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公共服务一户通”平台新增七项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申领电子证明及办理声明书。凡已开立“一户通”帐户的市民,可透过有关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式,在线上完成整个服务流程及进行电子支付。至目前为止,“一户通”提供三十三项电子化公共服务,行政公职局将持续与各部门协调合作,推动更多电子化服务进驻“一户通”,推进公共服务电子化,营造便民便商的环境。

是次推出的网上申领电子证明服务分别有法务局及身份证明局的商业登记、物业登记、出生登记、婚姻登记及刑事纪录的电子证明。市民在办妥证明后,将透过短讯、电邮或“一户通”收到通知,随即可于网上领取有关电子证明,而该等电子证明的法律效力等同于纸本证明。

此外,“一户通”还推出教育暨青年局学生福利基金的网上办理及领取大专助学金声明书,学费援助、膳食津贴及学习用品津贴声明书的服务。申请人只需填妥所需的资料及提交申请,待审批完成后,申请人收到短讯、电邮或“一户通”通知后便可领取电子声明书,此服务费用全免。

随著网上申领电子证明服务的推出,标志着跨部门合作及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阶段,提高服务质素,让市民足不出户便可办理政府服务。

为提升社会大众的食品安全防护意识,市政署将于十一月十一日及十一月二十五日举办「市民专场之食安教育讲座」,以《食品安全法》及日常食安操作注意事项为主题,并讲授防范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方法,费用全免,欢迎市民报名参与。

市政署每月定期举办两场「市民专场之食安教育讲座」,而十一月份场次定于十一日及二十五日,下午三时至四时十五分,在佑汉小贩大楼一楼食品业界专区多功能室举行。讲座内容涵盖《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5要诀ABCDE」、防灾善后食水及食品安全须知,以及家居防治鼠患方法等内容。食安人员会藉案例分析及深入讲解,辅以播放食安教育影片,以及安排有奖问题等教学环节,让公众轻松学习及掌握食安控制要点,尤其是如何避免交叉污染、谨慎选购食品食材、保持清洁和彻底煮熟、危险温度带以及努力维护澳门食品安全等关键技巧及重要理念,灵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以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市民专场之食安教育讲座」课时约一小时,以粤语进行,费用全免,有兴趣参与之市民可于办公时间内致电8296 9855或8296 9857报名参加。座位有限,额满即止。配合特区政府防疫工作,参与者在进场时须测量体温、佩戴口罩及出示澳门健康码。

市政署持续推动本澳食安教育工作,举办各类型食安教育及培训课程,亦提供食品资讯站预约导赏服务,进一步加深业界及市民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强化社会大众的食品安全自主防护意识。食安培训等资讯详情,市民可浏览食品安全资讯网页www.foodsafety.gov.mo及食安资讯手机应用程式。

教育暨青年局积极推出各项电子服务,以有效配合特区政府之《电子政务》政策。

其中学生福利基金于2020年10月24日起正式啓用“大专助学金声明书”及“学费援助、膳食津贴及学习用品津贴声明书”网上申请服务,方便市民随时随地递交申请,省时便捷。

上述两项声明书的网上申请于10月24日推出,申请人须向行政公职局申请“澳门公共服务一户通”电子帐户,以便于统一的网站平台或流动应用程式使用由特区政府提供的各项电子化服务。当申请人完成申请“一户通”帐户后,便可在网上填写申请表,无须亲临办理。申请人在网上完成整个申请手续后,更可以选择收取纸本或电子版的声明书。

教青局将持续优化电子服务,并陆续增加服务范围。

昔日的公厕,总是予人肮脏、潮湿、恶臭等负面印象,为了改善公厕的环境及卫生,澳门特区政府市政署持续推行优质公厕翻新计划,透过建筑师的构想和创意,为市民建造融入人性化设计,结合实用和美观的优质公厕。

