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务局 – 商业及动产登记局推出商业登记讯息平台服务
为配合特区政府推行智慧政务,以及贯彻公开商业登记讯息,以保障受法律保护交易安全的目的,法务局–商业及动产登记局推出商业登记讯息平台服务。
目前,在进行商业活动过程中,本澳公司需要提供商业登记证明或商业登记书面报告(查公司纸),以证实其资格及法定代表的签名方式。
为此,除了早前已推出的网上申领商业登记证明(电子版)及查公司纸(电子版)外,法务局–商业及动产登记局再推出商业登记讯息平台服务。平台具有免费及即时显示已获确认的商业登记讯息的优点,且不受地域限制。任何人只需输入相关登记编号或关键字,可即时获取本澳商业企业主(包括自然人商业企业主及法人商业企业主),以及企业的基本登记讯息,如公司的登记编号、商业名称、住所、所营事业、资本额、行政管理机关成员及其签名方式等。
此外,平台亦方便有意成立公司的人士预先自行检查拟采用的商业名称(公司名称)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有助节省公司名称获批准使用的时间及金钱。
随着平台的推出,特区政府冀能提高商业登记讯息的透明度,降低取得登记讯息所需的营商成本,以及进一步为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营商提供便利,促进区域商业活动发展。
商业登记讯息平台的网址为:
https://eservice.dsaj.gov.mo/dsajservice9/commercial-platform

选民登记册自1月19日起公开展示10日
行政公职局根据《选民登记法》的规定,将由1月19日(星期二)起至1月28日(星期四),连续十日(包括星期六及星期日),在水坑尾街公共行政大楼地下大堂展示选民登记册。
按法律的规定,任何选举均须使用选举日期公布前已完成展示的选民登记册作为选民行使提名、被选和投票等选举权利的依据。而第七届立法会选举已订于2021年举行,因此,只有被登录于上述选民登记册的选民才具有参与是次选举的各项选举权利。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自然人选民人数为325,180人,而法人选民为813个。选民登记册展示期间,任何选民如发现其选民资料错误或缺漏,可以书面向行政公职局提起声明异议以作更正或补充。
选民登记册的展示时间为2021年1月19日至2021年1月28日早上9时至下午6时,中午不休息。除亲临外,自然人选民还可凭永久性居民身份证使用 “自助服务机”、“城市指南” 或以 “一户通” 登入选民登记网页(www.re.gov.mo)查阅。而法人选民则可于网页浏览法人选民登记册的电子档。
市民如对选民登记册的展示有任何疑问,欢迎致电8987 1704或8866 8866查询。

市政署广告及招牌准照续期可经“一户通”办理
今年一月一日起,市政署“车辆上的广告准照”以及“长期广告及招牌准照”之网上续期服务,正式加入到“澳门公共服务一户通”。准照持牌人可足不出户,全程透过“澳门公共服务一户通”网页版或手机应用程式,办理广告准照续期的相关手续。
“澳门公共服务一户通”内提供查阅准照资料、递交申请、缴费,以及最后领取新发之数码证照等功能。准照持牌人须持有“一户通”帐号,便可透过“一户通”或市政署网站网上服务https://www.iam.gov.mo/c/online/submenu/,点选指定续期项目,拣选要续期的准照,并按系统指示填写资料,及缴纳倘需之费用后,就可以递交续期申请。续期申请审批完成后,申请人将会收到市政署发出的确认电邮或手机短讯通知。其后,只要再次登入系统,就可自行下载及列印相关准照,不受办公时间限制且无须亲临服务中心轮候办理及领取准照。
为落实特区政府电子政务的施政方针,市政署于二零一九年及二零二零年相继优化广告准照之行政手续,准照持牌人透过网上续期系统便可自助完成准照续期,简便快捷且稳妥,不再受限于办公时间及地点。随著“一户通”服务不断拓展,以往可透过市政署网上帐号办理的服务,也会逐步整合并陆续进驻到“一户通”之中,市政署网上帐号持有人可尽快注册“一户通”帐号,体验更便利的电子服务。如对广告准照续期有任何查询,可致电市政署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

