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是褐根病的高發區,受早年風災影響造成大量樹木受損,使得藤本植物更具條件瘋長危害,令該區樹木持續衰弱,林區無法自然更新;市政署去年起將松山周邊的5.5公頃範圍規劃為生態修復專區,清理藤蔓和枯樹、開挖樹穴及進行土壤改善等工作,種植新苗木約3,100株,以提高生物多樣性,逐步恢復松山的自然生態環境。
松山近年表面看似一片綠油油,主要受藤本植物瘋長為害,大面積覆蓋山林,令樹木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持續衰弱,甚至死亡,且林下苗木也因無法獲得足夠陽光正常成長,令林區無法自然更新。故市政署於二零二二年九月起的第四期山林修復計劃中,有序推進松山生態重建。
長期以來,松山是褐根病的高發區,且屬山坡地易出現水土流失。而去年九月開展的山林修復計劃,依松山現狀及地理特徵把周邊5.5公頃規劃為生態修復專區。除保留原有健康的樹木,清理藤本植物(如薇甘菊、葛藤等外來入侵植物)和枯樹、開挖樹穴及進行土壤改善等一般性工序外,為防坡地出現水土流失,更首次採用特殊工法,採取反坡向的整地作業並加設攔根板。而在褐根病病區的種植穴中,將可能受病菌感染的植株幼根和其周邊土壤全部清除,回填健康的種植土,共客土約480立方米,以減少新植樹苗的根系與病菌的接觸機會,降低染病率。
根據澳門的氣候和環境特點,結合山林立地條件以及珠三角地區近年來的生態修復經驗,是次松山山林修復計劃主要選用秋楓(Bischofia javanica)、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幌傘楓(Heteropanax fragrans)、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紅錐(Castanopsis hystrix)、楊梅(Myrica rubra)、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黧蒴錐(Castanopsis fissa)等23個樹種,為野生動物創造棲息條件及食物來源,提高生物的多樣性,打造草本─灌木─喬木層次分明的健康森林。
今年首季,市政署已修復地厘古工程師馬路(俗稱33彎)下方約5.5公頃的陡坡,完成種植新苗木約3,100株,期望種植之樹苗能盡快適應山林,逐步恢復松山的自然生態環境。
澳門近年分別經歷天鴿、山竹、海高斯等超強颱風吹襲,山林受損嚴重,超過50多萬株樹木受到不同程度損害。為盡快恢復本澳山林生態環境,市政署由二零一八年起逐步開展各項修復計劃,爭取於二零二四年完成修復至少120公頃山林。截至今年四月,已完成40公頃的應急修復及完善提升整體生態面積50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