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屆公務人員領導力培訓班在澳大舉行結業典禮
第三屆公務人員領導力培訓班在澳門大學公共行政培訓中心舉行結業典禮,向30位學員頒發結業證書。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林智龍,行政公職局局長高炳坤,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副校長許敬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胡偉星,公共行政培訓中心主任稅兵等出席結業典禮。
典禮上,張永春感謝澳大對公務人員培訓工作的付出,表示將為澳門公務人員前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掛職實習創造條件,選拔工作將以優先考慮首三屆公務人員領導力培訓班學員為基礎,期望學員踴躍報名,積極參與,在深合區建設中擔當角色,發揮作用。
宋永華和高炳坤分別向30位學員頒發結業證書。稅兵在典禮上以“變與不變”為主題總結第三屆課程,他表示疫情的變化為課程的舉辦帶來挑戰。作為澳門唯一實施的3個月全脫產培訓項目,澳大公共行政培訓中心為每一門課程、每一次活動做足預案,確保培訓有效和順利開展;同時配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方案》的出台,培訓中心主動求變,將深合區建設與電子政務和跨部門合作兩大培訓主題交融到一起。電子政務升級為體制創新,澳門的跨部門合作,升級為共商共建共享共管的粵澳合作。是次課程用“請進來、走出去”的策略充實教學內容,請深合區領導來中心授課,組織學員去橫琴調研。學員們撰寫的小組報告,大多緊扣深合區主題,諸多方案接地氣,有想法,有辦法,展示了澳門公務員群體優良的綜合素質。
同時,第三屆課程恪守兩個不變,並以之作為辦學方向:堅守的第一個“不變”,是始終堅持澳門特色,把培訓與培養相結合,力求培養學員具有全局觀念,塑造整體思維,培養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堅守的第二個“不變”,是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總共360個課時中,專題性課程有153個課時,涵蓋憲法與基本法、公共行政、國情教育、新知識培訓四大模塊;體驗式學習有177個課時,包括部門參訪、實地交流、小組調研、團建活動、演說技巧實操訓練、圖書館工作坊、文獻檢索方法訓練、施政方針辯論會,豐富多樣,實踐性強。此外,還有10次《傾傾講講領導力》講座,使學員與政府領導、知名學者、商界領袖面對面對話,領會特區政府的施政理念。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原副主任姚堅、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行政公職局局長高炳坤、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司法警察局局長薛仲明等分別就新發展理念、公共行政改革、旅遊發展、國家安全等專題與學員充分交流。
