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署吁业界做好岁晚及新春食安管理
农历新年将至,因应市场对食品消费需求增加,市政署加强巡查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并抽检时令节庆食品,以保障市民食用安全。同时,市政署提醒食品业界在制作贺年食品时,须严格遵守安全标准与卫生要求,降低食源性疾病爆发的风险。
吁业界谨遵食安指引 保障贺年食品安全
年近岁晚,市民著手添购贺年食品,为预防及降低食安风险,市政署加强监管食品生产经营场所,除抽检时令食品及恒常巡查外,亦联同相关部门打撃违规行为。市政署呼吁业界严格遵照各项食品安全指引,做好食品的采购、贮存及处理等各项工作,拒绝购买来历不明的食材及原材料,切勿使用未经检疫的肉类及其制品等。违者最高可被判处五年徒刑或被科处最高六百日罚金;如属行政违法行为,将可被科处澳门元五万元至六十万元的罚款。
新春期间加强巡查 排查食安隐患
新春期间,餐饮食肆可能须于短时间内处理大量订单,容易造成疏忽,引致卫生、食品处理不当等问题。市政署将于新春期间加强巡查各区餐厅、食肆,若发现存在食安隐患,将根据《食品安全法》采取预防及控制措施,包括勒令场所进行彻底清洁消毒、销毁有问题或怀疑受污染的食品和食材,甚至暂停场所运作,直至符合安全要求及通过卫生复查。同时亦呼吁餐饮业界留意疫情变化,配合卫生当局的防疫措施。
设贺年食安资讯专页
此外,一些贺年菜肴如盆菜,由于食材多样且多为预先制作备用,制作及贮存时间较长,工序上稍有疏忽便会存在较高的食安风险。为此,市政署特别编制“安心享用盆菜”宣导小册子,列出制作盆菜时须遵守的食安要点及卫生操作,例如在贮存食物时,应遵守“生熟分开”原则、切勿过量囤积备用食材等,辅导业界做好相关工作。
市政署亦已于食品安全资讯网 www.foodsafety.gov.mo 及食安资讯手机应用程式开设“贺年食安资讯”专页,欢迎业界及市民查阅相关食安操作指引及资讯。

进入政府服务场所须扫场所码 市政署加派人手协助有需要市民
按卫生局的防疫要求及措施,市政署辖下各对外服务场所已张贴“场所二维码”,由即日起市民进入有关场所须扫瞄“场所二维码”以便自行记录行程。市政署亦已于较多人办理公共服务的场所加派人手及提供反扫功能设备,协助有需要人士。呼吁市民积极配合措施,合力做好防疫工作。
现时,市政署辖下所有对外服务场所已张贴所属场所二维码,让市民自行扫瞄记录行程,以便当出现疫情时,特区政府可更快及精准实施防控工作。而为方便有需要的市民,于较多人到场办理公共服务的黑沙环政府综合服务大楼、离岛政府综合服务中心、各区市民服务中心等场所亦已安排反扫码设备,市民可提供健康码作反扫。同时,已加派人手协助进入场所的市民扫码、反扫码或下载卫生局的“澳门健康码”手机应用程式。
有关措施实施初期可能会对市民造成不便,市政署已于现场加派人员提供协助,并呼吁市民理解及积极配合特区政府的防疫工作,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共同合力减少疾病在本澳社区传播的风险。

下周一起进入公共部门须作行程记录
行政公职局于昨(14)日向公共部门发出指引,下周一起市民和公务人员进入政府服务场所或办公场所,应作行程记录。
行政公职局根据卫生局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要求进入公共场所须作行程记录的措施》发出指引,要求自2022年1月17日起,所有市民及公务人员进入政府服务场所或办公场所,应扫瞄“行程记录二维码”或透过“反扫系统”扫瞄入场人士的澳门健康码作行程记录,否则不可进入场所。
各公共部门应协助有需要的市民下载“澳门健康码应用程式”,以便扫瞄“行程记录二维码”。一旦澳门健康码系统发生故障,可利用“反扫系统”扫瞄入场人士已预先截图的澳门健康码,或由工作人员填写“入场人士记录表”作出处理。

市政署农历新年前于各区设大体积垃圾收集站
农历新年将至,市政署将联同外判清洁公司于一月十八至三十一日,在本澳各区设置一百三十多个大体积垃圾收集站,方便市民弃置大扫除垃圾及大体积家具。市政署呼吁市民配合垃圾收集安排,切勿随意弃置。
