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職局於今(5)日向公共部門發出指引,根據行政長官發出的第110/CE/2021號批示,基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發展,為減少疾病擴散的風險,免除公共行政工作人員於2021年10月5日至7日期間上班,但同時指出,公共部門的領導應採取適當措施,確保因本身的性質而應經常對公眾提供服務的正常運作。

​指引亦強調,是次免除上班是為了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獲免除上班的工作人員,如非緊急或必要的情況,必須留在家中避免外出,以履行公務人員的義務。

市政署表示,瞭解到紅、黃碼區住戶除了日常膳食需求外,還有個人衛生及日用品的需要,故此,支援小組亦提供了網上購買生活物資或餐飲等資訊。此外,紅碼區住戶亦可委託親友代為準備並且送到位於各紅區外的物資配送點,工作人員會於每日下午3:00至5:00期間分批送到各住戶門外。

為了確保工作人員的防疫安全,工作人員對紅區居民派送物資會採取“非接觸式”,所以要求紅碼區住戶在家門口放置了一張椅子,以供工作人員放置飯盒及生活物資之用。所有進入紅碼區的工作人員都事前接受了感染控制的培訓,並且須按衛生防疫指引穿着防護器具,以及清潔消毒等措施。

市政署表示,當疫情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對指定區域實施精準防控和封閉措施時,在衛生局對圍封區進行環境取樣後,市政署會安排清潔消毒人員進入有關區域進行清潔消毒,盡力減低傳染病傳播的條件。待完成清潔消毒後,市政署聯同治安警察局及社會工作局組成維生及支援小組,開展住戶調查工作,瞭解實際居民數量及基本需要,以便供應生活物資。同時,亦協助衛生局有序地分批安排圍封範圍的居民接受病毒核酸篩查採樣。待圍封範圍居民完成病毒核酸篩查採樣後,會為每人派發一個應急食物包。等待核檢結果期間,社工局同事亦會關心居民情緒以及其他需要。

現時在多個紅、黃碼區中,已登記需要支援住戶,紅區有74個(969人),黃區617個(1,981人),總戶數為691個(2,950人)。

市政署派駐紅、黃碼區的常規駐站人員有40多名,機動替補人員60多名(但未包括清潔消毒、垃圾清運等崗位人員)。

因應新冠病毒疫情的最新發展,特區政府將再次啟動全民核酸檢測計劃。行政公職局今(4)日再向各公共部門發出指引,繼續暫免公務人員出示核酸檢測證明至10月10日。

行政公職局在指引中指出,由於全民核檢與行政公職局早前要求的核酸檢測的目的和效果一致,因此,於10月4日至10月10日期間,繼續暫免要求仍未接種疫苗的公務人員返工時出示核酸檢測證明。

指引亦要求公共部門和各級公共行政工作人員,必須全力配合衛生當局的安排,於指定時間內預約並進行核酸檢測。

因應新冠疫情發展,市政署不斷強化冷鏈及鮮活食品進口之防控措施,近日加大巡查力度,並且嚴格要求冷鏈食品入口商登錄“冷鏈食品追溯系統”,以及人員出入工作場所登記。同時要求批發市場商戶切實執行防疫指引,保障人員健康及批市運作秩序。市政署會積極與業界密切溝通,監督和協助業界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及責任。如發現有不符合衛生防疫要求者,市政署會即時暫緩其入口申請。

冷鏈人員七日一檢持“綠碼”上班

特區政府一直因應疫情調整冷鏈食品的防疫措施,不斷強化貨物、環境和從業人員等三層防線。自去年八月已組織從事冷鏈食品配送、批發及零售的業界定期接受強制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且因應疫情發展採取更為嚴格的防控措施,自八月二日起,所有冷鏈食品從業人員須強制每七天進行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且必須持當日有效之“綠碼”上班。現時本澳約有三千二百名從事冷鏈工作的人員,相關資料已記錄在“冷鏈從業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預約系統”中,並由市政署與衛生局共同跟進,如從業員未有按規定定期進行核酸測試,將收到提示信息,市政署會進一步核實並追查未進行核酸檢查之個案情況,如涉事者未能提供合理之解釋,會即時勒令商戶暫停該人員處理冷鏈食品之工作,若發現涉事者仍處理冷鏈食品,將暫緩處理商戶或場所的入口申請或營運。

