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上办在生证明更便捷 简易版一户通便利市民
2021年1月1日早上九时起,市民可透过“一户通” 一次性办理社会保障基金、社会工作局及退休基金会的在生证明手续,全程无需亲临柜枱,即使身处外地的市民及行动不便的人士,亦可透过网上办理。同时,行政公职局推出“一户通”简易版手机应用程式,通过简化页面、增大文字、个人化自设功能,提供更简单的操作介面予市民使用,藉以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相关规定,社会保障基金养老金或残疾金受益人、退休基金会退休金及抚恤金受领人士,需于每年1月份办理在生证明,而社会工作局残疾津贴受益人以及在澳门以外地区居住的敬老金受益人,则需于每年8月31日之前办理在生证明。
由2021年起,已开通“一户通”的受益人只需登入本人帐户,面向手机屏幕按指示做出三个简单动作,成功通过面容识别,即完成办理在生证明。如受益人的配偶、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已开通“一户通”帐户,亦可透过登入其帐户,以协助受益人办理。
“一户通”所采用的面容识别技术,只会将使用者的面容特徵数据,以单向加密形式送至身份证明局作比对,确认后只返还结果,行政公职局或其他部门均不会保存面容特徵资料,充分保障用户的个人资料安全。
此外,在生证明原有办理的服务方式(包括携同有效的澳门居民身份证使用自助服务机、透过邮寄证明文件或亲临办理等)均维持不变,受益人可按个人意愿自行选择是否使用电子服务。
现时已有约9万人开立“一户通”帐户,行政公职局将持续优化系统设计,逐步提升用户体验。除考虑方便市民和不同社群的使用需求而推出简易版“一户通”外,日后亦会增设未成年人线上开户功能,让电子化便捷服务惠及更多群体。

首届公务人员领导力培训班在澳大举行结业典礼
首届公务人员领导力培训班今(28)日在澳门大学公共行政培训中心举行结业典礼。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与30位学员热切交流,总结课程经验,听取优化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典礼上,澳大校长宋永华和行政公职局局长高炳坤分别向学员颁发结业证书。现场的嘉宾、教师与学员的座位摆设成U型别具意蕴,澳大公共行政培训中心主任税兵用U所代表的3个单词:University、United和Unlimited总结了首期培训班的3个月工作。University意蕴著在澳大校园的珍贵岁月,学员们收获的不只是知识和友谊,还有跨部门合作的30颗种子。United 代表著团结协作,培训班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行政公职局和澳大之间、澳大各院系部门之间,以及30位学员之间的团结协作。Unlimited代表著能力提升的无限可能性,透过3个月的满负荷培训,学员们收获的不只是某些具体问题的答案,而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以及团队精神。
来自司法警察局的凌锦伦代表培训班全体学员发言,他表示在3个月的课程中,通过专家及学者的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加深了对新形势下的国家发展大局观念,以及了解澳门公共行政现存问题,从中亦共同探讨如何提升特区政府管治水平,公务员团队士气和服务意识,更新了固有的心态及观念,也深刻地领悟了跨部门合作的重要意义。他代表所有学员向提供培训机会的特区政府、相关领导及人员致以衷心的感谢,并感谢澳大为培训班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资历深厚的导师团队和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员们在首个脱产式的培训课程中,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参与中成长,在实践中提升。站在公务员生涯新的起跑线上,培训班全体学员将不辜负特区政府寄予的厚望,继续以澳门可持续发展和广大市民利益为依归,秉持大局观念,不断提升自我,并带动群体、辐射周边。
3个月全脱产的领导力培训课程以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创新性实务人才为目标,紧密围绕电子政务和跨部门合作两个主题,由36位导师授课,包含360个授课学时,其中包括专题性学习225课时,现场教学、小组研究、考察等互动体验式学习108课时,并举办《倾倾讲讲领导力》系列讲座9次,邀请了15位主讲嘉宾。
出席结业典礼的嘉宾还有行政法务司司长办公室主任林智龙、澳门大学副校长许敬文、行政公职局副局长罗健仪,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胡伟星、法学院院长唐晓晴、持续进修中心主任刘丁己、校长办公室主任汪淇等。

