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澳门新街坊”澳门政务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除设自助办证机和领证机、“智取易”智能文件柜,提供多个政府部门服务的多功能自助服务机外,还设遥距服务柜枱,身处横琴的居民可透过视像与澳门政府部门的前枱接待人员联通,遥距办理各项政府手续。

特区政府近年先后推出“一户通"、“商社通"和“公务通"三个电子服务平台,让居民、企业、社团以及公务人员不受地域限制,随时随地线上办理澳门政务服务。现时“一户通”的开户人数已逾61.8万,为居民提供逾430项服务及功能,而“商社通”可提供逾90项服务,有逾1.5万个实体已开立帐户,当中公司帐户逾1.1万个。与此同时,考虑到有部分具特殊性质的服务需于线下办理,特区政府于横琴“澳门新街坊”的澳门政务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设置遥距服务柜枱,澳门居民即使身处横琴,亦可在办公时间内通过视像设施与专责部门人员连系,谘询或办理指定服务。遥距服务柜枱具备身份认证、文件扫描、资料传递和电子签署等功能,并可由部门接待人员提供一对一在线导办服务,既保留传统柜枱服务的互动性,又方便居民无需返回澳门办理手续。

遥距服务柜枱现阶段适用于身份证明局、法务局、市政署和行政公职局常用的谘询和申请服务,特区政府将持续扩展适用范围,有序纳入不同部门的服务项目。需要使用遥距服务柜枱的居民,可透过“一户通"的“预约柜枱服务”或“商社通"的“商社预约”选择办理时间。

此外,为方便身处横琴的澳门居民领取澳门政府部门发出的纸本文件,“澳门新街坊”澳门政务24小时中心亦设置“智取易”智能文件柜。居民在申请指定的澳门政务服务时,可选择于该中心的文件柜取件,提升跨境办事的便捷度。

目前,“智取易”适用于身份证明局所有身份证明范畴的证明书;法务局经柜枱申请的登记证明,以及经“一户通”线上申请的汽车、民事登记证明;市政署多种牌照准照、行政许可和食品场所登记服务,以及行政公职局中葡文笔译服务,涵盖市民、商企和社团常用的线上线下服务事项。

遥距服务柜枱和“智取易”智能文件柜详情可浏览政府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专题网页www.dsi.gov.mo/eservice/

为落实《粤澳食品安全工作交流与合作协议》,促进两地业界的良性互动,市政署与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合作,日前组织广东省食品业界交流团访澳,与本澳食品业界交流,促进两地业界的食品安全及管理技术革新,提升食品安全与质量。

粤澳食品安全合作往来密切,为持续提升两地的食安管理素质,九月下旬组织广东省餐饮行业、物流配送服务行业及酒店企业管理人员近三十人来澳考察交流。活动中,市政署代表介绍了本澳食安监管工作及食品业界支援配套工作;广东业界代表亦就食品供澳的申请手续、销售及物流供应等进行了解,藉此深化两地食安技术及管理经验交流。

交流团参观了位于路氹城的一所大型综合旅游休闲企业的餐饮部门,了解其在食安、餐饮管理与营运上的品质要求。亦实地考察其中央厨房的各个食品处理区域,进一步了解本澳餐饮部门在不同菜肴的原材料处理、批量制作及出品包装之标准流程。与会者亦就食材供应、前期准备、贮存、烹煮及运送等技术操作进行交流讨论。

粤澳两地食安监管部门将继续保持恒之有效的联动机制,透过区域协作、讯息通报、技术交流、人员培训等,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合作网络,持续提升两地预防及应对食安风险的能力,不断优化区域间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及食安技术,共同保障居民的食用安全。

在国家海关总署的支持下,市政署与拱北海关进一步加强食品及动植物产品检验检疫合作,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主席戴祖义与拱北海关关长詹少彤于今(23日)签署三份有关检验检疫技术、水果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及监测研究,以及开展植物检疫证书无纸化试点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相关领域的科研合作、技术互助、提升检疫水准,并继续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优势,保障两地食品安全与质量,共同筑牢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生态安全屏障,助力横琴粤澳深合区的发展。

市政署衷心感谢国家海关总署及拱北海关一直以来对澳门食品安全和进口检疫工作的支持,双方将持续加强技术合作及制度创新,继续施行各项合作监管模式,进一步推动珠澳跨境贸易便利化。

检疫技术合作 保食安稳供应

是次签署的三份合作协议,其中《拱北海关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市政署关于检验检疫技术合作的框架协议》,双方将透过监管技术协作、风险讯息交流和共用,共同推进科研及检测合作项目,促进双方技术交流,共同保障珠澳的食品及动植物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稳定供应。

防有害物种入侵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另外《关于联合开展澳门进口的国外水果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及监测研究的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对进口到澳门的国外水果检疫性有害物作调查及监测研究,有助健全澳门进口国外水果有害生物监测体系,掌握有害生物在澳门的发生及分布情况,为制订本澳检验检疫政策提供全面性和科学性的科研数据,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和有害生物跨境传播。