來自博彩監察協調局的林詠傑代表培訓班全體學員發言,他表示今屆培訓班是難忘的一屆,學員們一同見證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成立,亦因疫情暫停了一個月的課程而首次跨年培訓,並與澳大一起度過了40周年校慶。各位學員從各項教學活動中獲益良多,進一步地瞭解和掌握了特區政府及琴澳合作發展方向和目標,同時也倍感肩上的責任重大。通過小組報告,他們的思考格局亦從過去的部門層面提升至整體政府層面;通過“領導力”培訓班的學習交流平台,他們更是建立起難能可貴的友誼及跨部門合作的人脈基礎。同時,學員也從課程因應疫情調整的妥善安排中,體會到預案準備的重要性,並表示作為特區政府公務人員人才儲備的一員,在今後的工作當中,亦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突如其來的問題和困難,必須做足準備,才能時刻從容地去迎接挑戰。此外,深合區為澳門特區的經濟多元發展帶來無限機遇的同時,公務人員亦將在工作上面臨著協同發展的諸多挑戰。林詠傑呼籲同學們保持3個決心:“不忘初心的堅定決心”,“不斷學習的決心”,以及“迎難而上的決心”,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工作當中,不斷提升自己,用實際行動來回報特區政府對學員們的期望和重托,為建設澳門特區及深合區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市政署呼籲市民愛護山林 切勿採摘或破壞植物
市政署於2021年巡查山林及郊野公園時,發現多宗採摘或破壞植物個案,成功檢控個案16宗。市政署呼籲市民愛護山林,切勿採摘或破壞植物,否則可被檢控及罰款。同時應遵守相關規定,慎防山火及保護自然生態,共同維護美好的郊遊環境。
優美的自然環境有賴大眾共同保護,市政署於去年底巡查山林時,發現大潭山茶花園的薑科植物遭到破壞,地上莖葉的部份被切除,地下塊根則被挖掘破壞。另外,在山林野生處於花期的五節芒,亦因外觀美麗而遭人為採摘及破壞。對於採摘或破壞植物的違法行為,市政署於2021年在山林範圍檢控了16宗個案,其中五宗以“不具備准照於公共地方砍伐喬木或灌木”作出檢控,罰款七百至二千五百澳門元,如法人觸法則可被罰款七百至五千澳門元;另外11宗則以“公共地方採摘或破壞植物”作出檢控,罰款三百澳門元。
此外,秋冬季節天氣乾燥,郊區植物因含水量下降而變得較為乾燥,尤其容易發生山火。雖然山火可自然引發,而本澳大部分山火卻是人為疏忽所引起。山火除了對郊遊人士構成危險之外,亦會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焚毀樹木,令野生動物無處棲身,被燒傷甚至喪命。
為了預防山火,市政署在造林前期開闢步行徑用作運送物資,及後成為防火通道,以發揮阻隔山火蔓延,並在步行徑出入口設置防火拍,同時沿著部分步行徑邊沿鋪設消防水管,以備不時之需。同時,在山林樹種規劃方面,挑選荷木、珊瑚樹、楓香及紅錐等具葉厚、含水量高、災後萌芽力強等特性的防火樹種。這些具有較強耐熱和隔熱性能的樹種,不但可阻止山火的迅速蔓延,災後亦能快速重新恢復林地的多樣性。
根據澳門《公共地方總規章》規定,林區內、步行徑、郊野公園及綠化區內禁止生火,違規可被檢控。市民進行郊遊活動時,切勿在山林中亂拋或遺留垃圾,萬一遇上山火,除致電999報案外,亦應留意風勢和周邊植物的特性,倘風大草多及山坡陡斜,火勢蔓延較快,須迅速逃生,以免危及生命財產。市政署呼籲市民共同愛護山林,倘發現有違規者可致電2833 7676通報。

國情專題課程提升公務人員愛國情懷
特區政府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於1月8日合辦兩班“向我們的國旗致敬”本地國情專題培訓課程,以強化公務人員對國旗、國徽及國歌的認識,並通過體驗升國旗的儀式和程序,提升公務人員的愛國情懷。行政公職局共組織約百餘人參與課程。
當日上午,多名特區政府領導及主管人員,齊集駐澳部隊氹仔營區參與首班課程。一行人先參觀戰士畫苑以及駐軍軍史館,觀看駐軍情況介紹視頻和國旗、國徽、國歌相關常識簡介,並了解升國旗儀式的具體步驟、動作要領和基本禮儀等內容。隨後,一行人在營區戶外,列隊面向國旗肅立,伴着雄偉的國歌,向着冉冉上升的國旗致敬,體驗了升國旗儀式。