市政署关注内地禽流感确诊个案 呼吁切勿到活禽市场
因应湖南确诊一宗人类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市政署高度关注事件,并持续与邻近地区保持密切联系,适时作出跟进。同时呼吁市民外游时,避免前往有售卖或展示活禽鸟的地方,切勿喂饲及接触活禽鸟,或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禽类或蛋类食品。
随著季节转变,邻近地区出现禽流感个案的风险机会增加,市政署持续关注有关情况,保持与内地相关部门的良好沟通合作机制,适时检视现时各项禽流感防控及应变措施。今年截至目前,本澳没有入口湖南永州市禽蛋。同时,市政署持续有对本澳候鸟栖息地、动物园的环境样本,以及野鸟尸体样本进行禽流感病毒分析。上述常规性的禽流感监测工作,现阶段均未发现异常检测结果。
为共同应对禽流感,市政署呼吁市民在节假日离澳旅游或回乡探亲时,避免前往有出现禽流感地区的街巿、禽鸟市场、农场等有售卖或展示活禽鸟的地方;切勿购买及携带未经检疫的家禽及其产品回澳;避免喂饲野鸟;切勿接触禽鸟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有接触,应立即洗手;切勿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禽鸟肉、内脏、血制品及蛋等;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带好口罩,保持适当社交距离勿聚集,如有不适应尽快求医,并告知旅游史。
禽流感是由主要影响鸟类和家禽(如:鷄或鸭)的流感病毒引致,近年亦出现人类感染甲型禽流感病毒的个案。由于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情况并不常见,因此人体对该病毒的免疫力极低,甚至没有免疫力,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故有效的「人禽分隔」措施,能有效减少公众与活禽接触的机会,以降低禽流感病毒在人类间传播的风险。

路环九澳三圣庙外石滩发现中华白海豚尸体
市政署接获市民通报,于路环九澳三圣庙外石滩上发现一条海豚尸体,经初步鉴定为中华白海豚。
市政署接报后派员到现场跟进处理,经市政署人员检查和初步测量后,鉴定该动物尸体属雌性成年中华白海豚,体长2.50米,发现时体表皮肤大部分脱落,未见外伤,估计死亡后随海水漂流至沿岸上址石摊。由于尸体已腐烂,市政署基于卫生考虑将尸体作火化处理。
市政署呼吁,市民如发现海豚搁浅个案,请即致电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通知相关人员到场处理。

烧灰炉公园完成优化重新开放
市政署提升烧灰炉公园的设施及环境,扩大儿童游乐区空间,增加哺乳室和树木亭等设施,优化工作现已竣工,并将于十二月二十三日重新开放,欢迎市民于节假日带同小朋友前往游玩。
烧灰炉公园甚具特色,设有儿童游乐场与儿童电动车场,是亲子玩乐的好地方。但设施使用多年已出现不同程度损耗,故市政署对公园进行优化及改善工程,将公园空间重新规划布局以增加园区空间感,当中重点扩大儿童游乐区的空间,分区设置适合不同年龄游玩设施,以及提升儿童电动车场区的使用安全。
在重新布局的儿童游戏区内,新增综合型儿童组合玩具以及训练体能的游乐设施,区分予不同年龄层儿童使用;考虑到较大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以及对户外游乐设施的需要,公园内增设一组适合八至十二岁儿童使用,富含攀爬元素,可锻鍊身体协调性及平衡感,兼具适度挑战性的大型游具。另外,优化后的儿童电动车场区交通安全城的设施,增设了红绿灯及行人过路灯等,让儿童从游戏中认识交通设施及遵守交通秩序,而重铺的安全地垫显示车道图案及车道分隔岛,可增加电动车游戏的趣味性。园区内亦考虑到不同年龄使用者需要,增加座椅以供居民休憩使用,同时亦鼓励家长在带同子女使用公共设施时,适当地从旁给予安全指导,一同享受亲子玩乐时光。
公园整体优化工程还包括新增的哺乳室、一座以树木构成的树木亭以及枱椅组合休息区,重铺卵石面脚底按摩区,保留原有的遮阳廊、洗手池及公厕等设施;另外,对园内褐根病区进行整治及建造树根病防护带,藉此保护园内尚未受到感染的三株榕树,整治该园多年来褐根病影响的情况。公园亦已完成绿化改善及复绿工作,除了重新种植树木,还种植香花、赏花及赏叶植物如桂花、龙船花及大红花等,以增加园内色彩及绿化。
另外,亦重铺全园的照明系统、供水系统及修葺地面等,以提升公园的功能性及整体舒适度,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休闲活动空间。

