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署晤业界冀共同强化批发市场防疫工作
因应卫生部门最新防疫要求,市政署持续加强批发市场的防疫措施,并联同卫生部门等与场内各批发商及管理机构举行多次工作会议,就恒常防疫工作以及防疫紧急预案听取意见,冀业界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降低疫病传播风险,共同维护批发市场的卫生安全。
由于批发市场承担著全澳鲜活食品的供应,由去年起,市政署对批发市场采取一系列防疫措施,除要求场内各批发商及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持“绿码”上班外,出入还须接受体温测量和透过反扫查验健康码核实身份,以便卫生部门在有需要时能及时追踪有共同轨迹的人员。同时,对各楼层以及共用空间加密清洁消毒频次,抽取环境样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至今未发现异常。目前,逾八成的批发市场工作人员已接种疫苗。
因应批发市场防疫应急预案演习,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主席戴祖义、副主席柯岚、委员吴秀虹、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林松,联同治安警察局、司法警察局、消防局、交通事务局等部门代表,日前和批发市场管理公司、批发市场内食品入口批发商及商会的代表举行工作会议,就完善批发市场防疫工作和应急预案交换意见。
政府代表指出因应疫情发展,有需要更严格保护批发市场内环境及工作人员的卫生安全,建议业界减少非必要的人员流动,尤其跨楼层流动。商户表示会配合防疫措施,加强员工的卫生防护意识,严格遵守各项防疫措施,并对日常防疫工作和防疫应急预案提出意见。

市政署:南非进口冷链食品今起一货一检
配合卫生部门最新防疫措施,市政署由今(28日)起,对从南非进口的冷链食品实施严格留置待检,一货一检的全数检测措施。
根据冷链食品溯源追踪系统资料显示,一月至今,从南非入口本澳的冷链食品共十批次,对上一次入口纪录为今年六月,共一百公斤鱼柳,上述每批次货品均严格按“外包装全消毒,内包装全检测”措施,所有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无异常,通过检验检疫程序进口本澳。
市政署持续进口冷链食品、环境、人员三层防护把关,不断因应疫情调整冷链食品的防疫措施。自去年十一月起进一步实行“外包装全消毒、内包装全检测”的冷链食品防疫安排,每周消毒冷冻食品外包装箱数超过七万箱,每日平均抽取冷链食品及环境样本二百五十个,一月至今,共抽样逾五万三千个,至今全部未有异常。今年八月起,现时本澳约三千三百名从事冷链工作的人员须强制每七天进行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且必须持当日有效之“绿码”上班。如从业员未有按有关规定,将暂缓处理相关商户或场所的入口申请或营运。

市政署持续更新《古树名木保护名录》
市政署积极推动古树名木的保育工作,本月初更新的《古树名木保护名录》新增了三十二株古树,合计古树名木共六百一十六株。市政署将持续监测古树的状况并开展针对性的养护工作。
市政署一直关注和致力古树名木的保育工作,自去年十一月公布更新《古树名木保护名录》后,展开纳入私人古树工作,积极关注私人地方的古树状况,并联同文化局跨部门合作,与青洲山的古树拥有人或权利人不断沟通,宣导推广古树保育的重要性。现已将青洲山及益隆炮竹厂国有土地部分的三十二株古树纳入《古树名木保护名录》,使更多古树获得法律保障。
市政署将强化古树的恒常巡查和管护机制,透过更具针对性的护树工作对古树进行护理和复壮,包括定期联同树木及生态保育专家对纳入《古树名木保护名录》的树木进行整体性健康评估,又采取每年至少一次的恒常巡查,监测古树的整体生长势、病菌虫害、立地条件等,并根据古树的健康情况进行评级,制定具针对性的养护复壮方案,透过修枝整形、加设支撑架、施药防治病害、修补树洞及损伤、改良土壤等不同措施,对不同级别的古树进行护理。
按第11/2013号法律《文化遗产保护法》相关规定,私人地方的古树属持有人管护,持有人或业权人代表应定期检查及跟进古树的情况。市政署亦已制定《澳门古树名木养护指引》,供私人地方古树持有人或业权人代表参考,如欲了解更多古树名木资讯,可浏览澳门古树名木专题网页https://nature.iam.gov.mo/OldTreesOnline;市民倘发现古树有异常情况,欢迎致电市政署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冀全民齐心护树,共同维护澳门绿色资源。

法务局副局长梁颖妍就职
法务局副局长梁颖妍今(22日)宣誓就职。仪式由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主持,并由行政法务司司长办公室主任林智龙见证。
张永春致辞时表示,法务局副局长的工作需要面对不同挑战,他勉励梁副局长和同事们继续努力,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同时,凭著经验传承,从而持续推动工作向前发展。
梁颖妍在致辞时首先感谢行政法务司司长的信任及认同,对能够获委任为法务局副局长,感到十分荣幸,同时亦感谢法务局领导及同仁一直以来在工作上的指导和帮助。她表示接下来法务的重点工作,将会是配合特区经济适度多元和民生方面的立法,同时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法制创新建设亦将带来新的挑战,上任后将保持谦卑之心,不断学习,在行政法务司司长的带领下,辅助法务局局长,与团队上下努力完成法务范畴的各项工作。
梁颖妍拥有澳门大学法学士学位和澳门理工学院中葡翻译高等专科学位,2005年进入公职,曾担任法务局法律范畴高级技术员、法规草拟二处处长、法制研究及立法统筹厅厅长的职位,并于2021年7月起担任法务局代副局长。
根据行政法务司司长批示,委任梁颖妍自2021年10月26日起担任法务局副局长,为期一年。

