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协助市民在线开设“澳门公共服务一户通”帐户,行政公职局联同多个公共部门和社团,于本澳不同地点设立“一户通”临时服务点。自1月1日起,“一户通”新增网上办理在生证明服务,市民反应积极,4日内已有约1.7万人透过“一户通”手机应用程式,成功办理在生证明。

除临时服务点外,由明(5日)起,将一连3日举办教学专场,以协助市民在线开立“一户通”及推广网上办理在生证明。时间为上午9时30分、10时30分、11时30分,下午3时、4时、5时;地点包括黑沙环政府综合服务大楼、市政署综合服务中心(中华广场)、离岛政府综合服务中心。

“一户通”临时服务点分布本澳各区,包括:

3个公共部门(行政公职局、市政署、劳工事务局)的指定服务点(其中劳工事务局站点仅限办公时间内运作);

  • 水坑尾公共行政大楼;
  • 黑沙环政府综合服务大楼;
  • 离岛政府综合服务中心;
  • 市政署辖下各市民服务中心及其分站;
  • 劳工事务局总办事处;
  • 劳工事务局龙成办事处;
  • 劳工事务局职业培训中心。

3个社团(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澳门工会联合总会、澳门妇女联合总会)的指定服务点;

  • 街总属下各区社区中心及青年中心;
  • 工联属下老人中心及各区社区中心;
  • 妇联属下的综合服务大楼、家庭服务中心及长者日间中心。

行政公职局提醒,经由“一户通”,受益人可一次性办理社会保障基金、社会工作局及退休基金会的在生证明手续,而除了由受益人登入本人帐户办理外,亦可透过其配偶、直系亲属(父母、子女)的帐户进行办理。此外,行政公职局已于1月1日起支援外地手机号码接收验证码,以便利长居外地的澳门居民完成网上开户手续。

市民在使用“一户通”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可致电政府资讯中心热线8866 8866查询,或浏览行政公职局网页了解详情。

截至昨(2日),“澳门公共服务一户通” 用户已突破10万。同时,“一户通”自新增网上办理在生证明服务以来,市民反应踊跃,2日内已有8千多人经由“一户通”手机应用程式,成功办理在生证明。

自1月1日起,市民可透过“一户通”一次性办理社会保障基金、社会工作局及退休基金会的在生证明手续,全程无需亲临柜枱,即使身处外地亦同样适用。2日内共有8千多人经由“一户通”成功办理,其中约1千人透过其配偶、直系亲属的帐户进行办理。另有约7,500名市民使用自助服务机完成在生证明手续。

为了便利长居外地的澳门居民使用“一户通”各项便捷服务,行政公职局已于1月1日起支援外地手机号码接收验证码,以完成网上开通手续。过去2日,逾1,300名来自内地、美国、法国、澳洲、葡国、新加坡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本澳居民以海外手机开户。

随着电子政务法律及施行细则在去年9月27日生效,行政公职局简化了“一户通”开户手续,增设网上遥距开户功能,用户量亦随之稳步增长。并推出“一户通”简易版手机应用程式,提供更简洁、清晰的操作页面予市民使用。目前,多个部门的公共服务已陆续进驻“一户通”,范围覆盖广泛,包括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创业及营商、公证及登记等。随著“一户通”用户数逐渐规模化,行政公职局将有序推动更多常用服务落实电子化,全面营造简政惠民、便商利企的环境。

因应冬季黑沙海滩公园人流较少,且经评估烧烤设施的使用需求较早前缓和,市政署正计划开展黑沙海滩公园烧烤区的第二期优化及改善工作,铺设烧烤场行人路路面,加种植物等,同时巡查发现场内烧烤设施部份出现松脱的问题亦将一并处理。配合工程,黑沙海滩部份烧烤区域今(2日)起暂停对外开放,而须预约使用的五十五套烧烤炉将不受影响,维持开放使用。

为满足公众对户外休憩场所的需求,早前开放位于黑沙海滩公园内之新建烧烤场,试营运期间,市政署经听取了使用者意见及作实地评估,将于下周起开展黑沙公园烧烤区的第二阶段优化及改善工作,当中包括为现时砂砾地面铺设地砖路面、加种植物提高绿化面积,并包括巡查发现烧烤设施部份出现松脱的情况将一并处理,优化场所设施,提升大众的使用感受。