2021年度年宵市场及临时售卖神香风车摊档停办
市政署持续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因应周边地区当前疫情变化,调整各项市政工作及措施,以配合整体防疫需要。经综合评估,市政署决定停办二○二一年度农历春节年宵市场以及临时售卖神香风车摊档,投得有关摊档的准照持有人将获全数退回竞投相关金额。市政署希望社会体谅是次停办,继续坚守防疫,共同努力降低疫病传播风险。
二○二一年度农历春节年宵市场及临时售卖神香风车摊档已于去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进行公开竞投。在相关活动之承投规章中已列明,市政署有权终止或暂停有关活动。且在事前解释会及开始竞投前,已再次提醒竞投者须审慎考虑当中之风险。就是次停办,市政署将向成功投得有关摊档经营准照的持有人退回竞投相关金额。
目前,深圳、珠海、江门、中山、佛山、肇庆、清远、阳江等邻近城市已作出停办花市的安排。

市政署跟进一宗猫只尸体发现案
就网上流传氹仔区一所物业管理公司声称早前于大厦平台发现五具猫只尸体事件,市政署于今年一月五日接获该公司的通知,即派员介入跟进,实地了解。据该管理公司表示,在去年十二月十九日发现猫只尸体,于今年一月五日通知市政署,由于事发逾半个月且现场已被清理,市政署人员未能进一步采证。鉴于个案可能涉及虐待动物,已通报警方。
市政署呼吁公众一旦发现任何怀疑虐待动物行为或不明死因的动物尸体时,切勿自行处理尸体,应立即报警及通知市政署。同时,亦提醒动物饲主,应安装及定期检查动物防堕设施,避免意外发生。
根据《动物保护法》相关规定,意图令动物受痛苦,使用残忍、暴力或折磨的手段对待动物,造成其肢体严重残缺、失去重要器官或死亡者,处最高一年徒刑或最高一百二十日罚金。

市政署去年下半年完成2000多宗清渠保养 巡查逾600食肆冀社会合力保护渠网畅通
市政署去年下半年完成约二千一百多宗清渠保养工作,巡查了六百七十间食肆的隔油井,其中违规检控共一百宗。在恒常渠网清理工作中,一再发现因食肆等没有安装合适隔油井或没有按需要定期清理而令油脂凝固物阻塞下水道,曾于一段下水道清出超过二千公斤油脂垃圾。市政署将持续加强巡查,对违规食肆作出检控,并呼吁社会合力保护渠网,勿非法排污,阻碍雨水井和渠道的正常运作。
在去年下半年,市政署出动超过一万四千多人次,完成清渠保养工作约二千一百多宗,处理一千一百三十宗渠务投诉。在日常巡查及渠网清理中,经常发现有油脂凝固物及水泥砂浆等阻碍下水道运作,上月更发现黑沙环一个沙井被大量油脂硬块阻塞,须使用泵车及通渠机具疏通沙井及周边渠网,清出逾二千公斤油脂垃圾。追查成因主要涉及一些食肆或场所没有安装合适的隔油井,或没有定期清理隔油井所致。
为加强巡查,市政署在去年下半年巡查了六百七十间食肆的隔油井,违规检控一百宗,有关违例者可被罚款两千五百至三万五千澳门元,倘在期限内仍未作出纠正,有关场所有机会被实施暂时封闭。市政署将持续加强巡查,对没有安装合适或没有按须要定期清理隔油井的食肆提出检控。
为保持渠道正常运作,市政署透过恒常巡查,检视各下水道的运作状况,安排疏通清理及保养工作,亦加强对水浸黑点的渠网监察、渠道清理及巡查等,尽量减低暴雨时出现水浸的情况。市政署呼吁要维护公共渠网畅通,必须靠社会各界合力,切勿胡乱将固体垃圾及油污倾倒入下水道,阻碍雨水井和渠道的正常排放。

