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今(5)日公佈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是中央政府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部署,為澳門長遠發展注入新動力,特區政府對總體方案的出台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將積極把握總體方案為澳門締造的良好機遇,為謀劃特區長遠發展注入新動力。

2019年12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指出:“當前,特別要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文章,為澳門長遠發展開闢廣闊空間、注入新動力。”為澳門與廣東、珠海合作開發橫琴指明了方向。

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深入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重點舉措,是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創舉,是全面深化改革、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部署,為澳門長遠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提供了新空間、創造了新機遇,有利於增進澳門特區廣大居民的民生福祉,有利於澳門特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和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了合作區“一條主線”、“四個戰略定位”、“四項主要任務”,橫琴開發進入粵澳全面合作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階段。

特區政府將在中央的指導下,按照總體方案的要求,與廣東省政府、珠海市政府一起積極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特區政府堅信,在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 的原則指引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定能探索出發展的新體制、新示範,為澳門特色“一國兩制”偉大實踐行穩致遠注入新的動能。

特區政府期望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團結一心、緊握機遇,努力實現方案中訂定的目標,共同為澳門締造更美好的未來。

市政署透過立法方式對未納入特區政府准照規範的經營外賣食品活動的場所設立登記制度,希望進一步完善外賣店的監管工作,強化生產和處理食品的管控,保障公眾食用安全。

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今(26日)以視像形式舉行成立揭牌儀式,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廣東省司法廳廳長陳旭東等出席,委員會並隨即舉行了首次會議。

張永春致詞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的成立,是三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舉措,將使三方透過機制性平台,協調解決調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大灣區調解機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調解程序在大灣區的運用,服務大灣區的建設和發展。張永春並對調解工作委員會的下一步工作提出若干建議,包括:積極推動設立統一的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名冊、積極向三地的調解機構推廣統一的調解規則和準則,促進“軟聯通”;積極探討在大灣區內相互認可與執行調解協議。

鄭若驊表示,希望調解工作委員會盡快敲定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資格資歷評審標準》及《調解員專業操守最佳準則》,並提交至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聯席會議審議,供大灣區調解機構及調解員在處理大灣區爭議時參照執行。

陳旭東就發揮好調解工作委員會職能作用提出四點希望:一要多謀劃,努力把粵港澳大灣區建成東亞區域性調解高地;二要多爭取,加強粵港澳三地法律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強與法院、貿促會等其他職能部門的通力合作;三要多交流,舉辦多種形式的交流、研討活動;四要多宣傳,打造大灣區調解品牌。

揭牌儀式後,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隨即舉行首次會議,通過了《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工作規則》,並就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資格資歷評審標準》、《調解員專業操守最佳準則》及《跨境爭議調解規則》達成原則共識。

出席的三地代表包括: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林智龍、法務局局長劉德學;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普惠避免及解決爭議辦公室主任丁國榮、副民事法律專員戴思勁;廣東省司法廳副廳長梁震、副廳長林楚明、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鍾健平、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祝永輝、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東省委員會副會長邱招賢等。

配合防控工作,市政署今日(八月十二日)協調外判清潔人員,於確診者曾前往之公共行政大樓,進行全面清潔消毒。

清潔人員穿上防護衣,分別對公共行政大樓之對外服務點,包括大堂、服務櫃位、升降機、手扶電梯及相關辦公室等進行全面清潔消毒,有關工作已於今日上午完成。同時亦已對公共街道及巴士站等公共區域加強清潔及消毒工作,盡力減低傳染病傳播的條件。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特區政府採取多項防疫措施,當中有市民因要到指定地點接受隔離醫學觀察,故未能照顧家中的寵物。市政署因應有關特殊情況作出調配,提供寵物暫托安置支援服務,保障動物得到妥善照顧。

當接獲通報,市政署會派出動物醫療及管護人員前往涉事單位提供援助,將有關動物送到路環市政狗房特設的動物隔離檢疫區,接受基本的生活照顧、健康檢查及醫學觀察,並定時為寵物生活區及物品進行清潔和消毒,確保寵物得到妥善照顧,保障安全衛生,讓飼主能安心接受隔離或治療;去年至今,市政署共為四個家庭,包括一隻狗及六隻貓提供有關支援服務,相關寵物健康狀況良好,未有出現任何不適或懷疑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症狀。目前仍有四隻貓等待飼主完成醫學觀察後領回。

目前,路環市政狗房設有可用作疫情支援備用的特定動物隔離檢疫區,市政署亦為接觸及處理相關個案的人員配備適當防護裝備,以及依照衛生局的防疫指引及步驟對環境、設備及個人採取相應的清潔消毒措施,以防病毒污染其他區域及傳播。

根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的資料,目前尚無證據顯示動物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再回傳給人類的情形,市民毋須過度擔憂寵物染病問題。市政署呼籲,寵物飼主務必做好個人及寵物的清潔消毒防護措施,嚴守防疫最高原則,減少外出;切勿因誤信謠言而遺棄寵物。此外,飼主可與親友提前溝通,為寵物準備後援安置地點,並讓寵物由熟悉的人接手照護與陪伴,以減少飼主不在身邊的恐慌與分離焦慮;一旦飼主因確診住院或被隔離時,請勿獨留寵物在家,務必主動通報當局,以便適時提供支援,保障動物福利。

按行政長官批示,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在澳門的傳播,自二零二一年八月五日零時起,多個營業場所須要關閉,包括由市政署發出准照或許可的場所:電影院、劇院、室內遊樂場、遊戲機及電子遊戲室、網吧、桌球室、保齡球場、美容院。市政署將持續巡查該等場所,要求配合特區政府的防疫工作。

