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署澄清:未有计划变更二龙喉公园茶座功能
市政署持续完善及优化辖下公园及休憩区等场所的配套设施,在合适的场所设置售卖亭或茶座,为市民提供方便的设备及舒适的休闲活动空间。对近日有市民于社交媒体指市政署将收回二龙喉公园茶座并改变其功能,市政署作出澄清,未有计划变更二龙喉公园茶座功能。
现时二龙喉公园茶座承租合约将于本年10月21日届满,期间,市政署并无向承租人作出任何收回茶座或不予续租的通知。而事实上,市政署于上周接获承租人书面通知不再续租意向,并表示将提早于7月22日停业。
就此,市政署已再与承租人联系了解其经营意向及具体情况,并将视乎其续约意向作出跟进。若承租人最后仍决定停业,公园茶座位置仍会维持茶座功能,待承租人合约租赁期满后,将再出租茶座予其他经营者,继续供市民使用。

市政署吁爱护山林设施 勿损坏定位标距柱
澳门山林是市民休闲郊游、亲近大自然的好场所,也是学生体验自然生态的保育基地。近年市政署在山林步行径设置有标距柱并载有地理资讯的面板,是保障行山者安全而设的辅助定位设施,呼吁行山人士切勿随意破坏,以免失去救援功能。
市政署持续优化山林设施,已于各步行径入口处安装名牌、地图架及各类提示图标,让行山人士更清晰了解行山路线、长度,以及应遵守的规则和事项。并在指示牌上新增了到达下一个位置的距离等数据,为行山者提供资讯且具辅助搜救定位作用。
当市民要在本澳十四条总长约三万七千米的山林步行径中辨别位置,除了使用配备卫星定位系统的电子器材外,设置在沿途的标距柱便是协助定位的必要设施。市政署基于公共安全考虑,在步行径内每隔约二百米便设置一条不锈钢标距柱,其面板上显示的数字分别代表三个含意的应急资讯,依序是地区、步行径、距离,以便更清晰地标识所在之处。一旦行山人士遇到山火或发生意外须求助时,只要告知所在位置最近标距柱的资讯,例如:在1-1-01至1-1-02之间,救援人员便可收窄或锁定搜救范围,能更及时调动资源开展救援工作。
然而,市政署近期巡逻时发现有多个标距柱面板遭到破坏,定位资讯无法查阅,间接影响行山人士安全,因此呼吁市民,切勿损坏山林标距柱面板,爱惜公物。同时,亦提醒市民在郊游时,不要在山林中抛弃或遗留垃圾,慎防山火,爱护自然环境,共同维护美好的郊游环境。

市政署组织澳门鲜活食品业界开拓大湾区鲜活食品货源
市政署应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邀请,组织澳门主要鲜活食品入口商及供应商代表出席在澳门举办的“粤澳农渔业交流活动”,加强两地业界的产品供需对接交流,鼓励本澳业界积极开拓货源,持续为消费者提供稳定且安全的鲜活食品及食用农产品。
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促进广东省特色优势农产品走进澳门,由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社会工作部指导,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粤澳农渔业交流活动”于五月十四日在澳门渔人码头举行。市政署组织本澳主要鲜活食品入口商及供应商,包括澳门供应商联合会、澳门蔬菜批发商商会、澳门冻肉食品业商会、澳门鲜鱼行总会、南粤食品水产有限公司及主要超级市场等业界代表出席活动。
活动提供平台予粤澳两地渔农产品及食品业界进行交流及对接,并设农渔产品展示展销环节,由广东省不同城市业界代表于活动上推介地方特色农产品。希望藉此平台让更多本澳业界认识大湾区优质的鲜活食品及渔农产品,并在符合内地供澳食品规定的前提下,为澳门引入多元且安全卫生的鲜活食品及渔农产品,满足民生需求。
本澳大部份鲜活食品及农产品由内地供应,在国家的支持下,供澳食品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持续得到有效保障。近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及《粤澳食品安全工作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下,区域间食品安全的交流及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强化。市政署继续与内地食品监管及检疫部门不断深化合作,保障食品安全及稳定供应,鼓励业界拓展供澳鲜活食品货源,积极参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首届电子政务主题工作坊于澳大举行结业礼
为期六个月的首届《电子政务主题工作坊——资讯系统开发及网络系统管理》于澳门大学图书馆举行结业典礼,由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和行政公职局局长高炳坤分别向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澳大科技学院副教授、电子政务主题工作坊课程主任黄辉于结业典礼上作课程总结时指出,「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提高行政效能」是澳门特区政府近年深入推进公共行政改革要点之一,「电子政务」作为其中一个切入点,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政府处理行政、提供服务和管理的效率,并通过统一资讯平台以互联网方式为巿民提供优质多元化服务。是次课程就是为澳门特区政府培养更多善用云计算中心技术的人才,从而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来深化电子政务的发展。黄教授勉励学员以工作坊为契机,在未来电子政务的推行实践过程中,善用所学到的内容,与特区政府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澳门的电子政务体系。
工作坊由澳大公共行政培训中心承办,培训对象是在职的政府资讯范畴人员。工作坊课程内容涵盖电子政务相关的法律知识、信息安全、前沿开发和云平台管理技术、以及实践交流4个主要模块。具体培训的内容根据《资讯系统开发》课程和《网络系统管理》课程目标和对象的特点而进行安排和展开教学。
出席结业典礼的嘉宾还有行政公职局副局长罗健仪、公务人员培训中心主任郭庆基、公务人员培训中心培训活动组织处处长布巧蓝,澳大公共行政培训中心主任税兵等。

