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行政長官批示,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在澳門的傳播,自二零二一年八月五日零時起,多個營業場所須要關閉,包括由市政署發出准照或許可的場所:電影院、劇院、室內遊樂場、遊戲機及電子遊戲室、網吧、桌球室、保齡球場、美容院。市政署將持續巡查該等場所,要求配合特區政府的防疫工作。

此外,市民進入各街市及由市政署發牌監管的飲食及飲料等場所,必須出示有效的“澳門健康碼”,若“澳門健康碼”為“紅碼”或“黃碼”時,則不予進入,今(4日)巡查顯示,市民普遍配合防疫措施。同時,市政署會為進入街市的市民測量體溫及查閱健康碼,並派員協助有需要的市民填報健康碼。

市政署亦會繼續派員走訪各區食肆加強宣導有關指引及安排,要求商戶提示顧客進入營業場所時主動出示“澳門健康碼”,亦得到商戶積極配合。根據衛生局發出的防疫指引,對於未能用手機應用程式填寫並生成健康碼憑證,可出示已預先列印,當天有效的紙本健康碼憑證。

市政署呼籲市民負起公民責任,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配合特區政府防疫工作。市政署亦會持續加強各公共地方、街道及出入境口岸的清潔消毒工作,密切留意疫情的發展,並與衛生局保持密切溝通,適時調整有關措施,減少疾病在本澳社區傳播的風險。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最新情況並配合防控工作,市政署今日(八月三日)即時協調清潔專營公司及外判清潔加派人手,於確診病例居所周邊街道、大廈公用部份,同時亦對確診病例工作場所及其周邊公共區域進行大型清潔及消毒工作,盡力減低傳染病傳播的條件。

此外,市政署將進一步對義字五街小販區,紅街市及其外圍小販區作全面清潔消毒,而今日(八月三日)凌晨時分,市政署亦已對上述小販區完成了恆常的清洗工作。

特區政府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最新情況,對澳門連勝街美連大廈實施精準防控核酸排查圍封措施。市政署聯同治安警察局及社會工作局對圍封大廈開展住戶調查工作,瞭解實際居民數量及基本需要,以便開展病毒核酸篩查及供應生活物資。

穿著防護裝備的工作人員會以小隊形式,上門為住戶逐一掃描健康碼,並記錄每戶人數、聯絡電話、長者及特殊需要人士數目等資料,同時向住戶派發圍封期間各措施工作安排之資料及緊急聯擊方式。為使登記工作更流暢,呼籲住戶及早備妥健康碼及登記所需資料,而是次收集所得資料僅用作安排居民接受病毒核酸篩查及供餐。

完成登記後,將有序地分批安排每名居民接受病毒核酸篩查採樣,而市政署會為每名居民提供兩日份量的應急食物包,同時亦將安排主餐供應熱食飯盒,滿足居民基本需要。

早前,市政署已完成上址大廈公用空間之大型清潔及消毒工作,並於防控區內搭建臨時核酸採樣站及前線協調站,以便衛生當局開展核酸篩查及後續工作。如對防疫措施有任何查詢,可致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查詢熱線28700800。

為瞭解本澳預包裝素食製品的食用安全情況,市政署於市面抽檢共六十個預包裝素食製品樣本,進行重金屬、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色素檢測,所有樣本的檢測結果均未見異常。

近年全球素食風潮逐漸興起,食品加工製造商亦積極推出更多樣化的素肉產品,開拓市場。在本澳市售素食製品當中,多以大豆、穀物等農作物為主要原料,而這些植物原材料可能在種植過程中因環境或貯存不當而受到重金屬或真菌毒素污染;若在生產過程中不當使用食品添加劑或非食用級別的色素,亦可能影響食用者健康。市政署食品安全廳在是次專項食品調查中,抽檢本澳百貨公司、超級市場、素食製品專賣店等出售的共六十款預包裝素食製品,包括素餐肉、素丸、素包、素食醬料等,並進行重金屬、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色素檢測。檢測項目包括總砷、鉛、黃曲霉毒素B1、山梨酸、苯甲酸、二氧化硫、二甲基黃及二乙基黃,所有樣本的檢測結果均未見異常。

