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沙水库郊野公园花坛蜜源植物盛放
近年市政署致力优化本澳郊野及山林的生物多样性,藉种植能提供丰富蜜源的植物,为蝴蝶和蜜蜂等生物提供充足食物来源。早前于黑沙水库滑草场上方之花坛种植了大托叶猪屎豆,即将进入盛花期,花色美丽,欢迎市民前往观赏。
这批大托叶猪屎豆是市政署在石排湾湿地采集种子后,于黑沙农耕场苗圃区自行育种得来。大托叶猪屎豆具固氮作用,亦具景观价值,是优良绿肥作物,待植株成熟采种后,更可用于山林堆肥,有利于补充山林土壤的肥力。
大托叶猪屎豆的花果期可长至半年,因其果实外观如猪的大便得名,但也因其花色多变,不时带有紫色或紫色斑纹,故又名紫花野百合。市政署二月初在黑沙水库滑草场上方之花坛种植大托叶猪屎豆小苗,经过近两个半月的生长,将进入盛花期,大量的花蜜为蝴蝶和蜜蜂提供食物来源。
市政署在营造生态区域时,均会进行生态特徵评估,拣选合适植物种类,且制订了完善的种植期及采收后的处理程序,紧密遵守生态管控的原则,除了优化郊野公园景观,亦务求达到提高园区的生物多样性的目标。
市政署提醒市民,观花时请遵守相关的防疫措施,以策安全。

观音像儿童区三天入场人次逾一万六千 市政署今检测维护设施确保安全
观音像海滨休憩区自开放试运后,吸引大批市民前往,儿童游乐区更因人流众多,实施人流管制并开放网上预约系统疏导人潮,秩序大致良好,由五月一至三日,逾一万六千人次进场。鉴于场内设施在假期期间经高强度使用,市政署今(4日)对设施进行检测维护,以确保安全。并呼吁家长遵守指引,爱护设施,成年人更不应使用儿童游具,以降低游具耗损。
鉴于海滨休憩区儿童游乐场各款儿童游具,连日使用强度大,市政署今对场内设施进行检查维护,检查期间场地照常开放,已预约人士可照常入场,但个别设施因进行检查而曾暂停使用。目前检查工作已完成,各项设施整体状况良好。
儿童游乐场场内设置了亲子共融游具,数组适合五至十二岁,含攀爬元素具适度挑战的大型游具,深受小朋友欢迎。市政署提醒家长在带同子女使用时,应给予安全指导,并留意现场告示,按适用年龄及安全指引下使用,爱惜设施。成年人更不应使用儿童游具,尤其不要进入绳网吊桥等游具内,须遵从场内指引,注意安全,减低游具的耗损。
观音像海滨休憩区于试运阶段,市政署会密切留意各项设施的使用情况及场地安排,持续听取意见并适时作出调整改善,期望提供更多元优质的休憩场所供市民使用。

观音像儿童游乐场人流管制 市政署采网上预约分流人潮
市政署今(1日)上午十时对观音像海滨休憩区儿童游乐场实施人流管制,秩序良好。今日黄昏六时前的时段已额满,敬请市民留意。而网上预约系统已开放,市民可透过扫描二维码或登入「绿化设施预约系统(个人)」预约傍晚七时以后的场次。
为缩短现场轮候时间及疏导人潮,市民可以透过扫描二维码(QRCode)或登入「绿化设施预约系统(人)」https://app.iam.gov.mo/gfbooking预约场次。预约者在登入系统选择相应的场次后,输入电话号码就可以接收确认信息。活动时段须凭已成功预约之二维码入场,而每个二维码最多可供三人进场。
因应节假日使用者众多,市政署已加派人手在场维持秩序,持续监察人潮状况调整措施,并采分批、分时段进场,每场玩乐时间为一小时,以便让更多儿童分批入场玩乐。而在每场次结束前,市政署工作人员均在现场广播,提醒家长带同子女离场,以便下一时段使用者进场,市政署再次呼吁市民留意并谅解,配合在场工作人员指示。
市政署再三提醒家长在带同子女使用公共设施时,务必照顾好同行儿童,从旁给予安全指导,并留意现场告示,按适用年龄及安全指引下使用,互相礼让,遵照现场工作人员指示,以免对其他设施使用者造成影响。
同时,市署呼吁市民无须急于短期内前往,避免因等待入场及人潮拥挤,影响游玩乐趣。

