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時提督街市專線巴士明起提前於早上八時發車
位於林茂海邊街的臨時提督街市(紅街市)已投入運作,為方便市民到臨時街市購物而設的免費專線巴士深受歡迎;市政署經聽取意見,明(31日)起服務時間將提前一小時,首班車將於早上八時在臨時提督街市發車。此外,早前已於臨時街市外圍設置了多個指示牌,指引市民前往。
臨時提督街市專線巴士首日運作順暢,不少市民均選擇乘搭專線巴士前往臨時街市。市政署聽取綜合意見並與交通部門協商後,首發時間提前一小時,即服務時間調整為每天早上八時至中午十二時、下午三時三十分至下午六時三十分,讓市民前往臨時街市更加方便。
臨時提督街市專線巴士免費接載市民來回高士德區及臨時提督街市;沿途停靠高士德/連勝巴士站(太平電器門口)、觀音堂前、士多鳥拜斯大馬路華仁中心對面、高士德紅街市巴士站(中國銀行門口),再回到林茂塘街臨時提督街市。另外,亦會加強巴士車箱的清潔消毒工作。專線巴士將先試行兩個月,市政署將據乘搭人次等數據評估效益,再作調整安排。此外,臨時街市外圍亦設置了多個指示牌,指引市民前往。

紀念《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佈二十九周年系列活動
為紀念《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佈二十九周年,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法務局、市政署和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繼續舉辦系列活動,透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以多渠道和多方位向市民宣傳推廣《憲法》和《基本法》。
是次系列活動原計劃舉辦九項活動,但因應鄰近地區疫情變化,基於疫情防控考慮,經合辦單位審慎評估後,決定取消原定於3月25日及3月31日舉行的系列活動啟動禮和“澳門特色‘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學術研討會。餘下的七項活動包括:
- 2022“《憲法》與《澳門基本法》關係”兒童創意填色比賽作品展覽
- 《澳門基本法》培訓課程
- 我與《憲法》和《基本法》演講比賽
- 認識《憲法》與《澳門基本法》網上問答遊戲
- 與法成長──青年家庭親子手工班
- 《憲法》與《澳門基本法》校園推廣計劃比賽
- 澳門基本法紀念館宣傳日
有關系列活動的活動詳情和最新資訊,可瀏覽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專題網站上的系列活動專頁(https://www.basiclaw.gov.mo/Activities/activity29_tc.aspx)。

臨時提督街市啟用首日運作順利
位於林茂海邊街的臨時提督街市今(29)日正式投入運作,首日運作情況順利。早上七時至十一時錄得逾二千人次使用,與平日紅街市相同時段人流相若。為方便市民到臨時街市,外圍設置指示牌指引市民前往,同時,安排免費專線巴士來回高士德區及臨時提督街市。
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柯嵐、委員吳秀虹、衛生監督廳廳長田紀洋、街市事務處處長梁焯文等,早上到臨時提督街市了解攤販經營情況,以及專線巴士的運行安排。臨時提督街市啟用首日運作順利,一百二十多個攤販已遷入臨時街市繼續營運,普遍對街市環境及設施表示滿意,市政署將持續關注啟用後的運作情況,適時作跟進調整。
為讓市民適應及方便到臨時提督街市,市政署設專線巴士免費接載居民來回高士德區及臨時提督街市。專線巴士於三月二十九日起營運,每天早上九時至中午十二時、下午三時三十分至下午六時三十分,沿途停靠高士德/連勝巴士站(太平電器門口)、觀音堂前、士多鳥拜斯大馬路華仁中心對面、高士德紅街市巴士站(中國銀行門口),再回到林茂塘街臨時提督街市。另外,亦會加強巴士車箱的清潔消毒工作。專線巴士將先試行兩個月,市政署將據乘搭人次等數據評估效益,再作調整安排。此外,臨時街市外圍亦設置了多個指示牌,指引市民前往。

法律改革諮詢委員會舉行第三十二次全體會議
法律改革諮詢委員會於昨(28日)舉行第三十二次全體會議,就特區政府本年度的立法規劃項目,以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相關的立法事宜進行交流並聽取委員的意見。會議由委員會主席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主持,法務局代表列席會議。
張永春表示,在立法規劃的制定和執行方面,本屆政府不斷加強立法統籌力度,過去兩年立法規劃提出的法案制定或諮詢工作均已落實完成,今年亦會按照規劃完成所訂定的立法任務。此外,按照《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要求,結合澳門實際情況,全力做好涉及深合區的法律工作,為深合區的長遠發展提供制度保障,亦是特區政府持續推進的一項重要工作,現時特區政府正積極對深合區的法律體制創新、完善便利澳門居民到深合區生活的法律法規進行研究,並持續聽取各方意見。
會上,委員對立法規劃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深合區的立法體制及規則銜接等問題,發表相關意見及建議。
張永春在總結時感謝各委員提出的意見,同時,因應部分委員的任期即將屆滿,亦對有關委員對特區的法制改革和完善所作出的貢獻表示衷心感謝,期望他們未來繼續發揮其專業力量,為特區政府各項立法工作建言獻策,助力完善特區法制建設。

