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署一直关注鲜猪肉市场情况,昨(25)日活猪批发价下调至每司马担二千四百五十元,根据今(26)日巡查及记录显示,主要超级市场及各街市等零售商亦有跟随调整零售价格。综合比较街市猪肉零售价格有8.4%至8.7%之间的降幅。

市政署加派人员巡查市面,了解鲜猪肉供应及销售情况,今(26)日街市猪肉零售价格,排骨每司马斤平均零售价为77.8元、瘦肉每司马斤平均零售价为67.3元、猪扒每司马斤平均零售价为65.8元(每1司马斤等于605克),综合比较有8.4%至8.7%之间的降幅。市政署会持续监督街市的营运状况,要求摊贩须明码实价清晰标示货品,便利消费者选购,一旦发现违规状况市政署将依法作出检控。

同时,为提高市场透明度,让市民掌握每日的鲜活食品价格范围,市政署持续透过网页、资讯服务亭、街市内设置之液晶显示屏等多元渠道,公布本澳各个街市主要鲜活食品平均价格信息,助市民大众参考,作出精明选购。

近年本澳外卖餐饮市场日益蓬勃,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回应社会加强监管的诉求,市政署计划透过设立外卖食品活动场所的登记制度,对现时未纳入准照规范的经营外卖食品活动的场所实行强制登记,重点监控食品生产源头和处理环节,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新登记制度建议要求外卖店须于开业前登记,须于实体店经营,且须展示登记证明供公众知悉,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亦须确保使用平台的外卖店已完成登记,方可在平台上架销售,以进一步清晰业界责任,保障公众的食用安全。

本澳现时约有二千一百间外卖店,当中涉及食品加工处理及销售,部分更经营生冷海鲜、寿司等较高风险食品。市政署在确保食品安全前提下,经充分考虑社会意见,兼顾本地小、微企业和特色老店的经营环境,在不影响既有准照制度的情况下,创设兼具适宜性及操作性的外卖食品活动场所的登记制度,并计划未来向业界提供电子申请服务,以及亲临市政署各服务站交申请两种登记途径。

新登记制度将有助管理部门协同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更全面和系统地管理外卖食品活动场所,从而提升外卖餐饮的安全卫生水平,而消费者亦可更清晰掌握商户资讯,在消费前作出合适选择。

登记制度的适用对象建议为现时未领有准照,且经营涉及食品制造、加工、烹煮或调配的场所,例如小食店、外卖饭盒店、烧味/卤味店、外卖饮料店、寿司刺身店、面包西饼店、便利店及手信店等。然而,临时性展销食品的场所或摊位、公共街市摊位,以及按照其他法规须领有准照或许可的食品业场所,则按既有法规受监管,而不适用于登记制度。

建议登记要件包括:有关场所须于开业前向市政署提交申请登记,并获发登记证明后,方可向公众营业。而且必须设有实体店,生产经营场所不可设于实际营运条件与经营外卖食品活动明显不符的不动产中。同时,经营者须确保符合卫生安全条件,包括具防虫鼠设备、食物冷藏及热存设备等,并保持有关设备及设施的良好运作。

为进一步保障消费者权益,建议当登记制度正式实施后,外卖店经营者须于店内当眼处张贴已登记的证明文件,若以互联网或手机应用程式作为经营或传播媒介,亦须上载相关证明,供消费者阅览。另外,亦建议规管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须确保使用平台的食品经营者已依法登记,并将登记资料展示于平台上。

为让食品业界对登记制度有更多认识,市政署向市政谘询委员会以及离岛区、中区、北区社区服务谘询委员会介绍草案内容,亦举办多场专为外卖业界而设的介绍会,说明登记制度细节、回应查询及聆听意见。有意者亦可登入食安资讯网www.foodsafety.gov.mo的「外卖食品活动场所的登记制度」专页查阅登记制度详情。

由中国法学会与法务局合办、澳门法律交流协进会支持的2021年“澳门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活动,于6月24日上午透过网络直播举行开班仪式及首场授课。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鸣起、澳门特区政府法务局局长刘德学、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法律工作部副部长级助理黄文军、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副主任王伟、澳门法律交流协进会会长黄景禧,以及该会的青年法律工作者,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城市大学的法学院师生共约50人同时在北京、澳门两地参加是次开班仪式。

