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琴澳三方法律事務緊密合作第二次聯席會議昨舉行
為深化珠琴澳三地的法律交流合作,澳門特區政府法務局與珠海市司法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法律事務局昨(29日)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舉行珠琴澳三方法律事務緊密合作第二次聯席會議。
會上,三方就“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憲法與基本法教育實踐基地”和珠琴澳普法數字平台的宣傳推廣工作進行討論和交換意見。同時,三方亦期望透過加強三地法律服務領域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法律人員的專業素養,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法律事務合作。
三方將繼續以聯席會議為平台,加強珠琴澳三地法律事務的深度交流合作,共同穩步推進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法治建設。
出席會議的三方主要代表包括:法務局局長梁穎妍、司法局局長李小燕、法律事務局局長鍾頴儀、法務局副局長邱顯哲、司法局副局長邱東紅,以及三地部門的主管等。
《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法》生效 社區普法加深業界認知
第4/2023號法律《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法》已於今年4月1日生效,在本澳從事獸醫工作的人士,必須進行“獸醫專業資格認可登記”及取得註冊證,而動物診療、繁殖、售賣、寄養場所須持有場所准照方可營業。市政署持續加強社區普法,聯同相關部門向業界講解動物用藥監管要求,並派員走訪相關場所,推動業界依法落實法律。
多方宣導 促守法經營
為協助業界掌握法律內容並依法落實執行,市政署早前聯同藥物監督管理局舉辦兩場講解會,向本澳藥物業商號及動物診療活動場所代表詳細介紹動物用藥物監管要求,並就相關政策、監管流程及注意事項作出說明。此外,市政署亦派員走訪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場所,現場講解場所的間隔、設施及設備要求,提醒業界可透過前期諮詢服務,更好地了解准照申請須遞交的資料、流程等相關事宜。
兩年期臨時准照 助過渡新法
《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法》設過渡制度,讓業界有充足時間適應並配合新法執行。現時從事獸醫工作的人士,須於2024年4月1日至6月29日期間,向獸醫專業委員會申請“獸醫專業資格認可登記”,成功辦理登記後,可於2024年9月27日前向市政署申請註冊執業。另外,對於符合法律過渡制度規定的現有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場所,可於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1月25日期間,向市政署申請爲期兩年的臨時准照。現階段市政署已陸續收到首批辦理“獸醫專業資格認可登記”及場所准照程序前諮詢服務的申請,市政署及獸醫專業委員會將著手跟進,協助業界適應新法各項規定,分階段有序完成過渡。
設網站提供守則及資訊
此外,配合法律實施,多份相關補充性文件已先後出台,包括《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法施行細則》、《獸醫專業資格認可準則》、《獸醫專業工作守則》、《核准獸醫處方藥物及只供動物診療活動場所使用的藥物清單》、《訂定動物診療活動場所及動物商業業務場所的間隔、設施及設備的要求》等。如欲了解相關行政手續詳情及辦理服務地點資訊,歡迎瀏覽獸醫專業委員會網頁(www.cpmv.gov.mo)或動物衛生監督網(www.iam.gov.mo/canil)。
身份證明局參展“第十二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 及合辦“平安澳遊”—澳門居民出國遊領事保護與協助全民篇宣介活動
“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第十二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下稱“旅博會”), 於2024年4月26日至28日假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展館舉行。
