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局—商業及動產登記局的商業登記訊息平台服務於2021年推出至今已錄得近二百八十萬人次的查詢紀錄。為完善該平台的資訊內容,商業登記訊息平台於今年3月11日起進一步新增資訊內容,提供有關公司是否存有仍生效的負擔、訴訟和司法措施的提示,使商業登記資訊更全面,進一步保障交易安全。

商業登記訊息平台提供本澳商業企業主和企業的基本登記訊息,如公司的登記編號、商業名稱、法人住所、所營事業、資本額、行政管理機關成員及其簽名方式,以及營業稅狀態等,同時為有意成立公司的人士亦可透過平台自行檢查擬採用的商業名稱(公司名稱)是否與已註冊公司的商業名稱相同或相似,節省申請批准使用公司名稱的時間及金錢。該平台有利於降低取得登記訊息所需的營商成本,為粵港澳大灣區投資營商提供便利,促進區域商業活動發展。

第4/2023號法律《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法》將於今年四月一日生效,市政署將聯同獸醫專業委員會、審議計劃及檢查委員、藥物監督管理局代表於三月中旬舉辦四場講解會,向業界詳細講解獸醫專業認可登記條件、工作守則,並介紹有關業務指引、場所設置等內容,推動行業掌握法律細節並依法落實執行。有意者可於即日起透過一戶通或商社通平台報名參加。

講解會分為動物診療業務及動物商業業務專場,將分別於三月十八日及十九日在沙梨頭街市市政綜合大樓九樓禮堂舉行。兩專場均設上下午場次,舉辦時間為上午十時三十分至十二時三十分及下午三時至五時。會上將介紹《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法》施行細則內容及過渡安排,亦會講解配合法律實施而出台的多份補充性文件,包括《獸醫專業資格認可準則》、《獸醫專業工作守則》、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指引、有關場所設置的技術要件等內容。

講解會以粵語進行,現場設即時葡文翻譯。歡迎有關業界透過一戶通或商社通平台報名參加對應業務的專場,詳情可致電市民服務熱線2833 7676查詢。相關法律及補充性文件亦已公佈於《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及上載至獸醫專業委員會專題網頁(www.cpmv.gov.mo),供業界及公眾參閱。

《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法》的有效落實有助加強保護動物及維護公共衛生,進一步提升本澳動物衛生水平及整體獸醫服務質素,推進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行政會完成討論《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法施行細則》行政法規草案。

為配合第4/2023號法律《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法》的實施,特區政府制定本行政法規,法規主要內容包括:

一、訂定獸醫的註冊、續期、發出或補發註冊證等的程序及需提交的文件。

二、訂定申請開設動物診療活動場所及動物商業業務場所的“一站式”發牌程序及需提交的文件,規範負責審議發牌申請及進行場所檢查的審議計劃及檢查委員會的組成、職權及運作,以及規定准照的續期、補發及更改等。

三、規範開展獸醫紀律程序的流程及階段,包括獸醫專業委員會在獲悉可能構成違紀的事實後,須依職權提起紀律程序及委任預審員;經獸醫專業委員會核准的建議提交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主席作出決定。

法規將與第4/2023號法律同於二零二四年四月一日起生效。

近年來,本澳市面上越來越多不同種類葡語國家生產的食品供市民及旅客選購。為進一步瞭解葡語國家食品的食用安全情況,市政署於本澳市面抽取合共一百五十個樣本,進行致病性微生物、食品添加劑、重金屬及真菌毒素作綜合檢測,所有樣本結果均符合本澳食安標準。

現時,本澳市售常見的葡語國家食品有肉製品、蔬菜製品、穀物及其製品、調味品、咖啡等。加工肉製品在生產及銷售過程中,倘若未有妥善處理和貯存,容易受到致病性微生物污染;蔬菜、咖啡、穀物等農產品及其製品容易透過環境污染、原料種植、處理或加工過程等途徑受到鉛或真菌毒素污染。另外,為防止食品腐壞,延長食用期限或使其加工後色澤更佳,食品業界可能會在生產上述加工食品過程中添加食品添加劑等。一般而言,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食品安全。

