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署与海关强化跨境物流管理及入口货品检疫 联防联控截境外网购冷链食品输入新冠病毒风险
市政署与澳门海关日前举行工作会议,就强化跨境物流管理及入口货品检疫等交流意见,以加强部门联防联控协作,提升对各口岸入境货物的抽查频率,打击未有依法申报及接受检疫的冷链食品流入本澳,切实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口岸环节预防性消毒及核酸检测工作,严防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
市政署与澳门海关呼吁从事跨境物流及快递、网购、代收之商户以及市民,应遵从货物进出口相关规定及防疫措施,如实申报并接受强制检疫,以免因携带受管制物品,触犯法律而被检控。同时呼吁消费者,为健康著想,切勿透过跨境物流及快递等运输途径,输入未经卫生检疫的冷链食品,以减低感染病毒以及食安风险。
会上,澳门海关就强化跨境物流及入口货物抽查工作进行介绍。一直以来澳门海关与内地海关保持密切联系并采取联合行动,除已加大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的抽查频率外,亦对透过快递渠道从内地及香港进入本澳的货物进行严格把关,一旦发现未有依法申报检疫的冷链、鲜活或动物源性食品,将查扣货物并依法作出检控。此外,对以邮寄方式至本澳之邮包,透过X光机及CT型行李/物品检查系统作扫瞄,循源头做好风险评估及打击规避海关监管的不法行为。
市政署亦表示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并采取各项防疫措施,为有效防范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除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进行全覆盖消毒外,已再进一步要求检疫场所营运业者必须对整个冷链货品的出厂原包装作全面消毒,并确保货品进入检疫场所仓库前及离开检疫场所前,均须符合防疫及食品安全检疫要求。
此外,参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以及国家海关总局的防控措施,市政署已调升预防及监管措施,并制订预案。当获悉某国家或地区的注册场货品检出新冠病毒,即在本澳入口层面将采取一系列暂缓入口申请检疫安排,而期满恢复时,亦会针对该注册场的货品进行外包装、内包装及食品的病毒核酸抽检,严防新型冠状病毒透过冷链食品及包装传播。除了上述的预防性工作,亦已制定了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阳性时的应急预案,特区政府有一系列的追踪、排查及跟进措施。

市政署持续更新《古树名木保护名录》
市政署积极推动古树名木的保育工作,持续更新《古树名木保护名录》,本次名录新增的古树名木有六十六株,与上一批已公布名录合计古树名木共五百八十四株。为加深市民对古树的认识,共同保育珍贵的树木,市政署计划于年底展开古树牌更新工作,于牌上加设古树专属的二维码。
市政署一直关注和致力古树名木的保育工作,自今年六月公布更新《古树名木保护名录》,首次纳入四株私人古树后,积极关注其他私人地方的古树状况,并联同文化局跨部门合作,与宗教场所的古树拥有人或权利人不断沟通,宣导推广古树保育的重要性。现已取得进展,将以宗教场所、文化遗产保护区等地点为主的五十三株私人古树纳入《古树名木保护名录》,另外,亦将于公共地方的十二株古树及一株名木纳入名录内,使更多古树获得法律保障。
市政署将强化古树的恒常巡查和管护机制,透过更具针对性的护树工作对古树进行护理和复壮,包括定期联同树木及生态保育专家对纳入《古树名木保护名录》的树木进行整体性健康评估,又采取每年至少一次的恒常巡查,监测古树的整体生长势、病菌虫害、立地条件等,并根据古树的健康情况进行评级,制定具针对性的养护复壮方案,透过修枝整形、加设支撑架、施药防治病害、修补树洞及损伤、改良土壤等不同措施,对不同级别的古树进行护理。
按第11/2013号法律《文化遗产保护法》相关规定,私人地方的古树属持有人管护,持有人或业权人代表应定期检查及跟进古树的情况。市政署亦已制定《澳门古树名木养护指引》,供私人地方古树持有人或业权人代表参考,如有兴趣获取相关资讯,可扫瞄有关二维码查阅。
如市民发现古树有异常情况,欢迎致电市政署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冀全民齐心护树,共同维护澳门绿色资源。