植物检疫电子证书 便民利企

是次新签订的《拱北海关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市政署关于开展植物检疫证书无纸化试点合作协议》,是在2017年与拱北海关及2019年与国家海关总署,先后签署《珠海供澳花卉苗木电子植物检疫证书应用可行性研究》,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法务司与海关总署关于植物产品电子证书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植物检疫电子政务互通互认,落实无纸化,提升粤澳检验检疫便民利企的电子政务水准。

签署仪式在市政署举行,出席的市政署代表还包括市政管理委员副主席罗志坚、柯岚、委员吴秀虹、杜淑仪、食品安全厅厅长张桂达、园林绿化厅厅长赵慧明等。

特区政府于8月15日于一户通推出“结婚一件事”及“出生一件事”,将多个公共部门分散提供的服务整合为一项申办服务,方便市民透过一次线上申请,办理多项相关服务。两项集成服务推出一个多月以来,透过 “结婚一件事”和“出生一件事”发起近300宗申请。

“结婚一件事”服务让合资格的结婚人一次过办理结婚申请、预约结婚日期、更新身份证婚姻状况以及申请结婚津贴的服务。倘由登记官主持结婚,更可于登记后即时更新澳门居民身份证的婚姻状况及领取结婚证明。

“出生一件事”则提供出生登记、办理新生儿身份证、更新卫生局挂号卡个人资料、申请出生津贴以及预约办理回乡证的集成服务,让合资格的新生儿父母一次办妥与新生儿出生相关的多项服务,安心照顾新生儿,毋须再为办理有关手续而奔波。

两项“一件事”的推出,不仅减少新人及新生儿父母亲临多个部门及重复递交文件的情况,还通过数据联通和流程优化,实现“一件事情,一次办结”的电子政务新体验。此外,申请人还可透过一户通平台随时查看办事进度、集中接收部门通知并取得相应的电子证明和津贴等,进一步提升服务的透明度和便捷性。

“一件事”的推出展现特区政府推行创新便民电子服务的决心,未来将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功能,以实现更多公共服务的电子化和一站式办理。

由市政署及澳门口述历史协会主办、澳门美术协会协办、澳门日报支持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澳门国庆牌楼回顾展》今(20)日在市政署画廊举行,透过展示珍贵牌楼相片、牌楼设计图及匠人访谈,展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起为庆祝国庆而建的牌楼发展及变迁,内容珍贵丰富。

展览分为四个展区,分别为“时空记忆‧历史上的澳门国庆牌楼”、“家国情怀‧那年‧那人‧那牌楼”、“影像记忆‧口述访谈”、“趣味互动‧教育区域”,搜罗四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澳门同胞庆祝国庆所搭建牌楼之珍贵相片及设计图,带领观众探寻澳门同胞的爱国爱澳情怀,感受新中国经济文化建设成就的逐渐提升、人民生活迈步向前的景象。市政署期望透过是次展览,让参观者加深了解过去澳门贺国庆的历史,从而加强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展期由即日至11月20日,时间为每日上午9时至晚上9时;展览期间逢周六及周日下午二时三十分至五时三十分设有粤语及普通话驻场导赏,费用全免。另外,展览亦设户外巡展,分别于9月15日至10月30日在黑沙环公园、10月30日至12月15日在莲花广场、12月15日至明年1月24日在氹仔运动场圆形地展出,欢迎有兴趣的人士参观,查询详情请致电澳门口述历史协会6596 3338或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

第13/2024号法律《修改第2/2020号法律〈电子政务〉及第5/2022号法律〈以电子方式送交诉讼文书及支付诉讼费用〉》将于今年9月1日生效,届时电子证明的课税标准将由以往按版数计算徵收费用改为划一按每份徵收15元的费用。特区政府鼓励市民优先申请电子证明,以节省排队时间和减少支付费用。

目前身份证明局、法务局和财政局透过一户通及商社通共提供26种电子证明的申请,包括个人资料证明书、婚姻登记之叙述证明和商业登记证明等,各类电子证明上线至今累计发出数量达14.5万份。

现时部门发出证明、证明书和认证缮本时,相关印花税是按照文件版数计算,收费方式为每版5元,每份另收10元。另外,上述课税标准应用于电子文件时,由于须于完成制作后才能按纸张数目计费,服务流程不够简便。为此,特区政府透过修订《电子政务》法律,将电子文件由以往按版数计算的不定额课税标准,改为按份数徵收定额的印花税,以优化市民的服务体验和节省行政成本,从而让电子证明的使用更为普及和广泛。相关安排将于2024年9月1日正式生效,届时每份电子证明印花税将统一收费澳门元15元。

7月29日至8 月2 日,由澳门特区政府行政公职局、珠海市委组织部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行政事务局联合举办的第三期澳珠琴公务人员交流研讨班,一连五日在澳门、珠海及横琴圆满举行,来自三方的民生领域相关36名公务人员参加了以提升横琴粤澳政务服务质素为主题的研讨学习。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粤澳合作开发横琴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推动粤澳民生深度融合,深化澳珠琴公务员的合作交流,三方有关部门自2022 年起联合举办澳珠琴公务人员交流研讨班。本年的第三期交流研讨班,是按照澳门特区《2024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提到的“高水平推动澳琴一体化建设;支持和鼓励澳门居民在深合区就业创业和生活”的精神,以“跨境政务服务的全面化、便利化,提升横琴粤澳的服务质素”为主题,推动三方学员共同研讨,并就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及提出建议方案。