為此,市政署於去年第三季開展了葡語國家食品專項食品研究調查,對本澳葡語國家產品特色店、超級市場等地點售賣的葡語國家食品樣本進行沙門氏菌屬、金黃色葡萄球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山梨酸、硝酸鹽、亞硝酸鹽、鉛、黃曲霉毒素B1及赭曲霉毒素A檢測。調查結果顯示,所有樣本均通過食品安全檢測,符合澳門食安標準。然而,由於部分加工食品的鈉、脂肪等含量稍高,建議市民選購時細閱包裝上的營養標示,保持均衡飲食。

市政署會持續關注市面流通食品的食用風險和衛生狀況,維護本澳的食品安全。是次專項食品研究調查結果已上載至食品安全資訊網(https://www.foodsafety.gov.mo/),歡迎市民查閱。

將於今年五月一日起正式生效的《食品中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整合及更新相關食安標準,種類擴大至約四百種,更新增數千項食品添加劑組合及相應的最大使用量指標。為協助食品業界進一步瞭解法規的詳細內容,掌握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注意事項,市政署將於三月十九日及二十日舉辦兩場《食品中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講解會,助力本澳食品業界提升生產技術水平及產品安全質量,歡迎食品業界報名參與。

講解會將於澳門新批發市場十樓市政署食品安全廳禮堂舉辦,第一場為三月十九日(星期二)下午三時至四時;第二場為三月二十日(星期三)下午三時至四時。屆時市政署將介紹本澳執行食品添加劑標準的現況,結合法律規範、科學數據及行業實務應用,講解常用的食品添加劑種類及在新法規下的使用規限等。有興趣的食品業界可由即日起至三月十五日,透過“商社通”或“一戶通”報名,或於辦公時間內致電8296 1239或8296 1245報名。

特區政府自二零一七年起制定三部行政法規,分別對食用色素、甜味劑、防腐劑及抗氧化劑等食品添加劑訂定安全標準。將生效的第5/2024號行政法規《食品中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除整合及更新現有三項食品添加劑標準外,亦涵蓋了如乳化劑、酸度調節劑、穩定劑、抗結劑、增味劑、膨鬆劑等本澳食品中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將種類擴大至約四百種,並新增數千項食品添加劑組合及其相應的最大使用量指標,以進一步規管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保障澳門市民的健康及安全。

深圳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汪洪率代表團一行今(29日)到訪法務局,與法務局局長梁穎姸和相關領導主管進行會議,就加強兩地法治建設合作、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法律規則銜接等議題進行探討。

會上,梁穎姸局長介紹了法務局的主要職責,以及在統籌立法、國際及區際法律事務和法律推廣等方面的工作情況;汪洪副書記介紹了市委政法委的職能及在政法系統人員培訓方面的成功經驗;與會者亦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法制建設、調解及仲裁制度完善、民商事司法協助,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雙方均認同是次會議有利於加強深澳兩地法律部門在公共法律服務及法律培訓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從而有序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共同推進大灣區的法治建設。

參與會議的還包括法務局副局長邱顯哲、深圳市委政法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郝治等。

配合電子政務發展,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務,市政署於三月一日起推出《公共地方總規章》電子答辯服務,市民或實體可自行或委託他人,透過一戶通或商社通平台就因違反《公共地方總規章》而展開的處罰程序進行答辯。

如使用《公共地方總規章》電子答辯服務,市民或實體可登入一戶通或商社通平台,選擇“公共地方總規章”服務中的“提交答辯”功能,查看“我的實況筆錄與控訴書”或自行輸入個案編號及發出日期,就指定個案提交答辯。同時,亦可以附件形式上載倘有的證據,如相片或影片等。

電子答辯服務亦支援代辦,代理人在提交答辯時,只須同時上載相應授權書或其他可證實其具正當性的資料便可。如有查詢,可致電市民服務熱線2833 7676。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和蒙古國司法內務部部長B. Enkhbayar今(28日)在澳門特區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與蒙古國關於民事和商事法律及司法協助協定》。

