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署在普天同庆的圣诞佳节,于全澳各区不同地点及街道布置缤纷的灯饰,让市民及游客感受到浓厚的圣诞欢乐气氛。

本年度圣诞灯饰在全澳多条主要街道安装LED碎灯及灯牌、在不同的公园及圆形地等安装以圣诞节元素为主的大型灯饰,如圣诞树、大型圣诞彩球等,以及于大堂前地、友谊广场及意度亚马忌士花园各安装一组圣诞马槽,并会在议事亭前地及部份公园安装大型灯光隧道。另外,市政署大楼内亦设有圣诞灯饰布置,大堂展示出耶稣降生的马槽场景,花园中央以大型的圣诞树配以圣诞花及各色圣诞饰物为设计重点,旁边布置小型圣诞树、圣诞鹿等作为衬托,并以流星圆环设计的圣诞霓虹灯,成为大楼花园的焦点,营造出独特浪漫的效果,让市民及游客感受到圣诞的欢乐。为方便大众到大楼欣赏灯饰,大楼开放时间亦将延长至晚上十一时。

为配合政府紧缩开支预算,今年圣诞灯饰在地点及规模上与上年比较均有所减少,布置地点共有五十五个,包括澳门半岛四十个、氹仔八个及路环七个。圣诞灯饰的放亮时间由十一月下旬至明年一月上旬。

为增添节日喜庆气氛,延续过往市集热潮,市政署将于十二月十九日起在塔石广场一连十六天,以“星星的愿望”为主题举办二零二零年度圣诞市集。场地内将设置充满圣诞气氛的马槽,具特色编程灯光效果圣诞树及天幕灯饰,为市民及游客带来热闹的圣诞体验,一起共度普天同庆的圣诞节。

本年度圣诞市集将于十二月十九日至二零二一年一月三日举行,当中十二月十九日、二十日、二十四日、二十五日、二十六日、三十一日的开放时间为下午二时至晚上十二时,其他日期则为下午二时至晚上十一时。当中将设有二十二个圣诞礼品档及八个小食档,为使售卖产品多元化及支持本土文化创意产业,特别邀请社团并再次与文化产业基金合作,邀请本澳文创企业以及市民共同参与经营圣诞礼品档,而小食档则由饮食业界为大众带来多款市集特色美食。

为增添欢乐气氛,现场将安排流动表演,如圣诞老人扭汽球、小丑杂耍或魔术表演,更有深受小朋友欢迎的玩乐项目,包括星空滑雪场、旋转木马嘉年华及星梦转转杯,有关设施由每日下午三时至晚上十时免费提供予市民游玩,并提供电子取筹以减省排队轮候时间。另设置愿望造云机,每日下午三时至七时供有兴趣的市民及小童亲身体验云朵制作。除富有圣诞气氛的马槽及灯饰,市集将布置圣诞小木屋,于每日下午二时至晚上十时供市民免费参观拍照,留下美好回忆。丰富多彩的项目适合一家大小共同参与欢度愉快时光,有关详情可浏览市政署网页www.iam.gov.mo

此外,市政署举办的“圣诞送暖童欢乐2020”活动将于市集现场设置四个善款箱,欢迎大家逛市集时参与捐献,为本澳受疫情影响的低收入家庭子女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送上节日关爱。

活动期间,市政署将严谨按照卫生部门相关防疫指引对市集活动作出妥善安排,包括采取人流入场管制措施、设特定出入口等;参与活动的市民及档主必须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探测、出示澳门健康码,并配合有关防疫措施。同时亦于亚丰素雅布基街设有临时公众上落客货区,以及特许车辆上落客货区,方便市民到场购物。

市政署于十一月二十五日接获卫生局通报一宗怀疑集体胃肠炎不适事件,涉及四群组共九人不适。市政署已即时派员到涉事场所调查,期间抽取食品及环境样本进行化验,同时对涉事场所采取预防及控制措施,勒令停售怀疑涉事食品,市政署将持续跟进事件。

据卫生局通报,是次集体胃肠炎事件涉及九名患者,分别来自四个用膳群组,先后于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午及下午在黑沙环劳动节街利轩冰室用餐,期间进食了叉烧滑蛋饭等食品;相关患者于当天晚上起,陆续出现腹痛、腹泻、发热、呕吐等症状。经卫生局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进食记录、潜伏期和症状,事件较大可能由细菌性病原体引起。

市政署接报后已即时派员前往怀疑涉事场所进行卫生调查,抽取食品及环境样本检验。同时,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九条采取预防及控制措施,勒令场所停售怀疑引起是次事件之食品,并要求涉事商户对食品制作及储存区、设施设备及用具等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同时,要求场所负责人安排员工修读「食品卫生督导员课程」及「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基础班」,以加强人员对食品及个人的卫生意识。