有份参与是次项目的仲仁建筑设计公司,由两位80后的建筑师林立仁和杨仲达共同创立,他们分别于美国的哈佛大学及澳州的南澳州大学完成学业后,选择返回澳门发展。他们表示,希望透过留学所得,关于建筑、室内设计及城市规划的知识及经验,把具国际视野的设计融入于市政建设,为澳门的城市发展作出贡献。

为配合社会发展,减少疾病传播,澳门特区政府市政署近年持续优化公共卫生设施,通过新增、改善公厕环境及完善相关设施配置,为市民及旅客提供更安全舒适的卫生空间。2020年,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袭,以及配合特区政府防疫抗疫工作,并落实以工代赈,扶助本澳中小企,保障本地工人就业的政策,市政署于今年初加快推进优化公厕计划,预计提供逾1,200个就业职位,部份公厕已完成优化工程并重新开放使用。

市政署于十一月一日接获卫生局通报一宗怀疑集体胃肠炎不适事件,涉及两群组共三人不适。市政署已即时派员到涉事场所调查,期间在涉事场所抽取食品及环境样本进行化验,同时著令场所进行全面清洁及消毒,市政署将持续跟进事件。

据报,是次集体胃肠炎事件涉及三名患者,分别来自两个用膳群组,皆于十月三十一日中午在澳门风顺堂街8号「转角泰厨房」用餐,期间曾进食蛋包饭等食品。相关患者最早于翌日清晨起,陆续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炎症状。经卫生局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进食记录、潜伏期和症状,事件较大可能由细菌性病原体引起。

市政署接报后已即时派员前往涉事场所进行卫生调查,抽取食品及环境样本进行检验,并著令涉事场所对食品制作及储存区、设施设备及用具等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同时,要求场所负责人安排员工修读「食品卫生督导员课程」及「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基础班」,以加强人员对食品及个人的卫生意识。

市政署将持续跟进事件,如发现违反法律法规,将依法作出检控。根据《食品安全法》,如属行政违法行为,将可被科处五万至六十万澳门元的罚款,若情节触犯「生产经营有害食品罪」而被检控,可被判处最高监禁五年或最高六百日罚金。

据卫生局向市政署通报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今年接获因沙门氏菌而引起胃肠炎不适的个案明显升高,当中可能涉及进食生或未煮熟的鸡蛋及鸡蛋制品,以及未有妥善处理生熟食材而导致交叉污染。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养殖和野生动物中,多见于食用动物、及其内脏或制品中。受感染患者通常为进食了受污染的生或未煮熟蛋或蛋制品、奶或奶制品、肉类或肉类制品等,然而沙门氏菌不能在高温下生存,彻底煮熟食品可有助消灭沙门氏菌。一般受沙门氏菌感染患者通常会出现急性发热、腹部疼痛、腹泻、恶心,有时呕吐等症状。特别是幼儿和老年患者,沙门氏菌可能引起严重的脱水并威胁生命。因此,高风险人士,如婴幼儿、长者及孕妇,应尽量避免进食生或未经彻底煮熟的蛋和蛋类制品。

市政署呼吁业界必须遵守食品卫生及安全之要求,在制作过程中必须将食品彻底煮熟;注意环境及个人卫生,确保食材和食品的储存及制作过程安全,生熟食品应妥善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为配合由多个政府部门联合举办的“2020普法新TEEN地”青少年法律推广月活动,以及进一步向公众普及澳门文化遗产知识与《文化遗产保护法》,文化局于今明两日(10月31日至11月1日)中午12时至下午6时于疯堂斜巷及美珊枝街5至7号户外空间举办“《文化遗产保护法》推广嘉年华2020”,现场设有舞台表演、摊位游戏、讲座及工作坊等,活动免费入场,欢迎市民到场参与,感受嘉年华的热闹气氛。