优化垃圾收集设施 五个压缩式垃圾桶投入使用
市政署近日分别完成于林茂塘街、土地庙里、关闸广场、马揸度博士大马路及马交石巷,设置共五个压缩式垃圾桶,并已投入使用,提升花王堂区和花地玛堂区的垃圾收集及处理能力,改善社区环境卫生。
市政署一直关注并致力改善本澳各区的环境卫生,林茂塘街及土地庙里位处内港一带,人口密集,而区内住宅楼宇大多不设垃圾房,居民主要依赖公共垃圾收集设施处理生活垃圾。为更有效处理该区垃圾,市政署将原土地庙里十一号M06垃圾房优化为压缩式垃圾桶,同时亦于林茂塘街增设压缩式垃圾桶,提升该区处理垃圾的能力,改善周边卫生情况。此外,考虑到关闸广场西侧旅游巴停车场使用率较高且人流众多,故于广场内设置压缩式垃圾桶,以取代原有的数个大型街道垃圾桶。
另外,市政署亦于黑沙环区有序地推动设置压缩式垃圾桶,首阶段已完成马揸度博士大马路六百零七号对出,以及马交石巷两个压缩式垃圾桶的设置。
上述压缩式垃圾桶相继投入使用后,市政署于二零二零年度于全澳各区共完成了八个压缩式垃圾桶优化计划,并相应取消了十一个大型街道垃圾桶,令全澳压缩式垃圾桶增加至九十七个,同时亦使街道垃圾桶总数由高峰期的超过一千六百个降至现时一百二十三个。市政署会持续推动垃圾收集设施的优化工作,同时完善现有的垃圾收集设施,提升设施的卫生及使用条件,方便市民将家居垃圾正确弃置公共垃圾收集设施内,共同维护本澳环境清洁。

市政署将于黑沙水库种植千株树苗
市政署有序进行山林修复及林份改造工作,当中黑沙水库部分地区因受近年台风及其他因素影响,出现多株树木倒塌或枯死及受藤本植物危害持续衰退而死亡,故市政署将于有关林区种植约一千株树苗,前期包括清理薇甘菊和枯树、开挖树穴及进行土壤改善等工作将于一月中展开,期间可能对市民行山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澳门近年多次遭遇强台风的吹袭,各山林受到不同程度破坏,虽部分林区受损不严重且森林自然恢复力旺盛,但仍有广泛山林受到损害须持续修复改造。当中市政署人员对离岛山林进行综合评估调查后,发现黑沙水库健康径标距柱1-06-02至1-06-03范围,约有一公顷的林区出现多株树木倒塌或枯死,且受到藤本植物(夜花藤和薇甘菊等)的严重危害,大面积的覆盖让树木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持续衰弱至死亡,且林下的苗木也因无法获得阳光顺利成长,导致林区无法自然更新。为了避免该林区逐渐丧失生态功能,甚至扩大至周边健康的林区及影响园区景观,市政署计划于该区种植约一千株苗木。树苗以本澳原生的树种为主,种植适生、长寿、抗逆性强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藉以增强澳门山林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计划种植的树种包括:树型漂亮的绒毛润楠、黧蒴锥、红花荷,可提供丰富蜜源和果源的鸭脚木、铁冬青、苹婆,可欣赏红树的山乌桕、山杜英。
计划将于本年一月中旬开展前期工作,先对区内的枯树、藤本植物和薇甘菊进行清理、开辟小型林道以利运输、开挖树穴及进行土壤改善,预计至三月中旬陆续种植新苗木。为保障安全,工作期间将按实际情况可能须围封部分范围,敬请市民配合及体谅。期望届时种植之树苗能尽快适应山林,逐步恢复区内生态和优化区内自然环境。