外包裝全消毒 內包裝全檢測 統追溯庫存及流向

為嚴防新冠病毒經進口冷鏈食品及包裝傳入本澳,特區政府自去年起已對進口本澳的冷鏈食品、批發市場及街市開展病毒核酸檢測排查;並陸續築起進口冷鏈食品、環境、人員三層防線;開發“冷鏈食品追溯系統”,可更及時追蹤貨物流向。去年十一月起更進一步實行“外包裝全消毒、內包裝全檢測”的冷鏈食品防疫安排,每日平均抽取冷鏈食品及環境樣本二百五十個,每周消毒冷凍食品外包裝箱數超過七萬箱。自去年七月至目前共抽檢了冷鏈食品及環境樣本約六萬二千個,全部未有異常。同時,市政署將持續加強巡查各碼頭、冷凍庫、冷鏈食品加工及零售場所,檢查各項防疫措施的落實情況,包括檢查其“冷鏈食品溯源系統”的執行情況,以及場所人員的出入紀錄及健康紀錄等。去年十一月至今已對本澳冷鏈食品業界完成了四個排查循環,合共巡查了五百五十多間次,整體得到冷鏈食品業界及航運、碼頭業者的支持與配合,防疫措施執行大致暢順。

強化批市人防疫意 做好個人衛生防護

此外,由於每日有大量鮮活食品在批發市場內交收流轉,且每天平均約有一千三百人次在場內工作,市政署已要求所有進入批發市場的工作人員須進行測溫。除了須出示當日有效之“綠碼”上班外,自今年二月起更以反掃查驗方式進行電子登記,更有效地識別進入批發市場的人員身份,以便一旦出現狀況時權限部門可及時追蹤有共同軌跡的工作人員。同時,亦已把衛生部門制訂的防疫指引派發至批發市場內各商戶,要求商戶負責人嚴格監督員工遵守指引,切實執行衛生防護及清潔工作,監管人員亦會每日作現場巡查,檢視場內秩序及指引執行情況。

新冠疫情發展至今,本澳日常民生食品供應穩定且充足。市政署及衛生部門亦已聯合制定各緊急預案,並一直與食品業界保持密切溝通,助業界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及責任,共同嚴守食品入口防疫線。

市政署加強對發牌監管場所巡查及宣導,除須遵守既有的防疫措施外,公眾進入場所須出示有效的綠色“澳門健康碼”,若為“紅碼”或“黃碼”時,則不予進入場所。另外,市民在進入市政署轄下公共設施,包括公園、街市等場所時,亦必須妥善佩戴口罩、接受體溫檢測及出示綠色“澳門健康碼”。市政署提醒公眾及場所負責人遵守有關指引,合力減少疾病在本澳社區傳播的風險。

市政署持續對發牌監管的飲食及飲料場所、髮型屋及理髮店、美容院、遊戲機中心、保齡球場、桌球室、網吧、電影院及劇院等加強巡查,並對有關場所作防疫宣導工作,瞭解場所遵守防疫措施及執行出示綠色健康碼的情況。六月至八月共巡查9,788間次,並呼籲有關場所遵照衛生局防疫指引規定。而因應近日疫情發展,亦特別加強巡查宣導工作,於九月二十五日起至今,對有關場所共巡查近500間次。

市政署呼籲居民負起公民責任,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配合特區政府防疫工作。市政署會密切關注疫情發展,持續監察轄下市政設施及公共街道的衛生狀況,並按衛生當局的指引進行清潔及消毒工作,確保公共設施的清潔衛生。

因應新冠疫情發展,市政署不斷強化冷鏈及鮮活食品進口之防控措施,近日加大巡查力度,並且嚴格要求冷鏈食品入口商登錄“冷鏈食品追溯系統”,以及人員出入工作場所登記。同時要求批發市場商戶切實執行防疫指引,保障人員健康及批市運作秩序。市政署會積極與業界密切溝通,監督和協助業界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及責任。如發現有不符合衛生防疫要求者,市政署會即時暫緩其入口申請。

冷鏈人員七日一檢持“綠碼”上班

特區政府一直因應疫情調整冷鏈食品的防疫措施,不斷強化貨物、環境和從業人員等三層防線。自去年八月已組織從事冷鏈食品配送、批發及零售的業界定期接受強制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且因應疫情發展採取更為嚴格的防控措施,自八月二日起,所有冷鏈食品從業人員須強制每七天進行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且必須持當日有效之“綠碼”上班。現時本澳約有三千二百名從事冷鏈工作的人員,相關資料已記錄在“冷鏈從業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預約系統”中,並由市政署與衛生局共同跟進,如從業員未有按規定定期進行核酸測試,將收到提示信息,市政署會進一步核實並追查未進行核酸檢查之個案情況,如涉事者未能提供合理之解釋,會即時勒令商戶暫停該人員處理冷鏈食品之工作,若發現涉事者仍處理冷鏈食品,將暫緩處理商戶或場所的入口申請或營運。

