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1日最后选民登记 行政公职局设流动站方便市民登记
明年将举行第七届立法会选举,为了推动合资格而未登记的居民及早登记为选民,行政公职局进一步加强选民登记服务,12月开始每天下午3时至晚上7时在全澳不同地点设置流动选民登记站,为居民提供服务。
为了方便居民办理选民登记手续,行政公职局由12月1日开始,逢周一至周六,顺序于三盏灯休憩区、氹仔花城公园旁、石排湾社区综合大楼、佑汉街市公园、台山中街及兰花前地为居民服务;另外,亦于周日轮流于下述地点设站:氹仔海滨广场、路环恩尼斯总统前地、氹仔花城公园旁。流动站现场设有专人协助使用自助服务机办理新登记或更改资料手续。
行政公职局呼吁合资格而未登记的居民,如想在明年的选举中行使提名权、参选权及投票权,必须在今年12月31日前登记为选民。详情请浏览选民登记网页:www.re.gov.mo。
2020年12月份选民登记站的服务时间与地点
日期 |
时间 |
地点 |
||
---|---|---|---|---|
流动选民登记站 |
7、14、21、28 |
星期一 |
下午三时至 晚上七时 |
三盏灯休憩区 |
1、8、15、22、29 |
星期二 |
氹仔花城公园旁 |
||
2、9、16、23、30 |
星期三 |
石排湾社区综合大楼 |
||
3、10、17、24、31 |
星期四 |
佑汉街市公园 |
||
4、11、18、25 |
星期五 |
台山中街 |
||
5、12、19、26 |
星期六 |
兰花前地 |
||
6 |
星期日 |
氹仔海滨广场 |
||
13、27 |
星期日 |
路环恩尼斯总统前地 |
||
20 |
星期日 |
氹仔花城公园旁 |
||
星期一至五 接待柜台 |
周一至周四, 上午 9时至 下午 5时 45分;周五,上午 9时至下午 5时 30分 (中午不休息) |
澳门水坑尾街 162号公共行政大楼地下大堂行政公职局 |
||
星期一至日 自助服务机 |
24小时 |
公共行政大楼、中华广场地下、南湾财政局大楼、外港客运码头、仁伯爵综合医院大堂、交通事务局(马交石)服务专区、政府综合服务大楼以及港珠澳大桥澳门边检大楼、离岛政府综合服务中心、氹仔客运码头、以及路环和谐大马路业兴大厦身份证明局自助服务站 |
||
其他自助服务点的服务时间请参阅 |

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委员林绍源就职
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委员林绍源于十二月四日在市政署大礼堂,在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主礼及行政法务司司长办公室主任林智龙见证下宣誓就职。
根据行政长官批示,委任林绍源自二零二零年十一月十四日起担任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委员,为期一年。
林绍源拥有澳门大学公共行政学士及硕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士、暨南大学经济管理学学士、华南师范大学地籍测量与土地规划学学士学历。一九八四年进入澳门市政厅工作,二零零四年起先后担任民政总署财务资讯部两处级单位代处长及处长,二零零六年八月起任民署财务资讯部代部长及部长,二零一九年市政署成立后出任市政署财务管理厅厅长。
林绍源于就职仪式上表示,感谢行政长官及张司长对他的信任和肯定,同时亦感激多年来在市政机构各同事一直的支持。于新工作岗位必有新的挑战,他将时刻紧记勤慎不苟的工作态度,尽力履行职责,与市政署各同事共同竭尽所能为市民服务,更有效地执行市政署工作。
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市政谘询委员会及市政署各主管人员亦出席了就职仪式。