在外交公署的指導下,身份證明局每年均參展“旅博會”,積極向居民推廣領事保護,今年除了設置特色展位,更首次與外交公署及旅遊局合辦“平安澳遊”—澳門居民出國遊領事保護與協助全民篇宣介活動。外交公署副特派員孫向陽致辭時表示高度重視澳門同胞在海外旅行期間的各項安全,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積極踐行“外交為民”理念。身份證明局局長周偉迎及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均表示冀宣介活動讓居民加深認識領事保護,提前了解海外求助資訊,提高外遊安全意識。
講座上,外交公署領事部主任林如海參贊及身份證明局旅行證件廳吳雲嶺廳長介紹了領事保護基本原則、常見旅行安全風險及注意事項,以及網上海外求助服務,藉此提高澳門居民到外地旅遊的安全意識。宣介活動氣氛熱烈,不少參與者踴躍提問,與主講者進行互動交流,活動吸引逾250人參與。
此外,特色展位設有“近年中國領事保護工作”圖片展覽及有獎問答遊戲,吸引逾1600人次參與,成效顯著。未來,身份證明局將繼續與外交公署保持緊密合作,透過多種渠道向澳門居民宣傳領事保護與協助。
行政會完成討論《修改〈民事訴訟法典〉的勒遷之訴制度》法律草案
行政會完成討論《修改〈民事訴訟法典〉的勒遷之訴制度》法律草案,有關法案將送交立法會審議。
“租霸”問題一直深受社會關注,現時有個別承租人為了迴避繳付租金而刻意不合作,導致出租人難以收回拖欠租金,亦由於現行勒遷之訴的程序需時,導致出租人無法在合理時間內收回出租單位。
為此,有必要針對現行勒遷之訴進行檢討,經參考葡萄牙的勒遷制度並聽取業界的意見後,特區政府制定《修改〈民事訴訟法典〉的勒遷之訴制度》法案。
為專門解決長期拖欠租金的情況,法案建議增加較簡便的勒遷之訴程序,只要承租人遲交任一期租金達五個月,租金以銀行轉帳方式支付,以及出租人已將欠租情況向承租人作出書面通知,便可適用新程序進行勒遷。
法案建議簡化傳喚制度,明確規定司法人員在無須法官事先批示下,先以租賃合同內承租人的聯絡地址作出郵遞傳喚,如沒有聯絡地址,則以租賃房地產的地址作出郵遞傳喚,如仍未能成功傳喚被告,則立即進行公示傳喚,而無須再向相關部門或實體取得承租人的其他聯絡地址。
考慮到新程序較為簡單,尤其因事實及證據較為清晰,而且不受理反訴,不牽涉複雜的法律問題,故建議在第一審程序中無須強制委託律師。
為減省審判聽證工作,法案建議於提交訴辯書狀的階段結束後,只要卷宗已具備充分資料,法官可立即審理案件實體問題,無須進行聽證。如須進行審判聽證,亦建議減少審判聽證的時間,以及減少各方當事人可提供的證人數目,而且不得因證人不到場而押後或中止聽證。
為加快執行勒遷程序,法案建議在經過法官於判決中指定的期間後,如被告仍未遷出租賃房地產,原告無須再聲請勒遷命令狀,即可要求執行勒遷。此外,就勒遷的判決向中級法院提起的平常上訴僅具移審效力。
最後,法案建議修改《民法典》有關不動產租賃的按金制度,規定在合同無明確約定的情況下,按金可作為履行支付租金的擔保。
雀仔園街市五公開競投攤位已開業 提供多元新穎的商品
雀仔園街市早前公開予居民競投的五個攤檔已正式營業,引入了更多元化的貨品和新的經營者,提升經營積極性和服務品質,於雀仔園這舊社區及舊建築活化的文化氛圍下,為區內居民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及良好的購物體驗。
新進駐的五個攤檔售買產品多元,更引入環保元素,有攤販以無包裝“裸買”的方式,讓消費者自備容器購買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的天然或有機糧油雜貨,減少即棄塑膠包裝,提倡環保綠色生活;亦有攤販售買輕食及素食,如手撕雞、沙律及飲品等餐點,提供更多元化選擇,街市中庭亦設置了高身吧枱,方便消費者駐足享用小食;此外,亦有售賣急凍水產、凍肉產品及香料雜貨等攤檔。
超過八十年歷史的雀仔園街市於去年底完成整治及設施優化後,今年一月已重新開放,整治工程除保留了雀仔園街市原有的建築外觀,更加裝了空調和通風系統、改善照明系統、增設無障礙公廁及設施、調整男女廁格比例等;同時調整了街市佈局,繼原有十三個肉檔、魚檔、凍肉檔及菜檔恢復營業後,餘下五個攤檔經過試運後亦已正式營業。
市政署將持續優化各街市的設施及管理,改善攤販的營商環境,建立舒適整潔的街市形象,讓居民有更良好的購物體驗。
普法同慶嘉年華塔石舉行
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佈三十一周年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法務局、市政署和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於今(6)日假塔石廣場合辦 “普法同慶嘉年華”,活動吸引逾5000名市民參加。
