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第十二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下称“旅博会”), 于2024年4月26日至28日假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展馆举行。

在外交公署的指导下,身份证明局每年均参展“旅博会”,积极向居民推广领事保护,今年除了设置特色展位,更首次与外交公署及旅游局合办“平安澳游”—澳门居民出国游领事保护与协助全民篇宣介活动。外交公署副特派员孙向阳致辞时表示高度重视澳门同胞在海外旅行期间的各项安全,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积极践行“外交为民”理念。身份证明局局长周伟迎及旅游局局长文绮华均表示冀宣介活动让居民加深认识领事保护,提前了解海外求助资讯,提高外游安全意识。

讲座上,外交公署领事部主任林如海参赞及身份证明局旅行证件厅吴云岭厅长介绍了领事保护基本原则、常见旅行安全风险及注意事项,以及网上海外求助服务,藉此提高澳门居民到外地旅游的安全意识。宣介活动气氛热烈,不少参与者踊跃提问,与主讲者进行互动交流,活动吸引逾250人参与。

此外,特色展位设有“近年中国领事保护工作”图片展览及有奖问答游戏,吸引逾1600人次参与,成效显著。未来,身份证明局将继续与外交公署保持紧密合作,透过多种渠道向澳门居民宣传领事保护与协助。

行政会完成讨论《修改〈民事诉讼法典〉的勒迁之诉制度》法律草案,有关法案将送交立法会审议。

“租霸”问题一直深受社会关注,现时有个别承租人为了回避缴付租金而刻意不合作,导致出租人难以收回拖欠租金,亦由于现行勒迁之诉的程序需时,导致出租人无法在合理时间内收回出租单位。

为此,有必要针对现行勒迁之诉进行检讨,经参考葡萄牙的勒迁制度并听取业界的意见后,特区政府制定《修改〈民事诉讼法典〉的勒迁之诉制度》法案。

为专门解决长期拖欠租金的情况,法案建议增加较简便的勒迁之诉程序,只要承租人迟交任一期租金达五个月,租金以银行转帐方式支付,以及出租人已将欠租情况向承租人作出书面通知,便可适用新程序进行勒迁。

法案建议简化传唤制度,明确规定司法人员在无须法官事先批示下,先以租赁合同内承租人的联络地址作出邮递传唤,如没有联络地址,则以租赁房地产的地址作出邮递传唤,如仍未能成功传唤被告,则立即进行公示传唤,而无须再向相关部门或实体取得承租人的其他联络地址。

考虑到新程序较为简单,尤其因事实及证据较为清晰,而且不受理反诉,不牵涉复杂的法律问题,故建议在第一审程序中无须强制委托律师。

为减省审判听证工作,法案建议于提交诉辩书状的阶段结束后,只要卷宗已具备充分资料,法官可立即审理案件实体问题,无须进行听证。如须进行审判听证,亦建议减少审判听证的时间,以及减少各方当事人可提供的证人数目,而且不得因证人不到场而押后或中止听证。

为加快执行勒迁程序,法案建议在经过法官于判决中指定的期间后,如被告仍未迁出租赁房地产,原告无须再声请勒迁命令状,即可要求执行勒迁。此外,就勒迁的判决向中级法院提起的平常上诉仅具移审效力。

最后,法案建议修改《民法典》有关不动产租赁的按金制度,规定在合同无明确约定的情况下,按金可作为履行支付租金的担保。

雀仔园街市早前公开予居民竞投的五个摊档已正式营业,引入了更多元化的货品和新的经营者,提升经营积极性和服务品质,于雀仔园这旧社区及旧建筑活化的文化氛围下,为区内居民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及良好的购物体验。

新进驻的五个摊档售买产品多元,更引入环保元素,有摊贩以无包装“裸买”的方式,让消费者自备容器购买来自不同国家及地区的天然或有机粮油杂货,减少即弃塑胶包装,提倡环保绿色生活;亦有摊贩售买轻食及素食,如手撕鸡、沙律及饮品等餐点,提供更多元化选择,街市中庭亦设置了高身吧枱,方便消费者驻足享用小食;此外,亦有售卖急冻水产、冻肉产品及香料杂货等摊档。

