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署籲業界做好歲晚及新春食安管理
農曆新年將至,因應市場對食品消費需求增加,市政署加強巡查食品生產經營場所,並抽檢時令節慶食品,以保障市民食用安全。同時,市政署提醒食品業界在製作賀年食品時,須嚴格遵守安全標準與衛生要求,降低食源性疾病爆發的風險。
籲業界謹遵食安指引 保障賀年食品安全
年近歲晚,市民著手添購賀年食品,為預防及降低食安風險,市政署加強監管食品生產經營場所,除抽檢時令食品及恆常巡查外,亦聯同相關部門打撃違規行為。市政署呼籲業界嚴格遵照各項食品安全指引,做好食品的採購、貯存及處理等各項工作,拒絕購買來歷不明的食材及原材料,切勿使用未經檢疫的肉類及其製品等。違者最高可被判處五年徒刑或被科處最高六百日罰金;如屬行政違法行為,將可被科處澳門元五萬元至六十萬元的罰款。
新春期間加強巡查 排查食安隱患
新春期間,餐飲食肆可能須於短時間內處理大量訂單,容易造成疏忽,引致衛生、食品處理不當等問題。市政署將於新春期間加強巡查各區餐廳、食肆,若發現存在食安隱患,將根據《食品安全法》採取預防及控制措施,包括勒令場所進行徹底清潔消毒、銷毀有問題或懷疑受污染的食品和食材,甚至暫停場所運作,直至符合安全要求及通過衛生複查。同時亦呼籲餐飲業界留意疫情變化,配合衛生當局的防疫措施。
設賀年食安資訊專頁
此外,一些賀年菜餚如盆菜,由於食材多樣且多為預先製作備用,製作及貯存時間較長,工序上稍有疏忽便會存在較高的食安風險。為此,市政署特別編製“安心享用盆菜”宣導小冊子,列出製作盆菜時須遵守的食安要點及衛生操作,例如在貯存食物時,應遵守“生熟分開”原則、切勿過量囤積備用食材等,輔導業界做好相關工作。
市政署亦已於食品安全資訊網 www.foodsafety.gov.mo 及食安資訊手機應用程式開設“賀年食安資訊”專頁,歡迎業界及市民查閱相關食安操作指引及資訊。

進入政府服務場所須掃場所碼 市政署加派人手協助有需要市民
按衛生局的防疫要求及措施,市政署轄下各對外服務場所已張貼“場所二維碼”,由即日起市民進入有關場所須掃瞄“場所二維碼”以便自行記錄行程。市政署亦已於較多人辦理公共服務的場所加派人手及提供反掃功能設備,協助有需要人士。呼籲市民積極配合措施,合力做好防疫工作。
現時,市政署轄下所有對外服務場所已張貼所屬場所二維碼,讓市民自行掃瞄記錄行程,以便當出現疫情時,特區政府可更快及精準實施防控工作。而為方便有需要的市民,於較多人到場辦理公共服務的黑沙環政府綜合服務大樓、離島政府綜合服務中心、各區市民服務中心等場所亦已安排反掃碼設備,市民可提供健康碼作反掃。同時,已加派人手協助進入場所的市民掃碼、反掃碼或下載衛生局的“澳門健康碼”手機應用程式。
有關措施實施初期可能會對市民造成不便,市政署已於現場加派人員提供協助,並呼籲市民理解及積極配合特區政府的防疫工作,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共同合力減少疾病在本澳社區傳播的風險。

下周一起進入公共部門須作行程記錄
行政公職局於昨(14)日向公共部門發出指引,下周一起市民和公務人員進入政府服務場所或辦公場所,應作行程記錄。
行政公職局根據衛生局的《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要求進入公共場所須作行程記錄的措施》發出指引,要求自2022年1月17日起,所有市民及公務人員進入政府服務場所或辦公場所,應掃瞄“行程記錄二維碼”或透過“反掃系統”掃瞄入場人士的澳門健康碼作行程記錄,否則不可進入場所。
各公共部門應協助有需要的市民下載“澳門健康碼應用程式”,以便掃瞄“行程記錄二維碼”。一旦澳門健康碼系統發生故障,可利用“反掃系統”掃瞄入場人士已預先截圖的澳門健康碼,或由工作人員填寫“入場人士記錄表”作出處理。