九澳山林修复运输通道铺设防尘盖土网 以防水土流失
市政署积极进行澳门山林生态修复工作,正以循序渐进及因地制宜的方式展开。因应风雨季来临,为降低强降雨可能对林道表层泥石构成冲刷损害,市政署近期为九澳山林修复作业运输通道完成铺设防尘盖土网工作,以防止水土流失,更好地保护山林。
去年11月,市政署在九澳山开辟一条长约九百公尺的造林作业运输通道,以便运走清疏林区所产生的绿化废弃物,以及运送种植苗木和肥料等大量物资,并于上月完成对该运输通道土表铺设保护网,以减缓降雨对山林泥土的冲刷,预防水土流失的发生。并争取在踏入秋季前,于路缘完成水管等灌溉设施的铺设,同时装设消防龙头,以利于山林修复的苗木灌溉及紧急消防救灾之用。
进入风雨季,市政署会密切留意天气变化对山林修复及养护树木的影响,因时因地完善山林修复的各项前期预备设施,为后续的山林修复工作提供支援。

黑沙水库郊野公园花坛蜜源植物盛放
近年市政署致力优化本澳郊野及山林的生物多样性,藉种植能提供丰富蜜源的植物,为蝴蝶和蜜蜂等生物提供充足食物来源。早前于黑沙水库滑草场上方之花坛种植了大托叶猪屎豆,即将进入盛花期,花色美丽,欢迎市民前往观赏。
这批大托叶猪屎豆是市政署在石排湾湿地采集种子后,于黑沙农耕场苗圃区自行育种得来。大托叶猪屎豆具固氮作用,亦具景观价值,是优良绿肥作物,待植株成熟采种后,更可用于山林堆肥,有利于补充山林土壤的肥力。
大托叶猪屎豆的花果期可长至半年,因其果实外观如猪的大便得名,但也因其花色多变,不时带有紫色或紫色斑纹,故又名紫花野百合。市政署二月初在黑沙水库滑草场上方之花坛种植大托叶猪屎豆小苗,经过近两个半月的生长,将进入盛花期,大量的花蜜为蝴蝶和蜜蜂提供食物来源。
市政署在营造生态区域时,均会进行生态特徵评估,拣选合适植物种类,且制订了完善的种植期及采收后的处理程序,紧密遵守生态管控的原则,除了优化郊野公园景观,亦务求达到提高园区的生物多样性的目标。
市政署提醒市民,观花时请遵守相关的防疫措施,以策安全。

观音像儿童区三天入场人次逾一万六千 市政署今检测维护设施确保安全
观音像海滨休憩区自开放试运后,吸引大批市民前往,儿童游乐区更因人流众多,实施人流管制并开放网上预约系统疏导人潮,秩序大致良好,由五月一至三日,逾一万六千人次进场。鉴于场内设施在假期期间经高强度使用,市政署今(4日)对设施进行检测维护,以确保安全。并呼吁家长遵守指引,爱护设施,成年人更不应使用儿童游具,以降低游具耗损。
鉴于海滨休憩区儿童游乐场各款儿童游具,连日使用强度大,市政署今对场内设施进行检查维护,检查期间场地照常开放,已预约人士可照常入场,但个别设施因进行检查而曾暂停使用。目前检查工作已完成,各项设施整体状况良好。
儿童游乐场场内设置了亲子共融游具,数组适合五至十二岁,含攀爬元素具适度挑战的大型游具,深受小朋友欢迎。市政署提醒家长在带同子女使用时,应给予安全指导,并留意现场告示,按适用年龄及安全指引下使用,爱惜设施。成年人更不应使用儿童游具,尤其不要进入绳网吊桥等游具内,须遵从场内指引,注意安全,减低游具的耗损。
观音像海滨休憩区于试运阶段,市政署会密切留意各项设施的使用情况及场地安排,持续听取意见并适时作出调整改善,期望提供更多元优质的休憩场所供市民使用。

