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署持續對公共街道樹木作巡查及養護,以維護樹木的健康及公眾安全。近日發現南灣大馬路一株細葉榕及議事亭前地兩株陰香感染根腐病,已隨即進行殺菌及施肥。另外,一株位於奧林匹克大馬路的鳳凰木樹根腐爛,以及位於俾利喇街與飛能便度街交界的一株南洋楹大樹有大範圍的樹皮環圈壞死。兩株樹木經持續治療及監察,生長勢依然未見好轉,且有倒塌風險,為保障公眾安全,於九月中旬移除,敬請公眾留意。

南灣大馬路近政府總部前的一株細葉榕長勢明顯衰弱,經檢查後,懷疑感染根腐病,已即時進行殺菌及施肥工作,將於十月上旬為該區樹木進行修剪。此外,議事亭前地的兩株陰香,分別發現有白蟻蛀蝕及長有根腐病真菌,於九月下旬進行滅蟲及殺菌,樹木養護人員會持續監察樹木的生長情況,並作出適切的治療與養護。

一株位於奧林匹克大馬路的鳳凰木基部長出腐木真菌,經檢查後樹根已腐爛,有倒塌危險。另外,一株位於俾利喇街與飛能便度街交界的南洋楹大樹自去年年中已發現該樹樹冠的粗枝枯萎量增多,故對樹冠進行降高處理,其後持續監察樹木的生長變化。近日複查時發現樹幹由地面至離地三米高的範圍內,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樹皮環圈範圍壞死,傷口的癒傷組織未有增厚,同時樹基的表根有多處呈現乾枯跡象,樹木的活力急速下降。基於公眾安全考慮,市政署安排於九月中旬移除上述兩株危樹,敬請市民留意現場情況及交通安排。

在樹木維護及施工進行期間,敬請市民切勿進入工作範圍,以免發生意外。同時呼籲市民共同守護珍貴的樹木資源,如發現樹木有異常情況,可透過「市政在線」或致電市民服務熱線2833 7676反映。

行政公職局與澳門大學合辦的第三屆公務人員領導力培訓班今(16)日開課。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指出隨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全面推進,為澳門長遠發展迎來新的機遇,需要廣大公務人員積極參與,勉勵全體學員把握三個月的脫產學習機會,結合課堂所學知識與工作經驗,為深度合作區的發展及澳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貢獻力量。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在開課典禮上致詞時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是中央政府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部署,同時亦意味着對特區政府提出更高的管治要求,尤其是對兼具專業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公務人員之培養需求增大。公共行政培訓中心將秉持“培訓與培養相結合”的理念,致力發揮好提升公務人員質素的綜合平台作用,全力支援特區政府梯隊人才培養規劃的落實,為澳門緊握歷史新機遇,實現《總體方案》中訂定的發展目標做好準備。

行政公職局局長高炳坤指出,面對新時代、新形勢對公務人員培訓提出之新的更高要求,必須從戰略高度認識公務人員培訓的重大意義,大力培養造就一支職務能力強、勇於擔當、充滿活力的高質素公務人員隊伍。本屆政府將公務人員的培訓作為施政重點,在配合施政方向及大力加強職務範疇綜合能力培訓的同時,更著重強化公務人員國情、梯隊儲備和領導力方面的培訓。他亦勉勵學員努力學習、儲備知識,日後為建設廉潔高效、便民便商的服務型政府,以及將來在落實《總體方案》中作出應有的貢獻。

公務人員領導力培訓班是特區政府在本地舉辦的、以脫產形式進行的集中培訓,課程設計以問題為導向、以行動為指引,目的是培養專業能力與管理能力兼備的人才,做好人才儲備,優化特區政府整體公務人員的人才管理體制。

首兩屆公務人員領導力培訓班分別於2020和2021上半年完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聽取反饋意見後,行政公職局與澳門大學對培訓安排進行了深化調整,務求透過加強課程設置、增加實務及案例教學、導師協調、小組主題指導等多方面,提升學員整體能力。本次領導力培訓班為期三個月,來自不同部門的30名學員經所屬部門及監督實體推薦,均具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良好的工作表現。