开幕礼于今日(10月31日)下午3时在疯堂斜巷举行,由文化局局长穆欣欣、法务局局长刘德学、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副部长殷汝涛、文化局副局长梁惠敏、司法警察局社区警务及公共关系处处长郑宝湘、教育暨青年局教育研究暨教育改革辅助处处长郑锡杰、消防局研究及策划厅副一等消防区长黎嘉韵及治安警察局公共关系处副警司卓高弛主礼,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李熙爗、梁颂衍、蔡田田、江淳、谭志广,文化遗产厅厅长蔡健龙、文化遗产保护处处长何卓锋出席观礼。开幕礼上,文化局局长穆欣欣分别向活动协办单位,包括澳门旅游学院特邀副教授及旅游企业管理及文化遗产管理课程主任沈毅孟博士、澳门文物大使协会会长柯浩然等致送感谢状,以表谢意。

《文化遗产保护法》于2014年3月1日正式生效,为推动社会各界认识及共同保护澳门珍贵的文化遗产,文化局一直以多种方式及渠道宣传文化遗产及相关的保护资讯。今年“《文化遗产保护法》推广嘉年华2020”由文化局、消防局、司法警察局、治安警察局合办,并由澳门旅游学院、澳门文物大使协会及澳门文化遗产协会等多个本地文遗团体及高校协办,为市民带来丰富有趣的节目。当日活动包括以文遗为主题的游戏摊位及讲座、音乐和舞台表演、体验文物修复的互动工作坊、“Fun享文遗”童趣填色及儿童彩绘工作坊、“3D景点模拟拍照区”等, 让市民在欣赏表演、参与游戏及赢取礼品的同时,加深对本澳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对《文遗法》的认识。活动首日吸引不少市民参与,现场气氛热闹。

一连两日的嘉年华将于11月1日下午6时结束,欢迎市民踊跃参与,活动详情可浏览文化局网页www.icm.gov.mo。为做好防疫工作,文化局在活动期间将加强场地的清洁及消毒,参与活动的市民必须佩戴自备口罩、接受体温探测,并出示当天的个人健康码,配合现场的人流控制措施。

2020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澳门考区客观题考试,已于10月31日在法律及司法培训中心举行。考试期间,中国法律服务(澳门)公司总经理梁刚到场检查考试组织工作。司法部透过远程视频巡查系统对考区进行检查与指导,并对澳门考区考场的布置、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以及法务局考务组织实施工作给予肯定。

今年澳门考区共有58人报考,51名考生出席了客观题全部科目考试,出席率87.9%。

为积极推动市民对《宪法》与《基本法》以及「一国两制」有更多认识,加深爱国爱澳情怀,市政署将于十月三十一日(星期六)举办「澳门基本法纪念馆宣传日」活动,透过摊位游戏、影片播放等环节,寓教于乐地进行推广。凡参加当日问答游戏并答案全对者,将可参与大抽奖环节,有机会获得电子产品、家庭电器及购物券等丰富大奖,欢迎市民踊跃到场参与。

澳门在《宪法》与《基本法》以及「一国两制」的指引下,多年来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实现了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澳门基本法纪念馆透过各个展区让居民更直观了解《基本法》的产生过程以及实施情况。为加深社会大众尤其年青人对《宪法》与《基本法》的关系有更正确理解,同时对澳门基本法纪念馆有更多认识,市政署将在十月三十一日在纪念馆举办「澳门基本法纪念馆宣传日」活动。

活动时间由上午十时至下午五时,现场除了设有问答游戏、摊位游戏、填色区及播放影片等内容,并安排导赏员带领居民游走各展区,共同回顾过去并见证《基本法》的成功落实,从而增强对国家、对澳门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弘扬「爱国爱澳」核心价值。同时,凡参加问答游戏并答案全对的人士,更可参与大抽奖环节赢取丰富奖品,有机会获得全方位摄影机、运动手表、气炸锅、空气清新机等、抽奖日期将另行通知。

澳门基本法纪念馆位于新口岸毕仕达大马路(综艺馆正门左侧),市政署诚邀市民踊跃参加活动,如有任何查询,可浏览公民教育资讯网http://civicedu.iam.gov.mo或致电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