观音像儿童游乐场人流管制 市政署采网上预约分流人潮
市政署今(1日)上午十时对观音像海滨休憩区儿童游乐场实施人流管制,秩序良好。今日黄昏六时前的时段已额满,敬请市民留意。而网上预约系统已开放,市民可透过扫描二维码或登入「绿化设施预约系统(个人)」预约傍晚七时以后的场次。
为缩短现场轮候时间及疏导人潮,市民可以透过扫描二维码(QRCode)或登入「绿化设施预约系统(人)」https://app.iam.gov.mo/gfbooking预约场次。预约者在登入系统选择相应的场次后,输入电话号码就可以接收确认信息。活动时段须凭已成功预约之二维码入场,而每个二维码最多可供三人进场。
因应节假日使用者众多,市政署已加派人手在场维持秩序,持续监察人潮状况调整措施,并采分批、分时段进场,每场玩乐时间为一小时,以便让更多儿童分批入场玩乐。而在每场次结束前,市政署工作人员均在现场广播,提醒家长带同子女离场,以便下一时段使用者进场,市政署再次呼吁市民留意并谅解,配合在场工作人员指示。
市政署再三提醒家长在带同子女使用公共设施时,务必照顾好同行儿童,从旁给予安全指导,并留意现场告示,按适用年龄及安全指引下使用,互相礼让,遵照现场工作人员指示,以免对其他设施使用者造成影响。
同时,市署呼吁市民无须急于短期内前往,避免因等待入场及人潮拥挤,影响游玩乐趣。

市政署办技术交流会 助本澳食品便利入内地
为推进落实《关于输内地澳门制造食品安全监管合作安排》,市政署继年初邀请拱北海关代表为本澳业界举办有关《合作安排》说明会后,日前再与二十多名本澳食品企业代表举行技术交流会议,详细讲解《合作安排》框架下产品输入内地的申请流程、准入条件及卫生要求等内容,透过案例和经验分享,协助本澳企业了解参与《合作安排》的细则。
随著《合作安排》正式生效,市政署持续向本澳食品业界提供技术支援,协助有意参加《合作安排》的企业优化内部食品安全管理系统、提升企业及产品的食品安全与质量,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使本澳生产食品更便捷地进入内地市场。根据《合作安排》相关协定,符合资格的本澳食品生产企业可申请使用《合作安排》,透过澳门源头监管,实现口岸通关时享受“优先现场查验”、“无须留置待检”等便利措施,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同时,企业可及时掌握相关食安标准及规定,减少产品因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损失,并透过预先申请审核、确保产品符合准入要求。
为了让更多本地厂商了解当中的具体操作,在澳门厂商联合会的组织下,市政署日前与二十多名有意参加《合作安排》的本澳食品生产企业代表进行技术交流,讲解《合作安排》的申请手续、内地食安标准及签发卫生证书等技术要求,并提供申请范例,让业界更清晰各项申请手续及卫生操作要求,并即时解答企业的查询及听取意见。出席的食品企业代表主要关注《合作安排》框架下的便利措施、执行细节、卫生证书的时效性及内地食安标准等议题。是次技术交流会议有助市政署了解本澳食品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透过提供具针对性的技术支援与协助,提升本澳食品安全及生产质量。
市政署提醒,符合申请《合作安排》的食品类别包括月饼及糕点等,业界若有意让有关产品可及时于内地市场应市,把握中秋佳节商机,可尽早谘询并提出申请。如有任何疑问,可于办公时间致电8795 2643或2852 6943查询,或于市政署食品安全资讯网www.foodsafety.gov.mo及食安资讯流动应用程式(App)上的《合作安排》须知及申请手续专页查阅详情。

观音像海滨休憩区试运顺利 游具新颖冀家长遵指引重安全
观音像海滨休憩区开放试运,首两天运作情况顺利。市政署预计五‧一劳动节假期期间会吸引大批市民前往,儿童游乐场将按现场情况实施人流管制,采取潮水式放行或暂停进入安排,敬请市民留意并配合。同时,场内部分游具具挑战性,市政署再次呼吁家长看顾子女,参照现场指示,按子女的年龄选择适合的游具,安全使用,共享欢乐亲子时光。
观音像海滨休憩区儿童游乐场开放时间为早上七时至晚上十一时,场内设置了亲子共融游具,设数组适合五至十二岁,含攀爬元素,可锻鍊身体协调性及平衡感,兼具适度挑战性的大型游具,让小朋友在玩乐中学习不同技巧及锻鍊体能。开放两天已吸引不少家长带同子女到场游玩,场内整体秩序畅顺,市政署已安排人员维持秩序,加强注意较具挑战性设施的使用情况。
市政署提醒家长在带同子女使用公共设施时,从旁给予安全指导,并留意现场告示,按适用年龄及安全指引下使用。同时,亦呼吁市民无须急于开放初期前往,待人潮过后,有充裕的时间及空间,会有更好的使用感受。
经过两日试运,综合使用者的建议和实际情况,市政署将在儿童游乐场达到一定人数时,将采潮水式放行,以调控场内人数。市政署会持续监察人潮状况调整措施,甚至暂停进入,敬请市民留意并谅解,配合在场工作人员指示。
同时,市政署也会加强各设施的清洁、消毒,并呼吁市民在使用公共设施时需加强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共同做好防疫工作。
此外,休憩区内还设有多功能球场、门球场、滚轴溜冰场等健身康乐设施以及约长四百米的海滨步行径,为市民大众及青少年提供多元的休闲运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