制度創新是做好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開發的重要抓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以創新的管理體制和法律體制,落實總體方案,推動各種要素便捷高效流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今(13日)出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首場媒體介紹會,就《總體方案》中關於管理體制、法律體制、社會民生等方面工作回答媒體問題。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健全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粵澳雙方共同組建合作區的開發管理機構和開發執行機構,並將合作區上升為廣東省管理,建立合作區收益共享機制和常態化評估機制,及時檢視合作區的發展和建設對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貢獻。

管理委員會是合作區的開發管理機構,由粵澳雙方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下聯合組建。管理委員會可在職權範圍內,統籌決定合作區的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點項目和重要人事任免。管理委員會實行雙主任制,由廣東省省長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共同擔任,澳門特別行政區委派一名常務副主任,粵澳雙方協商確定其他副主任。

管理委員會下設執行委員會,是合作區的開發執行機構,主要職責是履行合作區的國際推介、招商引資、產業導入、土地開發、項目建設、民生管理等職能。執行委員會主要負責人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委派,廣東省和珠海市派員參加。

此外,合作區上升為廣東省管理,並成立廣東省委和省政府的派出機構,集中精力做好國家安全、刑事司法、社會治安等工作,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職能,積極配合合作區管理和執行機構推進合作區開發建設。

良好的法治保障是合作區行穩致遠的關鍵。深度合作區將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在遵循《憲法》和《澳門基本法》的前提下,合作區將逐步構建民商事規則銜接澳門、接軌國際的制度體系。

同時,將加強粵澳司法交流協作,建立健全國際商事審判、仲裁、調解等多元化商事糾紛解決機制,研究強化拓展橫琴新區人民法院的職能和作用,為合作區的建設和長遠發展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行政長官賀一誠今(10)日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是深入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點舉措,深合區並非普通的開發區,着重點在於“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機制,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試驗田和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新標桿。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新聞發佈會上午在政府總部舉行,行政長官就深合區的重點政策回答記者提問。

行政長官表示,澳門的發展受到空間和資源等方面的局限,深合區的開發,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了空間、創造了條件。深合區並非普通的開發區,無先例可循,對澳門來說是新挑戰,深合區管理委員會實行雙主任制,而深合區開發管理機構、開發執行機構、屬地派駐機構的組建方案亦已上報中央。

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深合區將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機制,總體方案中提出粵澳雙方探索建立深合區收益共享機制,就此,澳門本地生產總值(GDP)計算方法在深合區將有新舉措,並已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負責統計,具體會按照國際的統計標準,向中央建議在澳門註冊的投資公司在深合區的投資,能納入澳門GDP範圍,特區政府曾訪京拜訪部委落實相關工作,以期達到總體方案中收益共享機制。

他又提及,現代金融將為澳門帶來發展。本澳過去的金融業受法律體制所限制,因此,特區政府在去年和今年不斷加強建設金融方面的法律體制,令現代金融取得進一步的發展,預計相關法律將送交下一屆立法會審議。

就大健康產業發展,行政長官表示,澳門過去投放大量資源發展大健康,並建立了良好的基礎,但未能發展成產業,因此未能彰顯其效益,未來將重新整合大健康產業,整頓現有投資,讓其發展得更好。此外,亦正加緊組建藥物監督局,嚴格監督和管理藥物生產工作。藥監局的組織法和行政法規將稍後公佈,並已邀請相關專業人士,包括內地院士和海外回澳的專家等,擔任藥監局顧問,作為審批隊伍。

他續表示,正如總體方案指出,橫琴實體經濟發展還不充分,服務澳門特徵還不夠明顯,就此,橫琴未來必須發展實體經濟,而不是一些企業單純利用稅制優惠,把總部搬到橫琴。横琴未來需要作增量的發展,特區政府對此有信心,亦收到不少投資項目,但需要作出挑選。特區政府會讓投資者了解橫琴的發展情況,以免出現惡性競爭,正如橫琴現時基礎設施已齊全,有住宅小區、寫字樓,不需重複建設,剩餘土地應向實業發展。

