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動物診療及商業業界依法經營,《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法》中設有相關業務場所的過渡制度,過渡期已於3月31日結束。自4月1日起,本澳所有從事動物診療、繁殖、售賣、寄養的場所均必須具備准照方可經營,否則將被視為無牌營業。市政署早前已向所有符合過渡規定要件,且有意繼續經營的業界發出為期兩年的臨時准照,並於網頁公告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場所清單,便利公眾查閱。

過渡期結束  80場所獲發臨時准照

根據《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法》的過渡規定,舊有場所不論是否獲發臨時准照,均可運作至2025年3月31日。凡有意在過渡期後繼續經營的場所負責人,已先後按法律規定向市政署提交臨時准照申請。

市政署早前已完成所有申請個案的審批,合共發出25個動物診療活動場所臨時准照及59個動物商業業務場所臨時准照,臨時准照有效期為兩年(自2025年4月1日起至2027年3月31日止)。另外,有2宗動物商業業務場所臨時准照申請分別因未交齊法定文件及不符合過渡規定要件,未能取得相關牌照。市政署已要求有關場所必須確保場所內的動物得到妥善的安置及照顧,市政署亦會派員跟進情況。

須遵守業務指引及履行義務

法律除規定上述四類場所須具備准照並張貼於場所顯眼處外,場所准照持有人亦須遵守由市政署發出旨在保護動物、保障公共衛生及安全而採取的業務指引,以及依法履行自身義務。

市政署將持續透過日常巡查監管及推廣宣導,推動業界依法經營及行業有序健康發展。如市民發現場所無牌經營或其他違法情況,可向市政署反映。有關上述四類場所的准照清單可於澳門動物衛生監督網(www.iam.gov.mo/canil)之“相關法律法規-動物診療及商業業務法”欄目查閱。

在行政法務司與國家海關總署早前簽署的《關於動物及動物產品電子證書合作工作計劃》框架下,首批經由“雲簽發”的內地供澳活魚於今(31)日早上完成屬地海關監管手續後,以電子證書方式經港珠澳大橋口岸快速通關進入澳門。

今後,由拱北海關管轄的出口企業將可透過“雲簽發”模式,為出口到澳門的動物和動物產品在線上向內地海關申領衛生證書。相關電子衛生證書數據將直接傳輸到澳門,市政署人員可憑進口商提供的電子證書號在系統校驗及核銷證書,不再要求提供紙質檢驗檢疫證書現場核驗,實現無紙化通關,保障了供澳產品的食用安全,同時提升通關效率及貿易便利化水平。

為進一步加強食品檢驗檢疫合作,在國家海關總署的支持下,行政法務司與國家海關總署於今年2月27日簽署《關於動物及動物產品電子證書合作工作計劃》,在2019年的《關於植物產品電子證書合作框架協議》基礎上,將電子證書合作範圍從植物產品擴大至動物衛生和食品安全領域,通過交換動物及動物產品電子證書信息的方式,進一步深化電子證書合作,提高驗核效率及貿易便利化水平。

市政署感謝國家海關總署一直以來的支持,並將繼續與拱北海關及各食材來源地的海關保持緊密聯繫,加強檢驗檢疫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等方面工作,進一步優化通關便利性,保障食品安全,同時便利業界發展。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於2月7日下午和8日上午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調研,實地了解合作區發展情況。夏主任強調,特區政府和合作區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主席去年底視察澳門、考察橫琴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認識橫琴對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大意義,把橫琴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加大投入,壓實責任,制定任務清單,紮實推進落實。

參加調研的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合作區執委會主任張永春表示,特區政府將按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要求,統一認識,創新思維,在行政長官的領導下,以新設的“促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領導小組”為抓手,加強特區政府不同範疇的統籌協調,從政策、法律、資源投放、人力保障等各個方面加大對合作區建設的支持力度,與廣東省一起,全力推進橫琴合作區的建設,不辜負習主席和中央的厚望與重托。

張永春指出,合作區執委會是橫琴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必須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高度的責任感,擔當作為,更加務實進取地投入到合作區第二階段的建設中來;要總結第一階段建設的經驗和不足,以實際存在的問題為導向,制定任務和責任清單,限期限時解決;要緊扣“澳門+橫琴”的戰略新定位,基於澳琴的資源稟賦和實際條件,聚焦重點,推進橫琴的產業發展和招商引資等工作。與此同時,切實加強澳琴的聯動和一體化發展水平,提升澳門居民在橫琴建設中的獲得感,把橫琴切實打造成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促進澳門適度多元發展。