市政署農曆新年前於各區設大體積垃圾收集站
農曆新年將至,市政署將聯同外判清潔公司於一月十八至三十一日,在本澳各區設置一百三十多個大體積垃圾收集站,方便市民棄置大掃除垃圾及大體積家具。市政署呼籲市民配合垃圾收集安排,切勿隨意棄置。
按傳統習俗,市民會於農曆新年前夕進行大掃除或更換大型家具,垃圾量預計會相應增加。為保持社區環境衛生,市政署將聯同外判清潔公司於一月十八日至三十一日(年十六至廿九),在各區設置一百三十四個大體積垃圾收集站,其中澳門半島設一百零九個、氹仔設十六個、路環設九個。市民可於上述期間的晚上八時至十一時,將大體積垃圾棄置於收集站內,收集站旁會設置指示牌,方便市民識別。
市政署呼籲市民配合上述日期及時段,正確棄置大體積垃圾,切勿隨意棄置於公共街道上。同時,須注意擺放位置及確保擺放穩固,以免影響行人及交通安全。
因應垃圾量增加,市政署將加強巡視,並協調外判清潔公司加派人員及車輛清運垃圾,避免垃圾堆積。有關各大體積垃圾收集站的詳細位置及資訊,可於市政署環境資訊網 www.iam.gov.mo/macaohygiene 查閱。

市政署加大進口水果核酸檢測 冀業界做好溯源管理加強防疫
鑑於近期外地一再發現進口水果新冠核酸檢測呈陽性的個案,市政署除加強原有冷鏈食品貨物、環境和從業人員三層防疫措施外,亦擴大進口水果的抽檢範圍及數量。昨(13日)與本澳從事外國水果進口、批發及銷售的商戶舉行防疫交流會,要求業界嚴格落實防疫措施,尤其是做好水果溯源管理,共同嚴守食品防疫線。
2021年,市政署共抽檢了六萬五千個冷鏈食品、進口水果及環境等樣本進行病毒核酸檢測,全部未有異常,每周消毒冷凍食品及水果外包裝箱數超過七萬箱。目前,嚴格執行“外包裝全消毒、內包裝全檢測”,落實冷鏈食品追溯系統的相關工作。
農曆新年臨近,市場對進口水果需求增加,為嚴防新冠病毒經進口冷鏈食品、水果傳入本澳,市政署昨與六十間從事外國水果進口、批發及銷售的商戶舉行防疫工作交流會,要求業界加強衛生防疫意識,須為每次進口的水果作規範化記錄,以便市政署溯源追查貨物流向,強化食安抗疫工作。
此外,市政署亦加強巡查各碼頭、冷凍庫、冷鏈食品加工及零售場所、果欄及水果商戶等,檢查各項防疫措施的落實情況。