市政署提醒市民紅街市營運至3月27日 臨時街市於3月29日運作
配合整治工程,提督街市(紅街市)營運至3月27日,位於林茂海邊街的臨時提督街市則於3月29日起營運,攤販將集中於3月28日進行搬遷工作,敬請市民留意。
目前,遷往臨時提督街市的120多個攤位已有序將其經營設備及工具逐步遷入;而紅街市將營運至3月27日,相關攤販會於3月28日停業一天以集中進行搬遷及整理生財工具,讓臨時提督街市於3月29日正式營運時更加順利。
為讓市民適應及方便到臨時提督街市,市政署將設專線巴士來回高士德區及臨時提督街市,免費接載居民前往。專線巴士於3月29日起營運,每天早上9時至中午12時、下午3時30分至下午6時30分,沿途停靠高士德/連勝巴士站(太平電器門口)、觀音堂前、士多鳥拜斯大馬路華仁中心對面、高士德紅街市巴士站(中國銀行門口),再回到林茂塘街臨時提督街市。專線巴士將先試行兩個月,市政署將據乘搭人次等數據評估效益,再作調整安排。
即將啟用的臨時提督街市樓高兩層,現場設施已在原有基礎並因應攤販日常經營習慣進行簡單整修及優化。地下層售賣水產魚類、雜貨、豆腐及芽菜;一樓為蔬菜類、鮮肉類、冰鮮肉類、雜貨類。街市內設兩部升降機,方便攤販運貨和供長者及有需要人士使用,並設有降溫和抽風系統、公秤及價格顯示屏、公廁和傷殘人士廁所等。
臨時提督街市開放時間為早上7時至晚上7時30分。基於疫情防控需要,臨時街市將開放4個出入口,所有進入的市民須遵守相關防疫措施,敬請市民配合。

氹仔塌樹疑遭毀樹根市署報警追究
就氹仔舊城區塌樹事件,市政署今(24日)聯同相關政府部門在現場進行調查。倒塌的細葉榕位於氹仔告利雅施利華街一食肆的後花園內山坡,初步懷疑細葉榕被人為損毀樹根及破壞生長環境導致倒塌,市政署已做筆錄,並報警追究。
市政署已設立定期巡查全澳行道樹及公園樹木的機制,2021年巡查行道樹包括路旁斜坡樹木近六萬八千棵,修剪共一萬九千多棵。今年一至三月已巡查行道樹包括路旁斜坡樹木一萬三千六百多棵,修剪四千四百棵。鑒於近期出現多宗樹木倒塌事件,市政署會檢討現有機制並加強巡查,同時呼籲庭園及土地使用者配合巡查工作。若市民發現公共地方的樹木有異常情況,可致電市政署市民服務熱線28337676,以便工作人員跟進處理。

行車稅徵收期3月31日結束 一戶通綁定車輛便捷繳稅
2022年度車輛使用牌照稅(即“行車稅”)的徵收期至本月31日結束,由於俗稱“行車稅圈”的標誌已正式取消,車主繳稅後無須領取及張貼稅圈。行政公職局呼籲,尚未繳稅的車主可透過“一戶通”綁定車輛並繳交稅款,足不出戶即可辦妥,日後亦可經“一戶通”查看繳稅紀錄及驗車期等資訊。
“一戶通”此前推出“我的車輛"功能和行車稅繳納服務,進一步擴大繳稅途徑。車主透過“我的車輛”功能,以個人身份綁定名下車輛,之後無須再輸入任何資料,便可直接為車輛繳納行車稅,操作過程簡易便捷。同時,“一戶通”亦支援用戶為他人名下車輛繳稅。
2022年全澳共有逾24萬輛須繳納行車稅之機動車輛。截至3月21日,共有184,255輛之機動車輛已經繳納行車稅,當中透過電子方式繳交(一戶通、交通事務局網站、自助服務機)的有108,640輛,佔整體約58.9%,而透過“一戶通”方式繳交的有85,905輛,約佔電子方式繳納量8成。整體效果理想,符合預期目標,有助達至簡政便民。
行政公職局提醒,即使車主並非使用“一戶通”繳交行車稅,亦可透過“我的車輛"功能進行綁定,隨時隨地查看有關資訊。未來,“一戶通”還會推出更多車輛相關功能,為車主提供快捷高效的電子服務。

