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署呼吁市民“错峰扫墓” 配合防疫措施
清明节将至,不少市民均会按传统习俗到坟场扫墓,为方便市民祭祀及配合防疫工作,由3月27日至4月11日之周六、日,以及清明节和复活节长假期间,市政署将延长市政坟场开放时间,呼吁市民错峰扫墓,减低因人流聚集而引起的疾病传播风险。同时,市民亦可于市政署网页了解当日市政坟场人流情况。
为达到更好的分流作用,市政署辖下市政坟场于3月27至28日,4月2至6日,4月10至11日延长开放时间,由早上7时30分至晚上7时正;市政署呼吁市民在清明节前后错峰扫墓,尽量选择于祭祀人潮较少的时候扫墓。同时,亦于上述日期在市政署网站www.iam.gov.mo,发布各市政坟场正门等待的人数资讯,方便市民灵活安排扫墓时间。
市政署将依循卫生当局的防疫指引,市民进入市政坟场前须测量体温及出示「澳门健康码」。市政署将安排保安员驻守于各市政坟场出入口,为市民测温及控制人流,部份出入口将关闭并因应情况实施人流管制。市民在坟场拜祭期间亦必须佩戴口罩,坟场内亦设有水喉供冲水洗手。祭祀时市民应与他人保持适当社交距离,保持个人及环境卫生;家族中不同的家团避免在同一时间前往拜祭,减少人群聚集,尽可能缩短拜祭时间于半小时内完成,希望市民予以配合,共同防疫。
清明节前,市政署已于各市政坟场进行灭蚊及除草工作,并在部份坟场增设流动厕所,满足市民需要。清明节期间,将加派工作人员处理场内之祭品及垃圾。各市政坟场亦会播放宣传声带,提醒市民拜祭时小心香火,香烛冥镪须以器皿盛载或放在化宝塔内燃烧,切勿将尚未完全熄灭的冥镪倒入垃圾桶内,离开前紧记清理所有祭品及花樽积水。此外,市政署亦会密切监察市政坟场及公用设施的卫生状况,持续加强公共设施的清洁,包括用稀释的漂白水清洁公厕内的门柄、水龙头及冲水设备,确保环境卫生整洁。

市政署举办活动 带领义工参与护理林木
澳门绿化周系列活动之一的「护理林木」活动于三月廿三至廿七日在大潭山郊野公园举行,市政署希望参与者亲身体验工作人员日常的树苗护理工作,建立爱护山林的良好意识。
护理林木主要针对生长未稳定的新植树苗,及因缺乏竞争力而容易被周边杂草伴生并导致长势不佳的树苗,定期进行修枝、松土、施肥及除草等护理措施。一般为首月加强淋水灌溉及除草,待新的根长出后,树苗生长会较稳定,而树苗一般经过三年定期的护理后,便可依靠本身的竞争力自然生长。
除了护理树苗,市政署的山林管护工作另一重点,就是定期且适量地清除山林中藤本植物(如夜花藤、薇甘菊等),原因是藤本植物的过度生长会影响区内树木、灌木及草本植物的健康生长,严重时导致区内大面积被藤本植物侵占,扼杀其他植物生存空间,降低甚至丧失原有生态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效益。因此,当清理受到藤本植物严重为害的林区后,可腾出更多空间让阳光及雨水下渗,虽然短时间内在观感上形成山体泥土裸露现象,但长远有助于较底层的植物生长。
在市政署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共有四个团体及机构合共一百名义工参与是次护理林木工作。参与者亲手清理树木周边的杂草并松土,对树苗进行修枝及施肥等,体验工作人员的日常护理工作,更与他们就如何爱护山林进行互动交流,气氛热烈。