行政公職局下午則安排了公務人員參與第二班課程。出席者衷心感謝駐澳部隊提供了這次難得的體驗機會,加深了他們對於國旗、國徽及國歌的了解,並掌握了升國旗儀式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項,受益匪淺。
未來,行政公職局將舉辦更多本地國情專題培訓課程,令公務人員有更多機會親身體驗學習,增進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市政署辦宣傳攤位助大眾認識度量衡換算
為了提升鮮活食品價格的透明度和方便作比對,市政署推出“街市通”並逐步推廣十進制,現正與團體合作在全澳九個街市附近設宣傳攤位,向市民介紹度量衡的換算方法,現場設有簡單的有獎遊戲,歡迎市民踴躍參與。
市政署與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民眾建澳聯盟合作,於全澳九個街市附近設立流動宣傳攤位,冀透過宣傳推廣和攤位遊戲,讓市民及商戶認識十進制的計算方法,營造公正、平和的購物環境。活動至一月三十一日結束,各街市擺放流動宣傳攤位時間如下:
- 營地街市、台山街市、雀仔園街市、沙梨頭街市、氹仔街市及路環街市: 上午九時至十一時;
- 下環街市:上午九時三十分至十一時三十分;
- 提督(紅)街市、祐漢街市:下午五時至七時。
此外,市政署已在各街市入口、公告欄、公秤旁等顯眼位置張貼“街市通”及“十進制換算小程式”的二維碼,市民只要透過智能手機掃瞄二維碼就可查閱鮮活食品價格及十進制換算,選購食材比較價格就更方便了。如有查詢,歡迎致電市民服務熱線2833 7676。

市政署救治松山一根腐病古樹
市政署樹木養護人員持續對古樹進行巡查監察,早前已對松山市政公園一株感染褐根病的古樟樹採取施藥等護理措施,惟情況未見改善,故於本周起對該樹進行控高修剪,期間周邊將作圍封,敬請市民留意。
該株古樟樹樹齡約一百四十年,近年生長勢轉弱,於去年七月發現有白蟻危害跡象,又於十一月發現有根腐病感染跡象,生長欠佳,呈衰弱狀況。經樹木養護人員評估,隨即採取施藥等護理措施。惟進行有關救治工作後,情況仍未見好轉,現時該樹部份根、主幹基部樹皮開始壞死,根泥下有菌絲,樹冠有大量枯枝,餘下葉片大部份缺水下垂,樹幹樹皮乾裂。
為保障公眾安全,市政署對該樹進行控高修剪,並將持續跟進其狀況,採取養護措施,希望樹木能恢復生機。修剪工作需時約一周,敬請市民體諒配合,切勿進入工作範圍,避免意外發生。如發現樹木有異常情況,請致電市政署市民服務熱線2833 7676。

逾百服務點助市民以“一戶通”辦在生證明
為方便市民透過“一戶通”辦理2022年度在生證明,行政公職局聯同多個部門、社團和社服機構,於全澳各區設立臨時服務點,協助市民即場開戶和辦理。
如市民在開戶、重設密碼或辦理在生證明時遇到困難,可前往以下地點尋求指導和協助:
- 行政公職局和市政署指定服務點(水坑尾公共行政大樓、黑沙環政府綜合服務大樓、離島政府綜合服務中心);
- 分佈於各區共超過100間社團及社服設施(詳情請瀏覽https://www.ias.gov.mo/wp-content/uploads/file/social_service_facility_list.pdf或掃描“協助一戶通辦理在生證明服務點”二維碼)。
特設“一戶通”教學專場
另外,當局將於1月4日(明天)至6日,在黑沙環政府綜合服務大樓、離島政府綜合服務中心舉辦“一戶通”教學專場,時間為上午9時30分、10時30分、11時30分,下午3時、4時、5時(一日舉辦六場)。
當局提醒,身處外地的澳門居民可通過外地手機號碼開通“一戶通”。而除了由受益人登入本人“一戶通”帳戶辦理在生證明外,還可透過其配偶、直系親屬(父母、子女)的帳戶協助辦理。同時,完成手續後可接收確認短訊或截圖保存結果,日後亦可經“一戶通”隨時查詢辦理情況。