超过八十年历史的雀仔园街市于去年底完成整治及设施优化后,今年一月已重新开放,整治工程除保留了雀仔园街市原有的建筑外观,更加装了空调和通风系统、改善照明系统、增设无障碍公厕及设施、调整男女厕格比例等;同时调整了街市布局,继原有十三个肉档、鱼档、冻肉档及菜档恢复营业后,馀下五个摊档经过试运后亦已正式营业。

市政署将持续优化各街市的设施及管理,改善摊贩的营商环境,建立舒适整洁的街市形象,让居民有更良好的购物体验。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三十一周年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法务局、市政署和教育及青年发展局于今(6)日假塔石广场合办 “普法同庆嘉年华”,活动吸引逾5000名市民参加。

嘉年华开幕式于下午三时举行,由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黄柳权、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理事长崔世昌、副会长贺定一、法务局局长梁颖妍、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主席戴祖义和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局长龚志明主礼。

崔世昌于致辞时表示,澳门特区成立二十五年以来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是解决澳门历史遗留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澳门回归祖国后保持长治久安的最佳制度安排。社会各界要继续坚定不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严格按照国家宪法和基本法办事,爱国爱澳,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深合区的发展工作,澳门特区才可持续发展,繁荣稳定,澳门居民才能安居乐业。

嘉年华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三十一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以“普法同乐,与众共庆”为主题,活动丰富多元,包括普法摊位、嘉年华游戏、图片展览、舞台节目及亲子工作坊等,寓普法于游乐,以轻松手法推广《宪法》和《澳门基本法》。合办单位于本年4月至12月将持续举办其他系列活动,如欲了解更多详情,可浏览法务局宪法与基本法专题网站(https://www.basiclaw.gov.mo/Activities/activity31_tc.aspx)。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互免签证协定》的签署仪式于4月9日在澳门特区举行,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及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沙赫拉特·努雷舍夫(Mr. Shakhrat Nuryshev)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定。

出席签署仪式的还包括外交部驻澳门特区特派员公署领事部主任林如海、行政法务司司长办公室主任林智龙、身份证明局局长周伟迎、治安警察局代局长梁庆康等;哈方的出席代表还包括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驻香港总领事Mr. Almas Seitakynov等。

在上述协定生效后,持有效澳门特别行政区护照的澳门居民可免签证进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逗留最多14日,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有效护照持有人亦可免签证进入澳门特区,逗留最多14日。届时,将有146个国家或地区同意给予澳门特别行政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或落地签证待遇。

位于沙梨头街市二楼的美食广场今(8)日起正式对外营业,共设十一个熟食摊位,供应中国地方菜系、东南亚菜系、日韩熟食、西式熟食、日式刺身、寿司、中式小炒、蒸煮、饮料及甜品等不同菜系和特色美食,开放时间为早上七时至晚上十时,设二百多个座位,市民及游客可透过“街市通”查阅菜单。市政署冀藉沙梨头美食广场塑造环境舒适、服务优质、价格亲民、诚实经营,全新的街市美食广场形象。

开幕仪式早上举行

沙梨头美食广场开幕仪式今天早上十一时举行,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主席戴祖义,副主席罗志坚、柯岚,市政谘询委员会主席司徒民义、副主席锺国荣,以及摊位承租人代表等任主礼嘉宾。一众嘉宾于仪式后参观美食广场,与摊位承租人进行交流,并品尝不同种类的美食。

十摊位公开竞投

沙梨头美食广场十一个熟食摊位中,除一档原已有承租人外,其馀十档早前公开予居民竞投。有别于过去空置街市摊位以登记抽签分配的形式,是次根据《公共街市管理制度》相关规定,以公开竞投方式招揽摊位承租人。评审委员会根据竞投者的营运策略、经验及资格、摊位每日经营时间、货品种类的多元性、支付工具的便利性等五项主要标准评审选出中标者,期望引入积极经营者,促进街市货品多元性,为街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上月底试运 整体运作畅顺