为让本澳青年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祖国的法制建设,以及最新的发展机遇,推动青年融入国家发展,中国法学会与法务局自2008年开办“澳门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成功组织了超过300名本澳法律专业学生和青年律师学习和交流。为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今年我们继续聚首云端,开展交流周活动。在开班仪式上,张鸣起副会长致辞时表示,中国法学会一直高度重视内地与澳门的青年法律交流,今年交流周继续组织知名法学专家就《基本法》、“一国两制”和粤港澳大湾区相关内容,通过线上的方式给澳门法律青年进行授课解读,让大家全面准确理解基本法和“一国两制”,充分认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重大创举,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有力举措,青年朋友应更好知法学法用法,更好参与国家法治建设,更好融入祖国发展。他亦特别在致辞中对澳门青年提出三点期望:一、青年法律人要做《宪法》和《基本法》的坚定维护者;二、青年法律人要做中华文化和法治文化的有力传播者;三、青年法律人要做澳门与内地融合发展的积极参与者。

刘德学局长在致辞中表示,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持续开展《宪法》、《基本法》等宪制法律的教育,培养青少年爱国爱澳的情怀,深刻认识“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让国家观念深深植根于青少年心中,让爱国爱澳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是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的重要举措,是始终秉持“一国两制”事业的初心使命、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他还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国家也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十四五规划也为我们制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希望青年人勇当时代先锋、积极探索创新,积极为特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及大湾区的发展建设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黄景禧会长发言时表示澳门的法律青年人才必须充分利用自身法律专业优势,坚定爱国爱澳成为全社会的核心价值、努力牢固树立《宪法》和《基本法》权威、努力保护国家安全、努力贯彻爱国者治澳精神、努力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及增强社会凝聚力,从而充分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捍卫下,“一国两制”是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

最后由学生代表澳门大学学生唐御雯发言,她表示 “澳门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对澳门法律学生意义深远,希望透过是次交流能加深澳门法律学生对中国法律制度的认识,让他们未来能够在法律发展的进程中,添砖加瓦。

开班仪式结束后,由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林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题,向澳门法律青年开讲第一课,并在课后与出席的青年进行线上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是次交流周活动从6月24日开始至28日结束,邀请了多位宪法、港澳基本法等多个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以网上专题讲座形式授课,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与港澳发展、“一国两制”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特别行政区国安立法的架构与成效等。法务局由6月24日起(共五天),每天会将网上授课的链接上载至法务局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Instagram及Wechat),有关链接为期一个月有效,欢迎有兴趣市民阅览。

近期内地活猪供应量渐趋稳定,且批发价及零售价有调整的空间,市政署先后约见两南公司、本澳主要超市、各街市肉贩和融合堂代表,促请对鲜猪肉价格作相应下调,得到业界积极回应。两南公司自本周五(25日)起将活猪批发价降至每司马担二千四百五十元,而超市及街市的零售价亦会跟随下调。

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分别会见本澳活猪批发商及零售商时表示,早前受非洲猪瘟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活猪供应量及价格持续波动。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供应稳价格的措施,并得到了活猪批发商和零售商的配合,确保了澳门猪肉供应和价格的相对稳定。随著近月内地活猪供应量增加,活猪批发价存有下调空间,为此,市政署要求两南公司在稳定供应的前提下,相应下调活猪批发价格。

两南公司积极配合,将于本周五起将活猪批发价由每司马担二千七百八十元降至每司马担二千四百五十元,降幅近百分之十二。此外,本澳主要超级市场、各街市肉贩和融合堂代表在同市政署的会晤中表示,将会配合活猪批发价的降幅,对零售价格作出相应调整,惠及广大消费者。

二零一九年底受猪瘟等因素影响,活猪供应紧张,价格大幅飙升。而近月因活猪的出栏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猪肉价格一路走低。为应对活猪养殖及供应的周期性波动,市政署将会同业界探讨因应市场的变化,建立一套合理的活猪批发价格的定价及调整机制,以保障猪肉供应的稳定。

市政署于六月二十二日接获卫生局通报一宗怀疑集体胃肠炎不适事件,涉及十四个群组共二十四人。市政署已即时派员到涉事场所跟进调查,期间抽取食品及环境样本进行化验,并勒令涉事场所停售怀疑涉事食品及进行卫生整顿。市政署将持续跟进事件。

根据卫生局通报,到目前为止,是次集体胃肠炎事件涉及二十四名患者,分别来自十四个用膳群组,于六月二十日晚上起先后在位于澳门马济时总督大马路的渔兵卫用餐,期间进食了蟹肉丼饭、鱼生饭等食品。相关患者于六月二十一日上午起陆续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及发热等症状。经卫生局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进食纪录、潜伏期和症状,事件较大可能由细菌性病原体引起。