行政長官表示,澳門機動車入出橫琴的申請名額持續增加,未來將朝向豁免限制的方向邁進,同時,只要解決了海關有關承諾保障的問題,“澳車北上”將不只限於橫琴,或會包括整個廣東省範圍。

就互聯網在深合區的應用,行政長官表示,特區政府代表團去年訪京拜訪部委時已作出深入探討,未來,在深合區內一般網絡交往與澳門趨同,以方便科研人員搜集資料,對發展智能化城市有幫助。

出席記者會的還包括: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保安司司長黃少澤、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及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

【新聞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新聞發佈會(10-09)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今(9)日在北京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橫琴、前海開發建設情況。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在發佈會上表示,特區政府將與廣東省共同創造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面,全力落實各項任務,共同建設發展好橫琴深度合作區。

新聞發佈會下午3時舉行,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應邀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以視頻連線方式出席,並回答記者提問。出席的還包括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叢亮,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潘功勝,海關總署副署長鄒志武,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林克慶,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覃偉中,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等。

張永春發言時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的公佈是落實習近平主席指示精神的重要部署,是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創舉,將為澳門長遠發展注入新動力、提供新空間、創造新機遇。

澳門特區政府將在行政長官賀一誠的帶領下,與廣大澳門市民一道,把握歷史性機遇,努力落實《總體方案》。下一步特區政府將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認真學習、準確把握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政策方向,為做好後續的工作奠定基礎;二是大力宣導,透過多種不同的方式,積極向社會各界介紹《總體方案》的內容,讓廣大市民了解建設深度合作區的重大意義;三是精誠合作,與廣東省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強大合力,共同創造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面;四是抓好落實,將分解任務清單,明確部門責任,全力落實各項任務,把橫琴深度合作區建設好、發展好。

張永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本屆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以來,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施政重點,持續優化在中醫藥產業、現代金融、高新技術、以及會展和文旅體育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建設和營商環境等,包括推動在合作區生產的中醫藥產品、食品及保健品,經澳門審批和註冊後,允許使用“澳門監造”、“澳門監製”或“澳門設計”標誌;重點發展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新材料等;發展債券市場、財富管理、融資租賃等,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等;重點發展旅遊觀光、會議展覽、體育賽事等。

他續指出,近年來澳門特區政府不斷支持澳門青年到橫琴創新創業發展,並繼續為澳門青年在合作區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特區政府將研究出台支持澳門青年在合作區發展,推動在合作區創新、創業、就業的澳門青年同步享受粵澳兩地的扶持政策,為澳門青年提供更多的就業選擇和更多的發揮才能的空間。

中央政府今(5)日公佈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是中央政府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部署,為澳門長遠發展注入新動力,特區政府對總體方案的出台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將積極把握總體方案為澳門締造的良好機遇,為謀劃特區長遠發展注入新動力。

2019年12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指出:“當前,特別要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文章,為澳門長遠發展開闢廣闊空間、注入新動力。”為澳門與廣東、珠海合作開發橫琴指明了方向。

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深入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重點舉措,是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創舉,是全面深化改革、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部署,為澳門長遠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提供了新空間、創造了新機遇,有利於增進澳門特區廣大居民的民生福祉,有利於澳門特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和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了合作區“一條主線”、“四個戰略定位”、“四項主要任務”,橫琴開發進入粵澳全面合作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階段。

特區政府將在中央的指導下,按照總體方案的要求,與廣東省政府、珠海市政府一起積極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特區政府堅信,在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 的原則指引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定能探索出發展的新體制、新示範,為澳門特色“一國兩制”偉大實踐行穩致遠注入新的動能。

特區政府期望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團結一心、緊握機遇,努力實現方案中訂定的目標,共同為澳門締造更美好的未來。