市政署提醒市民在選購預包裝食品時,留意食品的品質,以及是否包裝完整和貯存於適當的溫度下;購買冷藏或冷凍食品時,應盡量於付款前才拿取,購買後盡快適當貯存於雪櫃;食品開封後,應使用清潔的保鮮袋或容器密封好,並盡快食用。另外,建議市民保持均衡和多元化的飲食,盡量多吃蔬菜、水果等新鮮食材。

業界亦應謹慎選擇可靠的貨源及供應商,不應供應來歷不明的食品;常溫貯存的食材應存放於陰涼通風處,易腐壞的食材應妥善貯存於雪櫃內,並定期檢查雪櫃溫度;如對食品的來源、衛生狀況及質量存疑,則不應購買、出售或供應。此外,業界有義務保存食品進出貨紀錄或相關單據,以便有需要時追蹤食品來源和流向,保障自身利益。

市政署將持續關注市面流通食品的食用風險和衛生狀況,致力維護本澳食品安全。是次專項食品調查結果已上載至食品安全資訊網www.foodsafety.gov.mo及食安資訊手機應用程式(App),歡迎市民登入瀏覽詳情。

退休基金會自7月16日起試行網上“轉換易”服務,公務人員公積金制度供款人可透過退休基金會網頁或“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足不出戶便能遞交轉換投放供款項目聲明。

供款人可於指定轉換期間,透過退休基金會網頁(www.fp.gov.mo)或“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進入“轉換易”服務,經“一戶通”帳戶登入並通過“面容識別及一次性密碼(短訊)”驗證後,便能遞交轉換聲明,完成遞交後,將收到確認短訊,同時亦可下載詳列轉換記錄的收據,操作簡單,快捷方便。

除上述兩種網上方式外,供款人仍可選擇透過自助服務機或向所屬部門遞交轉換聲明。詳情可瀏覽“轉換易”服務專題網頁(www.fp.gov.mo/eswitching),或於辦公時間致電退休基金會熱線28356556查詢。

為提供更多機會讓青年學生學習《憲法》、《基本法》以及本澳各種法律知識,同時讓他們一同參與法律推廣活動,法務局青少年義工團隊“普法動力”現正招募團員。凡對法律及義務工作有興趣且在本澳就讀中三至大專院校的學生,均可報名參加,截止日期為7月30日。

“普法動力”於2006年成立, 是一支由法務局組織和監督,以“識法普法,端己助人”為目標的青少年義工團隊,團員日常除可參與由法務局提供的法律專題培訓外,還能學習普法工作所需的各種技巧,例如活動策劃、公開演說、司儀技巧等,自成立以來培訓超過300名團員。團員完成培訓後更可親身參與法務局的法律推廣工作,學以致用,將學到的法律知識傳播開去,促進社會大眾知法守法,營造良好的社會法治氛圍。

本年度的參加者將於8月4日至29日接受一系列的法律及義務工作培訓,課程內容包括《憲法》、《基本法》、認識國家象徵,以及預防青少年犯罪等。期間表現優秀的參加者更可獲奬勵參與之後舉辦的“普法義工粵港澳大灣區參觀交流團”,前往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城市參觀交流,認識祖國國情與歷史文化,並深入了解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和建設。

至於報名方面,除可填寫紙本報名表外,大家亦可在線上報名,有興趣參與“普法動力”的學生只要在網頁提交填妥的資料便可完成報名手續,合資格參加者將獲短訊通知。活動詳請及報名表格可於法務局網頁(www.dsaj.gov.mo)、Facebook專頁“普法園地”及法務局微信訂閱號“DSAJ_RAEM”查閱或下載,如有疑問,可致電87957611向法務局法律推廣及公共關係廳查詢。