-行政长官施政报告记者会快讯(政府正开展“保密法”的立法工作)-
行政长官贺一诚表示,法务局现时正跟进保密法的立法工作。他表示,每个地方的政府文件都设有分级评估,均会依法管理让公务人员知悉哪些文件属于机密文件或是可公开的文件,这样才能完善整个政府管理机制,政府会在法律上做好有关框架。
对于如何有效避免外国势力入侵干预,行政长官表示,澳门在网路安全方面面临重大挑战,有很多外国骇客入侵澳门机构的系统,澳门政府一定会在这方面保护好国家和澳门的安全。

市政署复查复检巴西进口冷链肉品未见异常
鉴于近日武汉市在三份巴西进口牛肉样本中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呈阳性,市政署在接获内地有关通报后,即启动溯源追查。经核对资料,本澳自本年初至今并没有入口涉事的同一批次产品。为慎重起见,市政署亦随即对涉事的注册号为“SIF2015”巴西肉类出口企业的其他产品进行全面排查及复检,本澳仍有库存的七个储存批次货品作包装样本抽检,全部通过新冠核酸检测,未见异常。
因应近日内地在多个冷链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市政署依照国家海关总署的公告而调升预防及监管措施,并制订预案。当获悉某国家或地区的注册场货品检出新冠病毒,即在本澳入口层面将采取一系列暂缓入口申请检疫安排,而期满恢复时,亦会针对该注册场的货品进行外包装、内包装及食品的病毒核酸抽检,严防新型冠状病毒透过冷链食品及并包装传播。如属市售供应流通层面,会透过「冷链食品追溯系统」检视过往入口该注册场货品在本澳的库存情况,并通知商户作即时封存,并派员再次进病毒核酸复检,以进一步排除风险。
日前,市政署在接获内地通报,即因应注册号为“SIF2015”巴西肉类出口企业有产品被检出病毒核酸呈阳性展开查核。按入口资料显示,本澳自年初起并没有入口涉事的同一批次产品,而市政署食安厅曾分别于今年八月、 十月和十一月抽验该出口企业的其他冷链食品样本及其外包装样本,当时所有结果皆为阴性,通过检疫程序。
此外,市政署亦即时要求仍有库存的本地商户暂时封存货品,并派员到本澳仍有库存的个储存批次货品,进行追踪复检,所有样本核酸检测结果全为阴性,未见异常。
市政署会持续因应疫情变化,调整冷链食品的防疫措施,不断强化冷链食品、环境和从业人员等三层防疫部署,共同严守冷链食品防疫线。

市政署加强冷链食品外包装消毒 冀业界严格落实同守新冠防疫线
鉴于内地一再发现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经参照国务院发出之 「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及卫生局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冷链食品相关行业防控指引」等,市政署再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冷链食品包装的防疫消毒工作,除把每天核酸检测样本数由一百个增加至一百二十个外,凡进口的冷链食品的出厂原包装须完成彻底消毒并贴上标识,始能进行卫生检疫。自本月二十日起倘营运商未有执行市政署的进一步加强进口冷链货品外包装消毒措施和严格管理,则被视为不符合卫生检疫要求,市政署将不会对场所内的货物进行检疫。
因应防疫要求,市政署除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进行全覆盖消毒外,近日再进一步加强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消毒,对食品整体包装采取更全面的消毒措施,更要求检疫场所营运业者在日常营运中落实执行防疫措施的企业责任。企业在拆开整板货物的外封胶膜后,必须对整个冷链货品的出厂原包装作全面消毒,并对过程进行复查核实,以确保货品进入检疫场所仓库前及离开检疫场所前,均须符合防疫及食品安全检疫要求。同时,凡进口的冷链食品的出厂原包装须完成彻底消毒并贴上标识后,始能进行入口卫生检验检疫,自本月二十日起,倘营运商未有执行市政署进一步加强的进口冷链货品外包装消毒措施和严格管理,则被视为不符合卫生检疫要求,市政署将不会对场所内的货物进行检疫。就此,市政署日前已与本澳食品检疫点营运业者举行讲解会,讲解更全面的消毒措施具体操作安排,要求业界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与特区政府共同严守冷链食品防疫线。
根据法律规定,进口本澳鲜活食品或动物源性食品时均须作预先申报并预约接受强制性卫生检验检疫,并须提交由来源地官方发出之卫生证明文件以及相关卫生检疫资料供审核。
由今年八月起,市政署已启动进口冷链食品环境人员三层防疫措施,包括:开发「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助监管部门及业界更精准地追踪冷链食品的货源、库存及流向,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每天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包装、街市和批发市场等场所环境抽取一百个样本进行核酸检测检;对码头、仓库等冷链进口场所环境、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等执行严格卫生消毒措施,实施人员进出登记;安排从事冷链配送、批发的工作人员,街市鱼档摊贩等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至今已抽检超过六千个食品及环境样本,全部通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市政署一直因应疫情调整冷链食品的防疫措施,不断强化冷链食品、环境和从业人员等三层防疫阵线。市政署已于食品安全资讯网www.foodsafety.gov.mo开设「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饮食安全注意事项」专页,提供一系列的指引及宣教内容,供市民及业界掌握准确资讯,科学且理性地助力防疫抗疫常态化发展。