《協定》共21條,合作內容較為廣泛,既涵蓋了民商事司法文書送達和取證,也包括民商事判決的承認和執行以及法律和司法實踐的資料交換等,有助於雙方共同應對跨司法管轄區的民商事糾紛,推動跨境投資和貿易,促進兩地的經濟發展及人員往來。

出席是次簽署儀式的還包括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林智龍、法務局局長梁穎姸,以及終審法院院長辦公室、檢察長辦公室和保安司司長辦公室等國際司法互助工作小組成員的代表;蒙古國的出席人員還包括蒙古國駐港總領事Ms. O.Khulan、國家警察廳副委員Mr. D.Ganzorig以及司法及內政部國際條約與合作司司長Ms. Ch.Narantuya等。

自今年3月1日起,在橫琴學習、就業、創業、生活且經批准納入“允許澳門居民攜帶相關動植物產品進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適用人員名單庫”的本澳寵物犬貓主人,可持“犬貓國際防疫注射證書”和有效“往返深合區簽注”,每次攜帶一隻符合免檢條件的寵物犬貓經橫琴口岸往返澳門,免卻過往需辦理進口申報、檢疫及申辦動物健康證明書等手續。

須辦理“動物健康證明書”和“往返深合區簽注”

申請人須帶同犬貓到澳門市政狗房植入晶片、注射狂犬病預防疫苗,並於注射疫苗三十天後且不多於一年內採血,進行狂犬病抗體力價測試,當具有效狂犬病疫苗記錄和有效狂犬病抗體力價測試合格結果後,可辦理“動物健康證明書”和“往返深合區簽注”。

目前,全球共有55間被市政署認可的狂犬病抗體力價測試實驗室,申請人可向市政署諮詢相關詳情。一般情況下,狂犬病抗體力價測試需時兩周出報告,犬貓植入晶片、注射狂犬病疫苗、採血及辦理文件等費用按市政署價金表收取,而檢測及送檢快遞等約需2千澳門元,費用視服務供應商收費而定。

主人每次限帶1隻犬或貓且不可代帶

市政署提醒寵物犬貓主人,“動物健康證明書”為一次性文件,當攜同犬貓前往深合區時,仍維持每次向橫琴海關作出申報,出示有效“犬貓國際防疫注射證書”及提交“動物健康證明書”,通過現場核驗晶片,符合檢疫條件方可放行。

當從深合區返回澳門時,主人須向澳門海關出示有效“犬貓國際防疫注射證書”、“往返深合區簽注”,在簽注有效期內可多次攜同符合免檢條件的寵物犬貓經橫琴口岸返澳,每次限帶一隻,不可由他人代帶寵物過關。

市政署提醒寵物主人進出橫琴口岸時,所攜貓隻須置於籠中,犬隻可使用籠,若由主人以鏈帶牽引,則需佩戴口罩以免對他人造成滋擾。並建議犬隻穿著尿片以維持公共地方衛生。

此外,寵物主人可攜同貓或狗使用旅檢大樓人工通道、自助通道過關;若為駕駛者,則可使用車道過關。若攜帶貓犬經橫琴口岸以外的其他口岸返回澳門,則須按照現有法律法規向市政署申報進口准照及預約檢疫。

法務局副局長盧瑞祥昨(26日)率團前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出席粵港澳市場准入規則銜接工作磋商會議,與廣東省市場監管局許可註冊處副處長鄭宇及橫琴深合區商事服務局局長吳創偉等領導,就深化粵澳兩地商事服務的發展進行交流。

會上,雙方就兩地設立公司的便利措施、加強人員業務交流和培訓、簡化港澳投資者公證認證手續,以及設立公司全程電子化等議題進行了討論。同時,雙方同意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共同推進商事領域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和實務合作等工作。

出席會議的還包括法務局登記及公證事務廳廳長劉芷瑩、商業及動產登記局登記官梁采怡、珠海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建恩以及江門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