為讓外賣食品業界對《外賣食品活動場所的登記制度》草案內容有更清晰的認知,市政署日前舉辦多場業界專場說明會,介紹登記制度的立法目的、重點監管項目及電子申請服務等,並解答業界疑問及聆聽意見,以進一步完善草案內容,確保登記制度生效後能有效落實。

四場業界專場說明會分別於六月二十八至三十日在沙梨頭街市市政綜合大樓禮堂舉辦,共二百五十多名外賣食品業界以及第三方外賣平台代表出席。會上,市政署食品安全廳廳長張桂達向與會者介紹本澳外賣場所經營的現狀及食安監管工作,並詳細說明建議中的《外賣食品活動場所的登記制度》其立法考量、目的、適用範圍,以及電子化申請服務等。

與會者對立法規管持正面態度,並就登記制度的適用對象、設施設備及場所衛生要求、申請手續及流程、展示登記證明方式、第三方平台之角色,以及日後執法等範疇與主講者積極交流,讓從事外賣食品生產經營的持份者,能共同參與並維護本澳食品安全工作。

為進一步完善本澳食品安全監管,市政署在充分聆聽社會意見後,創設兼具適宜性及操作性的外賣食品活動場所登記制度,並爭取於今年內透過行政法規完成立法。新制度的適用對象為現時未領有准照,且經營涉及食品處理、加工的場所,例如小食店、外賣飯盒店、壽司刺身店、西餅麵包店等,期望強化監管食品生產源頭和處理環節,保障公眾食用安全。

有關《外賣食品活動場所的登記制度》的建議草案內容,可登入食安資訊網www.foodsafety.gov.mo或食安資訊流動應用程式(App)的「外賣食品活動場所的登記制度」專頁查閱詳情。

印務局局長梁葆瑩、副局長陳日鴻日前就職,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司長辦公室主任林智龍及轄下各部門領導出席就職禮。

張永春在就職禮上表示,印務局日常工作主要是出版及發布《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施政方針及部門專用信箋等印刷品,雖不為市民所熟識,但一直默默地堅守崗位。在抗疫期間,各項有關抗疫措施的行政長官批示能夠及時發布,有賴印務局全體同事的努力。他勉勵該局工作人員在局長梁葆瑩、副局長陳日鴻的領導下,與時俱進,不斷完善電子化服務。

梁葆瑩表示,在三十年的公職生涯中,一直以“盡心、盡力、盡責”及 “ 合情、合理、合法”作為座右銘,亦以此和印務局全體同事共勉,共同努力,推動部門工作的電子化,為特區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根據行政法務司司長批示,以定期委任方式委任梁葆瑩擔任印務局局長及陳日鴻擔任印務局副局長,任期自今年6月30日起,為期一年。

梁葆瑩為台灣大學法學士,自一九九三年起擔任法律翻譯辦公室技術監督 (等同廳長) ,二零零零年擔任法務局代副局長,二零零九年起擔任副局長。

陳日鴻為澳門大學及中山大學公共行政碩士,自二零一五年起擔任印務局副局長,二零一九年擔任局長。

為持續增加市民學習法律的興趣,法務局於7月1日至9月14日期間推出第二期的“網上法律知識闖關遊戲”,本期設有豐富的奬品及禮券,歡迎市民踴躍參與。

遊戲設置了“學法闖關”、“賞金擂台”、“學法對戰”及“強化訓練”四種模式,讓市民以輕鬆有趣的方式學習《憲法》、《澳門基本法》、婚姻家庭、租賃、繼承、刑法等與市民息息相關的法律。參加者只須關注法務局的微信訂閱號(“澳門法務局”或“DSAJRAEM”),並選取“網上法律知識闖關遊戲”進入遊戲。本期獲得的遊戲積分可於本期期間內,在“商城-積分兌換”中按照兌換獎賞規則兌換奬品或禮券。如有任何疑問,可致電法務局8795 7166黃小姐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