張永春還表示,將充分依託粵港澳的良好合作基礎,加強橫琴與深圳前海等大灣區重大合作平台的交流合作,相互借鑒,協同發展,促進大灣區的人員、物資、資金、資訊便捷有序流動,為大灣區發展提供新動能,為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今(21)日下午到訪澳門歸僑總會並進行座談,聽取該會就編製行政法務範疇本年度施政方針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會長劉雅煌感謝張永春一行到訪並聽取該會意見,充分體現新一屆政府對歸僑總會工作的重視。他表示,習近平主席對澳門提出“四點希望”,並強調“強化宏觀統籌,建設高效、有為的服務型政府,激發社會蘊藏的巨大活力和發展潛力”。歸僑總會一直以來積極配合政府做好行政法務領域的工作,對該範疇本年度施政工作提出健全澳門愛國政治人才培養體系、提升公共工程管理質效、建立電子政務協作機制推進跨部門聯動、加強跨境數字基礎建設、完善市政設施管理監督制度、促進市政資源高效利用、推進琴澳相關法律制度銜接、做好小語種普法宣傳工作等建議,為助力構建高效有為的服務型政府,推動建設“法治澳門、活力澳門、文化澳門、幸福澳門”貢獻更大的僑界力量。

該會理事長畢志健、副會長黃瓊成、洪華、廖麗瓊、邢榮發、常務副理事長梁兆基、副理事長姚嘉聰、黎光豪、梁俊傑、理事黃慧芝分別就優化電子政務、改進施政及優化社區、完善非傳統領域國家安全立法、推進跨部門聯動及擴展跨境數字基礎建設、完善網絡安全法、提升跨境行政效能、優化行政效率、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等議題提出建議。

張永春表示,歸僑總會是本澳一個獨特的愛國愛澳社團,團結了來自65個國家的華僑。習近平主席“四點希望”中的第三點“着力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特區在落實習主席的相關希望上,歸僑總會的支持必不可少。行政法務範疇在過去五年都有到歸僑總會聽取意見,他感謝僑總的大力支持。過去五年的施政工作,行政法務範疇的工作仍有不足之處,希望歸僑總會未來一如過往,繼續支持行政法務範疇開展工作。

張永春亦感謝歸僑總會積極對行政法務範疇提出施政意見及建議,行政法務團隊將進行仔細研究和分析,作為編制本年度施政方針的參考。他指出,電子政務是公共改革的切入點,“一戶通”在過去五年獲得較大發展,未來要繼續完善,優化用戶體驗,未來也會研究推動“一戶通”和“商社通”伸延到深合區的服務功能。網絡安全方面,若出現問題,官方將主動發放訊息。有關深合區,澳門存在短板,如人材缺乏,未來會加強澳門方的參與,增加澳門公務員的數量。此外,行政法務團隊會繼續研究和持續提升公共行政效率。

參與座談的還有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林智龍、法務局局長梁穎妍、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主席周偉迎、身份證明局代局長羅翩卿、行政公職局副局長馮若儀,以及澳門歸僑總會多名副會長、副理事長及理監事等。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今(21)日到訪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並舉行座談,就編製行政法務範疇本年度施政方針聽取該會的意見和建議。

會長吳小麗代表街總歡迎張永春一行到訪並聽取施政建議。她表示,市政工作繁重,攸關居民的生活素質,街總非常關注特區政府一連串的大型市政工程,並期望市政工作不斷得到優化,滿足社會的需求,確保本澳民生改善。她亦表示,未來應進一步增加立法工作的資源投放並提升效率,加快立法和修法的進度,促使本澳的法律制度與時俱進,緊貼實況,以回應社會持續發展對法律的需求。

理事長陳家良表示,習近平主席對本澳提出的“三點期許”、 “四點希望”,明確指明了澳門未來的發展方向。行政法務範疇應加強帶領公務員團隊學習領會習主席的重要講話精神,從而讓整體政府更好執行國家給予澳門的工作和使命。公務員團隊要持續強化總體國家安全觀及提升維護國安的能力,進一步落實“愛國者治澳”的大原則,同時,亦應不斷與時並進,提高工作團隊和個人能力、社會治理水平和大眾服務精神,進一步助力開創具澳門特色“一國兩制” 成功實踐的新局面。

副會長蕭東文、副理事長江旭純、李仲言、鄧文基、梁俊傑、群力智庫中心副理事長雷文強、徐承康分別就市政工作、公共行政改革、電子政務、立法統籌、都市更新等議題提出建議。

