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與基本法”親子普法同樂日將於本周日舉行
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佈三十周年之際,法務局、市政署、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和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將於本周日 (21日)合辦“我與基本法”親子普法同樂日,寓普法宣傳於遊樂,以輕鬆手法推廣《憲法》和《澳門基本法》。
活動將於2023年5月21日早上11時至下午5時於路環黑沙臨時綠化休憩區舉行,現場將設有兒童充氣遊樂設施、攤位遊戲、舞台表演、“打卡即賞”和親子手作工作坊等活動,而有獎問答遊戲環節將送出以“澳門基本法頒佈三十周年”為題的首日封連郵票,甚具收藏價值。此外,市民於活動當日可自備簡餐,於綠化休憩區的草地上享受自然,活動詳情請參閱海報,歡迎市民踴躍參與。
為方便市民前往黑沙臨時綠化休憩區,活動當日設有兩條免費接駁巴士,分別由南灣國際銀行、氹仔中央公園往返黑沙海灘,首班穿梭巴士發車時間為早上10時30分,並會因應不同時段每30或60分鐘開出一班。如當天受惡劣天氣影響,活動將取消或延期,屆時主辦單位將另行公佈,敬請留意。

筷子基北灣泵站箱涵渠工程5月19日動工 將有臨時交通安排
為緩解筷子基區及林茂區因暴雨引起的水浸情況,市政署將分階段興建筷子基北灣泵站及箱涵渠,加大區內整體排雨水能力,並藉工程擴展俾若翰街沿岸空間,增設總面積達二千多平方米的海濱休憩區,為市民提供多元休閒空間。而為減少對交通的影響,工程前期將先擴闊俾若翰街的行車空間,以創造條件增設行車道,使工程期間亦可保持通車,敬請市民留意有關路段將實施之臨時交通安排。
新增筷子基北灣泵站有助在暴雨時將雨水經箱涵渠收集後強排出海,泵站亦設截污功能,以改善筷子基北灣沿岸的水污染問題。新建的兩段箱涵渠,能分流雨水至新建泵站排放,緩解林茂集水區排水系統的壓力,並連通林茂海邊馬路的雨水箱涵渠,協同周邊管網發揮互補作用,大大減低水浸的機會;同時藉此工程,同步增建海濱休憩區,整體優化筷子基北灣的休憩設施。
工程將分為三期,第一期工程:在俾若翰街沿岸建造一段170米的箱涵渠,以改善整體渠網。同時,擴闊現有步行空間,建造總面積約2,166平方米的海濱休憩區,設置健身區、兒童互動區、觀景平台等多功能休閒區,連接目前筷子基北灣休憩區,為區內居民提供優質戶外活動空間;透過花槽樹木,建設分隔休憩區和行車道路的綠色屏障;工程亦配合工務部門的防洪牆設計要求。此外,為爭取在施工期間俾若翰街一段保持雙向行車,交通事務局與市政署協調,工程前期先於俾若翰街開闢臨時行車道,爭取於施工期間維持雙向行車,以減少對交通影響。
第二期工程:於船澳街路段建造總長268米箱涵渠,連接林茂海邊大馬路雨水箱涵渠及第一期俾若翰街新建箱涵渠,分流林茂海邊大馬路的雨水至箱涵渠,並將筷子基周邊範圍雨水截流至第三期工程興建的雨水泵站。
第三期工程:主要建造佔地約920平方米的筷子基北灣泵站,除排雨水外,兼具截污功能。泵站備除臭系統,並覆蓋綠色屏障以美化外觀。
為減少工程期間對交通的影響及理順日後車流,交通事務局經與市政署協調後,工程前期先擴闊介乎沙梨頭北街與船澳街之間的一段俾若翰街,並增設一條車道,使建造泵站箱涵渠工程期間亦可保持雙向通車。
第一期工程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俾若翰街保持有限度通車;第二階段俾若翰街與船澳街交界將被工程佔用,車輛不能經俾若翰街往來綠揚花園及快盈大廈,期間將臨時開放快盈大廈與政府船塢之間的一段筷子基街供車輛行駛,以保持區內交通循環;第二及第三期工程的臨時交通安排,亦會以有限度通車為原則執行,確保交通的通達性。
巴士方面,前期擴闊路面期間巴士服務不受影響,而隨工程推進,會分階段臨時停用部份巴士站點,當局會因應實際施工情況調整部份巴士路線及考慮增設臨時站等措施,回應公眾的出行需要,有關調整安排亦會適時公佈。
首期工程將於5月19日動工,爭取2024年下半年完成建造箱涵渠,而泵站土建部份則於2025年完成,隨後進入調試期,以達致最佳運行效果。由於工程位置在人口稠密區域,且靠近堤岸,受潮汐變化影響大,施工具一定難度,市政署將制定預案,透過各種措施,與交通事務局做好協調工作,控制工程進度,盡可能降低對交通的影響,並因應區內複雜的地下管線設施,協調各專營公司的工程,避免重複開挖。
工程開展前,市政署已分別向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會、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及區內團體介紹有關工程,並將於區內派發宣傳單張及張貼宣傳海報,讓居民及商戶了解工程的內容。由於上述工程範圍涉交通要道,亦較接近商戶及民居,難免對出行構成不便,敬請公眾諒解有關工程的必要性。市政署將嚴格監督工程進度,爭取儘快完成工程,同時提醒市民留意並配合臨時交通安排,遵守現場指示。市政署及交通事務局將密切留意施工情況,著力做好協調工作,盡量減少工程對交通和道路使用者的影響。