如市民在使用“一戶通”時遇到任何疑問,可致電政府資訊中心熱線8866 8866查詢。

市政署2022年度各類准照續期申請 可到“政府綜合服務大樓” 或 “離島政府綜合服務中心”辦理
2022年1月至2月期間,市政署提供各類年度准照續期的辦理,持有各類年度准照的人士,即使是獲豁免年度准照費用,亦須在期限內為准照續期。逾期者須繳交相應的附加費用,或甚至因准照逾期失效而導致須終止獲准進行的活動,因此,各准照持有人應盡早辦理有關申請。
在辦理續期期間,各類准照持有人或其代表可於辦公時間內,親臨黑沙環新街52號“政府綜合服務大樓”地下A區或氹仔哥英布拉街 225 號 3樓“離島政府綜合服務中心”H區的市政服務專區辦理以下類別准照之續期手續:
- 零售(新鮮肉類/冰鮮肉類/急凍肉類)場所准照
- 零售蔬菜場所准照
- 零售漁獲場所准照
- 競賽動物准照
- 其他動物的准照-馬
- 小販准照
- 長期廣告及招牌准照
- 車輛上的廣告准照
- 長期占用公地准照
- 露天茶座准照
“政府綜合服務大樓” 及“離島政府綜合服務中心”的辦公時間為週一至週五,上午9時至下午6時(中午照常辦公,週六、日及公眾假期休息)。此外,各類准照持有人亦可選擇到市政署轄下各服務中心及分站辦理。
市民如欲查詢更多有關市政署的資訊,請於辦公時間內致電“政府綜合服務大樓”2845 1515或“離島政府綜合服務中心” 2842 1212,又或透過市政署市民服務熱線2833 7676查詢。同時,市民亦可瀏覽“政府綜合服務大樓”網頁www.csraem.gov.mo或市政署網頁www.iam.gov.mo。

市政署持續優化戶外休閒玩樂空間
為回應市民對兒童遊樂休憩設施的需求,市政署利用政府回收的黑沙海灘公園旁的土地建造黑沙越野車場,並於十二月初對外開放。另由十二月十七日起,延長黑沙海灘公園及九澳高頂燒烤公園燒烤爐的開放使用時間,自每天上午九時至晚上十一時五十九分。
黑沙越野車場幼童區
越野車場位於黑沙海灘公園旁的臨時綠化用地,車場設有幼童區及青年區,首階段開放幼童區予市民使用。黑沙越野車場面積約二千七百平方米,採用環保設計概念,車道以天然沙石鋪面,以廢棄車胎作車道分隔設備,全長約一百八十公尺,適合五至十二歲兒童使用。根據兒童四輛車的安全使用限制,不建議身高超過1.5米之人士使用,同時建議兒童使用一段時間後可稍作休息再繼續使用,以免過累。
市民可先透過市政署網頁 https://www.iam.gov.mo/c/online/submenu/ “綠化設施預約系統(個人)”預約,入場門劵可在預約時間內提前到現場購買,每張入場券為澳門元十元,可以現金或電子支付,限使用一次,每次最多一小時,幼童車於開放時間內逢整點發車。現場設有網上預約及現場輪候之排隊位置,基於安全考量,同一時段最多可容納二十名小童,每個時段預約配額為十五名,現場輪候為五名,如於預約入場時間開始後十分鐘,仍未憑成功預約之二維碼(QR Code)辦理入場手續,市政署會取消有關預約並開放配額予現場輪候之人士使用。使用者須聽從現場工作人員安排,注意安全及遵守行車方向,市民可因應子女需要自行為其配戴相應的安全裝備,如頭盔、護腕、護肘、護膝或護目鏡等。
車場幼童區逢週一為休息日,如週一為公眾假期則照常開放,並於緊接的工作日補休。開放時間為每年的五月至十月,逢週二至日及公眾假期的上午九時至下午六時;十一月至翌年四月,開放時間為逢週二至日及公眾假期的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
由十二月三日至二十七日,合共有一千七百五十二人次使用越野車場,其中預約九百八十六人次、現場輪候七百六十六人次,逢週六、日及公眾假期較多人使用。
離島兩公園燒烤區延長開放使用時間
市政署收到市民希望延長燒烤爐使用時間之訴求,以方便其活動安排及善用燒烤爐資源。經評估場地設施及配套,目前黑沙海灘公園及九澳高頂燒烤公園分別有五十套及十二套燒烤爐,可供市民以先到先得的方式使用。