“普法新TEEN地”青少年法律推广月圆满结束
青年是社会未来的栋梁,青年工作任重而道远。为更有系统及有效地统筹青年事务,特区政府成立了“青年政策”跨部门跟进小组,以期透过跨部门的协同效应,稳步推进各施政领域的青年事务,提升青年工作成效。
为持续向青少年推广法律知识,增强青少年知法和守法意识,由法务局、巿政署、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劳工事务局、警察总局、治安警察局、司法警察局、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文化局、卫生局、社会工作局及环境保护局共12个政府部门于2021年9月至11月合办了“普法新TEEN地”青少年法律推广月。因应疫情变化,本年各部门在活动安排上作出了相应的防疫措施及调整,组织了多项线上及线下的普法专题活动,活动形式包括法律讲座、网上问答游戏、亲子工作坊、巡回展板展览、写作奖励计划、宣传推广活动等,把法律知识推及青少年、学生和市民,共约110,000人次参与,覆盖层面广泛。
而为延续推广法律普及的工作及总结活动成效,展现各部门推广的活动内容及成效,上述部门于11月13日在圣保禄学校礼堂举行了“普法新TEEN地”青少年法律推广月总结礼,并以分段安排参与者进入和离开场地的方式,颁发了感谢状及全澳校际网上法律知识闯关比赛各个奖项。“青年政策”跨部门跟进小组持续关注疫情防控,并将继续以丰富多元的线上及线下方式开展,法律推广活动,提升青年及学生对国家及澳门法律的学习兴趣。同时以系统教育和多元活动,让青年及学生从学习及体验中准确地理解和认识《宪法》与《澳门基本法》的关系,从中透彻理解法制的精神,加深对国家和澳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了解“一国两制”的方针,以及相关法律的实施对澳门社会繁荣稳定的重要作用。
“普法新TEEN地”青少年法律推广月总结礼出席嘉宾包括教育及青年发展局丁少雄副局长、法务局梁颖妍副局长、文化局梁惠敏副局长、警察总局刘中志顾问、教育及青年发展局青年厅张敏辉厅长、社会工作局防治赌毒成瘾厅郑耀达厅长、经济及科技发展局知识产权厅郑晓敏厅长、劳工事务局就业厅李丽琼厅长、司法警察局社区警务及公共关系处赵朱惠敏处长、治安警察局公共关系处李德辉处长、市政署公民教育处林微笑处长、环境保护局宣传教育处黄秀娟处长、法务局公共关系处马理章处长、司法警察局社区警务及公共关系处少年关注组张剑锋职务主管以及各参与学校及机构代表等。

公职局推动公务人员接种第3剂疫苗
配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放宽预约接种第3剂新冠病毒疫苗的条件,行政公职局今(15)日向各公共部门发出指引,公务人员可于接种第3剂疫苗的当天或翌日合理缺勤一天。
指引强调公务人员有责任配合特区政府的防疫措施,接种2剂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以保障自身、家人及公众的身体健康。考虑到前2剂新冠病毒疫苗具有基本预防作用,而接种第3剂新冠病毒疫苗起着补充和加强预防的效用,并符合公共利益,应予鼓励和推动,因此,公共行政工作人员今起接种第3剂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可于接种疫苗的当天或翌日合理缺勤一天。
有意接种第3剂疫苗的公务人员可于卫生局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预约系统预约,但必须注意接种疫苗的前提条件。