市政署接报后已即时派员前往怀疑涉事场所进行环境卫生调查,抽取食品及环境样本作检验。现场所见,该场所食品贮存条件不理想,部分雪柜温度不足;食品处理人员的个人卫生意识薄弱,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市政署已勒令场所由即日起暂停供应怀疑涉事食品,并督促场所进行卫生整顿。同时,要求场所负责人安排员工修读「食品卫生督导员课程」及「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基础班」,以加强人员对食品及个人的卫生意识。

市政署将持续调查及跟进事件,如发现违反《食品安全法》将作出检控;若属行政违法行为,可被科处五万至六十万澳门元的罚款,情节若触犯「生产经营有害食品罪」,可被判处最高监禁五年或最高六百日罚金。

市政署提醒食品业界,生鲜即食食品属于高风险食品,制作、贮存稍为不慎,很容易引发食品安全及卫生问题,故必须严格遵从市政署发出的「寿司和刺身专卖店或同类场所的一般卫生指引」进行操作,向卫生可靠的供应商购买食物;入货前应了解清楚食材的产地来源等资料,确保可供食用;食物应保存于适当的温度和环境下,生熟食品应妥善处理,避免交叉污染。市政署亦提醒市民,应选择有良好卫生环境及具信誉的食肆;如对食品卫生状况及质量有疑虑,应停止食用;而高风险人士如长者、幼童、孕妇和免疫力较弱的人士,应尽量避免进食未经煮熟的食品,如刺身、生蚝等。

市政署持续对城市树木进行恒常管护及巡查,早前发现五株路树状况衰弱,且有潜在危险须进行修剪管护,经监测其中两株因树根及树干组织腐烂,且施救无效,为保障公众安全,须移除处理。

市政署对五株状况衰弱的路树进行持续监测救治。分别位于南湾大马路及西湾街的两株细叶榕,其主干木材腐烂,树冠叶量渐转稀疏,枝叶仅靠气根维持供应。而位于美副将大马路的大叶合欢,树木的枝叶萎缩,主枝干旧切口位置的树皮表面孳生腐木菌及有剥离现象。三株路树须降低树高及缩减树冠措施,管护人员已进行施救,将持续监测树木的状况并再作修剪。

另外,两株情况严重的路树,分别位于慕拉士大马路的木棉及区华利前地的细叶榕,木棉树木根颈中央处树皮出现异常卷摺,检查树基周边泥土后,发现树皮组织腐烂,并有大量白蚁蛀食根部;另一棵位于区华利前地的细叶榕,其树冠叶色转黄,树皮皱裂且主干满布天牛蛀孔,主枝的愈伤组织薄弱,显示树木结构和生长势锐减,经管护人员施救,树木状况仍未有改善,且对公众构成危险,须移除以保障安全。

上述工作将于六月二十三日起陆续进行,市政署提醒市民,当护树人员修树或移除树木期间,切勿进入工作范围,以免发生意外。同时,呼吁市民共同守护珍贵的树木资源,如发现树木有异常情况,可透过「市政在线」或致电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反映。

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今(22)日表示,本澳整体渠网已非常老旧且承载力不足够,渠网在不能承受强降雨量的情况下,低洼地区便会出现水浸。政府将在内港南、林茂等传统低洼地区增建箱涵渠和雨水泵站,以解决水浸问题。

张永春下午出席公共行政事务跟进委员会会议后接受记者访问表示,已对内港北泵站在6月1日的运行情况作出事后评估,泵站对该区水浸起到相当大的缓解作用。同时,泵站和箱涵渠可以令到低洼地区的水浸高度减低、缩短水浸时间,以及当降雨量减少时加快排放雨水的速度。政府认为这些设施是治水的可行方案,因此工务部门已落实兴建内港南箱涵渠和雨水泵站,以及在林茂北湾加建造新泵站,并将在今年做好相关规划,希望明年可以招标开展相关工程。

张永春又表示,市区内的渠网老化,容量不足,加上非法排污、地盘泥砂的非法排放,导致渠网的排水能力下降。市政署将加强执法,针对非法排污情况,检讨现行法律法规,考虑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来规范非法排污,以及对违规情况加大处罚力度、加快处罚程序。此外,市政署会向商铺、地盘承建商加强宣传和沟通。

张永春指出,市政署与外判公司会在雨季和水浸黑点加密清渠工作的频率。他认为,疏导街渠治标不治本,应该从城市基建方面想办法,下决心开展渠网改建改造工程。由于工程涉及开挖路面,期间将影响交通,交通和工务部门会做好协调工作,减少工程为市民带来的不便。