“普法新TEEN地”青少年法律推广月圆满结束
为持续向青少年推广法律知识,增强青少年知法和守法意识,由教育暨青年局、法务局、劳工事务局、治安警察局、司法警察局、文化局及社会工作局共7个政府部门组成的“青年政策”跨部门跟进小组于2020年10月合办“普法新TEEN地”青少年法律推广月,共组织了16项普法专题活动,活动形式包括讲座、宣传品创意制作比赛、写作奖励计划、认识大湾区城市工作坊及嘉年华等,超过51,817人次参与。
为延续推广法律普及的工作及总结有关活动成效,上述部门于11月15日假妇联学校礼堂举行了“普法新TEEN地”青少年法律推广月总结暨颁奖礼,出席嘉宾包括警察总局刘运嫦局长助理、教育暨青年局龚志明副局长、法务局梁葆莹副局长、文化局梁惠敏副局长、教育暨青年局青年厅张敏辉厅长、社会工作局防治赌毒成瘾厅郑耀达厅长、司法警察局社区警务及公共关系处郑宝湘处长、治安警察局公共关系处李德辉副警务总长、市政署公民教育处林微笑处长、高等教育局高等院校学生辅助处黄月冰处长、劳工事务局准照及技术支援处林佩馨代处长、法务局公共关系处黄嘉慧代处长、消防局研究及策划厅李梓豪副一等消防区长、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以及各参与学校及机构代表等。
总结暨颁奖礼上,展现各部门推广的活动内容及成效,把相关法律知识推及学生、青年和市民,覆盖层面广泛。为感谢各参与学校及机构的支持,嘉宾共颁发24份感谢状,以及为宣传品创意制作比赛颁发各个奖项。当天有青年分享了参与活动的感受,并表示推广月的各项活动丰富多元,能加强自身对《宪法》及《基本法》等不同法律的认识和了解,明白知法守法的重要性,还有法务局“普法动力”成员带领台下青年即场进行法律讯息互动游戏,加深青年对法律知识的认识,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
教青局一直加大力度推广青年及学生正确认识《宪法》、《基本法》及相关的本地法律,期望以丰富多元的法律推广活动,通过不同层面切入,让青年及学生从学习及体验中准确地理解和认识《宪法》与《基本法》的关系,提升他们对国家及本地法律的学习兴趣,从中透彻理解国家法制的精神,加深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了解“一国两制”的方针,以及相关法律的实施对澳门社会繁荣稳定的重要作用。