嘉年華開幕式於下午三時舉行,由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黃柳權、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理事長崔世昌、副會長賀定一、法務局局長梁穎妍、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和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龔志明主禮。
崔世昌於致辭時表示,澳門特區成立二十五年以來的實踐證明,“一國兩制”科學構想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不僅是解決澳門歷史遺留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澳門回歸祖國後保持長治久安的最佳制度安排。社會各界要繼續堅定不移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嚴格按照國家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愛國愛澳,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深合區的發展工作,澳門特區才可持續發展,繁榮穩定,澳門居民才能安居樂業。
嘉年華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佈三十一周年系列活動之一,以“普法同樂,與眾共慶”為主題,活動豐富多元,包括普法攤位、嘉年華遊戲、圖片展覽、舞台節目及親子工作坊等,寓普法於遊樂,以輕鬆手法推廣《憲法》和《澳門基本法》。合辦單位於本年4月至12月將持續舉辦其他系列活動,如欲了解更多詳情,可瀏覽法務局憲法與基本法專題網站(https://www.basiclaw.gov.mo/Activities/activity31_tc.aspx)。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今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政府簽署互免簽證協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政府互免簽證協定》的簽署儀式於4月9日在澳門特區舉行,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及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沙赫拉特·努雷舍夫(Mr. Shakhrat Nuryshev)分別代表雙方簽署協定。
出席簽署儀式的還包括外交部駐澳門特區特派員公署領事部主任林如海、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林智龍、身份證明局局長周偉迎、治安警察局代局長梁慶康等;哈方的出席代表還包括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駐香港總領事Mr. Almas Seitakynov等。
在上述協定生效後,持有效澳門特別行政區護照的澳門居民可免簽證進入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逗留最多14日,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有效護照持有人亦可免簽證進入澳門特區,逗留最多14日。屆時,將有146個國家或地區同意給予澳門特別行政區護照持有人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
沙梨頭美食廣場今正式對外營業
位於沙梨頭街市二樓的美食廣場今(8)日起正式對外營業,共設十一個熟食攤位,供應中國地方菜系、東南亞菜系、日韓熟食、西式熟食、日式刺身、壽司、中式小炒、蒸煮、飲料及甜品等不同菜系和特色美食,開放時間為早上七時至晚上十時,設二百多個座位,市民及遊客可透過“街市通”查閱菜單。市政署冀藉沙梨頭美食廣場塑造環境舒適、服務優質、價格親民、誠實經營,全新的街市美食廣場形象。
開幕儀式早上舉行
沙梨頭美食廣場開幕儀式今天早上十一時舉行,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副主席羅志堅、柯嵐,市政諮詢委員會主席司徒民義、副主席鍾國榮,以及攤位承租人代表等任主禮嘉賓。一眾嘉賓於儀式後參觀美食廣場,與攤位承租人進行交流,並品嚐不同種類的美食。
十攤位公開競投