第三屆公務人員領導力培訓班在澳大舉行結業典禮
第三屆公務人員領導力培訓班在澳門大學公共行政培訓中心舉行結業典禮,向30位學員頒發結業證書。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林智龍,行政公職局局長高炳坤,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副校長許敬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胡偉星,公共行政培訓中心主任稅兵等出席結業典禮。
典禮上,張永春感謝澳大對公務人員培訓工作的付出,表示將為澳門公務人員前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掛職實習創造條件,選拔工作將以優先考慮首三屆公務人員領導力培訓班學員為基礎,期望學員踴躍報名,積極參與,在深合區建設中擔當角色,發揮作用。
宋永華和高炳坤分別向30位學員頒發結業證書。稅兵在典禮上以“變與不變”為主題總結第三屆課程,他表示疫情的變化為課程的舉辦帶來挑戰。作為澳門唯一實施的3個月全脫產培訓項目,澳大公共行政培訓中心為每一門課程、每一次活動做足預案,確保培訓有效和順利開展;同時配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方案》的出台,培訓中心主動求變,將深合區建設與電子政務和跨部門合作兩大培訓主題交融到一起。電子政務升級為體制創新,澳門的跨部門合作,升級為共商共建共享共管的粵澳合作。是次課程用“請進來、走出去”的策略充實教學內容,請深合區領導來中心授課,組織學員去橫琴調研。學員們撰寫的小組報告,大多緊扣深合區主題,諸多方案接地氣,有想法,有辦法,展示了澳門公務員群體優良的綜合素質。
同時,第三屆課程恪守兩個不變,並以之作為辦學方向:堅守的第一個“不變”,是始終堅持澳門特色,把培訓與培養相結合,力求培養學員具有全局觀念,塑造整體思維,培養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堅守的第二個“不變”,是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總共360個課時中,專題性課程有153個課時,涵蓋憲法與基本法、公共行政、國情教育、新知識培訓四大模塊;體驗式學習有177個課時,包括部門參訪、實地交流、小組調研、團建活動、演說技巧實操訓練、圖書館工作坊、文獻檢索方法訓練、施政方針辯論會,豐富多樣,實踐性強。此外,還有10次《傾傾講講領導力》講座,使學員與政府領導、知名學者、商界領袖面對面對話,領會特區政府的施政理念。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原副主任姚堅、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行政公職局局長高炳坤、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司法警察局局長薛仲明等分別就新發展理念、公共行政改革、旅遊發展、國家安全等專題與學員充分交流。
來自博彩監察協調局的林詠傑代表培訓班全體學員發言,他表示今屆培訓班是難忘的一屆,學員們一同見證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成立,亦因疫情暫停了一個月的課程而首次跨年培訓,並與澳大一起度過了40周年校慶。各位學員從各項教學活動中獲益良多,進一步地瞭解和掌握了特區政府及琴澳合作發展方向和目標,同時也倍感肩上的責任重大。通過小組報告,他們的思考格局亦從過去的部門層面提升至整體政府層面;通過“領導力”培訓班的學習交流平台,他們更是建立起難能可貴的友誼及跨部門合作的人脈基礎。同時,學員也從課程因應疫情調整的妥善安排中,體會到預案準備的重要性,並表示作為特區政府公務人員人才儲備的一員,在今後的工作當中,亦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突如其來的問題和困難,必須做足準備,才能時刻從容地去迎接挑戰。此外,深合區為澳門特區的經濟多元發展帶來無限機遇的同時,公務人員亦將在工作上面臨著協同發展的諸多挑戰。林詠傑呼籲同學們保持3個決心:“不忘初心的堅定決心”,“不斷學習的決心”,以及“迎難而上的決心”,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工作當中,不斷提升自己,用實際行動來回報特區政府對學員們的期望和重托,為建設澳門特區及深合區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市政署呼籲市民愛護山林 切勿採摘或破壞植物
市政署於2021年巡查山林及郊野公園時,發現多宗採摘或破壞植物個案,成功檢控個案16宗。市政署呼籲市民愛護山林,切勿採摘或破壞植物,否則可被檢控及罰款。同時應遵守相關規定,慎防山火及保護自然生態,共同維護美好的郊遊環境。
優美的自然環境有賴大眾共同保護,市政署於去年底巡查山林時,發現大潭山茶花園的薑科植物遭到破壞,地上莖葉的部份被切除,地下塊根則被挖掘破壞。另外,在山林野生處於花期的五節芒,亦因外觀美麗而遭人為採摘及破壞。對於採摘或破壞植物的違法行為,市政署於2021年在山林範圍檢控了16宗個案,其中五宗以“不具備准照於公共地方砍伐喬木或灌木”作出檢控,罰款七百至二千五百澳門元,如法人觸法則可被罰款七百至五千澳門元;另外11宗則以“公共地方採摘或破壞植物”作出檢控,罰款三百澳門元。
此外,秋冬季節天氣乾燥,郊區植物因含水量下降而變得較為乾燥,尤其容易發生山火。雖然山火可自然引發,而本澳大部分山火卻是人為疏忽所引起。山火除了對郊遊人士構成危險之外,亦會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焚毀樹木,令野生動物無處棲身,被燒傷甚至喪命。
為了預防山火,市政署在造林前期開闢步行徑用作運送物資,及後成為防火通道,以發揮阻隔山火蔓延,並在步行徑出入口設置防火拍,同時沿著部分步行徑邊沿鋪設消防水管,以備不時之需。同時,在山林樹種規劃方面,挑選荷木、珊瑚樹、楓香及紅錐等具葉厚、含水量高、災後萌芽力強等特性的防火樹種。這些具有較強耐熱和隔熱性能的樹種,不但可阻止山火的迅速蔓延,災後亦能快速重新恢復林地的多樣性。
根據澳門《公共地方總規章》規定,林區內、步行徑、郊野公園及綠化區內禁止生火,違規可被檢控。市民進行郊遊活動時,切勿在山林中亂拋或遺留垃圾,萬一遇上山火,除致電999報案外,亦應留意風勢和周邊植物的特性,倘風大草多及山坡陡斜,火勢蔓延較快,須迅速逃生,以免危及生命財產。市政署呼籲市民共同愛護山林,倘發現有違規者可致電2833 7676通報。