按传统习俗,市民会于农历新年前夕进行大扫除或更换大型家具,垃圾量预计会相应增加。为保持社区环境卫生,市政署将联同外判清洁公司于一月十八日至三十一日(年十六至廿九),在各区设置一百三十四个大体积垃圾收集站,其中澳门半岛设一百零九个、氹仔设十六个、路环设九个。市民可于上述期间的晚上八时至十一时,将大体积垃圾弃置于收集站内,收集站旁会设置指示牌,方便市民识别。
市政署呼吁市民配合上述日期及时段,正确弃置大体积垃圾,切勿随意弃置于公共街道上。同时,须注意摆放位置及确保摆放稳固,以免影响行人及交通安全。
因应垃圾量增加,市政署将加强巡视,并协调外判清洁公司加派人员及车辆清运垃圾,避免垃圾堆积。有关各大体积垃圾收集站的详细位置及资讯,可于市政署环境资讯网 www.iam.gov.mo/macaohygiene 查阅。

市政署加大进口水果核酸检测 冀业界做好溯源管理加强防疫
鉴于近期外地一再发现进口水果新冠核酸检测呈阳性的个案,市政署除加强原有冷链食品货物、环境和从业人员三层防疫措施外,亦扩大进口水果的抽检范围及数量。昨(13日)与本澳从事外国水果进口、批发及销售的商户举行防疫交流会,要求业界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尤其是做好水果溯源管理,共同严守食品防疫线。
2021年,市政署共抽检了六万五千个冷链食品、进口水果及环境等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全部未有异常,每周消毒冷冻食品及水果外包装箱数超过七万箱。目前,严格执行“外包装全消毒、内包装全检测”,落实冷链食品追溯系统的相关工作。
农历新年临近,市场对进口水果需求增加,为严防新冠病毒经进口冷链食品、水果传入本澳,市政署昨与六十间从事外国水果进口、批发及销售的商户举行防疫工作交流会,要求业界加强卫生防疫意识,须为每次进口的水果作规范化记录,以便市政署溯源追查货物流向,强化食安抗疫工作。
此外,市政署亦加强巡查各码头、冷冻库、冷链食品加工及零售场所、果栏及水果商户等,检查各项防疫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三届公务人员领导力培训班在澳大举行结业典礼
第三届公务人员领导力培训班在澳门大学公共行政培训中心举行结业典礼,向30位学员颁发结业证书。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行政法务司司长办公室主任林智龙,行政公职局局长高炳坤,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副校长许敬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胡伟星,公共行政培训中心主任税兵等出席结业典礼。
典礼上,张永春感谢澳大对公务人员培训工作的付出,表示将为澳门公务人员前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挂职实习创造条件,选拔工作将以优先考虑首三届公务人员领导力培训班学员为基础,期望学员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在深合区建设中担当角色,发挥作用。
宋永华和高炳坤分别向30位学员颁发结业证书。税兵在典礼上以“变与不变”为主题总结第三届课程,他表示疫情的变化为课程的举办带来挑战。作为澳门唯一实施的3个月全脱产培训项目,澳大公共行政培训中心为每一门课程、每一次活动做足预案,确保培训有效和顺利开展;同时配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方案》的出台,培训中心主动求变,将深合区建设与电子政务和跨部门合作两大培训主题交融到一起。电子政务升级为体制创新,澳门的跨部门合作,升级为共商共建共享共管的粤澳合作。是次课程用“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充实教学内容,请深合区领导来中心授课,组织学员去横琴调研。学员们撰写的小组报告,大多紧扣深合区主题,诸多方案接地气,有想法,有办法,展示了澳门公务员群体优良的综合素质。