市政署持续进行山林修复计划 恢复森林群落
市政署持续进行山林修复计划,至去年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应急生态修复,合共修复面积达四十公顷,所种植的四万多株苗木存活率高且生长良好。今年第四季度将开展第二阶段的森林生态修复及整体完善提升工作,力争于二零二四年完成修复面积一百二十公顷。
澳门近年经历天鸽、山竹、海高斯等超强台风吹袭,山林受损严重,超过五十多万株树木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虽然有部分林区自然恢复力旺盛,但仍有广泛山林因严重受损,须加以重植造林,持续修补复育。为尽快恢复本澳山林生态环境,市政署由二零一八年起曾委托中山大学专家团队进行调查,并获广东省林业局支持,由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专家组负责,逐步开展林木生态修复及优化设计项目。整个澳门山林生态修复方案分两阶段进行,除了对已损失的山林植被进行修复外,亦因应部份作为先峰树的树木已达树龄上限,进入衰退期须逐步更替,同时适时适地保留及引入乡土树种,以促进林分的顺向演替,建立乡土性的林分结构,恢复地带性的森林群落。
市政署已于二零一八年第四季至二零二零年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应急生态修复,当中包括在步行径两旁五至十米范围内清理受损林木、封山育林、补植及造林抚育。期间合共修复面积达四十公顷,种植了四万多株苗木。现时各年份种植的苗木存活率高且生长良好,苗木萌芽、长新梢、生红叶、开花结果等生理现象十分明显。首年种植的苗木,经过两年多养护已初步形成色叶林、观花林的微生态景观。今年初春,部份高约二至三公尺的树种如山杜英、红锥、红桂木、海南红豆等,已再开枝散叶,进而逐渐形成以乡土阔叶树为主的森林群落。
第二阶段为森林生态修复的整体完善与提升,预计需时约五至十年,将于二零二一年第四季度开展,并力争于二零二四年完成修复面积一百二十公顷。第二阶段计划在应急生态修复后,继续加大造林绿化的投入,针对郊野森林树种结构比较单一、有退化迹象、生物多样性简单的状况,有序地逐步更替退化的林木。对衰退林区进行清理藤本,移除死树,疏枝再种植优良乡土树种,以提供丰富蜜源和果源,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生存及繁育条件,同时完善及提升森林及树木生态修复的品质和效益。
为让公众深入了解并亲身参与山林保育工作,市政署于每年三月绿化周举办大步行及山林植树活动。今年于黑沙水库郊野公园进行重植林,面积约一公顷,种植约一千株长寿的华南乡土树树苗。另举办多项活动,带领一百五十多名市民一同参与树木养护工作,协助检查山林树木生长情况,适时扶正、施肥及除草,令市民对山林树木、保护大自然及传承“爱绿共建美好城市”的理念有更深刻的体会。

法务局获邀赴珠海市参与公证工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交流会
应珠海市公证协会邀请,法务局副局长卢瑞祥、登记及公证事务厅厅长刘芷莹、登记官/公证员戚雪平,以及第一公证署公证员李宗兴于3月19日赴珠海出席了该协会举办的「公证工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交流会」,为与会人士介绍澳门特区公证法律制度及就各会议主题交流意见。
为探索公证工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公证工作交流合作及民商事公证便利化,充分发挥公证在推进大湾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的作用,是次交流会以线上及线下的方式进行,粤港澳三地获邀单位包括珠海市司法局及该市公证协会代表,香港特区的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及中国委托公证人协会代表,澳门特区的法务局、中国法律服务(澳门)有限公司及中国委托公证人代表,杭州市司法局及该市公证协会代表,以及珠海市各高等院校代表。
交流会上,澳门特区法务局副局长卢瑞祥介绍澳门公证制度的框架和公证行为的分类,重点介绍了登记及公证电子服务的发展,包括登记电子证明及电子书面报告、商业登记讯息平台,以及计划提供的公证文书及登记证明的线上查证服务,以上电子化服务,有助满足跨境查询或查证讯息需要。与此同时,各方就公证业务上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进行探讨,尤其在公证服务合作方面和公证互认方面等议题积极交流意见,气氛热烈,达到了预期效果。
为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法务局将持续与粤港有关单位在公证领域进行交流,推进三地公证业务的对接和合作,以便利居民生活和提供更优质的法律服务。

