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市政公厕 构建健康城市
来源:澳门杂志 138期

优化市政公厕 构建健康城市
优化市政公厕 构建健康城市

为配合社会发展,减少疾病传播,澳门特区政府市政署近年持续优化公共卫生设施,通过新增、改善公厕环境及完善相关设施配置,为市民及旅客提供更安全舒适的卫生空间。2020年,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袭,以及配合特区政府防疫抗疫工作,并落实以工代赈,扶助本澳中小企,保障本地工人就业的政策,市政署于今年初加快推进优化公厕计划,预计提供逾1,200个就业职位,部份公厕已完成优化工程并重新开放使用。

以工代赈创造就业职位

随着社会进步,大众对公共卫生设施的要求日益提高,为此,市政署推出优化公厕计划。市政署设计处代处长郑军海表示,持续对公厕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是市政署的恒常工作之一,在综合公共卫生设施损耗程度的资料,整理管理部门反馈意见及市民提供的建议后,市政署每年会对6至10个公厕进行翻新工程。他强调,「优化公厕计划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项目,未来会一直持续展开。」


市政署设计处代处长郑军海表示,翻新或重整公厕所花的工期各有不同,平均施工期约60天。

市政署设计处代处长郑军海表示,翻新或重整公厕所花的工期各有不同,平均施工期约60天。

现时,市政署辖下公厕共有182个,分别为:澳门127个、氹仔27个、路环28个,公厕按位置属性又分为公园、休憩区、街市、街道、服务中心附属公厕等。考虑到旅客的需要,大三巴牌坊等旅游景点附近亦会建公厕。

为配合特区政府的防疫抗疫工作,以及落实以工代赈措施,市政署于今年初加快推进公厕优化,对全澳60个公厕进行重整,以及翻新23个公厕。郑军海说,早于去年底,市政署已着手规划今年的翻新计划,当中涉及公厕外观设计、前期招标、判给工程等程序。「市政署选择于疫情期间加快计划,除了防控因素,亦考虑到访澳旅客大减,各公厕的使用量下降,是推进优化计划的好时机。」他指出,不论翻新或重整公厕,需要考虑多项因素,如相应的人力资源,各区公厕的分布、地点、规模等,制订缓急先后次序,逐步执行。

是次对60个公厕进行优化重整,相关设计全出自澳门建筑师手笔。郑军海表示,60个公厕的设计工作已全数完成,正在逐步施工,已完成9个公厕的重整工程(截至10月15日),预计到10月底将完成17个,平均施工期约60天,于本年内将有50多个优质公厕陆续竣工。


位于松山跑步径的松山巿政公园公厕已于日前重新开放

位于松山跑步径的松山巿政公园公厕已于日前重新开放


位于松山跑步径的松山巿政公园公厕已于日前重新开放

位于松山跑步径的松山巿政公园公厕已于日前重新开放

人性化设计照顾不同需要

提升公厕规格,改善社区卫生环境,是翻新计划的重要指标之一,郑军海表示,市政署顾及市民需要,提升公厕设施配套,完善服务功能,增设了无障碍厕所、亲子厕所、母婴哺乳室等便民设施。事实上,这些供特殊群体使用的配置,数年前已开始出现于新建的公厕内。他举例,为了保障残疾人士的社会权益,澳门回归后,已把无障碍厕所的空间规划纳入翻新计划;为方便父母在使用厕所时,能安心照顾年幼子女,具有独立空间的亲子厕所亦相继出现。「早于10年前,已陆续收到意见要求增设母婴哺乳室,自回归以来由我亲自参与设计的公共厕所已有5个。」


亲子厕所为有需要的家庭带来贴心体验

亲子厕所为有需要的家庭带来贴心体验

郑军海指出,设置特殊设施要求有较大的空间,例如独立的母婴哺乳室,最少要有5平方米的面积,这意味着原本的公厕空间会减少。他说:「若公厕没有空间增建母婴哺乳室,我们会在无障碍厕所内,增加辅助哺乳设施,例如在墙身安装可折叠式的哺乳工作台,辅助有需要的人群,这是一种灵活变通的方式。」