为协助承租人顺利进场经营,市政署共召开多次讲解会,向承租人讲解租赁街市摊位的相关事宜,并为进场准备工作提供谘询服务,解释各项申请手续及提供摊位装修方面的技术意见等支援。美食广场开业期间,市政署亦安排了外判综合管理服务协助用餐区域的整洁及日常卫生工作,为市民带来更优质的用餐体验,沙梨头美食广场自三月二十八日起试营运,整体运作畅顺。

市民及游客可透过连结https://app.iam.gov.mo/marketinfo或扫瞄二维码进入“街市通”,查阅包括沙梨头美食广场在内的市政署辖下各熟食中心的菜单、开放时间等资讯。

受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法律事务局邀请,市政署于3月28日组织澳门企业代表出席在横琴合作区市民服务中心举办的“食品安全创新监管措施宣讲活动”,藉以加强业界对有关政策的了解,鼓励结合自身特点用好政策,充分利用横琴合作区各项优势,拓展业务。

是次宣讲会面向琴澳业界开展,共吸引了70家单位和企业约120人参加,其中包括52家澳门企业代表。市政署代表于会上向业界详细介绍了2020年正式生效的《关于输内地澳门制造食品安全监管合作安排》,并指出国家海关总署与市政署将联合制定澳门制造食品的监管品种清单,对符合内地食品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的输内地澳门制造食品予以通关便利,规定由市政署对合作项目下的食品企业及产品进行监管,对符合内地有关食品法律法规及标准的澳门制造食品发出官方卫生证书,从而降低了食品因不符通关要求而报废的风险,有助本澳企业降低出口成本。

同时,市政署代表亦介绍最新投入使用的“进口澳门制造食品一码通关溯源应用”系统,有关系统由市政署、拱北海关,以及澳门食品生产企业共同参与开发,应用有关系统」的澳门企业,通关时透过产品包装上的追溯二维码,可实现产品生产、运输、通关信息的全程追溯,而内地海关亦可快速关联相关卫生证书及产品资讯,实施优先查检,提高企业通关时间,实现快速放行,大大提升对输往内地澳门制造食品的产品溯源资讯之监管及通关效率。

另外,近年内地海关与澳门持续深化输内地澳门制造食品的安全监管合作,便利更多的澳门制造食品进入内地,创新监管措施。其中,“进境暂存中转澳门食品仓储监管合作”模式,有关措施缓解了澳门相关民生物资仓储资源紧张、成本高昂等问题。而该措施自2019年底实施以来,已有2,612吨食品进境横琴暂存后分批供应澳门市场。

市政署期望透过是次宣讲会,让企业全面了解对澳门食品输内地的相关政策及便利措施,为拓展内地市场奠定基础。同时亦助力政府与本澳食品生产企业沟通交流,为业界提供具针对性的技术支援与协助,持续深化与内地海关的合作,协助更多澳门制造食品企业将产品输往内地,拓展业务。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三十一周年,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法务局、市政署和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将合办研讨会、嘉年华、图片展、亲子普法活动、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以持续逾九个月的多元跨媒体普法宣传,加深社会各界对《澳门基本法》的了解,准确认识“一国两制”方针,提升国家认同感。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三十一周年学术研讨会将以“澳门回归25年:变革与创新”为题,于3月28日假澳门科学馆会议厅举行。研讨会邀请内地及澳门的相关专家学者参加,透过总结澳门实施“一国两制”的经验,探讨变革创新的方向和策略。

此外,主办单位将于4月6日下午2时至5时于塔石广场举办“普法同庆嘉年华”,以“普法同乐,与众共庆”为主题,透过游乐设施、普法摊位游戏、图片展览、舞台节目及亲子工作坊等多种元素,让市民在欢庆的气氛下认识《澳门基本法》。