市政署将继续跟进事件,如发现违反《食品安全法》将作出检控;若属行政违法行为,将可被科处五万至六十万澳门元的罚款,情节若触犯「生产经营有害食品罪」,可被判处最高监禁五年或最高六百日罚金。市政署呼吁业界必须遵守食品卫生及安全之要求,在制作过程中必须将食品彻底煮熟;注意环境及个人卫生,确保食材和食品的储存及制作过程安全,生熟食品应妥善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据卫生局通报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今年接获因沙门氏菌而引起胃肠炎不适的个案明显增加,当中可能涉及进食生或未煮熟的鸡蛋及鸡蛋制品,以及未有妥善处理生熟食材而导致交叉污染。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养殖和野生动物中,多见于食用动物、及其内脏或制品中。然而沙门氏菌不能在高温下生存,市民在煮食时彻底煮熟食物,可有助消灭沙门氏菌,而特别是幼儿和老年人,更应避免进食包括蛋和蛋类制品等生或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

行政法务司司长引介2021年财政年度施政方针

为提升巿民对预防家庭暴力的意识及促进和谐家庭,社会工作局联同澳门工会联合总会今年举办 “喜阅” 爱家庭系列活动,近日举行闭幕分享会。

“喜阅” 爱家庭系列活动分享会于11月15日在澳门工联职业技术中学举行,由中联办社会工作部代表郑奕成助理、社工局家庭及社区服务厅李丽萍厅长、澳门工会联合总会林伦伟副会长、治安警察局策划行动厅代厅长黄超文副警务总长、检察院检察长办公室律政厅推广交流处周金欢处长、法务局公共关系处黄嘉慧代处长、劳工事务局劳动监察厅劳资关系处卓淑君代处长、教育暨青年局周佩玲代主任,以及司法警察局首席刑事侦查员张婉媚女士主持开幕礼,有22间家庭及社区服务机构和学校代表获邀出席。当日活动有亲子共读故事技巧分享、积木游乐及颁奖仪式等,吸引了50个家庭逾170人参与,藉此将预防家庭暴力的讯息带入家庭生活中,达至“幸福家庭‧和谐社区”的愿景。

从今年4月开展的“喜阅”爱家庭系列活动,向市民宣传预防和打击家庭暴力的讯息,更以“接纳”、“守护”及“沟通”等元素作为创作故事的内容核心,藉此在社区扩大宣传和关注预防家庭暴力的重要性。系列活动分为五个部份包括:亲子故事创作比赛、亲子故事演绎比赛、Facebook留言有奖游戏及分享会已顺利开展。另外,还有绘本登记及领取活动,社工局将以亲子故事创作比赛其中一份得奖故事作蓝本制作“家庭生活教育系列绘本”,预计2021年初出版,并免费向市民派发。

因应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最新变化,市政署于每月公众食安讲座中增设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饮食安全注意事项,尤其讲授冷链食品在采购、处理、烹煮等接触环节中,一般消费者须注意的个人卫生防护及食安操作要点。并呼吁消费者务必循正途购买食品,同时严格执行生熟分开、彻底煮熟等食安原则,以确保卫生防疫及食用安全。

配合防疫常态化,为助市民大众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并坚持个人卫生防疫措施,市政署自十二月份起的每月恒常「市民食品安全讲座」中增设「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饮食安全注意事项」专题内容,向参加者讲授在采购、处理、烹煮食品,尤其是冷链食品,须注意的个人卫生防护,以及各项食安原则,强化社会大众的防疫意识。有关讲座将于十二月九日及二十三日下午三时,于佑汉小贩大楼一楼食品业界专区多功能室举行,有兴趣市民可于办公时间内致电8296 9855或8296 9857报名参加,共同维护本澳防疫及食品安全。

为严防新型冠状病毒可能透过冷链食品外包装传播的风险,市政署已逐步加强对冷链食品、相关从业人员及环境三个层面的防疫监督工作。此外,市政署呼吁消费者应向持牌及信誉良好的商户选购冷链食品,尤其是网购、代购时,必须清楚所购买冷链食品的来源,贮存、运输条件,以及是否经合法途径并已接受检验检疫入口。外出选购时,须做好个人卫生防护,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冷链食品,应选用夹子等用具辅助选取,选购后应以酒精搓手液等彻底清洁双手。食品买回家后,应分类放在有盖容器或保鲜袋内,再按「上熟下生」原则贮存于雪柜;若有需要,在放进雪柜前亦可以含75%酒精的棉花抹外包装表面,再作贮存;留意定期清洁和消毒雪柜等贮存食品的设备。处理食品时,生熟分开,使用后的水槽、厨房器具及枱面应彻底清洁,慎防交叉污染;食物必须彻底煮熟。

