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逾1700家外賣店已領登記證明
《外賣食品活動場所的登記制度》已於去年11月15日生效,至今市政署共接獲逾1,900間場所提出登記申請,經逐間實地核查,已有1,786間外賣店獲發登記證明。市政署提醒,外賣食品店必須嚴格按照登記制度進行生產經營,尤其已獲發登記證明的外賣店必須向公眾展示登記資料,若違返相關規定,可被科處五千至三萬五千澳門元罰款。
新開業前必須完成登記
隨著法規生效至今,市政署共接獲逾1,900宗登記申請,其中透過“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市政署網頁或“食品安全資訊網”進行網上辦理的佔615宗。經市政署對場所資料逐間實地核查,已有1,786間外賣店獲發登記證明。市政署提醒,外賣食品業界務必依法進行登記,尤其正計劃開業的外賣店,必須在開業前提出登記申請並在獲發登記證明之後,才可向公眾開放;至於法規生效前已在財政局申報開業的外賣店經營者,倘仍未為場所進行登記,務必於法規生效後的六個月過渡期內,即今年5月15日前,向市政署提出登記申請並獲發登記證明;若未按要求完成登記,可被科處二萬澳門元罰款。
須向公眾展示登記資料
按規定,已完成並獲發登記證明的外賣店必須於“實體店”當眼處張貼登記證明;透過互聯網或手機應用程式作經營或推廣途徑,亦須於上述媒介上顯示場所登記編號。此外,網路第三方食品交易平台亦有責任,確保進駐平台的外賣店已經完成登記,且將場所登記編號等資料顯示於平台上,以供消費者識別,否則可被科處五千澳門元罰款。
確保場所符合營運條件要求
除須向公眾展示登記資料,登記場所還須符合有關的營運條件要求,包括須具備通風、照明、垃圾收集等設備;亦須確保場所之設施設備符合食安生產要求。若場所兼營食品以外的業務,則須具有與其他業務分開的獨立作業區域。市政署將持續對登記場所進行巡查,若違返登記制度及相關規定,可被科處五千至三萬五千澳門元罰款。
如對外賣登記制度有任何疑問,可登入市政署食安資訊網www.foodsafety.gov.mo或手機應用程式內的“外賣食品活動場所的登記制度”專頁瞭解詳情,或可致電食安專線2833 8181查詢。

治安警、海關及市政署進行打擊非法煙花爆竹聯合行動
為打擊非法入口、貯存及販賣煙花、爆竹,於1月24日及25日,治安警察局、澳門海關及市政署進行聯合稽查行動,巡查本澳多間售賣賀年用品或香燭的店舖。行動中,三個部門合共派出70人次,巡查了76間店舖,期間沒有發現有關煙花、爆竹的違法情況;當中發現6間店舖佔用公共地方擺賣貨品,市政署人員已對相關店舖作出票控,另外,2間店舖未能出示營業稅登記,治安警察局已繕立報告轉交相關部門跟進。
治安警察局呼籲市民及旅客,切勿違例燃放煙花或爆竹,違者最高可被處罰20,000澳門元,此外,若有關行為造成他人受傷或財物損毀,更須負上刑事責任;同時亦呼籲各商業場所負責人切勿違規進口任何可引致燃爆效果之物品,違者將負上相關法律責任。

市政署:寵物店倉鼠核酸抽檢結果均為陰性
就香港一寵物店多個倉鼠樣本驗出新冠病毒事件,市政署昨(18日)加派人員巡查本澳有售賣倉鼠的寵物店,今(19日)對店內倉鼠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抽檢,結果均為陰性。根據入口記錄,去年至今,本澳寵物零售場所並沒有進口倉鼠。
市政署將密切留意事態發展,聯同衛生部門進行風險動態評估,因應疫情發展採取相應的防控措施。
此外,市政署呼籲寵物飼主做好個人及寵物的清潔消毒防護措施,切勿因誤信謠言而遺棄寵物。