张永春:冀以法律规范解决道路重复开挖问题
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今(18)日表示,特区政府期望透过法律规范,进一步解决本澳道路重复开挖的问题,制定相关的行政法规是明年的工作计划。
张永春下午在行政会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记者问题时表示,虽然现时已有跨部门机制,透过加强沟通协调以避免道路于短时间内重复开挖,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然而,单靠部门间加强联系并不足以完全解决问题,所以政府计划制定相关的行政法规,明确规范关于道路开挖的事宜,例如只能在哪些紧急情况下才可重复开挖道路,并清晰各部门间的分工和协调。他指出,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是明年的工作计划,期间政府会充分听取各公共服务机构和业界的意见。
关于与动物相关的立法事宜,张永春指出,政府于年前完成了有关动物防疫及兽医法案的公开谘询,当中,《动物防疫法》已经生效,而兽医方面,政府也已有相关法律草案,但由于明年计划提交的法案不少,加上立法会换届,故暂未将兽医相关法案列入明年的立法规划中,待未来具备条件时政府便会提案。政府一直有跟进兽医相关法律的立法工作,并会持续听取各界意见。
他又重申,在动物保护方面,特区政府和动物保护团体的目标一致,就是创设更多条件做好保护动物的工作,并希望做好源头控制,减少流浪动物的出现。他在下月中旬会联同市政署约见动保团体交流意见。

市政署办讲解会 加深业界认识饮食及饮料场所牌照申请程序及要点
市政署日前举办“饮食及饮料场所牌照申请手续─工务、消防、卫生安全及环境保护须知"讲解会,为业者介绍饮食及饮料场所牌照的发牌程序及营运须知,希望申请人及代办人认识牌照申请程序及要点,有助加快发牌进度,减低场所开业成本。
讲解会于十二月十五日于沙梨头活动中心举行,约六十名申请人、代理人以及来自相关业界及团体的人士出席。市政署辖下参与发牌的部门,联同土地工务运输局、消防局、卫生局及环境保护局代表,分别介绍一站式发牌程序、申请及营运须知、电子化服务、场所工程、防火系统、卫生及环境保护范围等要求,亦就燃料设备与安全、油烟排放、噪音、隔油井安装及排放处理等常见问题进行说明。
会上,与会者踊跃提问,查询有关审批流程、饮食牌照的废止、场所装修工程要求、隔油井排污处理及场所设备等问题,相关部门代表亦一一作出回应。另外,市政署亦提到,有意申请者在按核准方案要求完成场所的装修后,透过递交所需的声明文件,通过审议计划及检查委员会的审批,在申请人缴付保证金后,便有条件获发有效期为四个月的临时牌照。有关“前置式”临时牌照制度有助优化本地中小企的营商环境,在不影响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及环境保护等公共利益前提下,申请者可取得临时牌照尽早经营,适当地平衡公共利益和舒缓申请者开业成本的压力。
发牌效率的提升,有赖申请人、代办人与政府的充分协调及合作,市政署期望透过讲解会加强申请牌照事务相关人士对发牌制度、申请程序及所需文件和图则资料的认知,让申请及审批工作更顺利进行。申请人可浏览“饮食及饮料场所一站式发牌服务”专题网页https://www.iam.gov.mo/onestop-fnb,在提出申请前预早了解相关申请流程与要求。如存在较复杂的技术问题时,申请人可向一站式服务机构反映及寻求专业意见的协助,并可申请召开“技术会议”,让专责部门提供针对性的技术意见及指引。市政署将持续优化各项措施,加强一站式发牌程序的便捷性,扶持本澳饮食业发展。