市政署透過立法方式對未納入特區政府准照規範的經營外賣食品活動的場所設立登記制度,希望進一步完善外賣店的監管工作,強化生產和處理食品的管控,保障公眾食用安全。

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今(26日)以視像形式舉行成立揭牌儀式,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廣東省司法廳廳長陳旭東等出席,委員會並隨即舉行了首次會議。

張永春致詞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的成立,是三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舉措,將使三方透過機制性平台,協調解決調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大灣區調解機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調解程序在大灣區的運用,服務大灣區的建設和發展。張永春並對調解工作委員會的下一步工作提出若干建議,包括:積極推動設立統一的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名冊、積極向三地的調解機構推廣統一的調解規則和準則,促進“軟聯通”;積極探討在大灣區內相互認可與執行調解協議。

鄭若驊表示,希望調解工作委員會盡快敲定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資格資歷評審標準》及《調解員專業操守最佳準則》,並提交至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聯席會議審議,供大灣區調解機構及調解員在處理大灣區爭議時參照執行。

陳旭東就發揮好調解工作委員會職能作用提出四點希望:一要多謀劃,努力把粵港澳大灣區建成東亞區域性調解高地;二要多爭取,加強粵港澳三地法律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強與法院、貿促會等其他職能部門的通力合作;三要多交流,舉辦多種形式的交流、研討活動;四要多宣傳,打造大灣區調解品牌。

揭牌儀式後,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隨即舉行首次會議,通過了《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工作規則》,並就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資格資歷評審標準》、《調解員專業操守最佳準則》及《跨境爭議調解規則》達成原則共識。

出席的三地代表包括: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林智龍、法務局局長劉德學;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普惠避免及解決爭議辦公室主任丁國榮、副民事法律專員戴思勁;廣東省司法廳副廳長梁震、副廳長林楚明、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鍾健平、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祝永輝、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東省委員會副會長邱招賢等。

配合防控工作,市政署今日(八月十二日)協調外判清潔人員,於確診者曾前往之公共行政大樓,進行全面清潔消毒。

清潔人員穿上防護衣,分別對公共行政大樓之對外服務點,包括大堂、服務櫃位、升降機、手扶電梯及相關辦公室等進行全面清潔消毒,有關工作已於今日上午完成。同時亦已對公共街道及巴士站等公共區域加強清潔及消毒工作,盡力減低傳染病傳播的條件。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特區政府採取多項防疫措施,當中有市民因要到指定地點接受隔離醫學觀察,故未能照顧家中的寵物。市政署因應有關特殊情況作出調配,提供寵物暫托安置支援服務,保障動物得到妥善照顧。

當接獲通報,市政署會派出動物醫療及管護人員前往涉事單位提供援助,將有關動物送到路環市政狗房特設的動物隔離檢疫區,接受基本的生活照顧、健康檢查及醫學觀察,並定時為寵物生活區及物品進行清潔和消毒,確保寵物得到妥善照顧,保障安全衛生,讓飼主能安心接受隔離或治療;去年至今,市政署共為四個家庭,包括一隻狗及六隻貓提供有關支援服務,相關寵物健康狀況良好,未有出現任何不適或懷疑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症狀。目前仍有四隻貓等待飼主完成醫學觀察後領回。

目前,路環市政狗房設有可用作疫情支援備用的特定動物隔離檢疫區,市政署亦為接觸及處理相關個案的人員配備適當防護裝備,以及依照衛生局的防疫指引及步驟對環境、設備及個人採取相應的清潔消毒措施,以防病毒污染其他區域及傳播。

根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的資料,目前尚無證據顯示動物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再回傳給人類的情形,市民毋須過度擔憂寵物染病問題。市政署呼籲,寵物飼主務必做好個人及寵物的清潔消毒防護措施,嚴守防疫最高原則,減少外出;切勿因誤信謠言而遺棄寵物。此外,飼主可與親友提前溝通,為寵物準備後援安置地點,並讓寵物由熟悉的人接手照護與陪伴,以減少飼主不在身邊的恐慌與分離焦慮;一旦飼主因確診住院或被隔離時,請勿獨留寵物在家,務必主動通報當局,以便適時提供支援,保障動物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