市政署办技术交流会 助本澳食品便利入内地
为推进落实《关于输内地澳门制造食品安全监管合作安排》,市政署继年初邀请拱北海关代表为本澳业界举办有关《合作安排》说明会后,日前再与二十多名本澳食品企业代表举行技术交流会议,详细讲解《合作安排》框架下产品输入内地的申请流程、准入条件及卫生要求等内容,透过案例和经验分享,协助本澳企业了解参与《合作安排》的细则。
随著《合作安排》正式生效,市政署持续向本澳食品业界提供技术支援,协助有意参加《合作安排》的企业优化内部食品安全管理系统、提升企业及产品的食品安全与质量,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使本澳生产食品更便捷地进入内地市场。根据《合作安排》相关协定,符合资格的本澳食品生产企业可申请使用《合作安排》,透过澳门源头监管,实现口岸通关时享受“优先现场查验”、“无须留置待检”等便利措施,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同时,企业可及时掌握相关食安标准及规定,减少产品因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损失,并透过预先申请审核、确保产品符合准入要求。
为了让更多本地厂商了解当中的具体操作,在澳门厂商联合会的组织下,市政署日前与二十多名有意参加《合作安排》的本澳食品生产企业代表进行技术交流,讲解《合作安排》的申请手续、内地食安标准及签发卫生证书等技术要求,并提供申请范例,让业界更清晰各项申请手续及卫生操作要求,并即时解答企业的查询及听取意见。出席的食品企业代表主要关注《合作安排》框架下的便利措施、执行细节、卫生证书的时效性及内地食安标准等议题。是次技术交流会议有助市政署了解本澳食品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透过提供具针对性的技术支援与协助,提升本澳食品安全及生产质量。
市政署提醒,符合申请《合作安排》的食品类别包括月饼及糕点等,业界若有意让有关产品可及时于内地市场应市,把握中秋佳节商机,可尽早谘询并提出申请。如有任何疑问,可于办公时间致电8795 2643或2852 6943查询,或于市政署食品安全资讯网www.foodsafety.gov.mo及食安资讯流动应用程式(App)上的《合作安排》须知及申请手续专页查阅详情。

观音像海滨休憩区试运顺利 游具新颖冀家长遵指引重安全
观音像海滨休憩区开放试运,首两天运作情况顺利。市政署预计五‧一劳动节假期期间会吸引大批市民前往,儿童游乐场将按现场情况实施人流管制,采取潮水式放行或暂停进入安排,敬请市民留意并配合。同时,场内部分游具具挑战性,市政署再次呼吁家长看顾子女,参照现场指示,按子女的年龄选择适合的游具,安全使用,共享欢乐亲子时光。
观音像海滨休憩区儿童游乐场开放时间为早上七时至晚上十一时,场内设置了亲子共融游具,设数组适合五至十二岁,含攀爬元素,可锻鍊身体协调性及平衡感,兼具适度挑战性的大型游具,让小朋友在玩乐中学习不同技巧及锻鍊体能。开放两天已吸引不少家长带同子女到场游玩,场内整体秩序畅顺,市政署已安排人员维持秩序,加强注意较具挑战性设施的使用情况。
市政署提醒家长在带同子女使用公共设施时,从旁给予安全指导,并留意现场告示,按适用年龄及安全指引下使用。同时,亦呼吁市民无须急于开放初期前往,待人潮过后,有充裕的时间及空间,会有更好的使用感受。
经过两日试运,综合使用者的建议和实际情况,市政署将在儿童游乐场达到一定人数时,将采潮水式放行,以调控场内人数。市政署会持续监察人潮状况调整措施,甚至暂停进入,敬请市民留意并谅解,配合在场工作人员指示。
同时,市政署也会加强各设施的清洁、消毒,并呼吁市民在使用公共设施时需加强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共同做好防疫工作。
此外,休憩区内还设有多功能球场、门球场、滚轴溜冰场等健身康乐设施以及约长四百米的海滨步行径,为市民大众及青少年提供多元的休闲运动选择。

