陸續遷回營業。

本澳即將引入“生鮮雞”,為確保市售“生鮮雞”的食用安全及產品質量,市政署於一月三十一日舉辦說明會,向業界介紹“生鮮雞”的技術要求、粵澳兩地快速通關檢疫、零售“生鮮雞”的食安及衛生注意事項等內容。市政署鼓勵更多本澳食品商引入“生鮮雞”經營,積極開拓並組織貨源,為本澳市民提供更安全、豐富的肉品消費選擇。

說明會於沙梨頭活動中心舉行,邀請本澳從事鮮活食品供應的商户、餐飲業者及行業協會代表等出席。會上,市政署提醒業界,“生鮮雞”是即日屠宰即日銷售的鮮活食品,鼓勵業界做好評估,積極開拓並組織貨源;在銷售過程中,應保留“生鮮雞”的原有包裝,且須貯存及展示於攝氏0至4度的冷藏設備內,以便消費者識別及選購。

此外,市政署亦已制定《零售生鮮雞的衛生指引》,列明“生鮮雞”在運輸、貯存、展示及售賣等各環節的食品衛生與注意事項,並將持續對零售鮮活食品場所進行不定期衛生巡查及抽樣監察,以保障本澳鮮活食品安全。

特區政府一直關注供澳鮮活食品品質安全及貨源穩定,在國家海關總署的大力支持下,首批“生鮮雞”將在2月2日供澳。“生鮮雞”在內地完成屠宰後會立即以冷鏈運輸車運載,經快速通關送抵澳門出售,以回應本澳居民食鮮雞的飲食習慣。市政署將持續與內地相關部門加强合作,關注多元鮮活食品輸澳,同時鼓勵本澳業界積極開拓貨源,持續為消費者提供安全穩定的鮮活食品。

2024年度在生證明已於1月1日開始接受辦理。截至今(2)日上午九點,已有約2.1萬人完成辦理。當中約八成人士透過“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完成辦理,另外約兩成人士透過自助服務機完成辦理。

市民可透過“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一次辦妥社會保障基金、社會工作局及退休基金會的2024年度在生證明,免除親臨櫃枱排隊輪候。市民可瀏覽 “一戶通”專題網站(https://www.gov.mo/app/),查看有關線上辦理在生證明的宣傳圖文包及教學短片。

市民亦可使用自助服務機辦理在生證明,身份證明局於2023年年底推出覆蓋澳路氹的七個政府24小時自助服務中心,包括南灣中華廣場、黑沙環政府綜合服務大樓、士多鳥拜斯大馬路〈二龍喉公園附近〉、筷子基社屋快達樓、離島政府綜合服務中心、氹仔湖畔大廈以及石排灣社區綜合大樓。除此之外,全澳還有40個地點設有多功能自助服務機,市民可到身份證明局網頁(https://www.dsi.gov.mo/eservice/zh/muti-kiosk-service.jsp)查閱自助服務機的詳細設置地點和服務時間。

第20/2023號法律《修改〈行政長官選舉法〉》於12月27日公佈,並於明日(2024年1月1日)生效,有關法律的生效標誌著澳門特區從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上進一步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

第20/2023號法律主要從三方面優化行政長官選舉的管理及流程,包括:完善行政長官選舉的被提名人及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選舉參選人的資格要求規定;設置確保資格審查程序順暢運作的機制;加強遏止違規行為及優化選舉流程。

在完善行政長官選舉的被提名人及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選舉參選人的資格要求規定方面,上述法律新增擁護《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作為參選和出任選委會委員的資格條件,規定行政長官選舉的被提名人及選委會委員選舉的參選人不得為外國議會或政府的成員,並規定上述人士在參選時須就擁護和效忠事宜作真誠聲明,須簽署並提交聲明書,拒絕簽署聲明書者不得參選。

此外,法律設置確保資格審查程序順暢運作的機制,將資格審查的標準法定化,列舉相關判斷標準,訂明由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就被提名人及參選人是否擁護和效忠事宜進行審查,並就不符合條件者向行政長官選舉管理委員會發出具約束力的審查意見書;對於管委會根據上述審查意見書作出的決定,不得提起聲明異議或司法上訴。