市政署公布第三季恒常食品市场检测结果
市政署持续透过恒常的食品监察及检测机制,评估市面售卖食品的风险及卫生状况,在本年第三季抽取了七百三十七个食品样本进行检验,整体合格率达99.9%。
为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市政署食品安全厅依据目前流通市场的食品种类和特点,制定各类型的食品调查抽样计划,包括「常规食品调查」及「食肆食品调查」计划,进行化学、微生物学及辐射水准等检验。抽样调查的范围包括本澳各区之超级市场、杂货店、百货公司、饮食场所及外卖店等,抽取各类即食食品、饮品、粮油食品、零食等。本年第三季合共抽取七百三十七个样本进行化学、微生物学及辐射水平等检验,整体合格率达99.9%。
在本季抽查样本中,一个奶油面包样本检出沙门氏菌,不符合本澳《即食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 GL 009 DSA 2015)之规定。市政署已即时要求涉事的面包店停止供应及生产有关产品,并约谈相关负责人,详细了解食品加工及制作流程,要求对有关食品处理流程及人员卫生作出全面的检讨及整顿;亦已及时发出新闻稿公布事件,同时要求涉事场所员工修读食安培训讲座,亦派员进行复查及复检工作。
市政署呼吁,为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消费者应避免进食生或未经彻底煮熟的食品,特别是在秋冬季节围炉食火锅时,必须将食物彻底煮熟,尤其海鲜、肉类;避免生熟食物及餐具交叉污染,不应以生蛋作蘸酱食用,高危人士,如孕妇、幼儿、长者更应特别注意。此外,业界必须注意环境及个人卫生,同时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各项食品安全指引,并可参照「食品安全五要诀ABCDE」做好食品的采购、贮存及处理,避免食品交叉污染,确保食材和食品的储存及制作过程安全。
各项食品安全指引、「食品安全五要诀ABCDE」,以及第三季恒常食品市场检测结果已上载至食品安全资讯网www.foodsafety.gov.mo,市民可登入网页,或透过下载食安资讯流动应用程式「食安资讯App」了解详细内容。

禁毒委员会2020年度第2次全体会议
禁毒委员会2020年度第二次全体会议今(13)日上午在教育暨青年局仲尼堂举行,由禁毒委员会代主席、社会工作局韩卫局长主持会议。主要议程包括:报告委员会工作计划、近期澳门毒品罪案概况、“澳门药物滥用者中央登记系统”2020年上半年数据、“关注青少年毒品问题工作小组”和 “禁毒法执行及跟进工作小组”情况、联合国相关工作和澳门对国际列管物质的跟进情况,以及禁毒委员会内部运作细则等。
禁毒委员会已于本年9月18日进行换届,代主席韩卫局长代表委员会欢迎新任委员,同时也期望透过跨专业合作,有助预防及打击毒品事务。会上报告及总结2020年的工作情况,包括召开了两次全体大会及两次小组会议;组织两个小组成员拜访司法警察局,安排关注小组成员参观澳门戒毒康复协会BE COOL PROJECT;6月至9月期间邀请委员参与国际禁毒日线上系列活动,藉此结合政府和民间专业团体的力量,在抗疫期间加强本地交流合作,持续联动及深化防治滥药工作。
根据“澳门药物滥用者中央登记系统”资料显示,2020年上半年整体填报的吸毒人数共117人,较2019年同期减少了37.1%。其中,青少年占11人,占总人数9.4%,与去年同期相约。总体填报以吸食冰毒为主,有34.8%;其次是可卡因 20.9%和大麻 11.3%;平均每月毒品开支约3,820澳门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1.4%;吸毒地点持续隐蔽,在家、朋友家及酒店吸毒超过70%。因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填报滥药数字比较过去有明显跌幅,为扩大呈报资料的数据,2020年下半年增加一个填报单位,使填报单位上升至21个,未来会加强与填报单位的沟通和合作,并持续邀请合适单位加入填报工作。
禁委会辖下两个工作小组分别已于10月召开小组会议,“关注青少年毒品问工作小组”跟进近期禁毒活动工作及防治滥药服务复运情况,因应防疫工作已进入常态化阶段,持续构思多元化的预防滥药宣传计划,包括应用线上媒体拓展防治滥药服务、建立禁毒活动交流平台,进一步联结禁毒网络资讯,鼓励民间机构共同参与禁毒推广工作;“禁毒法执行及跟进工作小组”跟进司法措施转介个案的执行情况及禁毒法相关工作措施,因应跨境贩毒问题,须持续加强对青少年的普法宣传工作,强化与邻近地区相关部门及机构之交流合作,为涉毒青少年提供特别支援服务。委员认同禁毒教育及宣传工作取得成效,并就青少年滥药成因、家庭支援以及社会辅助等方面进行交流。
此外,会上报告联合国相关工作和澳门对国际列管物质的跟进情况,因应世界卫生组织调整大麻和大麻类相关物质的六项建议,特区政府参与联合国于6月至10月期间组织各国专家进行三次的线上专题会议,中国对于大麻和大麻类相关物质修改列管建议保持谨慎态度,澳门特区与国家立场一致,并已于2019年向国家提交有关报告。另外,特区政府为履行国际义务,根据联合国每年建议修改禁毒法列管清单,目前已完成第62届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通过新增12种国际列管物质的立法规管,并持续跟进第63届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通过新增国际列管物质的立法工作,使本澳管制物质与国际社会及邻近地区接轨,提高同步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的成效。
最后,委员会总结了今年的具体工作及讨论明年的工作计划,将持续加强与邻近地区相关部门及机构之交流和合作,以及透过两小组积极推动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
出席或列席是次会议的委员及代表还有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梁咏娴顾问、保安司司长办公室赖东生顾问、教育暨青年局梁慧琪副局长、澳门海关李煜辉厅长、检察院检察长办公室吴明泰厅长、司法警察局黄志康厅长、法务局陈志扬厅长、惩教管理局路环监狱林锦秀代狱长、卫生局周植强顾问医生、警察总局谢志生督察、澳门戒毒康复协会Augusto Nogueira主席、澳门基督教新生命团契刘展瑞总干事、澳门基督教青年会岑慧仪副总干事、鲍思高青年服务网络叶永强行政总监、澳门中华教育会岑耀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澳门医护志愿者协会林润明副理事长、澳门妇女联合总会郑德雄中心主任、圣公会澳门社会服务处胡慧娴中心主任、区子扬女士、李德先生、赵崇坚先生、张健升先生,以及社会工作局许华宝副局长、邓洁芳厅长、郑耀达厅长及相关部门主管人员等。