有关各烧烤区的使用情况,大众可登入市政署网页www.iam.gov.mo查阅,并可按实际情况以预约或先到先得两种不同方式安排活动。对需要网上预约的设施,市民可透过市政署网页活动报名系统http://app.iam.gov.mo/ActivityWeb预约登记。

配合卫生局发出的防疫指引,凡进入烧烤区之人士须出示当天有效之澳门健康码及接受现场测量体温,并要戴上口罩及应保持至少一米之社交距离,如遇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人士,谢絶进入。市政署呼吁公众使用有关场地时须遵守相关防疫指引及措施,并配合现场工作人员。

为便利长居外地的澳门居民使用“一户通”电子化服务,行政公职局进一步完善现有遥距开户功能,由今日(1月1日)起支援外地手机号码接收验证码,以在线开通帐户。

在外地居住的澳门居民进行网上开户时,只需下载“一户通”手机应用程式,选择适用的电话区号(如中国内地为“+86”、香港地区为“+852”)并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和填写个人资料,再按指令进行面容识别、同意协议及设定用户名及密码,便可在线确立电子身份识别,成功开通“一户通”帐户。帐户持有人即可登入“一户通”,随时随地使用特区政府各项电子化服务。

倘身处外地的居民具备澳门手机号码并有使用短讯漫游服务,而电信服务供应商的漫游服务能够覆盖所处国家或地区,亦可透过有关号码来接收验证码。市民如有疑问,可先向电信服务供应商查询。

网上开通“一户通”所应用的面容识别技术,只会将使用者的面容特徵数据,通过单向加密形式送至身份证明局作比对,过程中,行政公职局或其他部门均不会保存相关面容特徵资料,高度保障用户的个资安全。

行政公职局积极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有序扩展“一户通”使用范围,并且逐步优化用户体验,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便捷、安全和稳定的电子化服务。

市政署致力改善澳门绿化景观,持续加大城市绿化的密度及提升绿化质素,打造「健康城市」,为市民营造更优质的生活空间。市政署于本年重点加强城市主干道及圆形地,以及轻轨沿线的绿化,种植绿化效果显著、抗风力强、或具赏花性乔木。

本年市政署于全澳各区共种植二千馀株树木,当中主要干道有一千八百三十六株,公园种植二百三十三株。地点包括:马度博士大马路、四月二十五日前地、马场北大马路至友谊桥大马路、孙逸仙大马路及休憩区、氹仔轻轨沿线、北安大马路至伟龙马路、望德圣母湾大马路、霍英东博士大马路,体育馆大马路、广东大马路、机场大马路、体育馆大马路、莲花海滨大马路、黑沙马路、贾梅士大马路及石排湾公屋群周边道路等。

于本澳市区种植树木受台风及地下管线等因素制约,且考虑生态及优化城市景观,植树时会考虑选择抗风、遮阴效果佳及景观效果良好的树种,并优先选择乡土树,包括大叶紫薇、大腹木棉,假苹婆、树头菜、锦叶榄仁及秋枫等抗风力强又具美化城市、净化空气、降低环境噪音及减少热岛效应的功能,让社区增添色彩,为市民提供舒适及优质生活环境,打造可持续发展之优质健康城市。

市政署新推出「澳门古树名木」专题网页,介绍《古树名木保护名录》中各棵古树名木在澳门各区的分布情况,以及每棵树的特性和资料,便利市民查阅有关资料,同时促进社会大众更深入认识并共同保护古树名木。

年满百岁的古树和具特殊意义的名木是作为澳门历史进程的见证,是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综合载体。这些树木对澳门而言,不仅是珍贵的自然资源,还承载着社会大众的集体回忆,以至风俗文化、历史、气候、植物区系及植被演替等资讯。故此,除制订《古树名木保护名录》、《澳门古树名木养护指引》,在法律以及养护技术上进一步保护这些古树名木外,最近市政署更推出「澳门古树名木」网页,提供更多资讯并提升查阅该等资料的便利性,让更多市民能多方面认识本澳的古树名木,加强保护意识,理解保护古树的重要性,爱护澳门的每一株树木。