上述法律亦規定,如被提名人及參選人在報名當年或之前的五個曆年內曾依法被判斷為不擁護《基本法》或不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或澳門特別行政區,其報名將不被接納。此外,將管委會改為常設機構,以便持續跟進選委會委員在任期內是否符合法定資格,並及時作出喪失委員資格的決定。

同時,法律加強遏止違規行為及優化選舉流程,訂明公然煽動不投票或投空白票、廢票行為,將構成刑事犯罪;訂明《行政長官選舉法》適用於在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外作出的部分犯罪行為,包括使用脅迫及欺詐手段影響選舉、公然煽動不投票或投空白票、廢票,以及賄選等;將違規公佈民意調查結果的處罰對象由現時僅限於社會傳播、廣告或民意測驗機構或企業,擴展至任何個人及實體;訂明法人及其他等同實體的刑事責任。

法律並規定娛樂場幸運博彩的承批公司及在娛樂場內執行職務的工作人員須在選舉中遵守中立義務,以及取消投票時須使用投票權證明書的規定,並將行政公職局的部分職權交由管委會行使。

為加強市民對該法律的認識,法務局已開通專題網頁(https://www.dsaj.gov.mo/Other/LeiElectionCE/),並透過“澳門法務局”或“DSAJRAEM”微信訂閱號以及Facebook專頁“普法園地”發佈系列普法圖文包、短視頻及文章,歡迎居民關注。

公園及步行徑是居民假日放鬆的好去處,市政署持續推廣愛護大自然及生態的科普資訊,近年有序地開展科普知識資訊牌優化工作,2023年於多條步行徑和公園新增及優化科普知識資訊牌約100個,並於第四季舉辦逾10場山林修復宣教活動。

本年新增及優化的科普知識資訊牌約百個,涉及7條步行徑及19個公園,地點包括黑沙水庫家樂徑、黑沙水庫健康徑、黑沙龍爪角海岸徑、黑沙龍爪角家樂徑、小潭山2000環山徑、氹仔中央公園及花城公園等。資訊牌內容包含公園及步行徑地圖、動植物知識、山林修復資訊及行山小貼士等,讓居民及旅客在使用設施時,更好地了解本澳綠化狀況及提升使用體驗。

此外,市政署於本年第四季共舉辦超過10場山林修復宣教活動,包括舉辦專場講座,向社團及公眾介紹山林修復工作及成果;舉辦山林修復導賞之旅,帶領市民遊覽步行徑,讓市民親身體驗山林修復之成果及了解相關科普資訊;舉辦社區巡展,於本澳各區共8個公園及休憩區設置有關古樹保育及山林修復的立體資訊裝置,向市民進行宣傳教育及推廣。

市政署以“填空白、提品質”提升城市綠化水準,於2022年至2024年持續推進城市綠化增量提質工作,落實三年綠化優化計劃,同時在綠化設施設置生態科普資訊牌,強化科普教育。明年計劃新增及優化的科普知識資訊牌約100個,涉及多條步行徑及多個公園,如路環步行徑、盧廉若公園、大炮台公園、得勝花園等。

公園及步行徑是居民假日放鬆的好去處,市政署持續推廣愛護大自然及生態的科普資訊,近年有序地開展科普知識資訊牌優化工作,2023年於多條步行徑和公園新增及優化科普知識資訊牌約100個,並於第四季舉辦逾10場山林修復宣教活動。

本年新增及優化的科普知識資訊牌約百個,涉及7條步行徑及19個公園,地點包括黑沙水庫家樂徑、黑沙水庫健康徑、黑沙龍爪角海岸徑、黑沙龍爪角家樂徑、小潭山2000環山徑、氹仔中央公園及花城公園等。資訊牌內容包含公園及步行徑地圖、動植物知識、山林修復資訊及行山小貼士等,讓居民及旅客在使用設施時,更好地了解本澳綠化狀況及提升使用體驗。

此外,市政署於本年第四季共舉辦超過10場山林修復宣教活動,包括舉辦專場講座,向社團及公眾介紹山林修復工作及成果;舉辦山林修復導賞之旅,帶領市民遊覽步行徑,讓市民親身體驗山林修復之成果及了解相關科普資訊;舉辦社區巡展,於本澳各區共8個公園及休憩區設置有關古樹保育及山林修復的立體資訊裝置,向市民進行宣傳教育及推廣。