外卖食品场所登记制度已生效 市政署提醒业界依法按时登记
外卖店不得设于住宅
随著《外卖食品活动场所的登记制度》正式生效,任何现时未领有准照,且涉及食品处理、加工、调配的外卖场所,包括:小食店、外卖饭盒店、烧味/卤味店、外卖饮料店、寿司刺身店、面包西饼店、涉及烹煮或调配外卖食品的便利店及手信店等均须依法登记。而上述申请登记的外卖场所必须设有「实体店」,且不得设于与生产经营外卖食品活动有明显不符的不动产内,例如住宅,否则将不予登记。
新开外卖店必须开业前完成登记
外卖食品业者须留意登记期限,于法规生效前已经在财政局申报开业的外卖店,须自法规生效后的六个月过渡期内,即明年五月十五日或之前完成登记并获发登记证明;至于现时新开业的外卖店则须在获发登记证明后方可向公众开放,否则将可被科处澳门元两万元罚款。为此,食品业界有责任清楚了解,并按时完成登记,以免触法。
须向公众展示登记证明或编号
另外,为进一步保障消费者,法规同时明确规定,已完成登记的外卖店均须在店铺显眼处张贴登记证明;若透过互联网或手机应用程式作经营或推广途径则须于上述媒介上显示店铺的登记资料,如场所登记编号,以供消费者阅覧。而网路第三方食品交易平台亦有责任,确保进驻平台经营的外卖店必须已经完成登记,并将已登记的资料显示于平台上。
外卖食品业界须主动了解法规
为确保法规的顺利及有效执行,市政署早于法规生效前已开展一系列的宣导工作,并持续派员进行上门式推广,派发登记制度海报等。市政署提醒外卖食品业界,须清晰法规中各项申请要求及细则规定,依法进行登记,以履行自身经营责任。若违反《外卖食品活动场所的登记制度》的相关规定,均可能构成行政违法,可被科处澳门元五千元至三万五千元罚款。
申请者可亲临或于网上办理
符合登记资格的申请者可于即日起亲临市政署各市民服务中心进行申请,或可透过「一户通」手机应用程式(App)、市政署网页或「食品安全资讯」网页内之相关登记连结进行网上办理﹝网上办理者须持有「一户通」帐号﹞。有关详情欢迎登入市政署食安资讯网 www.foodsafety.gov.mo 或食安资讯流动应用程式(App)的「外卖食品活动场所的登记制度」专页查阅。
《外卖食品活动场所的登记制度》简介(1分钟)

行政公职局举行“转入开考” 讲解会
因应第2/2021号法律《修改第14/2009号法律〈公务人员职程制度〉》的实施,以及为了让各公共部门及公务人员团体对行政技术助理员、普查暨调查员、摄影师及视听器材操作员、照相排版员及邮务文员职程(俗称195)的人员转入技术辅导员职程(俗称260)所须参加的“转入开考”以及转入新职程的程序有更清晰了解,行政公职局于本月10日(星期三)下午在公共行政大楼演讲厅举行讲解会,超过100名来自四十多个部门的行政、人事附属单位的主管及人员,以及公务人员团体代表出席。
会议由行政公职局副局长冯若仪主持,会上公职局代表向与会者介绍 “转入开考” 的规定、考试范围及方式、预计开考的时间、为 “转入开考” 而设的培训安排、人员转入新职程的程序等,并解答与会者的提问。
为了协助人员应试,公职局将于本年12月至明年1月期间举行“法律知识课程”,另外,亦会提供线上电脑课程,方便拟报考人士随时进行自学及练习。“转入开考” 将于明年第一季尾或最迟第二季初开展,相关人员将有充足时间备试。
为了让195职程人员能掌握转入技术辅导员职程的相关资讯,行政公职局将于本月内为上述人员开设网上的“转入开考及程序”专区,以提供一切有关“转入开考”的资讯及备试材料,以便人员能作出更好的准备。

《古树名木保护名录》再纳三十二株古树
市政署积极推动古树名木的保育工作,持续更新《古树名木保护名录》,本次名录新增的古树有三十二株,主要位于青洲山及益隆炮竹厂,与上一批已公布名录合计古树名木共六百一十六株。
是次新增的三十二株古树共有七个品种,包括海南蒲桃、假柿木姜子、假菩提树、榕树、樟树、龙眼及翻白叶树等;树龄介乎于一百一十至二百六十年之间,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规定均属三级古树,其中树龄最大为位于益隆炮竹厂国有土地部分的古樟树,树龄逹二百六十年。上述古树的生长情况大致正常,只有一株待观察。市政署将根据各古树健康情况制定巡查机制,监测古树的整体生长势、病菌虫害和立地条件等情况。
市政署一直关注和致力古树名木的保育工作,自去年十一月公布更新《古树名木保护名录》后,积极关注其他私人地方的古树状况,并联同文化局跨部门合作,与青洲山的古树拥有人或权利人不断沟通,宣导推广古树保育的重要性。相关工作现已取得进展,将青洲山上三十株古树及益隆炮竹厂国有土地部分的两株古树,合共三十二株古树纳入《古树名木保护名录》,使更多古树获得法律保障。
按第11/2013号法律《文化遗产保护法》相关规定,私人地方的古树属持有人管护,持有人或业权人代表应定期检查及跟进古树的情况。市政署亦已制定《澳门古树名木养护指引》,供私人地方古树持有人或业权人代表参考。如欲了解更多的古树名木资讯,可浏览澳门古树名木专题网页https://nature.iam.gov.mo/OldTreesOnline;倘市民发现古树有异常情况,欢迎致电市政署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冀全民齐心护树,共同维护澳门绿色资源。

云计算中心及政府数据中心周六进行网络维护
行政公职局将于11月6日(星期六)凌晨零时至早上九时为云计算中心及政府数据中心的网络系统进行恒常维护,期间政府入口网站、一户通手机应用程式、巴士报站应用程式、山顶医院大堂的医疗大屏、旅游局的“智能行程规划”及“旅游景点客流预测”服务、以及部份政府部门网站和电子服务将出现间歇无法登入的情况。
本次维护工作完成后,有关电子服务随即会恢复正常运作。敬请市民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