研讨班邀请了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人事部部长艾一平、副部长吴家中,珠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覃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行政事务局局长曹晋锋、商事服务局局长吴创伟等嘉宾出席相关活动。

开班仪式上,澳门特区政府行政公职局局长吴惠娴、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辧公室人事部副部长吴家中、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行政事务局局长曹晋锋、珠海市公务员局局长冯坚福分别致辞。

吴惠娴致辞表示,今年是深合区成立三周年,也是实现总体方案所要求的第一阶段发展目标之年。特区政府聚焦施政报告的工作重点,务求在各项目标任务上取得新突破。研讨班从居民最关心的民生议题入手,让三方人员深入了解澳珠琴政务服务情况,合力提高跨境政务服务的水平。希望学员们通过研讨班深化认识、凝聚共识,推动三方充分利用“两制”之利,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曹晋锋在讲话中表示,深合区现正呈现出积厚成势、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向著第一阶段发展目标冲刺,这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需要三方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期盼学员们通过研讨班理顺工作衔接机制、搭建长期沟通协作平台,实现求同存异、团结协作,推动人心相融、规则相通、制度相联,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极点。

冯坚福在讲话中表示,三方人员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推动粤港澳体制机制“软联通”的重要意义,立足职能,不断提升跨境便民服务品质水准,为推动民生服务领域协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寄语学员们在教学实践和共同生活中多进行思想碰撞,谋划更多解决现实困难的务实举措、取得更多创新的研究成果,探索出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的有效办法。

本期研讨班适逢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学员们认真学习了全会提出的“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等工作要求。五天的课程,聚焦民生议题,除理论教学外,各地相关部门的领导主管在当地的政务服务中心为学员进行现场教学,学员还与各界代表座谈交流,学员之间业务经验分享,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研讨,进一步探讨深化跨境政务服务的可行性。

在研讨班最后一天,学员们将实际工作与学习内容相结合,展示了学习成果,澳门特区政府行政公职局局长吴惠娴、横琴深合区商事服务局局长吴创伟、珠海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郑大鹏、澳门工会联合总会主任林雅容、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主任田翼、澳门妇女联合总会湾区工作部助理行政主管唐伊韵担任点评嘉宾,与学员们共同探讨有关议题的具体实践。

学员以及研讨班的导师和嘉宾一致认为,研讨班以联动澳珠琴三方的鲜明特点,已发展成为澳珠琴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活动品牌,符合三方联合办班的初衷,为推动三方交流互促、共同发展创造了良好平台。

行政会完成讨论《修改第24/2020 号行政法规〈电子政务施行细则〉》行政法规草案。

随着修改第2/2020号法律《电子政务》的第13/2024号法律的颁布和配合其实施,特区政府制定本行政法规,修改第24/2020号行政法规《电子政务施行细则》的相关规定,以推动公共行政改革及电子政务的发展。

法规加强行政公职局推动及监察电子政务发展的职能,引入劝喻机制。该局除向公共部门发出指引外,尚有权向未遵守电子政务范畴的法律、规章或指引的部门发出劝喻,促使其作出纠正;倘部门没有合理原因拒绝接纳劝喻,行政公职局依法向其监督实体反映情况。

此外,法规完善电子通知服务的规定,公共部门与利害关系人订立的协议须明确列出电子通知服务涵盖的范围。倘部门更改服务范围,应预先向利害关系人作发布,让其决定是否继续使用电子通知服务。

法规将与第13/2024号法律同于二零二四年九月一日起生效。

自第2/2024号法律《汽车登记制度》于本年2月1日起生效至今,已有近10,000份汽车所有权首次登记、汽车所有权移转(二手车买卖)登记等申请以线上方式成功办理。为持续优化汽车登记网上服务,省却市民亲身提交申请的步骤,商业及动产登记局将于明(29日)起新增两项注销汽车所有权登记的全程电子化服务。

不论是已取消车辆注册或拟申请取消车辆注册的汽车,只要汽车登记中没有仍生效的负担登记(例如抵押登记),持有澳门居民身份证且年满十八周岁的车主可透过“一户通”申请注销有关汽车的所有权登记,无须缴付任何登记费。对于已在交通事务局完成取消车辆注册的汽车,车主可直接透过“一户通”的“注销汽车所有权登记”服务提交注销所有权登记申请,登记完成后可在“一户通”查阅申请结果。

此外,对于拟申请取消车辆注册且符合注销汽车所有权登记要求的汽车,交通事务局现有的“取消车辆注册(注销车辆)”网上服务内将新增“注销汽车所有权登记”的选项,车主只需同意交通事务局将所需资料传送至商业及动产登记局,即可同时办理两个部门与注销汽车相关的申请,进一步节省时间和简化流程。

为落实简政便民的施政理念,特区政府将持续深化及扩展登记公证的电子化服务,为市民提供更优质和便捷的登记公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