人工智能普法机器人亮相校园
为利用人工智能新科技推广法律,法务局推出了人工智能型的普法机器人,这两个被命名为“智法宝”和“宏法宝”的机器人除了可提供包括宪制法律、婚姻家庭、生活出行、楼宇买卖等不同范畴的法律资讯外,还具备查找法律法例及普法资讯等功能。
日前,“智法宝” 和“宏法宝”率先走进校园,先后到城市大学、镜平学校(小学部)和法务局辖下的普法中心,与超过400名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解答大家提出的法律问题,两位“法宝"的出色表现赢得现场的阵阵掌声。透过人机的智能互动,不但加强了法律宣传的趣味性,亦向同学们提供了科技普法的新体验。
未来,两位“法宝"机器人将会在更多的普法讲座中与大家见面,传递更多法律知识,提高市民大众知法守法的意识。欢迎各中、小学校和团体透过网上或传真预约法律讲座,详情请浏览法务局网页www.dsaj.gov.mo(网上申办普法活动)。

张永春赴京参加涉澳外交条约法律工作年度磋商
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日前率代表团赴京参加涉澳外交条法工作年度磋商,拜会外交部副部长罗照辉,并与外交部条法司司长贾桂德举行会谈。磋商期间,双方签署了《外交部与澳门特区政府关于在外交条约法律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工作安排》。
在会见中,张永春司长向罗照辉副部长介绍了特区政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及近年涉外条法工作的情况,感谢外交部长期以来给予特区的大力支持。并表示在中央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特区政府将进一步做好涉澳外交条法工作。
罗照辉副部长表示,澳门回归以来,涉澳外交条法工作取得长足进展,为维护特区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外交部将继续大力支持特区开展对外交往,协助特区构建和完善国际法律合作框架,不断推动涉澳外交条法工作取得新进展。
在会谈中,张永春司长同贾桂德司长共同回顾了今年以来的工作新进展,并就下一步工作思路交换看法。双方还就特区加强与东南亚和葡语系国家商签司法互助协定、国际公约的适澳手续和工作机制、特区接受相关国际人权公约履约报告的审议、利用联合国平台为特区政府培养青年人才等问题进行深入广泛交流。
参加会见磋商的代表团成员包括:行政法务司司长办公室主任林智龙、法务局条约处处长黄娇真和国际及区际关系事务处处长吴燕翔等人员。

市政署食安讲座及宣教 提升市民及业界防疫意识
为提升社会大众的食安及防疫防护意识,市政署将于十二月九日及十二月二十三日举办的「市民专场之食品安全讲座」中增设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饮食安全注意事项,尤其讲授冷链食品在采购、处理、烹煮等接触环节中,一般消费者须注意的个人卫生防护及食安操作要点。费用全免,欢迎公众报名参与。
市政署每月定期举办两场「市民专场之食品安全讲座」,而十二月份场次定于九日及二十三日,下午三时至四时十五分,在佑汉小贩大楼一楼食品业界专区多功能室举行。食安人员会藉案例分析及深入讲解,辅以播放食安教育影片,以及安排有奖问题等教学环节,让公众轻松学习及掌握食安要点;同时,因应新型冠状病毒,讲座将新增有关疫情常态化下的饮食安全注意事项,尤其讲授冷链食品在采购、处理、烹煮时须注意的个人卫生要点,以及各项食安原则,强化社会大众的防疫意识;并呼吁消费者务必循正途购买食品,同时严格执行生熟分开、彻底煮熟等食安原则,以确保卫生防疫及食用安全。
「市民专场食安教育讲座」课时约一小时,以粤语进行,费用全免,有兴趣参与之市民可于办公时间内致电8296 9855或8296 9857报名参加。配合特区政府防疫工作,参与者在进场时须测量体温、佩戴口罩及出示澳门健康码。
此外,市政署继续为各学校、社团等提供预约上门式的食安教育讲座,共二十五个主题可供选择,当中亦特设「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饮食安全注意事项」主题。每场讲座约四十分钟,欢迎学校、社团等机构组织及预约参与,共同加强对公众的食安风险认知水平,以科学及理性的态度共同采取有效的食安及防疫防范措施。此外,为有效防范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的风险,市政署亦为相关从业员制订了一系统卫生防疫指引及建议,指导业界落实个人卫生防护,完善各项防疫工作。
如欲了解详情,欢迎浏览食品安全资讯网页www.foodsafety.gov.mo及食安资讯手机应用程式,以掌握最新的食安教育培训资料。