跨部门合办“餐饮业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及职业安全健康培训课程”
特区政府为促进本澳餐饮业界的可持续发展,提升餐饮业界对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及职业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配合日后出台的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经听取业界意见,环境保护局将联同劳工事务局、市政署于本年12月上旬合办“餐饮业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及职业安全健康培训课程”,让业界从业员了解和遵守餐饮业的法例及指引,更好地落实油烟污染控制、环境卫生及职业安全之相关工作。有关课程有助提升业界的环保意识,以及环境卫生和职业安全方面的专业水平。
如欲报名或了解详情,可登入劳工事务局之相关招生网页(https://www3.dsal.gov.mo/DfpClassRegister/)。是次课程费用全免,从事餐饮业之本澳居民优先取录,学员出席全部课程将获发证书。

议事亭前地一株染根腐病阴香树枯萎须移除
市政署人员早前发现议事亭前地一株阴香树受病菌感染致根腐病,状况不理想,虽已进行救治及护理,惟情况持续转差,评估树木枯萎状况及现场人流较多,可能有潜在风险,故须移除,以保障公众安全。
本年九月市政署人员发现议事亭前地一株阴香树受病菌感染引发根腐病,并受台风“海高斯”吹袭影响,使树基根部受损及树势转弱。市政署为上述树木进行修剪树冠及杀菌、施肥等工作,惟日前再对树木检查时发现树木状况转差,树冠收缩枯萎,并且出现病菌的子实体。考虑到上述地点人流较多,基于公众安全,将于十一月十一日移除并对树穴的土壤进行消毒,待完成消毒后将安排补植树木,预计在明年第一季完成种植。
考虑到议事亭前地人流较多,敬请市民体谅配合,切勿进入工作范围,避免发生意外。市政署将持续巡查本澳街道树木,维护树木健康及公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