該兩個燒烤爐區的開放時間由原來的每天上午十一時三十分提早至上午九時,關閉時間則維持晚上十一時五十九分,方便更多市民享受燒烤的樂趣。至於須預約使用的黑沙海灘公園的另外五十五套、大潭山郊野公園十四套及黑沙水庫郊野公園十一套燒烤爐,開放使用時間及預約方式則維持不變。
根據統計,由十二月十七日至二十七日,節慶假日期間,本澳全部開放之燒烤爐尚有餘額,足夠供市民使用。

市署向街市攤販宣導新指引 冀共同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公共街市管理制度》將於明(一月一日)起正式生效,市政署就維持公共街市的秩序與日常營運、工作場所整潔衛生、價格標示及引入十進制計價方式等制訂了一系列指引,以強化街市管理,推動攤販共同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
市政署已向攤販展開相關宣導工作,實施初期以勸喻為主,指導攤販遵守指引。同時,亦為街市稽查人員進行內部培訓,強化執法能力。
配合新法的實施,市政署除加強恆常的街市管理和清潔工作外,亦制訂了一系列指引供攤販依循,包括攤販須注意經營用具、設施設備及場地的衛生情況,價格標示及熟食類攤位價目表通報要求等,以確保公共街市的經營秩序,合力提升服務質素,增加街市吸引力。
市政署早前已舉辦了二十多場《公共街市管理制度》講解會,逾八百人出席,讓內部人員、業界、現有街市攤位承租人,以及在公共街市及小販大樓內的小販准照或散檔准照持有人更了解法律規定,尤其是作為攤位承租人的權利及義務,新法律的過渡安排等。
明年首季,市政署將分階段有序地與現時約九百七十名街市攤販及小販大樓內的准照持有人簽立合約,簽約前市政署亦會向簽約人講解合同内容。

“街市通”提供價格及十進制換算 規劃攤販採統一價格牌促清晰標價
配合《公共街市管理制度》法律於明(一月一日)起生效,進一步優化公共街市的管理和營商秩序,提升價格透明度,由元旦日起,市政署規範街市内出售鮮活食品的攤位須使用統一價格牌,循序漸進引入十進制計價,並推出“街市通”應用程式,提供各公共街市的鮮活食品價格、度量衡單位轉換、停車場實時車位數等資訊。同時,市政署亦加強街市的清潔衛生工作,冀和廣大攤販共同努力構建公開透明、舒適整潔的公共街市。
指引規範標價 引入十進制
為提高街市鮮活食品價格的透明度,保障市民的消費權益,市政署制定了《公共街市攤位的價格標示指引》,規範價格標示方式,各攤販須使用特定的統一價格牌清晰標示商品名稱,標示包括“十進制”單位在內的兩種計量單位,以方便消費者掌握資訊,從而作出更佳的購物選擇。
日前,市政署已向售賣肉類、魚類、海產類及蔬果等不同種類鮮活食品的攤販提供統一價格牌,價格標示指引和價格標示範本、《十進制好易計》宣傳單張,讓攤販清楚了解指引內容和試用價格牌,工作人員並協助攤販掌握十進制計算,以便盡快適應新的價格標示措施。
考慮到廣大市民和攤販均需時適應和學習十進制,市政署除持續向攤販提供適當支援外,亦將透過與社團合作,透過不同形式加大宣傳力度,結合線上線下渠道,以循序漸進方式推廣十進制。
“街市通”設格價及計量單位轉換功能
市政署亦於元旦日起推出中葡英三語的“街市通”應用程式,提供市民最關心的各街市當日鮮活食品價格,並設“熱門”、“貨品種類”搜索功能,讓市民輕鬆查閱當日最實惠的鮮活食品。並以圖表方式顯示各街市貨品同時段內的價格,方便市民“格價”。“街市通”還設十進制換算,方便攤販及市民即時換算。此外,“街市通”還提供各街市附近停車場的實時車位數量,街市熟食中心及活動中心的資訊。
市民可透過連結 https://app.iam.gov.mo/marketinfo 或掃瞄二維碼即可進入“街市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