澳门大熊猫馆5月起免费对外开放 市民可预约参观
市政署辖下澳门大熊猫馆由五月一日起免费供市民及游客入场参观,为配合防疫并确保现场秩序安全,市民可于四月三十日起透过「绿化设施预约系统(个人)」https://app.iam.gov.mo/gfbooking 预约参观澳门大熊猫馆。
为推动大熊猫的保育工作及加深市民对大熊猫的认知,位于路环石排湾郊野公园的澳门大熊猫馆由五月一日起免费开放予市民及游客入场参观。为便捷市民安排出行及避免人群聚集等候,有兴趣参观澳门大熊猫馆的人士,可于四月三十日起透过「绿化设施预约系统(个人)」https://app.iam.gov.mo/gfbooking进行预约,以缩短在现场排队轮候时间。
配合防疫及维护现场秩序,工作人员将因应馆内参观人数而分段式放行参观者入内参观,请参观者遵循工作人员的指引排队等候。有关澳门大熊猫馆的参观须知、开放时间和休馆日安排,可浏览澳门大熊猫网www.macaupanda.org.mo/或致电市政署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查询。

市政署拜访低洼地区坊会 合力推动防灾减灾工作
临近台风季节,市政署拜访本澳多个低洼地区坊会,就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交流,并向各区坊会提供救灾清洁物资,以便风后及时派发予区内有需要居民及商户,协助社区复原。
市政署人员于四月十四日及四月二十一日,分别到访十月初五街区坊众互助会、新马路区坊众互助会、海傍海边街区坊众互助会、炉石塘区坊众互助会、下环区坊众互助会及筷子基坊众互助会,就台风前后的环境卫生工作进行交流,并商讨于紧急情况时,坊会如何配合政府的各项应变措施,组织善后工作,尽快让社区恢复正常运作。同时,市政署亦向坊会提供救灾清洁物资,期望透过坊会的社区网络,于台风期间及时分发予区内有需要的商户及居民。
此外,市政署四月起持续派员在低洼地区进行防灾减灾宣导,包括张贴海报、派发宣传单张、口头宣导等,向商户及居民传递台风前后应注意的讯息,并加深他们对市政署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
台风期间一旦出现严重水浸,市政署将会启动多项临时措施,包括在受影响地区设置临时垃圾收集点,方便居民优先弃置生活垃圾,加快清运工作。市政署将持续关注低洼地区的环境卫生,与各区坊会加强沟通协作,合力打造美洁城市,共创优质社区环境。