張永春感謝街總積極提出施政意見及建議,行政法務團隊會認真予以分析研究,作為編製本年度施政方針的參考。他指出,習近平主席去年對特區政府提出了“四點希望”,精闢深邃,對特區未來發展指明方向,特區政府將貫徹落實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把特區政府各項工作做好做實做出成效,就此會要求部門領導主管深入研讀、忠誠履職,並加強對各級公務員的培訓,確保整個團隊都能全面貫徹習主席的“四點要求”,融入和落實到具體的施政工作中。習主席強調,我們要“促進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市民參與良性互動,引導和規範社團發展,築牢基層治理根基。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解決好廣大居民最關心最迫切最現實的問題,創造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營造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不斷實現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特區政府將不斷完善跨部門協作機制,快速回應社會訴求,解決居民關注的各項民生問題。市政署會持續聽取坊會等社團意見,聆聽用家聲音,推進市政設施的精細化,持續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及幸福感。張永春又指,近年特區政府在電子政務上改革創新,獲得社會肯定,未來將加強從使用者角度出發,不斷優化“一戶通”及“商社通”的介面,並樂意和社團加強合作,合力做好相關宣傳推廣和使用教學。此外,今年舉行第八屆立法會選舉,行政法務範疇將全力協助選舉管理委員會嚴按相關法律規定,按部就班開展及推動各項選務工作。

參與座談的還有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林智龍、行政公職局局長吳惠嫻、法務局局長梁穎妍、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主席周偉迎、身份證明局代局長羅翩卿,以及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多名副會長、副理事長及群力智庫中心副理事長等。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今(20)日到訪澳門婦女聯合總會,透過座談方式聽取該會對行政法務範疇本年度施政工作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婦聯總會會長劉金玲表示,張永春司長領導的行政法務團隊始終與全澳市民攜手同心,在推動落實立法統籌、法制建設、推進電子政務、完善職能架構、優化民政服務等工作上,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績。行政法務工作與每位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婦聯總會多年來全力支持和配合包括行政法務司在內的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主動做好官民溝通的橋樑角色。多年來透過多層次、多維度方式收集市民對特區政府施政的建議,協助政府制定更完善和更具前瞻性的發展規劃。

理事長袁小菱指出,特區政府積極發展電子政務,經過多年發展,涵蓋多項政府服務及應用場景的“一戶通”平台,已成為社會大眾生活上不可或缺的應用程式,去年政府更推出“商社通”及“公務通”平台,擴展服務對象至本澳各行各業,這些舉措充分體現政府致力以更優質、更便利、更人性化的公共服務,回應廣大居民、商家及社團的政務和民生需求。

會上,該會副會長何凱玲、副理事長鄺玉球、呂綺穎、常務理事區小平、理事葉翠萍、關艷娟、議政維權部助理行政主管許浩智、灣區工作部助理行政主管唐伊韻及家庭服務中心主任黃敏兒分別就優化遊樂休憩空間設施、法律適應化、完善公共部門運作機制、優化公務人員職程、滲漏仲裁、街市活化、道路工程、琴澳融合及完善家事和民商事調解制度等議題提出建議。會後,劉金玲向張永春提交了婦聯對於行政法務範疇的施政期望意見書。

張永春感謝婦聯踴躍對行政法務範疇提出施政意見及建議,並表示其屬下團隊將進行認真梳理和分析,作為編制本年度施政方針的參考。他指出,行政法務範疇在過去五年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績,離不開包括婦聯在內的本澳各大社團的支持與配合。一直以來,當局與各大社團保持着密切的溝通和聯繫,使政府在制定政策時能更接地氣,更為大眾市民接受和認同。他指出,2025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行政法務團隊定必全面貫徹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時所作出的重要指示,並嚴格按照習主席提出的“着力提升特別行政區治理效能”的要求,以勇於擔當的勇氣和本着施政為民的目標,在行政長官岑浩輝“奮發同行 持正革新”的施政理念下,與市民大眾攜手同行,加強法制建設、落實立法統籌、完善公務員職程制度、完善市政建設、推動電子政務、優化民政服務。

參與座談的還有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林智龍、行政公職局局長吳惠嫻、法務局局長梁穎妍、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主席周偉迎、身份證明局代局長羅翩卿,以及婦聯總會多名副會長、副理事長、常務理事及該會屬下各中心主管、婦聯學校及各托兒所負責人等。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今(20)日到訪澳門中華總商會並舉行座談,就編制行政法務範疇本年度施政方針聽取該會的意見和建議。