外包裝全消毒 內包裝全檢測 統追溯庫存及流向

為嚴防新冠病毒經進口冷鏈食品及包裝傳入本澳,特區政府自去年起已對進口本澳的冷鏈食品、批發市場及街市開展病毒核酸檢測排查;並陸續築起進口冷鏈食品、環境、人員三層防線;開發“冷鏈食品追溯系統”,可更及時追蹤貨物流向。去年十一月起更進一步實行“外包裝全消毒、內包裝全檢測”的冷鏈食品防疫安排,每日平均抽取冷鏈食品及環境樣本二百五十個,每周消毒冷凍食品外包裝箱數超過七萬箱。自去年七月至目前共抽檢了冷鏈食品及環境樣本約六萬二千個,全部未有異常。同時,市政署將持續加強巡查各碼頭、冷凍庫、冷鏈食品加工及零售場所,檢查各項防疫措施的落實情況,包括檢查其“冷鏈食品溯源系統”的執行情況,以及場所人員的出入紀錄及健康紀錄等。去年十一月至今已對本澳冷鏈食品業界完成了四個排查循環,合共巡查了五百五十多間次,整體得到冷鏈食品業界及航運、碼頭業者的支持與配合,防疫措施執行大致暢順。

強化批市人防疫意 做好個人衛生防護

此外,由於每日有大量鮮活食品在批發市場內交收流轉,且每天平均約有一千三百人次在場內工作,市政署已要求所有進入批發市場的工作人員須進行測溫。除了須出示當日有效之“綠碼”上班外,自今年二月起更以反掃查驗方式進行電子登記,更有效地識別進入批發市場的人員身份,以便一旦出現狀況時權限部門可及時追蹤有共同軌跡的工作人員。同時,亦已把衛生部門制訂的防疫指引派發至批發市場內各商戶,要求商戶負責人嚴格監督員工遵守指引,切實執行衛生防護及清潔工作,監管人員亦會每日作現場巡查,檢視場內秩序及指引執行情況。

新冠疫情發展至今,本澳日常民生食品供應穩定且充足。市政署及衛生部門亦已聯合制定各緊急預案,並一直與食品業界保持密切溝通,助業界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及責任,共同嚴守食品入口防疫線。

市政署加強對發牌監管場所巡查及宣導,除須遵守既有的防疫措施外,公眾進入場所須出示有效的綠色“澳門健康碼”,若為“紅碼”或“黃碼”時,則不予進入場所。另外,市民在進入市政署轄下公共設施,包括公園、街市等場所時,亦必須妥善佩戴口罩、接受體溫檢測及出示綠色“澳門健康碼”。市政署提醒公眾及場所負責人遵守有關指引,合力減少疾病在本澳社區傳播的風險。

市政署持續對發牌監管的飲食及飲料場所、髮型屋及理髮店、美容院、遊戲機中心、保齡球場、桌球室、網吧、電影院及劇院等加強巡查,並對有關場所作防疫宣導工作,瞭解場所遵守防疫措施及執行出示綠色健康碼的情況。六月至八月共巡查9,788間次,並呼籲有關場所遵照衛生局防疫指引規定。而因應近日疫情發展,亦特別加強巡查宣導工作,於九月二十五日起至今,對有關場所共巡查近500間次。

市政署呼籲居民負起公民責任,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配合特區政府防疫工作。市政署會密切關注疫情發展,持續監察轄下市政設施及公共街道的衛生狀況,並按衛生當局的指引進行清潔及消毒工作,確保公共設施的清潔衛生。

特區政府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最新情況,對巴素打爾古街329、333、337、343號;十月初五日街 / 泗𠵼街16-16A號金利大廈、18-18A號信鴻大廈、20-20A號利柏樓;十月初五日街 / 泗𠵼街22號及工匠巷1A-1C號錦龍大廈實施精準防控措施。市政署聯同治安警察局及社會工作局組成維生及支援小組,開展住戶調查工作,以協助衛生局有序地分批安排圍封大廈每名居民接受病毒核酸篩查採樣。

穿著防護裝備的工作人員會記錄每戶人數、聯絡電話、長者及特殊需要人士數目等資料,同時向住戶說明圍封期間各措施工作安排及緊急聯繫方式。為使登記工作更流暢,呼籲住戶及早備妥健康碼及登記所需資料,而是次收集所得資料僅用作安排居民接受病毒核酸篩查及供餐。

在接受病毒核酸篩查及等待結果期間,考慮到居民用膳需要,市政署會為圍封內每名居民提供應急食物包,稍後亦會按狀況及時間安排供應熱食飯盒。

早前,市政署已完成上址大廈公用空間之大型清潔及消毒工作,並於防控區內設立臨時核酸採樣站及前線協調站,以便衛生當局開展核酸篩查及後續工作。如對防疫措施有任何查詢,可致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查詢熱線287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