【新闻局】争取内港南和林茂北湾泵站明年招标

自2021年6月21日起,行政公职局推出由父母或监护人为未成年人网上开立“一户通”帐户服务。

为未成年人办理“一户通”网上开户时,需要输入父亲/母亲/监护人的资料并由其进行面容识别。进行上述步骤时,如系统提示“未能确认申请人与父母或监护人的关系,请检查父母或监护人资料是否正确”,则需另行确认未成年人的澳门居民身份档案内是否已存有未成年人与父亲/母亲/监护人的关系资料。身份证明局早前已推出网上核实亲属关系服务,有需要的父母可透过“一户通”手机应用程式登入帐户办理申请。申请时只须输入未成年子女的澳门特区居民身份证编号。成功提交申请后,申请人将于五个工作天内收到核实结果,如有需要,身份证明局会通知申请人提供补充文件,被核实的关系资料将会存入申请人及相关人士的澳门居民身份档案内。

此外,身份证明局提示,如未成年人的亲权发生变动,行使亲权的一方须尽快通知身份证明局,声明行使亲权及提交相关证明文件,以便将资料存入当事人的居民身份档案内。

有关“澳门公共服务一户通”详情,请参阅www.gov.mo/zh-hant/services/ps-1047/

有关核实亲属关系服务详情,请参阅身份证明局网页www.dsi.gov.mo/QAndA_c.jsp

如有查询,请致电身份证明局热线(2837-0777或2837-0888)或电邮至info@dsi.gov.mo

为使“一户通”惠及更多群体,由即日(6月21日)起,行政公职局进一步简化现有网上开户的步骤,并推出由父母或监护人为未成年子女网上开户服务。居民可经“一户通”办理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服务,例如透过“一户通”内的“我的健康”,随时随地查阅个人医疗记录、疫苗接种记录,以及预约接种流感疫苗等,并进行健康管理。

在积极聆听用户和各界意见后,行政公职局对“一户通”网上开户流程作出简化和优化。即日起,18岁或以上澳门居民的开户,在下载“一户通”手机应用程式后,无需再填写姓名,只需验证手机号码和输入申请人资料(身份证编号、性别、出生日期),再进行面容识别即完成开户。而18岁以下居民则须由父母或监护人协助开户,验证手机号码后,分别输入申请人和父/母/监护人的资料,并由该名父/母/监护人进行面容识别,便可成功开户。

网上开通“一户通”所应用的面容识别技术,只会将使用者的面容特徵数据通过单向加密形式送至身份证明局作比对,不会复原成照片,充分保障用户的个资安全。

与此同时,“一户通”亦增设了“添加(+)”和“切换”帐户功能,方便父母或监护人管理未成年子女的帐户。相关用户可于帐户介面内,添加未成年子女的帐户及按需要进行不同帐户切换。当子女年满18岁或更改密码时,有关管理未成年子女帐户功能将自动解除。

现时,“一户通”已提供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创业及营商、公证及登记等逾70项公共服务,用户量亦稳步增长,现已达到19.3万人。随着“一户通”支援未成年人士在线开户,将进一步便利有关群体使用电子服务,尤其是更便利公众获取医疗服务,减省现场轮候时间。未来,行政公职局将持续优化“一户通”用户体验,并有序推出各项使用率高且方便通过手机办理的电子化公共服务。

就近日传媒报导指在本澳人工水体中发现疑似鳄龟,经市政署人员巡查及搜索后,于南湾人工湖及新口岸大水塘成功捕捞三只拟鳄龟(Chelydra spp.)。拟鳄龟源自于美洲,属于偏向肉食性的外来入侵物种,体型大且攻击性极强,更会主动追咬猎物,在本地生态系统中没有天敌,会对原生态平衡构成威胁。市政署呼吁市民切勿非法放生及弃养,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及损害动物福利,根据《动物保护法》的规定,未依法获当局许可而进行放生活动,可被罚款两万至十万澳门元。

经市政署兽医初步检查,鉴定捕获的拟鳄龟分别为一对成熟个体及一只幼体。有关龟只健康状况皆欠佳,存在营养不良、体表感染、龟甲腐烂变形等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现正接受留置隔离检疫及进一步医疗处理。

现阶段发现拟鳄龟的位置均为人工水体,并且相关物种从未被批准进口本澳。市政署呼吁,将不明来源或外来入侵物种的鱼、龟、蛙、雀鸟等动物投放到不适合它们存活的地点,动物可能最终因未能适应环境而死亡,不单止危害到动物生命,甚至会对该区域的卫生防疫、生态环境构成负面影响及破坏,恐放生变成杀生。同时,根据第4/2016号法律《动物保护法》的规定,未依法获当局许可而进行放生活动,可被罚款两万至十万澳门元。

市政署一直加强巡查,以遏止未经许可的放生行为,并持续监察生态状况。如市民在郊野发现不明来历的生物时,请勿擅自捕捉或打扰,可致电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通知市政署人员到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