市政署以“填空白、提品質”提升城市綠化水準,於2022年至2024年持續推進城市綠化增量提質工作,落實三年綠化優化計劃,同時在綠化設施設置生態科普資訊牌,強化科普教育。明年計劃新增及優化的科普知識資訊牌約100個,涉及多條步行徑及多個公園,如路環步行徑、盧廉若公園、大炮台公園、得勝花園等。

《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法》將於2024年4月1日生效,市政署積極開展前期準備工作,就獸醫專業資格認可、獸醫培訓、學歷評估等參考外地經驗,從而制定能與國際接軌的本澳獸醫專業資格認可機制。日前,市政署赴廣州拜訪內地獸醫學院專家組,並邀請專家團隊訪澳與獸醫專業委員會成員交流,促進相互瞭解及探討行業發展情況。

《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法》對本澳獸醫專業資格認可及動物診療、繁殖、售賣、寄養場所設立准入及監管制度,並設過渡措施。為配合有關法律落實執行,市政署已進行相關調研評估,並依法於今年7月成立獸醫專業委員會,委員會將依職權跟進系列工作,包括制定及核准外地獸醫範疇學歷及外地獸醫執業資格的認可條件,評審和議決專業資格認可登記申請,發出獸醫專業資格認可證明書,制定及核准《獸醫專業工作守則》,提起紀律程序等,以推動本澳動物診療及商業業界發展,保護動物及維護社區公共衛生。

為更好推進獸醫專業委員會工作,借鑒外地的實踐經驗,日前,市政署協調並組織本澳獸醫專業委員會,與中國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專家組進行互訪交流,共同探討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的獸醫教育核心課程指南、獸醫服務體系效能與教育之關係、不同地區獸醫專業能力評估及執業資格認證制度、內地獸醫專業學位教育改革創新及人才培養現狀等,加深本澳業界對不同地區獸醫專業發展趨勢及學歷評估的瞭解,有助制定本澳獸醫專業資格認可條件且與國際接軌。

此外,本澳拜訪團先後參觀中國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教學動物醫院、獸醫診斷中心以及教學實驗室;內地專家團隊訪澳期間參觀了市政狗房設施,瞭解本澳的動物救治及收容工作,並到訪本澳私人動物診療場所。各方深入交流獸醫業界的營運模式,並為本澳獸醫業界發展建言獻策。

出席活動人士包括: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副院長孫永學、教授郭宵峰、教授熊惠軍、副教授陳奡蕾、教學動物醫院副院長陳義洲、學院黨政辦公室主任薛曉麗;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委員吳秀虹、動物檢疫監管理處處長蔡淑儀;獸醫專業委員會主席胡秀鳳、委員鄧柏林、黃惠芳、麥吳炳、梁淑敏、羅健成及秘書李海濤。

為讓年輕一代更好地認識並參與公共街市的發展,巿政署以“凝聚社區、活化創新”為主題,舉辦“2023全澳大專院校街市營商創新方案競賽”,並於十二月十四日至三十一日展出比賽的獲獎作品,與公眾一起探討公共街巿發展的多元性及可持續性。

“2023全澳大專院校街市營商創新方案競賽”由市政署主辦、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協辦,透過工作坊、實地參觀、作品徵集、路演等環節,讓年輕一代走進街市,並發揮創意,為公共街市的多元及可持續發展出謀獻策。活動共收到三十七份來自本地六所大專院校提交的參賽計劃書,設冠軍、亞軍、季軍、優異奬、最佳創意概念奬、最佳實用功能奬,以及最佳路演奬多個奬項。

頒奬儀式早前於巿政署大樓舉行,由巿政署巿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副主席柯嵐、委員吳秀虹,以及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代表蘇小恩教授任頒奬嘉賓。獲奬名單如下:冠軍為澳門科技大學“Re-munity”、亞軍為澳門科技大學“明日TAIPA”(同時獲得最佳創意概念獎及最佳實用功能獎)、季軍為澳門科技大學“回味市井”,而優異奬分別由澳門理工大學“樂事隊”、澳門科技大學“MUST3A級街市改造商”及“翻鬥幼兒園”(同時獲得最佳路演獎)獲得。

上述獲奬作品由即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於澳門大學橫琴校區E4劉少榮樓大堂作公開展出,歡迎公眾到場參觀了解,共同探討街巿發展的多元性及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