澳門特區政府就實施《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的報告接受審議
5月12日,澳門特區政府代表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在日內瓦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的第九次定期報告(包括澳門特區的第三次定期報告),接受了聯合國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的審議。
我國代表團由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黃曉薇擔任團長,出席是次審議會議的澳門特區政府代表團成員包括社會工作局局長韓衛和法務局代表等。
在審議會議的開場發言中,韓衛向委員會簡要介紹了澳門特區自2014年接受審議以來的婦女權益保障情況,以及在推動性別平等方面所取得的進展。代表團隨後與委員會就涉及《公約》的相關問題,包括婦女獲得司法保護的權利、打擊淫媒及販賣人口犯罪等問題進行交流並表達了特區政府的立場。
特區政府相信,是次審議有助委員會更好地了解澳門特區在實施《公約》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效。特區政府將持續推行保障婦女權益的各項措施,落實《公約》規定,統籌兼顧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各方面的發展利益,促進婦女事業全面發展。

公務人員公積金制度 新增中國政府債券基金
為讓公務人員公積金制度供款人進一步增加分散投資風險的彈性,退休基金會自2023年6月轉換日(遞交轉換聲明期限:5月18日至6月1日)起,新增中國政府債券基金:滙豐環球基金ICAV - 中國政府當地債券指數基金,作為公積金制度的投放供款項目。
新基金投資於中國中央人民政府及三間中國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及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所發行的債券。基金以被動型方式管理,目標是透過盡可能密切追蹤其基準指數的表現,提供定期收益及資本增值,適合希望把握中國債券市場發展而帶來長線投資機遇的供款人。
退休投資屬長線,供款人須細閱各投放供款項目的資訊,因應個人投資目標及風險承受能力,建立適合自己的退休投資組合。更多關於新基金或其他投放供款項目的資訊,請瀏覽https://www.fp.gov.mo/ChinaGovBond及https://www.fp.gov.mo/FundInformationPlatform,如有查詢可致電退休基金會熱線2835 6556。

市政署持續優化公廁 增設公廁導航服務及指示
為方便市民及遊客使用公共廁所,市政署推出“EasyGo公廁導航”服務,於各區公廁指示牌上增設二維碼,只需使用手機掃瞄二維碼便可使用導航功能,指引使用者前往距離最近的公廁。市政署將逐步增加公廁指示牌數量,並優化公廁外觀及設施,提供更優質的公廁環境。
市政署正逐步於全澳各區的公廁指示牌上,增設“EasyGo公廁導航”二維碼。市民或遊客只需用手機掃瞄相關二維碼,便可進入“EasyGo公厠導航”頁面,允許獲取位置就可使用導航功能前往最近的公廁。同時,亦可獲取該公廁的開放時間、具體地址、是否具有無障礙設施等資訊。使用者亦可以儲存二維碼圖片,便可於有需要時使用該功能。市政署將於具條件的地點,逐步增加公廁指示牌及二維碼數量,方便市民及遊客獲取公廁資訊。
近年,市政署持續推進“優化市政公廁計劃”,重新設計和美化公廁環境,同時提升公廁規格,完善內部佈局及各項設施配套,包括增加女廁廁格比例、優化自然通風和採光、進行室內綠化、引入消毒淨味設備等。而水龍頭、洗手液、衛生紙、沖水設備等,則引入自動感應式裝置,令公廁更潔淨衛生。在空間條件許可下,部分公廁更會加設無障礙廁所、親子廁所、母乳餵哺室等,方便有需要的人士使用。市政署將持續優化公廁設施,強化公廁管理,為市民及旅客提供更優質的環境,共建健康美潔城市。