理事長馬志毅代表中總歡迎張永春一行到訪並聽取施政建議。他表示,過去五年,行政法務範疇以發展電子政務為切入點,積極推動公共行政改革,並不斷推動健全完善維護國家安全及依法施政的制度體系,市政工作也持續得到優化,這些都展現出積極有為、高效便民的施政作風。習近平主席對本澳提出“四點希望”,將着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置於首位,中總高度重視,並會一如既往發揮好作為政府與工商界溝通橋樑的作用,繼續團結和帶領工商界抓緊機遇,堅定大家對橫琴發展的決心和信心。他表示,中總未來會重點從推進公共行政改革、加快實現澳琴一體化等方面,助力行政法務範疇做好施政工作。

副會長崔世平、副理事長崔煜林、余健楚、黃國勝、何富強、徐達明、葉兆佳、林燕妮、馬志達、常務理事崔天立、黃珮珊、理事黃淑筠、李彩紅分別就加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法制建設、優化公共行政和服務流程、社團法律制度、市政建設、都市更新、青年創業、完善特區法律體系等議題提出建議。

張永春感謝中總積極提出施政意見及建議,並表示行政法務團隊將認真予以分析研究,作為編制本年度施政方針的參考。他指出,習近平主席早前到深合區視察時提出,檢驗深合區開發建設的成效,要看在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上,有沒有實實在在的舉措和成果。特區政府將加強內部統籌,加大投入力度,緊緊圍繞“澳門+橫琴”新定位,積極謀劃並適時出台支持深合區發展的相關政策及法律措施,推動深合區更好更快發展。同時,行政法務範疇必定牢記習主席提出的“四點希望”,貫徹落實“着力提升特別行政區治理效能”,完善各項體制機制和法律法規。立法統籌方面,將由行政法務司牽頭在政策層面做好統籌協調,多個局級部門在技術層面參與,共同推進立法工作。同時,將深化公共行政改革,致力把依法治理和擔當作為結合起來,積極聆聽居民的聲音,堅持以市民為中心辦好每一件民生實事。

參與座談的還有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林智龍、行政公職局局長吳惠嫻、法務局局長梁穎妍、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主席周偉迎、身份證明局代局長羅翩卿,以及澳門中華總商會多名副會長、副理事長、常務理事及理事等。

受行政長官委託,行政法務司司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張永春率團前往北京,重點圍繞落實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考察橫琴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進一步發展尋求中央相關部委的支持,聽取指導意見。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今(17日)在京會見張永春一行,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周霽參加會見。

張永春向夏寶龍主任匯報了澳門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深入學習落實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重要講話精神的情況,以及特區政府下一階段深化公共行政改革和立法統籌、推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的主要考慮。夏寶龍主任表示,希望新一屆特區政府在行政長官的帶領下,守正創新,奮發有為,把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學深悟透,落到實處,開創澳門發展新局面。特區政府要加強內部統籌,積極研究出台促進深合區發展的政策和法律措施,加大投入力度,與廣東省密切合作,共同推動深合區高質量發展,不辜負習近平主席和中央的殷切期望。

在京期間,張永春一行並與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黨組成員郭蘭峰、科技部副部長陳家昌、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余豔紅等會面。

張永春就中央部委出台支持深合區第二階段發展一攬子政策舉措、推進深合區的中醫藥產業及科技發展、優化深合區分線管理政策、落實在橫琴居住及就業的澳門居民“單牌車北上”等一系列問題,分別與郭蘭峰、陳家昌、王令浚、余豔紅等中央部委領導進行深入交流。各位領導均表示將深入學習領會及認真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澳門+橫琴”新定位,對照深合區第二階段發展目標,積極謀劃並適時出台支持深合區發展的相關政策及措施,推動深合區更好更快發展。

代表團成員還包括深合區執委會副主任聶新平、行政事務局局長曹晉鋒、法律事務局副局長王彥、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顧問項新等。

《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資格資歷評審標準》及《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專業操守最佳準則》文本於今日(30日)發佈。文件的中文(繁體及簡體版本)、葡文版本及英文版本請瀏覽法務局網頁(https://www.dsaj.gov.mo/greaterbayarea/info/jointmeet.aspx#tab_b)或掃描二維碼獲取。

兩份文件由廣東省司法廳、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及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共同商定,於2021年12月10日獲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第三次聯席會議審議通過。兩份文件的出台將有利於統一大灣區調解員資格資歷,推動調解在大灣區的運用,為大灣區建設提供法律保障。

《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資格資歷評審標準》主要規定了調解員的資格資歷要求、評審機構評審流程、除名機制、退出機制、名冊管理等。《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專業操守最佳準則》主要規定了調解員的基本責任和原則、角色定位、能力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