“人工智能法律查询系统”正式上线
为向市民提供更好的法律资讯服务,法务局将运用AI技术,推出“人工智能法律查询系统”,提供包括宪制法律、婚姻家庭、生活出行、楼宇买卖、楼宇租赁、劳动关系、商事活动、司法诉讼、预防犯罪和条约等法律资讯,24小时全天候供市民使用及查询。
市民只需登入法务局网页 ( www.dsaj.gov.mo ),或关注法务局微信订阅号(“澳门法务局订阅号”或“DSAJ_RAEM”),进入“人工智能法律查询系统”页面,点选查询种类(例如婚姻家庭)并以文字或语音提出问题,查询系统将自动按照提问的内容显示出最接近问题的答案和相近的问题。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法务局将继续创新普法模式,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及网络社交平台,扩大普法的覆盖面,让市民可随时随地获取法律资讯,以提升市民大众知法守法的意识。

市政署代表赴韶关出席粤澳林业联席会议
市政署代表早前赴广东省韶关市出席粤澳林业及自然护理联席会议,与广东省林业局就推动粤澳共同建设森林城市群,促进大湾区生态建设和粤澳林业交流与生态保育的科研合作等进行交流。
因应《广东省林业局与澳门巿政署关于进一步加强粤澳林业合作意向书》,粤澳双方举办林业及自然护理联席会议。会上,广东省林业局二级巡视员林俊钦、澳门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罗志坚等,就山林修复、华南珍稀野生动物返还计划、适用于城市绿化新产品植物及合作、自然教育经验、粤澳森林法律技术、助力澳门融入大湾区森林城市群体系等议题进行讨论及交流意见。
市政署表示,在是次粤澳林业及自然护理联席会议及考察活动中,促进了本澳与广东省在林业及自然护理方面的更多合作,并得到广东省林业局的全力支持,将加快本澳推动森林城市建设,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森林城市群。出席代表还包括市政管理委员会委员关施敏、园林绿化厅厅长赵慧明以及相关技术人员。
期间,在广东省林业局的安排下,市政署代表团亦考察了丹霞山博物馆及丹霞山自然保护区、车八岭自然保护区,以及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并与当地生态保育单位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就生态保护、科研监测、自然教育、山林防火等议题进行交流及讨论。当中仁化县自二零一九年三月启动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提出了“县级国家森林城市—森林小镇—森林乡村”三级共建模式,并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全域创建森林小镇”的建设目标,在创建森林小镇和乡村的振兴工作上取得一定成果。

粤港澳大湾区法律部门第二次联席会议今举行
澳门特区政府行政法务司、广东省司法厅及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今(11)日以视像方式举行粤港澳大湾区法律部门第二次联席会议,由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主持。会议通过了《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平台建设工作方案》,批准设立了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工作委员会,并就联席会议的未来重点工作交换意见。
《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平台建设工作方案》规定,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平台是三地政府法律部门为促进调解工作设立的权威性、高层次交流和合作平台,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工作委员会将推动制定统一的大湾区调解员资格、资历评审及相关标准、促进三地各自设立合资格大湾区调解员名等工作。
张永春在会上表示,三地政府法律部门要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强粤港澳的法律交流和协作,为大湾区建设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及法律服务,积极配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张永春还介绍了澳门特区在推进大湾区法律建设方面开展的工作,包括积极推动以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解决民商事争议、推动建立商业登记讯息公示平台及发放商业登记电子证明等。
三方一致认为,要继续发挥好联席会议的作用,推进在律师、仲裁、调解、公共法律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协调解决在推进大湾区制度衔接和规则对接中遇到的问题,为大湾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三方同意,第三次联席会议将由广东省司法厅主办。
出席联席会议的三地主要代表还包括: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郑若骅、普惠避免及解决争议办公室主任丁国荣、广东省司法厅厅长陈旭东、副厅长梁震、副厅长林楚明、澳门特区政府行政法务司司长办公室主任林智龙、法务局局长刘德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