國情專題課程提升公務人員愛國情懷
特區政府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於1月8日合辦兩班“向我們的國旗致敬”本地國情專題培訓課程,以強化公務人員對國旗、國徽及國歌的認識,並通過體驗升國旗的儀式和程序,提升公務人員的愛國情懷。行政公職局共組織約百餘人參與課程。
當日上午,多名特區政府領導及主管人員,齊集駐澳部隊氹仔營區參與首班課程。一行人先參觀戰士畫苑以及駐軍軍史館,觀看駐軍情況介紹視頻和國旗、國徽、國歌相關常識簡介,並了解升國旗儀式的具體步驟、動作要領和基本禮儀等內容。隨後,一行人在營區戶外,列隊面向國旗肅立,伴着雄偉的國歌,向着冉冉上升的國旗致敬,體驗了升國旗儀式。
行政公職局下午則安排了公務人員參與第二班課程。出席者衷心感謝駐澳部隊提供了這次難得的體驗機會,加深了他們對於國旗、國徽及國歌的了解,並掌握了升國旗儀式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項,受益匪淺。
未來,行政公職局將舉辦更多本地國情專題培訓課程,令公務人員有更多機會親身體驗學習,增進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市政署辦宣傳攤位助大眾認識度量衡換算
為了提升鮮活食品價格的透明度和方便作比對,市政署推出“街市通”並逐步推廣十進制,現正與團體合作在全澳九個街市附近設宣傳攤位,向市民介紹度量衡的換算方法,現場設有簡單的有獎遊戲,歡迎市民踴躍參與。
市政署與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民眾建澳聯盟合作,於全澳九個街市附近設立流動宣傳攤位,冀透過宣傳推廣和攤位遊戲,讓市民及商戶認識十進制的計算方法,營造公正、平和的購物環境。活動至一月三十一日結束,各街市擺放流動宣傳攤位時間如下:
- 營地街市、台山街市、雀仔園街市、沙梨頭街市、氹仔街市及路環街市: 上午九時至十一時;
- 下環街市:上午九時三十分至十一時三十分;
- 提督(紅)街市、祐漢街市:下午五時至七時。
此外,市政署已在各街市入口、公告欄、公秤旁等顯眼位置張貼“街市通”及“十進制換算小程式”的二維碼,市民只要透過智能手機掃瞄二維碼就可查閱鮮活食品價格及十進制換算,選購食材比較價格就更方便了。如有查詢,歡迎致電市民服務熱線2833 7676。

市政署救治松山一根腐病古樹
市政署樹木養護人員持續對古樹進行巡查監察,早前已對松山市政公園一株感染褐根病的古樟樹採取施藥等護理措施,惟情況未見改善,故於本周起對該樹進行控高修剪,期間周邊將作圍封,敬請市民留意。
該株古樟樹樹齡約一百四十年,近年生長勢轉弱,於去年七月發現有白蟻危害跡象,又於十一月發現有根腐病感染跡象,生長欠佳,呈衰弱狀況。經樹木養護人員評估,隨即採取施藥等護理措施。惟進行有關救治工作後,情況仍未見好轉,現時該樹部份根、主幹基部樹皮開始壞死,根泥下有菌絲,樹冠有大量枯枝,餘下葉片大部份缺水下垂,樹幹樹皮乾裂。
為保障公眾安全,市政署對該樹進行控高修剪,並將持續跟進其狀況,採取養護措施,希望樹木能恢復生機。修剪工作需時約一周,敬請市民體諒配合,切勿進入工作範圍,避免意外發生。如發現樹木有異常情況,請致電市政署市民服務熱線2833 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