市政署3重防線嚴防新冠病毒經進口冷鏈食品及包裝傳入本澳
鑑於外地一再在水果及冷鏈食品的外包裝發現核酸檢測陽性個案,市政署嚴格執行“外包裝全消毒、內包裝全檢測”措施。每周平均消毒冷凍食品外包裝箱數逾七萬箱,2021年共抽檢了六萬五千個環境、進口冷鏈食品及水果等樣本進行病毒核酸檢測,全部未有異常。同時,持續加強巡查機場、碼頭、冷凍庫、冷鏈食品加工及零售場所、果欄及水果商戶等,和業界共同嚴守冷鏈食品防疫線。
外包裝全消毒 內包裝全檢測 暫緩問題產品入口
由2020年起,市政署恆常對進口本澳的冷鏈食品、水果,以及批發市場、街市等開展病毒核酸檢測排查,每日平均抽取冷鏈食品及環境樣本近三百個,涵蓋冷藏、冷凍、冰鮮等進口檢疫食品及水果,按風險評估抽取一定比例的樣本作留置待檢,檢測結果無異常才可向下游銷售。
同時,市政署依照國家海關總署的公告對進口冷鏈食品採取預防及監管措施,因應風險程度制定應急預案。當獲悉某國家或地區的註冊場貨品檢出新冠病毒,即在本澳入口層面採取一系列暫緩入口申請檢疫安排。在期滿恢復時,亦針對該註冊場的貨品進行外包裝、內包裝及食品的病毒核酸檢測,嚴防新冠病毒透過冷鏈食品及外包裝傳播。
環境消毒和場所出入管控 建系統追溯庫存及流向
為加強對進口水果的溯源追蹤,目前,除冷鏈食品須於追溯系統作規範化申報,記錄每天出貨及退貨的下游公司、貨品數量外,業界也須對進口水果作規範化記錄,以便市政署溯源追查貨物流向。
市政署與衛生部門合作,協助業界三千多名冷鏈從業員接種新冠疫苗、安排每七日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持綠碼上班,落實工作人員及外來訪客進出冷鏈食品場所的登記管理,以便一旦出現突發狀況時權限當局可及時追蹤共同軌跡及風險人群。

政府抽檢賀年食品 7件中式糖果樣本二氧化硫含量超標
市政署聯同消費者委員會抽檢市面上的賀年食品,發現七件散裝及預包裝中式糖果樣本之二氧化硫含量超標。市政署已即時要求有關零售商及批發商停售問題產品,並將持續跟進事件。
市政署透過時令節日食品抽檢監察,於各零售點抽取賀年食品樣本進行微生物及化學檢測,當中中式糖果樣本檢測已有結果,其餘賀年食品樣本檢測正在進行。首階段檢測結果顯示,有七件散裝及預包裝中式糖果樣本,包括糖金笋、糖椰角、糖冬瓜、糖姜片等,檢出二氧化硫含量由百萬分之四百三十九至百萬分之一千零九十之間,含量超出本澳第7/2019號行政法規《食品中防腐劑及抗氧化劑使用標準》之規定。該七款未能通過檢測的樣本包括:
- 預包裝“Nam Cheong”糖金笋,採樣自德信中藥房(地址:澳門祐漢新村第六街55-57號地下及閣樓),該批次有效日期:2022年12月20日,檢出含百萬分之一千零九十的二氧化硫。
- 預包裝“Nam Cheong”糖姜片,採樣自中記參茸行(地址:澳門市場街麗華新邨第一座42號地下P舖),該批次有效日期:2022年12月20日,檢出含百萬分之一千零九十的二氧化硫。
- 預包裝“Nam Cheong”糖椰角,採樣自中記參茸行(地址:澳門市場街麗華新邨第一座42號地下P舖),該批次有效日期:2022年12月20日,檢出含百萬分之八百八十六的二氧化硫。
- 散裝糖冬瓜,採樣自合興發參茸海味(地址:澳門看台街382號樂富花園地下),該批次有效日期:2022年12月30日,檢出含百萬分之一千零六十的二氧化硫。
- 散裝糖冬瓜,採樣自友記中藥房(地址:澳門祐漢新村第二街29號),檢出含百萬分之九百五十三的二氧化硫。
- 散裝糖金笋,採樣自南昌雜貨(地址:澳門快艇頭街47-49號地下),檢出含百萬分之四百三十九的二氧化硫。
- 散裝糖椰角,採樣自南昌雜貨(地址:澳門快艇頭街47-49號地下),檢出含百萬分之七百六十二的二氧化硫。
市政署已即時採取跟進措施,勒令涉事商戶停售及回收有關問題產品,並追溯產品的來源及銷售流向。其餘賀年食品抽檢監察項目仍在進行中,並會適時發佈最新檢測結果,以確保食品安全。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和防腐作用,故常被廣泛添加於蜜餞及乾果等食品中。根據檢測結果,在正常食用情況下,一般不會對市民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然而,二氧化硫可能會對個別有氣喘體質或過敏人士造成健康風險,如誘發氣喘、頭痛、噁心或嘔吐等不適症狀。
市政署提醒業界,應向可靠的供應商採購食品,選購時要瞭解食品的材料和製成品的衛生質量,如對食品的衛生安全存疑,則不應購買及出售。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的生產經營須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及使用原則,違法者最高可被判處五年徒刑或被科處最高六百日罰金;如屬行政違法行為,將可被科處五萬至六十萬澳門元的罰款。同時,市政署提醒消費者,應於信譽良好及衛生可靠的店舖選購賀年食品,選購時要留意食用期限,並注意食品色澤應以自然為要,避免選購色澤過於鮮豔或亮白的食品。