市政署下月辦兩場《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法》講解會
為推動本澳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發展、加強保護動物及維護公共衛生,特區政府制定第4/2023號法律《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法》,對獸醫專業資格認可及動物診療、繁殖、售賣、寄養場所設立准入及監管制度,並將於2024年4月1日生效。市政署將於本年5月中旬舉辦兩場講解會,分別向公眾及業界講解法律內容,歡迎有興趣人士報名參加。
講解會講解法律細則 並就補充性法規收集意見
講解會設公眾專場,以及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界別專場,將分別於5月15日及16日下午3時假沙梨頭街市市政綜合大樓九樓禮堂舉辦。會上將講解《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法》的內容及過渡安排。此外,配合法律的實施,相關補充性行政法規將陸續出台,包括規範獸醫專業委員會的運作、獸醫註冊及場所准照的申請及續期程序、場所設置的技術要件,以及法律相關的一切費用等。講解會將收集持份者對相關補充性行政法規的建議。活動以粵語進行,現場設即時葡文翻譯,歡迎有興趣人士登入市政署“活動報名系統”報名參加,或致電市民服務熱線2833 7676查詢詳情。
獸醫註冊及場所准照制度 助力專業發展
《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法》訂定獸醫專業資格認可登記及註冊制度。只有取得由獸醫專業委員會發出的“專業資格認可證明書”,並向市政署申請辦理註冊的人士,或擔任獸醫範疇職務的公務人員,方可使用“獸醫”專業職銜。已辦理註冊者須履行法定義務,有關註冊的有效期為兩年。
法律亦訂定“動物診療活動場所”及“動物商業業務場所”兩類行政准照及監察制度,並規範發出場所准照的要件、設施設備的要求、准照持有人的義務等。私人動物診療活動場所、以營利且非供人類食用為目的的繁殖、售賣、寄養動物的場所(魚類及競賽活動動物除外),均須持有場所准照並須每年續期。
持續宣導、聽取意見 推動法律有效落實
為推動《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法》有效落實,市政署早前已向市政諮詢委員會成員講解法律內容;未來亦會向社區諮詢委員會介紹,並持續向相關持份者宣導新法,進一步提升本澳動物衛生水平及整體獸醫服務質素、推進行業健康發展。

市政署逐步推進松山生態重建復育
松山是褐根病的高發區,受早年風災影響造成大量樹木受損,使得藤本植物更具條件瘋長危害,令該區樹木持續衰弱,林區無法自然更新;市政署去年起將松山周邊的5.5公頃範圍規劃為生態修復專區,清理藤蔓和枯樹、開挖樹穴及進行土壤改善等工作,種植新苗木約3,100株,以提高生物多樣性,逐步恢復松山的自然生態環境。
松山近年表面看似一片綠油油,主要受藤本植物瘋長為害,大面積覆蓋山林,令樹木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持續衰弱,甚至死亡,且林下苗木也因無法獲得足夠陽光正常成長,令林區無法自然更新。故市政署於二零二二年九月起的第四期山林修復計劃中,有序推進松山生態重建。
長期以來,松山是褐根病的高發區,且屬山坡地易出現水土流失。而去年九月開展的山林修復計劃,依松山現狀及地理特徵把周邊5.5公頃規劃為生態修復專區。除保留原有健康的樹木,清理藤本植物(如薇甘菊、葛藤等外來入侵植物)和枯樹、開挖樹穴及進行土壤改善等一般性工序外,為防坡地出現水土流失,更首次採用特殊工法,採取反坡向的整地作業並加設攔根板。而在褐根病病區的種植穴中,將可能受病菌感染的植株幼根和其周邊土壤全部清除,回填健康的種植土,共客土約480立方米,以減少新植樹苗的根系與病菌的接觸機會,降低染病率。
根據澳門的氣候和環境特點,結合山林立地條件以及珠三角地區近年來的生態修復經驗,是次松山山林修復計劃主要選用秋楓(Bischofia javanica)、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幌傘楓(Heteropanax fragrans)、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紅錐(Castanopsis hystrix)、楊梅(Myrica rubra)、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黧蒴錐(Castanopsis fissa)等23個樹種,為野生動物創造棲息條件及食物來源,提高生物的多樣性,打造草本─灌木─喬木層次分明的健康森林。
今年首季,市政署已修復地厘古工程師馬路(俗稱33彎)下方約5.5公頃的陡坡,完成種植新苗木約3,100株,期望種植之樹苗能盡快適應山林,逐步恢復松山的自然生態環境。
澳門近年分別經歷天鴿、山竹、海高斯等超強颱風吹襲,山林受損嚴重,超過50多萬株樹木受到不同程度損害。為盡快恢復本澳山林生態環境,市政署由二零一八年起逐步開展各項修復計劃,爭取於二零二四年完成修復至少120公頃山林。截至今年四月,已完成40公頃的應急修復及完善提升整體生態面積50公頃。