同时,第三届课程恪守两个不变,并以之作为办学方向:坚守的第一个“不变”,是始终坚持澳门特色,把培训与培养相结合,力求培养学员具有全局观念,塑造整体思维,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坚守的第二个“不变”,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总共360个课时中,专题性课程有153个课时,涵盖宪法与基本法、公共行政、国情教育、新知识培训四大模块;体验式学习有177个课时,包括部门参访、实地交流、小组调研、团建活动、演说技巧实操训练、图书馆工作坊、文献检索方法训练、施政方针辩论会,丰富多样,实践性强。此外,还有10次《倾倾讲讲领导力》讲座,使学员与政府领导、知名学者、商界领袖面对面对话,领会特区政府的施政理念。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原副主任姚坚、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行政公职局局长高炳坤、旅游局局长文绮华、司法警察局局长薛仲明等分别就新发展理念、公共行政改革、旅游发展、国家安全等专题与学员充分交流。
来自博彩监察协调局的林咏杰代表培训班全体学员发言,他表示今届培训班是难忘的一届,学员们一同见证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成立,亦因疫情暂停了一个月的课程而首次跨年培训,并与澳大一起度过了40周年校庆。各位学员从各项教学活动中获益良多,进一步地了解和掌握了特区政府及琴澳合作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也倍感肩上的责任重大。通过小组报告,他们的思考格局亦从过去的部门层面提升至整体政府层面;通过“领导力”培训班的学习交流平台,他们更是建立起难能可贵的友谊及跨部门合作的人脉基础。同时,学员也从课程因应疫情调整的妥善安排中,体会到预案准备的重要性,并表示作为特区政府公务人员人才储备的一员,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亦会面临著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问题和困难,必须做足准备,才能时刻从容地去迎接挑战。此外,深合区为澳门特区的经济多元发展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公务人员亦将在工作上面临著协同发展的诸多挑战。林咏杰呼吁同学们保持3个决心:“不忘初心的坚定决心”,“不断学习的决心”,以及“迎难而上的决心”,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当中,不断提升自己,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特区政府对学员们的期望和重托,为建设澳门特区及深合区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市政署呼吁市民爱护山林 切勿采摘或破坏植物
市政署于2021年巡查山林及郊野公园时,发现多宗采摘或破坏植物个案,成功检控个案16宗。市政署呼吁市民爱护山林,切勿采摘或破坏植物,否则可被检控及罚款。同时应遵守相关规定,慎防山火及保护自然生态,共同维护美好的郊游环境。
优美的自然环境有赖大众共同保护,市政署于去年底巡查山林时,发现大潭山茶花园的姜科植物遭到破坏,地上茎叶的部份被切除,地下块根则被挖掘破坏。另外,在山林野生处于花期的五节芒,亦因外观美丽而遭人为采摘及破坏。对于采摘或破坏植物的违法行为,市政署于2021年在山林范围检控了16宗个案,其中五宗以“不具备准照于公共地方砍伐乔木或灌木”作出检控,罚款七百至二千五百澳门元,如法人触法则可被罚款七百至五千澳门元;另外11宗则以“公共地方采摘或破坏植物”作出检控,罚款三百澳门元。
此外,秋冬季节天气乾燥,郊区植物因含水量下降而变得较为乾燥,尤其容易发生山火。虽然山火可自然引发,而本澳大部分山火却是人为疏忽所引起。山火除了对郊游人士构成危险之外,亦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焚毁树木,令野生动物无处栖身,被烧伤甚至丧命。