市政署籲業界做好歲晚及新春食安管理
農曆新年將至,因應市場對食品消費需求增加,市政署加強巡查食品生產經營場所,並抽檢時令節慶食品,以保障市民食用安全。同時,市政署提醒食品業界在製作賀年食品時,須嚴格遵守安全標準與衛生要求,降低食源性疾病爆發的風險。
籲業界謹遵食安指引 保障賀年食品安全
年近歲晚,市民著手添購賀年食品,為預防及降低食安風險,市政署加強監管食品生產經營場所,除抽檢時令食品及恆常巡查外,亦聯同相關部門打撃違規行為。市政署呼籲業界嚴格遵照各項食品安全指引,做好食品的採購、貯存及處理等各項工作,拒絕購買來歷不明的食材及原材料,切勿使用未經檢疫的肉類及其製品等。違者最高可被判處五年徒刑或被科處最高六百日罰金;如屬行政違法行為,將可被科處澳門元五萬元至六十萬元的罰款。
新春期間加強巡查 排查食安隱患
新春期間,餐飲食肆可能須於短時間內處理大量訂單,容易造成疏忽,引致衛生、食品處理不當等問題。市政署將於新春期間加強巡查各區餐廳、食肆,若發現存在食安隱患,將根據《食品安全法》採取預防及控制措施,包括勒令場所進行徹底清潔消毒、銷毀有問題或懷疑受污染的食品和食材,甚至暫停場所運作,直至符合安全要求及通過衛生複查。同時亦呼籲餐飲業界留意疫情變化,配合衛生當局的防疫措施。
設賀年食安資訊專頁
此外,一些賀年菜餚如盆菜,由於食材多樣且多為預先製作備用,製作及貯存時間較長,工序上稍有疏忽便會存在較高的食安風險。為此,市政署特別編製“安心享用盆菜”宣導小冊子,列出製作盆菜時須遵守的食安要點及衛生操作,例如在貯存食物時,應遵守“生熟分開”原則、切勿過量囤積備用食材等,輔導業界做好相關工作。
市政署亦已於食品安全資訊網 www.foodsafety.gov.mo 及食安資訊手機應用程式開設“賀年食安資訊”專頁,歡迎業界及市民查閱相關食安操作指引及資訊。

進入政府服務場所須掃場所碼 市政署加派人手協助有需要市民
按衛生局的防疫要求及措施,市政署轄下各對外服務場所已張貼“場所二維碼”,由即日起市民進入有關場所須掃瞄“場所二維碼”以便自行記錄行程。市政署亦已於較多人辦理公共服務的場所加派人手及提供反掃功能設備,協助有需要人士。呼籲市民積極配合措施,合力做好防疫工作。
現時,市政署轄下所有對外服務場所已張貼所屬場所二維碼,讓市民自行掃瞄記錄行程,以便當出現疫情時,特區政府可更快及精準實施防控工作。而為方便有需要的市民,於較多人到場辦理公共服務的黑沙環政府綜合服務大樓、離島政府綜合服務中心、各區市民服務中心等場所亦已安排反掃碼設備,市民可提供健康碼作反掃。同時,已加派人手協助進入場所的市民掃碼、反掃碼或下載衛生局的“澳門健康碼”手機應用程式。
有關措施實施初期可能會對市民造成不便,市政署已於現場加派人員提供協助,並呼籲市民理解及積極配合特區政府的防疫工作,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共同合力減少疾病在本澳社區傳播的風險。