嚴格對入口貨物及冷鏈食品外包裝徹底消毒 構建貨品及食品入口防疫線
特區政府因應鄰近地區疫情的發展,全力做好防疫工作,各相關部門緊密配合嚴格把關,對高風險地區運抵本澳的貨物及冷鏈食品外包裝進行徹底消毒,以降低新冠病毒經貨物傳播的風險。
澳門海關、市政署、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衛生局等多個部門今(18)日在貨品入境碼頭及供應商貨倉向記者介紹相關工作和措施,並帶領記者實地考察防疫消毒情況。
海關代表表示,因應鄰近地區近期疫情反覆,為有效配合“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加強對進口貨物防疫措施的監管。當貨物抵澳時,碼頭人員必須先對所有貨物的外包裝進行消毒,再貼上“此層包裝已消毒”的貼紙,貼紙上列有貨船公司印章、日期和時間等資料,並在艙單上載有相關消毒記錄。海關同時要求業界必須在配有監控設備的區域進行消毒工作,以便日後翻查記錄,確保有效監管。
海關將持續加強巡查和監管貨物的進口活動,依法打擊不法貿易行為,防止未經消毒的貨物流入本澳,破壞防疫抗疫的成果。此外,亦避免貨物不法進口而引致病毒傳播,對特區政府的防疫部署帶來安全隱患。海關呼籲業界應守法自律,依法進口貨物。
市政署代表表示,早前分別於2個外包裝膠捆膜樣本上,檢驗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呈陽性,隨即啟動應急預案跟進,全數銷毀涉事產品,以防相關產品流入市面。目前市政署每周平均消毒冷凍食品及進口水果外包裝約10萬箱,每日抽樣檢測量的樣本已上調至近500個。截至2022年3月15日已抽取約17,800個食品及環境樣本。同時,市政署持續加強巡查機場、碼頭、冷凍庫、冷鏈食品加工及零售場所、果欄及水果商戶等,和業界共同嚴守冷鏈食品防疫線。
經濟及科技發展局代表表示,對於從香港進口的貨品,該局在本月初開始已要求超市及供應業界在拆除板貨的保鮮膠膜後,需要進一步對貨物外包裝進行消毒。此外,經科局與供應商及超市業界舉行會議,要求供應商及超市處理貨物人員每七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以保障個人的健康,以及降低疫情傳播的風險。相關人員須於3月19日或之前完成首次核酸檢測工作。
因應衛生局把網購代收店接觸處理貨物人員納入“重點工作人群常規核酸檢測計劃”,須七日一檢,經科局近日已開始聯絡代收店及收集店員身份資料,加強監察。
衛生局代表呼籲市民拆除外包裝時,應戴好口罩及使用一次性手套。一些外包裝,例如紙皮箱,可以在室外地方拆除後才將商品帶回家中;如要在家中拆除,建議在通風的環境下先進行消毒。建議市民可選用有效成份含5.25%濃度次氯酸鈉的漂白水(用冷水稀釋至 1:50),或使用 70%-80%濃度的含酒精消毒劑,對商品或其外包裝每個表面噴灑抹拭消毒。

奶類產品外包裝膠捆膜新冠檢測陽性 已全數銷毀沒有流入市面
市政署昨(14日)深夜在一批來自香港的奶製品外包裝膠捆膜樣本上,檢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呈陽性。市政署已即時啟動應急預案,採取追溯排查、複檢等措施,對涉事產品進行封存並全數銷毀,沒有流入市面。市政署已把接觸者資料交衛生部門作調查跟進。
市政署呼籲居民及商號加強對外地進口食品外包裝的清潔消毒,在接觸過超市等地方售賣的入口貨物後要勤洗手,共同做好“外防輸入”防疫措施。
市政署昨晚於7A碼頭進行食品入口檢驗檢疫時,在其中一板來自香港的奶類產品外包裝膠捆膜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市政署按照應急預案啟動跟進處理措施,即時封存涉事的產品並全部做銷毀處理,對同一集裝箱內的其他產品作外包裝取樣檢測,並對周邊環境進行徹底消毒。
市政署已加強對從外地進口水果及冷鏈食品的外包裝清潔消毒,以及加大對檢疫食品的抽檢樣本數量。目前每周平均消毒冷凍食品外包裝箱數約10萬箱。此外,冷鏈食品從業員須每48小時接受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市政署複檢外包裝膠捆膜陽性個案同貨櫃樣本未見異常
市政署昨(14日)深夜在一批來自香港的奶製品外包裝膠捆膜樣本上,檢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呈陽性。市政署已即時啟動應急預案,對同一集裝箱內的其他食品類貨物進行複查複檢,抽取了51個外包裝樣本進行檢測,所有樣本檢測結果未見異常。
是次在外包裝膠捆膜被檢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呈陽性的樣本,涉及一板乳酪產品合共24膠箱,共重201.6公斤,已全數完成銷毀,沒有流入市面。市政署呼籲居民及商號加強對外地進口食品外包裝的清潔消毒,在接觸過超市等地方售賣的入口貨物後要勤洗手,共同做好“外防輸入”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