金莲花广场公厕配备了基本的男女卫生间,并在无障碍厕所内增设母婴设备,方便市民使用。

金莲花广场公厕配备了基本的男女卫生间,并在无障碍厕所内增设母婴设备,方便市民使用。

市政署向市民徵集意见时,收到很多关于调整男女厕格比例的建议。由于两性生理构造不同,女性使用坐厕的需要比男性多,而男女厕格比例未有作出相应的调节,往往造成女性上厕所大排长龙的情况。因此,是次翻新计划,48个公厕的男女厕格比例调整为一比二,回应实际的需要。

他指出,为了解决公厕空间不足的问题,未来的公厕选址,会尽量设于空间更宽裕的地点,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持续增设便民措施。


路环市政球场公厕已完成翻新工作重投服务,公厕配备清洁工人休息间,体现更人性化的设计。

路环市政球场公厕已完成翻新工作重投服务,公厕配备清洁工人休息间,体现更人性化的设计。

更新设备提高卫生标准

澳门是一个旅游城市,为照顾旅客及夜间工作的市民需要,全澳共设有94个24小时开放的公厕,分布于各区大街上。市政署在防疫期间,要求外判管理公司按照指引,增加每日的清洁频率,用稀释漂白水清洁消毒公厕的门把手、扶手、纸巾机、水龙头、冲厕按钮等设施,亦要每周用高压水枪及消毒液,对公厕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同时,要求外判公司向市政署呈报清洁员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异常须立即按卫生局公布的指引处理。另外,市政署还强化了公厕的巡查监管及维修机制,设置电子巡查系统,由外判公司派员持电子装置,每日对各公厕巡查3次,而公司的管理级人员须对厕内设施设备、清洁状况进行监察,确保公厕正常运作。


市政署要求外判公司严格执行清洁消毒工作

市政署要求外判公司严格执行清洁消毒工作

除了翻新及美化公厕外观,市政署在公厕内增加自动感应设备,如自动皂液器、感应式水龙头、感应式冲水便器及自动式提供卫生纸机等,以减少手部接触的机会,并于厕格内增设扶手,照顾长者的需要。而公厕内的气味问题,亦是市政署关注的重点,因此公厕内设有消毒净味设备,减低厕内的异味。「重整和翻新的公厕,所有设备都按照最新的标准设计,如配备环保易洁的瓷砖、节能环保LED灯具,在供电条件良好的公厕计划安装冷气,以保持地面乾燥,减少细菌的滋生。」

为方便市民快捷获取公厕地理位置及开放时间等讯息,市民可于手机输入www.easygo.gov.mo进入「市政设施EasyGo」,透过定位指示线路前往公厕,并可对相关公厕进行满意度评分。


市民可扫瞄公厕指示牌上的QR Code或登录市政署网页,进入市政设施「EasyGo」,获取公厕位置等资讯。

市民可扫瞄公厕指示牌上的QR Code或登录市政署网页,进入市政设施「EasyGo」,获取公厕位置等资讯。


市民可扫瞄公厕指示牌上的QR Code或登录市政署网页,进入市政设施「EasyGo」,获取公厕位置等资讯。

市民可扫瞄公厕指示牌上的QR Code或登录市政署网页,进入市政设施「EasyGo」,获取公厕位置等资讯。

延伸阅读

澳门最早公厕

据澳门著名文化学者徐新「从《点石斋画报》看清末澳门」文中载述,光绪十四年(1888)十一月,《点石斋画报》卯集根据新闻刊登了一幅名为《圊税新章》的图画和跋文。《辞海》云:「圊,厕所,古代又称圊溷。」

作者描绘了澳门一座西洋式建筑的公共厕所,门内有一个西洋人倚柜收钱。跋文中説:「近日葡人在澳门地区创立大便公钞,列厕于市,派人看守,凡士商赐顾者,每人须纳一文钱,否则以闭门羹相待。」

并说,「相闻前月下旬,由澳署议定将举行」。可知这项市政建设和公厕收费的新章程,是由澳葡政府在当年九月下旬开会决定后实施的。

《点石斋画报》这幅画反映了当时澳门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徐新称,中国第一个公共厕所已无从稽查,但从画报记录可推断澳门是中国最早有记录公共厕所的城市,印证了澳门是中国最早进入现代化进程的城市之一。


在近代历史中,建立公共厕所并派人收钱管理,是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圊税新章》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近代历史中,建立公共厕所并派人收钱管理,是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圊税新章》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资料来源:徐新,〈从《点石斋画报》看清末澳门〉,《文化杂志》,1997年,第187-212页

文:曾海英 图:宋楚珊、陈思礼、市政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