为了预防山火,市政署在造林前期开辟步行径用作运送物资,及后成为防火通道,以发挥阻隔山火蔓延,并在步行径出入口设置防火拍,同时沿著部分步行径边沿铺设消防水管,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在山林树种规划方面,挑选荷木、珊瑚树、枫香及红锥等具叶厚、含水量高、灾后萌芽力强等特性的防火树种。这些具有较强耐热和隔热性能的树种,不但可阻止山火的迅速蔓延,灾后亦能快速重新恢复林地的多样性。
根据澳门《公共地方总规章》规定,林区内、步行径、郊野公园及绿化区内禁止生火,违规可被检控。市民进行郊游活动时,切勿在山林中乱抛或遗留垃圾,万一遇上山火,除致电999报案外,亦应留意风势和周边植物的特性,倘风大草多及山坡陡斜,火势蔓延较快,须迅速逃生,以免危及生命财产。市政署呼吁市民共同爱护山林,倘发现有违规者可致电2833 7676通报。

国情专题课程提升公务人员爱国情怀
特区政府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于1月8日合办两班“向我们的国旗致敬”本地国情专题培训课程,以强化公务人员对国旗、国徽及国歌的认识,并通过体验升国旗的仪式和程序,提升公务人员的爱国情怀。行政公职局共组织约百馀人参与课程。
当日上午,多名特区政府领导及主管人员,齐集驻澳部队氹仔营区参与首班课程。一行人先参观战士画苑以及驻军军史馆,观看驻军情况介绍视频和国旗、国徽、国歌相关常识简介,并了解升国旗仪式的具体步骤、动作要领和基本礼仪等内容。随后,一行人在营区户外,列队面向国旗肃立,伴着雄伟的国歌,向着冉冉上升的国旗致敬,体验了升国旗仪式。
行政公职局下午则安排了公务人员参与第二班课程。出席者衷心感谢驻澳部队提供了这次难得的体验机会,加深了他们对于国旗、国徽及国歌的了解,并掌握了升国旗仪式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受益匪浅。
未来,行政公职局将举办更多本地国情专题培训课程,令公务人员有更多机会亲身体验学习,增进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市政署办宣传摊位助大众认识度量衡换算
为了提升鲜活食品价格的透明度和方便作比对,市政署推出“街市通”并逐步推广十进制,现正与团体合作在全澳九个街市附近设宣传摊位,向市民介绍度量衡的换算方法,现场设有简单的有奖游戏,欢迎市民踊跃参与。
市政署与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澳门工会联合总会、澳门妇女联合总会、民众建澳联盟合作,于全澳九个街市附近设立流动宣传摊位,冀透过宣传推广和摊位游戏,让市民及商户认识十进制的计算方法,营造公正、平和的购物环境。活动至一月三十一日结束,各街市摆放流动宣传摊位时间如下:
- 营地街市、台山街市、雀仔园街市、沙梨头街市、氹仔街市及路环街市: 上午九时至十一时;
- 下环街市:上午九时三十分至十一时三十分;
- 提督(红)街市、佑汉街市:下午五时至七时。
此外,市政署已在各街市入口、公告栏、公秤旁等显眼位置张贴“街市通”及“十进制换算小程式”的二维码,市民只要透过智能手机扫瞄二维码就可查阅鲜活食品价格及十进制换算,选购食材比较价格就更方便了。如有查询,欢迎致电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

市政署救治松山一根腐病古树
市政署树木养护人员持续对古树进行巡查监察,早前已对松山市政公园一株感染褐根病的古樟树采取施药等护理措施,惟情况未见改善,故于本周起对该树进行控高修剪,期间周边将作围封,敬请市民留意。
该株古樟树树龄约一百四十年,近年生长势转弱,于去年七月发现有白蚁危害迹象,又于十一月发现有根腐病感染迹象,生长欠佳,呈衰弱状况。经树木养护人员评估,随即采取施药等护理措施。惟进行有关救治工作后,情况仍未见好转,现时该树部份根、主干基部树皮开始坏死,根泥下有菌丝,树冠有大量枯枝,馀下叶片大部份缺水下垂,树干树皮乾裂。
为保障公众安全,市政署对该树进行控高修剪,并将持续跟进其状况,采取养护措施,希望树木能恢复生机。修剪工作需时约一周,敬请市民体谅配合,切勿进入工作范围,避免意外发生。如发现树木有异常情况,请致电市政署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