沙梨頭美食廣場十一個熟食攤位中,除一檔原已有承租人外,其餘十檔早前公開予居民競投。有別於過去空置街市攤位以登記抽籤分配的形式,是次根據《公共街市管理制度》相關規定,以公開競投方式招攬攤位承租人。評審委員會根據競投者的營運策略、經驗及資格、攤位每日經營時間、貨品種類的多元性、支付工具的便利性等五項主要標準評審選出中標者,期望引入積極經營者,促進街市貨品多元性,為街市可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
上月底試運 整體運作暢順
為協助承租人順利進場經營,市政署共召開多次講解會,向承租人講解租賃街市攤位的相關事宜,並為進場準備工作提供諮詢服務,解釋各項申請手續及提供攤位裝修方面的技術意見等支援。美食廣場開業期間,市政署亦安排了外判綜合管理服務協助用餐區域的整潔及日常衛生工作,為市民帶來更優質的用餐體驗,沙梨頭美食廣場自三月二十八日起試營運,整體運作暢順。
市民及遊客可透過連結https://app.iam.gov.mo/marketinfo或掃瞄二維碼進入“街市通”,查閱包括沙梨頭美食廣場在內的市政署轄下各熟食中心的菜單、開放時間等資訊。
市政署組織業界參加深合區食品創新監管宣講會 鼓勵用好政策拓商機
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法律事務局邀請,市政署於3月28日組織澳門企業代表出席在橫琴合作區市民服務中心舉辦的“食品安全創新監管措施宣講活動”,藉以加強業界對有關政策的瞭解,鼓勵結合自身特點用好政策,充分利用橫琴合作區各項優勢,拓展業務。
是次宣講會面向琴澳業界開展,共吸引了70家單位和企業約120人參加,其中包括52家澳門企業代表。市政署代表於會上向業界詳細介紹了2020年正式生效的《關於輸內地澳門製造食品安全監管合作安排》,並指出國家海關總署與市政署將聯合制定澳門製造食品的監管品種清單,對符合內地食品法律法規及標準要求的輸內地澳門製造食品予以通關便利,規定由市政署對合作項目下的食品企業及產品進行監管,對符合內地有關食品法律法規及標準的澳門製造食品發出官方衛生證書,從而降低了食品因不符通關要求而報廢的風險,有助本澳企業降低出口成本。
同時,市政署代表亦介紹最新投入使用的“進口澳門製造食品一碼通關溯源應用”系統,有關系統由市政署、拱北海關,以及澳門食品生產企業共同參與開發,應用有關系統」的澳門企業,通關時透過產品包裝上的追溯二維碼,可實現產品生產、運輸、通關信息的全程追溯,而內地海關亦可快速關聯相關衛生證書及產品資訊,實施優先查檢,提高企業通關時間,實現快速放行,大大提升對輸往內地澳門製造食品的產品溯源資訊之監管及通關效率。
另外,近年內地海關與澳門持續深化輸內地澳門製造食品的安全監管合作,便利更多的澳門製造食品進入內地,創新監管措施。其中,“進境暫存中轉澳門食品倉儲監管合作”模式,有關措施緩解了澳門相關民生物資倉儲資源緊張、成本高昂等問題。而該措施自2019年底實施以來,已有2,612噸食品進境橫琴暫存後分批供應澳門市場。
市政署期望透過是次宣講會,讓企業全面瞭解對澳門食品輸內地的相關政策及便利措施,為拓展內地市場奠定基礎。同時亦助力政府與本澳食品生產企業溝通交流,為業界提供具針對性的技術支援與協助,持續深化與内地海關的合作,協助更多澳門製造食品企業將產品輸往内地,拓展業務。
紀念《澳門基本法》頒佈三十一周年系列活動展開
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佈三十一周年,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法務局、市政署和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將合辦研討會、嘉年華、圖片展、親子普法活動、演講比賽等系列活動,以持續逾九個月的多元跨媒體普法宣傳,加深社會各界對《澳門基本法》的了解,準確認識“一國兩制”方針,提升國家認同感。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佈三十一周年學術研討會將以“澳門回歸25年:變革與創新”為題,於3月28日假澳門科學館會議廳舉行。研討會邀請內地及澳門的相關專家學者參加,透過總結澳門實施“一國兩制”的經驗,探討變革創新的方向和策略。
此外,主辦單位將於4月6日下午2時至5時於塔石廣場舉辦“普法同慶嘉年華”,以“普法同樂,與眾共慶”為主題,透過遊樂設施、普法攤位遊戲、圖片展覽、舞台節目及親子工作坊等多種元素,讓市民在歡慶的氣氛下認識《澳門基本法》。
其餘系列活動還包括:基本法培訓課程、“我與基本法”社區巡展、與法成長─青年家庭親子手作坊、我與《憲法》和《基本法》演講比賽、網上問答遊戲、《憲法》與《基本法》校園推廣計劃比賽。活動詳情可瀏覽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專題網站https://www.basiclaw.gov.mo/Activities/activity31_tc.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