下周一起進入公共部門須作行程記錄
行政公職局於昨(14)日向公共部門發出指引,下周一起市民和公務人員進入政府服務場所或辦公場所,應作行程記錄。
行政公職局根據衛生局的《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要求進入公共場所須作行程記錄的措施》發出指引,要求自2022年1月17日起,所有市民及公務人員進入政府服務場所或辦公場所,應掃瞄“行程記錄二維碼”或透過“反掃系統”掃瞄入場人士的澳門健康碼作行程記錄,否則不可進入場所。
各公共部門應協助有需要的市民下載“澳門健康碼應用程式”,以便掃瞄“行程記錄二維碼”。一旦澳門健康碼系統發生故障,可利用“反掃系統”掃瞄入場人士已預先截圖的澳門健康碼,或由工作人員填寫“入場人士記錄表”作出處理。

市政署農曆新年前於各區設大體積垃圾收集站
農曆新年將至,市政署將聯同外判清潔公司於一月十八至三十一日,在本澳各區設置一百三十多個大體積垃圾收集站,方便市民棄置大掃除垃圾及大體積家具。市政署呼籲市民配合垃圾收集安排,切勿隨意棄置。
按傳統習俗,市民會於農曆新年前夕進行大掃除或更換大型家具,垃圾量預計會相應增加。為保持社區環境衛生,市政署將聯同外判清潔公司於一月十八日至三十一日(年十六至廿九),在各區設置一百三十四個大體積垃圾收集站,其中澳門半島設一百零九個、氹仔設十六個、路環設九個。市民可於上述期間的晚上八時至十一時,將大體積垃圾棄置於收集站內,收集站旁會設置指示牌,方便市民識別。
市政署呼籲市民配合上述日期及時段,正確棄置大體積垃圾,切勿隨意棄置於公共街道上。同時,須注意擺放位置及確保擺放穩固,以免影響行人及交通安全。
因應垃圾量增加,市政署將加強巡視,並協調外判清潔公司加派人員及車輛清運垃圾,避免垃圾堆積。有關各大體積垃圾收集站的詳細位置及資訊,可於市政署環境資訊網 www.iam.gov.mo/macaohygiene 查閱。

市政署加大進口水果核酸檢測 冀業界做好溯源管理加強防疫
鑑於近期外地一再發現進口水果新冠核酸檢測呈陽性的個案,市政署除加強原有冷鏈食品貨物、環境和從業人員三層防疫措施外,亦擴大進口水果的抽檢範圍及數量。昨(13日)與本澳從事外國水果進口、批發及銷售的商戶舉行防疫交流會,要求業界嚴格落實防疫措施,尤其是做好水果溯源管理,共同嚴守食品防疫線。
2021年,市政署共抽檢了六萬五千個冷鏈食品、進口水果及環境等樣本進行病毒核酸檢測,全部未有異常,每周消毒冷凍食品及水果外包裝箱數超過七萬箱。目前,嚴格執行“外包裝全消毒、內包裝全檢測”,落實冷鏈食品追溯系統的相關工作。
農曆新年臨近,市場對進口水果需求增加,為嚴防新冠病毒經進口冷鏈食品、水果傳入本澳,市政署昨與六十間從事外國水果進口、批發及銷售的商戶舉行防疫工作交流會,要求業界加強衛生防疫意識,須為每次進口的水果作規範化記錄,以便市政署溯源追查貨物流向,強化食安抗疫工作。
此外,市政署亦加強巡查各碼頭、冷凍庫、冷鏈食品加工及零售場所、果欄及水果商戶等,檢查各項防疫措施的落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