其馀系列活动还包括:基本法培训课程、“我与基本法”社区巡展、与法成长─青年家庭亲子手作坊、我与《宪法》和《基本法》演讲比赛、网上问答游戏、《宪法》与《基本法》校园推广计划比赛。活动详情可浏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专题网站https://www.basiclaw.gov.mo/Activities/activity31_tc.aspx

第4/2023号法律《动物诊疗及商业业务法》将于今年4月1日生效,对兽医的专业资格认可及注册制度作出规范,并对动物诊疗、繁殖、售卖、寄养场所制定准入及监管制度。市政署持续进行宣导,日前亦联同多个政府部门举办四场讲解会,介绍法律的施行细则及过渡安排,让有关从业人员及企业实体更好掌握法律细节,并依法落实执行,共同推进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配合《动物诊疗及商业业务法》的实施,兽医专业委员会、审议计划及检查委员会已依法组成,按法律赋予的职权依法执行工作。为让业界详细了解法律内容,市政署、药物监督管理局联同上述两个委员会于早前举行四场《动物诊疗及商业业务法》施行细则讲解会,就《兽医专业资格认可准则》、《兽医专业工作守则》、动物诊疗及商业业务指引等,逐一解答与会者提问,近二百业界代表出席。现时有关法律的补充性文件已先后出台,而受业界关注的场所间隔设施设备、药物清单内容亦将于近日公布。

在法律生效后,所有有意在本澳从事兽医工作的人士,均须进行“兽医专业资格认可登记”及取得注册证后方可执业,而相关四类场所亦须持有场所准照方可营业。此外,法律设有过渡性规定,让业界有足够时间适应新法实施后的行业生态转变。

《动物诊疗及商业业务法》的有效落实,有助加强保护动物及维护公共卫生,进一步提升本澳动物卫生水平及整体兽医服务质素,而饲主应光顾具场所准照的兽医诊所、宠物店等,保障自身消费权益。法律生效后,市民如发现兽医涉嫌违反职业义务,可向兽医专业委员会作出举报;如怀疑有关场所存在违法情况,可向市政署反映;涉及消费争议或索偿等事宜,则可向消费者委员会反映或透过民事诉讼追讨损害赔偿。更多法律资讯,欢迎市民浏览市政署动物卫生监督网(www.iam.gov.mo/canil)或兽医专业委员会专题网页(www.cpmv.gov.mo)的《动物诊疗及商业业务法》栏目。

《饮食及饮料场所一站式发牌程序》革新制度自今年一月二十五日起生效,申请者可透过“商社通”服务平台全程电子化申办牌照,提高发牌成效,减省开业成本。为让业界进一步掌握申办流程及注意事项,市政署与澳门工程师学会合办工程界电子申办饮食牌照讲座,逾百名工程业界代表出席。

讲座于三月十九日在下环活动中心举行,市政署、行政公职局、土地工务局、消防局及澳门工程师学会代表出席。市政署环境卫生及执照厅厅长冯惠星表示,在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饮食及饮料场所一站式发牌制度实现革新,期望创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回应业界反映“动工难、审批难、开业难”的诉求。澳门工程师学会会长胡祖杰认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升了饮食牌照申请和文件审批的效率,令申请者及工程师能更有效地准备申办所需的文件,流程更便利、省时。

各政府部门代表于讲座上详细介绍《饮食及饮料场所一站式发牌程序》革新内容,包括申请流程全面电子化、创设工程预先准照制度及整合消防验收程序等,并讲解开立实体帐户、指派工作人员办理、变更帐户管理员、签署电子文件等平台操作细节。同时,就提交文件、图则审批、消防验收等申办流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说明。参加者于会上主要关注审则时间、电子文件时效性、消防验收申请流程、提交防火安全计划等问题,部门代表一一作出回应。

配合特区政府电子政务发展,市政署将持续检视《饮食及饮料场所一站式发牌程序》的落实情况,不断聆听意见,提升发牌成效。如有查询,可致电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