市政署移除多株枯萎及衰弱树木 改善树穴环境逐步重植
为保障公共安全,市政署近日移除螺丝山公园一株因感染褐根病而枯萎的土蜜树,以及西望洋圣母眺望台一株自然枯萎的罗汉松。另外,市政署亦计划有序地移除友谊广场侧四株长势不良的大王椰子树,改善树穴环境后重植新树,以美化社区环境。
市政署树木护理人员于去年发现螺丝山公园一株土蜜树感染褐根病及有土白蚁为害,树根开始乾枯,树干基部有大面积褐根病菌丝面,经放药后已消除土白蚁,但其长势未见恢复,并持续落叶。护理人员近日再巡查,发现该树已全株枯萎,树干有三条裂缝,倒塌机率高,对公众构成危险,须即时移除。
另外,西望洋圣母眺望台树槽中一株罗汉松长势逐渐衰弱,经修剪减少遮蔽及施肥等措施后仍没有改善,并于近日枯萎。为保障公众安全及让旁边的罗汉松生长得更好,市政署已移除该枯树及再在树槽内施肥。
此外,位于友谊广场侧的四株大王椰子树,树木顶端的茎部近年越趋变幼,老熟叶少而稀疏且黄化,顶芽嫰叶小而细,整体呈现衰弱徵状。经持续观测,树木状况未见好转,故计划有序地移除有关长势不良的树木,并改善树穴环境后重植新树。
市政署呼吁市民共同守护珍贵的树木资源,如发现树木有异常情况,可透过「市政在线」或致电市政署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反映。

市政署对保安高校内7株古树进行管护 跨部门协作共同保育珍贵古树
位于路环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内,有七株假菩提古树已纳入《古树名木保护名录》,树龄均达一百一十年,为更好地保护珍贵古树,已于去年十二月起交由市政署托管养护。市政署对有关古树进行检查及管护工作,并为校方人员开办古树保育讲座,共同保育澳门的珍贵资源。
市政署树木管护人员于今年初对位于该校内的七株假菩提古树进行例行检查,发现部分古树有枯枝,且部分萌发枝过盛,容易令树冠重心偏侧,经评估生长势一般,须安排疏枝修剪,以减少枯枝节断坠落或倾斜失衡的风险,亦计划为一株生长在斜坡上重心倾斜的古树加设支撑架。
此外,市政署早前受邀为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人员开办古树保育讲座,讲解古树的日常养护及复壮措施,亦就特殊天气或古树紧急状况,与校方人员建立沟通机制,进一步做好古树的管护工作,共同保育澳门的珍贵资源。
市政署一直高度重视古树保育工作,市民如发现树木有异常,可致电市政署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反映或查询。

市政署办防治鼠患培训课程 教育居民杜绝鼠患源头
市政署与多个团体于二月合办四场「全民清洁迎新岁」之防治鼠患培训课程,让参与的物管清洁从业员及大厦管理委员会成员进一步了解防治鼠患的有效方法,提高其环境卫生意识。
市政署除了在公共地方进行防鼠灭鼠工作外,亦关注私人大厦屋苑的鼠患情况。作为「全民清洁迎新岁」系列活动之一,培训课程分为理论及勘察两个部分,由市政署灭鼠范畴资深人员讲解鼠患防治目的、市政署的鼠患防治职能范围、私人屋苑的鼠患防治措施,以及大厦屋苑常见鼠患源头等不同主题,并解答参与者的提问。同时,课程亦组织参与者到多区大厦屋苑进行实地鼠迹勘察教学,因应发现的鼠患问题,即时向在场人士提供防鼠灭鼠的技术意见。
防治鼠患培训课程分别于二月八日、二月二十三日、二月二十四日及二月二十五日,与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民众建澳联盟、澳门物业管理业商会及澳门清洁业总商会合办,共有约一百七十名物管清洁从业员及大厦管理委员会成员参加。不少参与者均表示课程内容实用性大,有助增强防治鼠患方面的知识,并了解到「防鼠为主、灭鼠为辅」的原则,认为应由环境卫生着手杜绝鼠患源头。
除了上述培训课程外,「全民清洁迎新岁」系列活动于一月至三月期间举行。其中,学校清洁活动、社区清洁活动、大厦屋苑清洁活动、「防治蚊鼠齐认识」主题图片展览等已顺利完成,共有超过七万三千人次参与。市政署将持续优化监管环境卫生的工作,加强与各方合作,并鼓励市民参与社区清洁,共同维护及改善社区卫生。