透过网上平台可以了解古树名木的分布位置、生长情况和资讯,例如:树木编号、树种、树木年龄、相片、简介、位置及健康情况等。古树名木数量以路环为最多,亦有分布在澳门半岛,如松山、白鸽巢、二龙喉、卢廉若、螺丝山、大炮台、加思栏等公园;部分会分布于民国大马路、竹湾马路等街区。品种方面如龙眼、假菩提树、榕树、樟树、海南蒲桃、大叶合欢、菠罗蜜、华润楠、石斑木等树种。市民不妨按图索骥,找寻在生活环境周围的古树名木。

市民如对古树名木有疑问,可致电市政署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或浏览市政署「澳门古树名木」专题网页https://nature.iam.gov.mo/oldtreesonline/了解更多。

政府公报早前刊登第235/2020号行政长官批示,市政署市政谘询委员会二十五名委员获续期两年,有关的续期符合特区政府委任谘询组织成员的相关规定。

根据第9/2018号法律《设立市政署》第十五条的规定,市政谘询委员会委员由行政长官透过公布于《公报》的批示委任及免职,任期最长为三年,可续期。根据特区政府有关委任谘询组织成员的规定,成员任期为二至三年,可连任二至三届,但任期最长不超过六年,每人最多可同时出任三个谘询组织的成员。

现任的市政谘询委员中自荐的超过三成,被推荐的约占六成,在任期结束前都希望继续发挥其专业及社区服务经验,为市政工作提出意见、献计献策。在过去两年中,各位委员积极参与市政谘询委员会的工作,已累积了一定的市政工作经验,市政署相信有关的续任将有助持续推动市政的不断完善,更好地服务市民。

立法会选举管理委员会主席及委员今(29)日就职,主席唐晓峰表示,选管会在今天就职后随即举行第一次工作会议,有序开展选举的各项工作,并优先检讨上一届选务工作上的不足之处。

立法会选举管理委员会主席唐晓峰,委员黎裕豪、戴祖义、高炳坤、容光亮、陈露,下午在政府总部向行政长官贺一诚宣誓就职。

唐晓峰在仪式后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感谢行政长官的信任,委任他担任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选举管理委员会主席。选管会稍后将逐步开展选务工作,优先检讨上一届立法会选举事务工作的不足之处,尤其是研究选举日当天可以改善的空间。另外,因应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他透露,选管会稍后将会与卫生部门进行沟通,包括商讨宣传期及投票日当天的相关防疫措施,以便将选举工作做到最好。

唐晓峰指出,选举日期的订定属行政长官权限,因此需待行政长官作出相关决定后才能对外公布。

对于投票站的数量,唐晓峰表示,立法会选举选民人数从上一届的30万多增至本届的32万多,故此本届票站数量可能相应增加,但仍需待选管会稍后进行具体分析后再作决定。他提到,去年有一部分票站的空间较为有限或轮候时间较长,选管会将研究如何再作优化。他补充表示,选举预算亦有可能因此而上升,但选管会将按实事求是的原则作考虑。

对于有传媒问及有关参选人的参选资格,唐晓峰表示,在不违反《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选举法》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参选。而参选时,参选人必须签署声明书,声明其拥护《基本法》及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唐晓峰提醒,本澳合资格但未登记为选民的永久性居民,若想在明年举行的第七届立法会选举中行使投票权,必须在本年12月31日前登记为选民。居民可前往行政公职局或在特定时段设立的选民登记站办理登记申请,亦可选择使用自助服务机办理。

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选举法》,立法会选举管理委员会由1名主席及至少5名委员组成,由行政长官委任,选管会在其成员就职之日开始运作。

【新闻局】立法会选举管理委员会成员就职

市政署今日(十二月二十九日)下午接获澳门海关通报,于路环谭公庙附近海面发现一海豚尸体,经初步鉴定为江豚。

市政署接报后,即时安排人员到现场跟进。经检查和初步测量后,鉴定该动物尸体属雄性幼年江豚,体长1.2米,发现时体表皮肤已全部脱落,体表破裂且器官外露,属严重腐烂,估计死亡后随海水漂流至发现的水域。

市政署呼吁,市民如发现海豚搁浅个案,请即致电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通知相关人员到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