此外,市民進入各街市及由市政署發牌監管的飲食及飲料等場所,必須出示有效的“澳門健康碼”,若“澳門健康碼”為“紅碼”或“黃碼”時,則不予進入,今(4日)巡查顯示,市民普遍配合防疫措施。同時,市政署會為進入街市的市民測量體溫及查閱健康碼,並派員協助有需要的市民填報健康碼。

市政署亦會繼續派員走訪各區食肆加強宣導有關指引及安排,要求商戶提示顧客進入營業場所時主動出示“澳門健康碼”,亦得到商戶積極配合。根據衛生局發出的防疫指引,對於未能用手機應用程式填寫並生成健康碼憑證,可出示已預先列印,當天有效的紙本健康碼憑證。

市政署呼籲市民負起公民責任,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配合特區政府防疫工作。市政署亦會持續加強各公共地方、街道及出入境口岸的清潔消毒工作,密切留意疫情的發展,並與衛生局保持密切溝通,適時調整有關措施,減少疾病在本澳社區傳播的風險。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最新情況並配合防控工作,市政署今日(八月三日)即時協調清潔專營公司及外判清潔加派人手,於確診病例居所周邊街道、大廈公用部份,同時亦對確診病例工作場所及其周邊公共區域進行大型清潔及消毒工作,盡力減低傳染病傳播的條件。

此外,市政署將進一步對義字五街小販區,紅街市及其外圍小販區作全面清潔消毒,而今日(八月三日)凌晨時分,市政署亦已對上述小販區完成了恆常的清洗工作。

特區政府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最新情況,對澳門連勝街美連大廈實施精準防控核酸排查圍封措施。市政署聯同治安警察局及社會工作局對圍封大廈開展住戶調查工作,瞭解實際居民數量及基本需要,以便開展病毒核酸篩查及供應生活物資。

穿著防護裝備的工作人員會以小隊形式,上門為住戶逐一掃描健康碼,並記錄每戶人數、聯絡電話、長者及特殊需要人士數目等資料,同時向住戶派發圍封期間各措施工作安排之資料及緊急聯擊方式。為使登記工作更流暢,呼籲住戶及早備妥健康碼及登記所需資料,而是次收集所得資料僅用作安排居民接受病毒核酸篩查及供餐。

完成登記後,將有序地分批安排每名居民接受病毒核酸篩查採樣,而市政署會為每名居民提供兩日份量的應急食物包,同時亦將安排主餐供應熱食飯盒,滿足居民基本需要。

早前,市政署已完成上址大廈公用空間之大型清潔及消毒工作,並於防控區內搭建臨時核酸採樣站及前線協調站,以便衛生當局開展核酸篩查及後續工作。如對防疫措施有任何查詢,可致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查詢熱線28700800。

為瞭解本澳預包裝素食製品的食用安全情況,市政署於市面抽檢共六十個預包裝素食製品樣本,進行重金屬、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色素檢測,所有樣本的檢測結果均未見異常。

近年全球素食風潮逐漸興起,食品加工製造商亦積極推出更多樣化的素肉產品,開拓市場。在本澳市售素食製品當中,多以大豆、穀物等農作物為主要原料,而這些植物原材料可能在種植過程中因環境或貯存不當而受到重金屬或真菌毒素污染;若在生產過程中不當使用食品添加劑或非食用級別的色素,亦可能影響食用者健康。市政署食品安全廳在是次專項食品調查中,抽檢本澳百貨公司、超級市場、素食製品專賣店等出售的共六十款預包裝素食製品,包括素餐肉、素丸、素包、素食醬料等,並進行重金屬、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色素檢測。檢測項目包括總砷、鉛、黃曲霉毒素B1、山梨酸、苯甲酸、二氧化硫、二甲基黃及二乙基黃,所有樣本的檢測結果均未見異常。

市政署提醒市民在選購預包裝食品時,留意食品的品質,以及是否包裝完整和貯存於適當的溫度下;購買冷藏或冷凍食品時,應盡量於付款前才拿取,購買後盡快適當貯存於雪櫃;食品開封後,應使用清潔的保鮮袋或容器密封好,並盡快食用。另外,建議市民保持均衡和多元化的飲食,盡量多吃蔬菜、水果等新鮮食材。

業界亦應謹慎選擇可靠的貨源及供應商,不應供應來歷不明的食品;常溫貯存的食材應存放於陰涼通風處,易腐壞的食材應妥善貯存於雪櫃內,並定期檢查雪櫃溫度;如對食品的來源、衛生狀況及質量存疑,則不應購買、出售或供應。此外,業界有義務保存食品進出貨紀錄或相關單據,以便有需要時追蹤食品來源和流向,保障自身利益。

市政署將持續關注市面流通食品的食用風險和衛生狀況,致力維護本澳食品安全。是次專項食品調查結果已上載至食品安全資訊網www.foodsafety.gov.mo及食安資訊手機應用程式(App),歡迎市民登入瀏覽詳情。

退休基金會自7月16日起試行網上“轉換易”服務,公務人員公積金制度供款人可透過退休基金會網頁或“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足不出戶便能遞交轉換投放供款項目聲明。

供款人可於指定轉換期間,透過退休基金會網頁(www.fp.gov.mo)或“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進入“轉換易”服務,經“一戶通”帳戶登入並通過“面容識別及一次性密碼(短訊)”驗證後,便能遞交轉換聲明,完成遞交後,將收到確認短訊,同時亦可下載詳列轉換記錄的收據,操作簡單,快捷方便。

除上述兩種網上方式外,供款人仍可選擇透過自助服務機或向所屬部門遞交轉換聲明。詳情可瀏覽“轉換易”服務專題網頁(www.fp.gov.mo/eswitching),或於辦公時間致電退休基金會熱線28356556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