防疫工作不容松懈,在有序地恢复日常生活的同时,社会各界应配合政府防控工作,时刻保持个人及环境卫生,注意日常的清洁消毒。市政署已于食品安全资讯网www.foodsafety.gov.mo设有「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饮食安全注意事项」及「食安焦点及科普」专页,提供一系列市民适用的卫教科普资讯,包括《冷链食品能安心吃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闻与谬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会依附在食品表面,真的吗?》,另有《疫境下厨四招式》、《堂食用餐六招式》等图文包,协助公众掌握准确资讯,科学且理性地助力防疫抗疫常态化发展。

市政署获澳门屠宰场有限公司通知,由于今早屠宰线部份机件故障,故猪只屠宰进度及到达部份街市及零售点的时间有所延后。

今日活猪屠宰量二百四十八只,数量与平日相约,截至今早九时,鲜猪肉已陆续送抵各市政街市,而供应至超市之猪肉将再稍为延迟,不便之处敬请见谅。

同时,市政署驻屠场兽医已密切监督屠宰过程,确保各环节符合食用安全,而街市稽查人员亦会加强留意各街市猪肉售价。

日前,法务局、澳门世界贸易中心仲裁中心、澳门律师公会自愿仲裁中心的负责人拜访了南光(集团)有限公司,获傅建国董事长的亲自接见,彼此就澳门仲裁的现况及未来发展交换了意见,并同意加强合作,进一步推动澳门更多企业接纳和使用仲裁,以便能公平、便利、快捷地解决经贸活动中的争议。

会议上,法务局刘德学局长首先表示南光集团坚持根植澳门七十载,为澳门的民生经济发展以及“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作出了重大贡献。接著,他向与会者介绍了新《仲裁法》的各项内容,并指出法务局自新法生效后,不断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帮助社会各界了解仲裁制度及其优点,让社会进一步接纳和信任仲裁这一争议解决模式。此外,特区政府亦重视与仲裁机构持续加强沟通,合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仲裁推广工作,培养优秀的仲裁人才,务求更多人使用仲裁解决争议。

傅建国董事长十分认同和支持特区政府发展澳门仲裁事业的政策,他认为仲裁相对司法诉讼更具快捷、灵活、保密的优势,能有效解决争议。他表示南光集团愿意发挥央企的能力和担当,团结和凝聚澳门法律力量,与澳门各界一起推进澳门商事仲裁领域的发展。他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澳门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这种便利的方式解决争端的。

参加会议的徐伟坤主席和华年达主席分别介绍了两个仲裁中心的基本情况和运作。徐主席表示,为配合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应推动仲裁产业化,以及邀请国际知名仲裁员加入本澳的仲裁机构,借鉴其丰富经验,增进本地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仲裁机构的认受性和公信力,吸引更多的当事人使用仲裁。华年达主席表示,澳门律师公会自愿仲裁中心已加入“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 (ICDPASO),并成为创会会员,该组织现时有接近五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会、法律服务机构参与,旨在提供从商事争端预防到解决的多元化服务,而相信自愿仲裁中心参与该组织能为澳门仲裁业务“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

是次访谈气氛热烈,大家就推动澳门仲裁的发展,加强仲裁机构的认受性等议题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律师公会仲裁中心石立炘秘书长、世贸仲裁中心黄淑禧秘书长以及两个机构的理事会成员、南光(集团)有限公司赵玉阜总法律顾问和吴飞平法律部总经理等亦参加了会议。

为防止新冠肺炎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本澳,海关与市政署持续加强合作,对相关食材的进口严格把关,保障市民的安全和健康。于本月16日,海关与市政署开展联合稽查行动,对往来珠澳两地的货车加强检查,期间于一辆入境货车的货物中查获未申报冷冻海产逾2,400公斤,海关已依法对两名涉案男子进行调查及起诉。

16日上午,一辆运载海产的两地牌货车经关闸口岸进入澳门,其后驶至青洲检疫中心,接受市政署对有关食材进行检验检疫。于检疫中心内,海关关员与市政署人员对车辆货物进行检查,期间发现车上一批冷冻海产没有申报,种类包括鱼及虾肉,重量超过2,400公斤。司机涉嫌将该批未申报海产混于其他已申报进口的海产中,企图蒙混过关,惟最终被海关查获。海关已即时将该批未申报海产移交市政署处理,经初步检测,在包装表面未有发现任何病毒。

涉案人士包括上述货车司机以及所属运输公司的负责人。2人均为内地居民,男性,年龄分别为51及66岁。海关已根据《对外贸易法》提起程序,一经判罚,最高可被科处10万澳门元之罚款,而被查获的货物亦会宣告归澳门特别行政区所有。海关并会就案件作进一步调查,包括跟进货物去向及货主,不排除会对更多人士作出起诉。

海关与巿政署将持续打击,堵截来历不明的食品流入本澳,包括加强对进口食材的检查和检疫,以及巡查本澳食肆及贩卖食材地点,防止病毒或污染物透过有关途径传入本澳。巿民如发现相关违法活动,可透过海关热线28965001、传真28965003或电邮info@customs.gov.mo作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