受货运影响农历年售卖及燃放爆竹烟花活动须取消
市政署收到成功投得二○二一年售卖爆竹烟花准照持有人来函,表示负责承运爆竹烟花等物品出口之广西北海码头于今年元旦起进行整改,暂停货物运输。由于有关危险品不具备条件按内地相关要求运抵本澳,经评估,市政署决定取消本年农历年售卖及燃放爆竹烟花活动,投得本年售卖爆竹、烟花及火箭档位的准照持有人将获退回相关竞投金额及费用。
根据内地相关要求,自二○一六年起,烟花爆竹等须以水路方式运输至澳门,并须于内地具处理相关危险品能力及许可之港口起卸,以确保安全。
原于二○二一年二月十一日至十七日举办的“农历新年期间售卖及燃放爆竹、烟花及火箭活动”,在澳门半岛和氹仔区分别设八个和五个档位,并已于去年十二月四日作公开竞投,最终十三个档位全部以底价五千元成交。市政署将向成功投得档位经营准照的持有人退回竞投金额及其他相关费用。

市政署与卫生局办冷链食品应变措施讲解会及培训 提升防疫意识及应变能力
因应新冠病毒疫情变化,市政署持续加强对冷链食品安全检疫及防疫消毒措施,日前更联同卫生局为本澳食品业界举行「冷链食品样本核酸检测呈阳性之应变措施讲解会」,详细介绍检出阳性个案下,须采取的应变及跟进措施。另外,亦重点为须处理阳性检测样本之抗疫人员提供培训,尽力降低病毒透过受污染冷链食品传入本澳的风险。
目前对进口冷链食品、仓储环境及接触冷链食品之人员已推行病毒核酸检测,为完善各项部署,市政署联同卫生局按风险程度制定防控应急预案,倘一旦病毒核酸检测发现阳性个案,将根据风险程度与疫病防控要求,采取一系列跟进及处理措施。当中包括应急措施启动、讯息通报、仓储地点围封、车辆工具及环境全面清洁消毒、追踪货物流向、货物封存并销毁、对涉事产品采取入口管制、对涉事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医学观察隔离、复查复检、以至应急措施解除等。适时透过风险交流工作,强化持份者防疫的意识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为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的防疫意识及能力,落实业界共同防疫的社会责任。市政署联同卫生局于一月六日,为过百名本澳冷链食品进口、批发及零售、仓储、物流等商户,以及澳门供应商联合会、澳门冻肉食品业商会等业界代表,举办「冷链食品样本核酸检测呈阳性之应变措施讲解会」。会上,市政署食品安全厅厅长张桂达、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林松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先后向出席业界及行业代表详细介绍各种检出阳性个案情境下,须采取的应变及跟进措施,并逐一回答提问。同时,呼吁冷链食品业界敦促前线员工,在工作时,时刻保持穿戴好个人卫生防护器具,继续与食品安全及卫生防疫部门充分沟通,紧密合作,配合政府防疫指导,严守冷冻食品防疫线。
随著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变化,市政署对冷链食品与环境的病毒核酸抽检量及范围会作出相应调整,为了让参与跟进及处理阳性个案的前线人员,具备足够的防疫知识以及技术,熟悉步骤,执行各项严格的预防感染控制措施。市政署于一月七日邀请了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市政署食品安全厅、环境卫生及执照厅、化验所,以及环境保护局、澳门垃圾焚化中心、澳门清洁专营有限公司、负责冷链货物消毒的外判公司等,负责跟进阳性个案后续的消毒、检测、协调货品无害化销毁工作的应变人员,提供个人卫生防护及感染控制培训。
市政署持续加强冷链食品抽检及消毒工作,自去年六月已对进口本澳的冷链食品、本澳批发市场及街市开展病毒核酸检测;去年八月已启动进口冷链食品、环境、人员三层防护把关,并持续因应疫情调整冷链食品的防疫措施,开发「冷链食品追溯系统」,更及时追踪货物流向。自去年十一月起,每天核酸检测样本数已增至二百三十个,同时更进一步实行「外包装全消毒、内包装全检测」的冷链食品防疫安排。各项防疫措施,得到冷链食品业界及航运、码头业者的支持与配合,运作大致畅顺,冷链食品入口及检疫工作保持有序且稳定,自疫情出现以来稳定民生供应。抗疫工作进入常态化阶段,业界须继续严格执行各项冷链食品防疫安排,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充分配合特区政府整体防疫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