市政管理委员会及谘询委员会参观观音像海滨休憩区
市政管理委员会委员与市政谘询委员会成员日前参观观音像海滨休憩区,了解项目的工程进度及日后管理安排。市政署表示,目前工程基本完成,正进行设施测试,预计于短期内开放予市民使用,而基于防疫需要,开放时会设有测温及人流管理措施,冀市民配合,共同防疫。
市政管理委员会主席戴祖义、副主席罗志坚,委员关施敏、麦俭明,陪同市政谘询委员会主席司徒民义及多名委员视察现场设施。观音像海滨休憩区总面积约一点五万平方米,当中儿童游乐区占约二千七百平方米,引入了新颖的游乐设施,并划分不同年龄区域,让小朋友在玩乐中学习不同技巧及锻鍊体能,有助身心平衡发展。休憩区内亦设有约四百米的海滨步行径、多功能球场、门球场、滚轴溜冰场等健身康乐设施,为市民大众及青少年提供多元的休闲运动选择。另外,亦设有储物柜、自助售卖服务区等,而茶座、亲子厕所及哺乳室等友善设施亦将会陆续进场,让不同年龄层的市民在海滨休憩区玩乐时,有更好的使用感受。
市政谘询委员会成员均对海滨休憩区表示赞赏,各项设施多元,互动及趣味性丰富,且沿海环境舒适,相信将成为不同年龄层市民休憩玩乐的新亮点;特别认为儿童游乐区内的多组大型游具设计新颖,让小朋友玩乐时有更大的乐趣及挑战,并建议须顾及小朋友在使用有关游具时的安全,清晰标示游具的年龄限制及使用守则;亦有委员关注休憩区的设施管理、开放初期的人流疏导安排及提出部分设施的改善建议等。市政署正积极跟进有关意见,并作出优化安排。
市政署表示,观音像海滨休憩区工程已基本完工,正进行各项测试及调整工作,期望于短期内可开放予市民使用,而部分区域,如儿童游乐区会设开放时间。预计于休憩区开放初期人流会较多,儿童游乐区按实际情况采取人流管制措施,以维持充裕的安全游玩空间。另外,由于部分儿童游乐设施具一定的挑战性,现场设有清晰的告示牌提醒使用者游具的适用年龄,并须在安全指引下使用;亦安排人员维持秩序,加强留意较具挑战性设施的使用情况;同时,呼吁家长须留意子女在使用设施时的安全及秩序,并从旁指导。市政署将积极监督观音像海滨休憩区的各项工作,尽快开放使用,为市民提供更多元优质的运动休闲空间。
出席是次参观活动的亦包括市政谘询委员会委员柯清煌、何敬麟、陈家良、辜文达、何凯玲、赵兰瑛、余健楚、何观伦、邢荣发、卢伟乐、林宇滔、李良汪、黄淑筠,市政署技术辅助厅厅长黄宝仪、道路渠务厅厅长何万谦、园林绿化厅厅长赵慧明以及相关部门主管人员等。

法务局推出“法律瞬识”二维码海报
为让市民大众能更便捷地取得法律资讯,法务局推出了“法律瞬识"二维码海报,并派出青少年普法义工团队走进社区,向商户及住宅大厦派发及张贴有关海报。
“法律瞬识"海报上印有“宪法与基本法专题网站"、“粤港澳大湾区法律资讯网"、《维护国家安全法》以及有关婚姻、租赁、出生登记等法律资讯的二维码,市民只须以手机“扫一扫"相应的二维码,便可浏览有关内容。
法务局会继续安排义工团到各社区派发及张贴海报,务求让更多市民能随时随地取得所需的法律资讯。
法务局欢迎社会各界一同参与普法工作,如果有兴趣取得“法律瞬识"海报,请致电法务局公共关系处杨小姐,电话:87957162。

市政署持续监察进口食品的核辐射水平
自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以来,市政署一直对进口食品中放射性核素水平采取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并且在入口检疫和市场销售层面持续监察食品中的辐射水平。在2020年全年和2021年首季,分别抽取802个和162个不同种类及产地的食品样本进行辐射水平检测,所有食品样本均符合食安标准,暂未见异常。
现时本澳对进口食品的管理措施当中,仍暂缓处理来自日本福岛县所有鲜活食品或动物源性食品的进口申请,故此目前澳门市场并没有来自福岛的水产等食品出售。另外,来自千叶县、枥木县、茨城县、群马县、宫城县、新舄县、长野县、琦玉县及东京都9个县区的鲜活食品或动物源性食品,在申请进口本澳时,除须符合现行进口卫生文件要求外,亦须同时附有由日本当局发出的辐射监控声明书及来源地证明,才可接纳相关申请,并在进口时通过相关检验检疫措施后才可进口。
食品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保障市民健康,特区政府制订了第16/2014号行政法规《食品中放射性核素最高限量》标准,订定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最高限量。除此以外,市政署会根据第5/2013号法律《食品安全法》,可视风险程度及范围,采取一系列预防及控制措施,包括下架、回收、封存、甚至勒令禁售问题食品。若问题食品涉及超出《食品中放射性核素最高限量》标准且情节构成犯罪,涉案人可判最高监禁五年。
市政署持续关注事件,并在早年已对本澳流通及供应之日本产食品作辐射水平检测,且列作常规性检测项目之中,以确保本澳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