受物流影响明应市活猪量减少
市政署接获通知,受跨省物流交通因素影响,部份供澳活猪未能于十二月二日内如期抵达,以致明(3日)活猪屠宰量约为一百四十八只。然而,目前本澳的冰鲜及急冻猪肉库存量及供应量充足,猪肉供应量可满足市民需要。
就此市政署已要求两南公司积极安排各供澳猪场调度采购,保障供澳活猪数量稳定。而是次为个别事件,不影响后续活猪供应,由于十二月三日的鲜猪肉供应量减少,土特产公司将按抽签分配,而多间有出售鲜猪肉的超市亦积极协调收货量,并保持售价不变。市政署街市稽查人员亦会加强留意各街市猪肉售价。
目前供应居民日常食用的猪肉消费市场中,活猪占约两成,冰鲜及急冻猪肉约占八成,本澳的冰鲜及急冻猪肉库存量及供应量充足,可以应付市民的需求。

“普法义工粤港澳大湾区考察交流团”赴佛山参访
法务局与澳门法律交流协进会合办“普法义工粤港澳大湾区考察交流团”,组织澳门青年法律工作者、“普法动力”青年义工团、澳门妇女普法义工团和澳门社区普法义工团团员,于11月15日至17日前往佛山市禅城区进行考察交流。
交流团获佛山市禅城区委统战部的热情接待,在三日的交流中,先后前往禅港澳青年交流基地和紫南村参观,并与禅城区司法局、南庄镇司法所和紫南村村委代表座谈交流,团员们就当地的人民调解以及普法工作等进行深入的讨论。在紫南村村委代表的发言中,团员们了解到该村的发展故事,亲眼目睹了“村规民约”等在乡村治理中的实践成果。其后,团员出席了禅港澳青年交流基地(石湾)的挂牌仪式,新落成的基地将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禅港澳青年的交流分享及创新创业,促进三地青年投身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设。
交流团亦参观了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智慧新城大厅及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了解“一站式”服务中心的运作。该中心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网上办理业务的模式,并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便捷的自助办事设备和24小时视频谘询服务。其后,交流团亦到黎婉珍工作室参观,透过亲身体验制作“佛山彩扎狮头”,更好地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承。
活动结束后,团员们表示,本次活动让他们走进大湾区城市实地考察,不但增进了他们对大湾区法制建设的认识,更让他们亲身体会到内地普法工作的细致实践以及电子政务的迅速发展,获益良多,并认为大家应该把握好澳门「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一个基地」的定位,抓住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为澳门以及大湾区建设出力。
是次参与交流团的成员还包括:法务局法律推广及公共关系厅陈志扬厅长,澳门法律交流协进会黄景禧会长、妇女联合总会杨淑贤副监事长、澳门社区义工联合总会邓文基理事长,以及澳门法律交流协进会黄伟境理事长、卢绮岚常务副会长等。

