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與中區社諮會探討優化諮委會運作 (來源:新聞局)

行政長官崔世安一行今(31)早11時與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座談,繼續就優化委員會運作和社區議題等,與社諮會委員交流意見。崔世安表示,政府在設立非政權性市政機構的同時,會進一步優化社諮會的功能和運作,創造更好的條件支持委員工作,冀切實解決民政民生問題。

崔世安與中區社諮會委員座談時,讚揚委員們付出辛勤努力為澳門廣大市民服務,從中可看到社諮會的重要性和工作的效率、回報,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經過與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和民政總署管委會主席戴祖義深入探討後,認為在政府設立非政權性市政機構的同時,要總結社諮委運作多年累積的經驗,以及實務上需改進的空間,在此基礎上優化社諮會的運作,創造更好的條件支持委員工作。他又指,按照政府設立非政權性市政機構的立法進程,預計2018年內可落實。

崔世安表示,優化社諮會運作,特別希望加強兩方面工作:一是社諮會委員與市民之間的接觸,二是社諮會與政府部門的合作,特別是行政法務領域外的其他範疇部門,以及在跨部門事務上,能夠更好地回應社諮會工作,共同落實為市民提供服務。

崔世安稱,社諮會委員代表不同的組織、機構和團體,如能進一步發揮好政府與市民之間的橋樑作用,相信有助提升政府工作效率、解決民政民生問題,繼而有利提升特區管治。

會上,各委員分別就社諮會運作和中區的民政事務發表意見。有關社諮會運作和功能問題,有委員指出,政府表明設立非政權性市政機構,將繼續保留社諮會,去年“8•23”天鴿風災,政府召集了社諮會委員動員各區力量參與救災,充分體現了社諮會的存在價值,同時,社諮會亦協助把政府的政策下達市民、並將市民的意見上呈政府,透過社諮會作為信息溝通平台,消除市民對政策的誤解。有委員提到,社諮會缺乏監督權限,使他們面對有政府部門對社諮會工作不予積極回應、跨部門工作處理進度緩慢等困難,難以為市民解決事務;委員也希望政府部門能在出席會議前,提早把文件資料送給社諮會委員分析。

在地區工作方面,有委員指中區的舊區老化問題嚴重,樓宇老舊存在安全隱患、塞渠漏水等都是困擾社區的問題,舊區重建、重建稅務優惠、業權比例、都市更新等也受到市民關注;“8•23”風災亦揭示了舊區水患問題,希望政府能夠早日落實整治方案,並美化舊區環境、善用空置用地改善衛生環境。

有委員談到舊區經濟時,倡議政府把活動引到舊區如康公廟前地舉行、增設專線巴士進入舊區,吸引大三巴周邊的遊客進入舊區。同時,委員希望政府規劃美食之都方案時,也推廣舊區的名店老舖和美食文化。也有委員指,中區集合了最多的澳門文遺景物和博物館等旅遊資源,可創設條件扶持年青人創業、開展文創工作。

此外,委員也就政府綜合服務流程、電子政務、構建智慧城市、巴士調價機制、交通行人設施規劃和整修、取消公交專道、青年住屋和創業困難、法律修訂以改善民生、衛生中心設流感測試等問題,向行政長官表達意見。

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柯嵐、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主席、社諮會召集人戴祖義,以及政策研究室主任劉本立等亦有出席座談。

行政長官崔世安與中區社諮會探討優化社諮委會運作
行政長官崔世安與中區社諮會探討優化社諮委會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