“一戶通”推出“我的借書”功能 優化個人帳戶管理功能
“一戶通”持續拓展文化康樂範疇服務,於4月28日推出“我的借書”,功能涵蓋圖書預約及續借、查詢館藏目錄、線上支付罰款等,藉此吸引市民使用圖書館資源,推動全民閱讀氛圍。與此同時,“一戶通”亦進一步完善個人帳戶管理功能,市民可線上修改已登記的手機電話號碼,以及更簡便地找回忘記了的帳戶名稱和修改帳戶密碼。
“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已增設“我的借書",市民可透過該項功能,查看公共圖書館的借閱記錄、圖書或影音資料預約情況、已借和逾期未還狀態等帳號資料,亦設有查找圖書與影音資料、網上預約及續借圖書館藏、線上支付逾期歸還罰款等功能,讓市民無須親臨圖書館,亦能辦理相關服務。
另外,市民於一戶通“我的卡包”綁定文化局公共圖書館讀者證後,亦可於線下使用,方便在公共圖書館內之自助借還書機及櫃枱借還圖書與影音資料。
除此以外,文化局自本年1月1日起已透過“一戶通”新增各項藝文活動報名服務,例如親子閱讀家長講座、2023年“書香伴成長”親子閱讀推廣活動、第三十三屆澳門藝術節延伸活動、文化傳播月、“文化講堂”公眾場等,相關申請步驟全程網上進行,市民可隨時登入“一戶通”,查看最新資訊、申請紀錄等,並可進行網上繳費。
“我的借書”及新增的個人帳戶管理功能,需更新“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最新版本方可使用。公眾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一戶通”專題網站(https://www.gov.mo/app/),查看宣傳圖文包及教學短片。

市政署辦線上遊戲 加強宣傳防治鼠患
為加強向市民宣傳防治鼠患的方法,市政署於四月二十八日至五月七日期間舉辦“防鼠記住三個冇 冇食冇匿冇路走!”線上有獎遊戲,歡迎市民踴躍參與。
防治鼠患是一項長期工作,市民必須保持家居清潔,合力營造“冇野食”、“冇埞匿”、“冇路走”的“三冇”環境,意即斷絕老鼠的食物來源、堵塞老鼠匿藏之處,以及限制老鼠的活動範圍。
為進一步提升市民防治鼠患的知識,市政署推出“防鼠記住三個冇 冇食冇匿冇路走!”線上有獎遊戲。市民可於四月二十八日至五月七日期間,透過掃描宣傳海報或市政署環境資訊網(www.iam.gov.mo/macaohygiene)上的二維碼參加遊戲,贏取電子兌換券及參加大抽獎的機會。獲得電子兌換券的市民,可憑券前往市政署望廈山環境資訊中心(澳門望廈炮台斜坡)換領獎品,換領日期至五月二十一日下午五時三十分。領奬時須開啟手機程式並出示電子兌換券,再由工作人員輸入兌換編號確認換領。至於抽獎將於六月份舉行,得獎名單將於環境資訊網內公佈,並由專人通知領獎。
防治工作要取得成效,有賴全澳市民積極配合,群防共治,合力營造“三冇”環境。市政署會持續透過不同媒體及途徑宣傳防鼠的訊息,深化市民對預防及控制鼠患的認識,正確執行各項防鼠措施。

代理行政長官張永春會見外交部部長助理農融
代理行政長官張永春於25日在政府總部會見外交部部長助理農融,就澳門特區涉外工作交換意見。
代理行政長官感謝外交部和駐澳門特區特派員公署長期以來對澳門特區涉外工作的指導及支持。他表示,特區政府依據《基本法》的規定,不斷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同時積極配合國家的各項外交工作。目前共有144個國家和地區給予特區護照持有人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希望外交部繼續支持對外推廣特區護照,重點推動澳門居民出遊較多的國家給予特區護照入境便利措施。在外交部和特派員公署的支持下,澳門有多名青年公務員赴國際機構工作,有利於他們擴寬國際視野,提升工作能力,特區政府將配合做好後續工作。
農融部長助理表示,外交部會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不斷開創涉澳外交工作新局面,同時堅決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澳門事務;將積極落實“外交惠澳”方針,全力支持澳門擴大對外交往,支持澳門特區參與更多國際會議及組織,同時持續與特區政府合辦不同類型活動,不斷提高澳門的國際影響力,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外交部還會做好對外宣介工作,向世界展示“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踐。此外,會持續推進澳門青年公務員赴國際組織任職的工作,為特區長遠發展培養國際化人才。
出席會面的還包括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劉顯法、外交部港澳台司副司長林動、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林智龍、法務局代局長梁穎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