市政署会见供应商会及冻肉商会 共同加强冷链食品源头防疫
市政署与澳门供应商联合会及澳门冻肉食品业商会今(十一月三十日)会面,并就加强冷链食品防疫措施进行交流。业界代表充分肯定政府自六月以来对冷链食品所作出的一系列严格措施,有助于降低新冠病毒透过冷链食品外包装传播的风险,为本澳食品安全与卫生防疫体系重要一环。市政署亦已制定各紧急预案,会与业界保持密切沟通,助业界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及责任,与特区政府共同严守冷链食品防疫线。
会上,业界代表对市政署针对冷链食品的一系列防疫措施表示充分支持并全力配合,同时商会已与航运、码头及口岸的相关持份者达成共识,把消毒程序提前,在货物抵澳且经第一轮消毒后,拆开整板货物的外封胶膜,就地针对出厂原包装施行防疫消毒步骤,进一步从卸货点入手作防范措施,更好地保障供应链中下游从业人员及社区居民的健康。市政署代表对冷链食品供应商及物流业界的积极协调,且为本澳整体防疫及公共利益著想,实践社会责任的工作予以肯定。
同时,为更好地与食品业界就疫情发展保持联防联控,市政署参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以及国家海关总局的防控措施,和卫生部门已因应不同风险程度的防疫突发情况,制订了六套切合不同场景须要的紧急预案。稍后会邀请食品业界就紧急预案及相应防控指引举行说明会以及模拟测试,指导从业人员落实个人卫生防护,完善各项防疫工作。
由今年六月起,市政署已对进口冷链食品加强卫生检疫,抽取食品及环境样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并逐步加强防疫措施,外防输入。至今年八月已完成进口冷链食品、环境、人员三层防护把关,至今已抽检近八千个食品及环境样本,全部通过新冠病毒核酸检;开发「冷链食品追溯系统」以便追踪溯源。另外,在保障从业人员健康方面,对进出检疫点及冷冻库等人员实施进出登记;同时安排约二千五百名从事冷链配送、批发的工作人员,街市鱼档摊贩等,每七天进行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十一月起,再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冷链食品包装的防疫消毒工作,实行「外包装全消毒、内包装全检测」。除把每天核酸检测样本数增至二百三十个外,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整体包装采取更全面的消毒措施,要求企业在拆开整板货物的外封胶膜后,必须对整个冷链货品的出厂原包装作全面消毒,并作复查核实贴上标识,始能进行卫生检疫,以确保货品进入检疫场所仓库前及离开检疫场所前,均符合防疫及食品安全检疫要求。

澳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试已顺利举行
2020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澳门考区主观题考试,已于11月28日上午在澳门法律及司法培训中心举行。在考试期间,司法部法律职业资格管理局副局长周磊、国家司法考试中心副处长刘欣及中国法律服务(澳门)公司总经理梁刚一行,到场视察试场情况,并表示满意法务局有关考试组织及实施工作。
今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分两个阶段进行,澳门考区第一阶段客观题考试共有16名考生通过考试,连同部分2019年通过客观题考试的考生,共有27人报名参加澳门考区今年主观题考试,他们全都出席了考试,出席率为100%。

“菊华艳色耀葡韵”冬季花卉展
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一周年及丰富市民闲馀活动,市政署将于十二月十八日至明年一月三日举办二零二零年“菊华艳色耀葡韵”冬季花卉展,以龙环葡韵为主展场,于全澳主要公园及绿化带摆放菊花及节日花卉,让市民和旅客感受浓厚节日气氛。
本年冬季花卉展主题为“菊华艳色耀葡韵”,展出的菊花品种繁多、色彩缤纷,于龙环葡韵花展场共分为三个区域。第一展区“静赏华容”:以静态带出本次花展的主题菊花及菊艺展品,游人可通过慢步、驻足来细味各式花形独特的菊艺,亦设有轻快的互动景观装置,如花艺走廊、菊舞音乐墙等,提供视觉以外的不同感官体验。第二展区“彩菊田园”:现场通过塑造微地形变化,以动态展示,打造色彩缤纷的菊花原野风光,在花田之间,穿插著小吊床、秋千等景观小品,使游人乐在其中。第三展区“菊影迷踪”:与第一、二展区有机连接,以半封闭式、高低不一的绿篱迷宫方式,为游人特别是小朋友提供乐趣和惊喜。
是次花展场将展出菊花约三万盆,全澳各主要公园及绿化带将摆放菊花逾八千盆。展览期间,市政署亦安排了多项围绕菊花为主题的展览及活动项目,如图文展、花艺展、各式比赛、工作坊、文娱表演、讲座及示范等,为市民及旅客提供多元化的休闲活动。冬季花卉展详情可致电2833 7676或浏览市政署网页或澳门自然网nature.iam.gov.mo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