校园网上普法讲座
日前,法务局与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合办了首场“校园网上普法讲座”,主题为“宪法与基本法”,参加是次讲座的学校有菜农子弟学校、中葡职业技术学校、澳门坊众中学及利玛窦中学,共约四百名学生参与。
为让青少年从小认识《宪法》、《基本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法务局与各政府部门多年来一直合力,持续向小学、中学、高等院校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举办各类型普法推广活动,当中包括讲座、讨论会、各类比赛项目等。今年更加强现代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在普法工作中的使用力度,藉此进一步扩大法律推广的范围和效果,持续拓展更多创新的普法方式。
此次法务局与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合办的首场“校园网上普法讲座”,藉网络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宣传方式在时间、空间和人力资源的限制,让身处四间不同学校约四百名的学生能参加讲座,增强他们对《宪法》和《基本法》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国家观念及“爱国爱澳”情怀。
“校园网上普法讲座”设有各种不同的专题,包括宪法与基本法、认识国家象徵、基本法初阶、认识澳门法律制度、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法律、网络欺凌和电脑犯罪、打击贩卖人口犯罪、预防性犯罪等,欢迎有兴趣的学校报名参与,详情可致电法务局8795 7698查询。

第二届公务人员领导力培训班开课
由行政公职局与澳门大学合作开办的第二届公务人员领导力培训班昨(22)日开课,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代表行政长官贺一诚出席开课典礼。
张永春和27名学员谈话时表示,行政长官对于公务人员领导力培训班十分重视并寄予厚望,期望学员充分利用这三个月的时间,彼此学习,相互研讨,共同分析公共部门所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他亦感谢澳门大学为培训班提供了优良的软硬件设施条件,并承诺将在三月中下旬再与学员进行交流,听取优化课程的意见。
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致词时介绍,澳大去年成立了公共行政培训中心,构建提升公务人员质素的综合平台。培训中心将围绕特区政府的施政重点,通过共同研讨、集中报告、跨部门合作等途径来强化观念、协调工作,实现政令畅通;同时,遵循“培训与培养相结合”的理念,通过培训考核建立起本澳公务人员的“人才储水池”,为特区政府提供充足的后备管理人才。
行政公职局局长高炳坤表示,公务人员培训将以宪法、基本法与国情、人才储备与领导力提升,以及配合施政方向及重点工作为三大主轴,而本次领导力课程正好体现了有关构思。他亦勉励学员把握机遇,装备自己,将来回到工作岗位上能学以致用,为落实部门各项施政工作发挥所长,并且根据所在部门的职能,推动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公务人员领导力培训班为脱产式培训课程,旨在为特区培养更多专业能力与管理能力兼备的人才,首届课程已于去年第四季成功举办。本次课程为期三个月,来自不同部门的27名学员,均具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工作表现评核,并经所属部门及监督实体推荐。

市政署下周起采新系统预约烧烤炉区
为方便大众预约使用烧烤炉,市政署优化相关预约系统,并将于二月二十二日起转用新的「绿化设施预约系统(个人)」,供大众预约二月二十六日及之后的烧烤炉使用场次,而二月二十五日及之前次的场次则沿用旧介面,敬请市民留意。
市民可于二月二十二日早上十时起,登入「绿化设施预约系统(个人)」https://app.iam.gov.mo/gfbooking预约使用大潭山郊野公园、黑沙水库郊野公园及黑沙海滩公园三个烧烤炉区。每个烧烤炉每天分两个场次使用,分别为上午十一时三十分至下午五时三十分,以及下午六时至晚上十一时五十九分。预约者在登入系统选择相应的场次后,输入电话号码或电邮地址就可以接收确认信息。活动当天须凭已成功预约之二维码(QRCode)入场。每个电话号码或电邮十五天内只可作一次预约。市政署将提前一天透过短信或电邮提醒成功预约者,烧烤设施会于该预约场次之首三十分钟作预留,成功预约者须按场次于当天中午十二时或下午六时三十分前进场,否则名额将自动释放予他人使用。
现时,黑沙海滩公园、大潭山郊野公园及黑沙水库郊野公园共有八十套烧烤炉,供公众预约使用。为让市民了解各烧烤炉区的使用情况,市政署网页www.iam.gov.mo将发布相关资讯,市民可登入网站进入查阅。市政署呼吁市民善用公共资源,若未能按预约时间使用,应及早取消,以便释放名额予其他有兴趣的人士使用。
为配合卫生局发出的防疫指引,凡进入烧烤炉区之人士须出示当天有效之澳门健康码及接受现场测量体温,并要戴上口罩及应保持至少一米之社交距离,如遇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人士,谢絶进入。公众使用有关场地时须遵守相关防疫指引及措施,并配合现场工作人员。查询可致电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