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署介绍生活物资配送工作
市政署表示,了解到红、黄码区住户除了日常膳食需求外,还有个人卫生及日用品的需要,故此,支援小组亦提供了网上购买生活物资或餐饮等资讯。此外,红码区住户亦可委托亲友代为准备并且送到位于各红区外的物资配送点,工作人员会于每日下午3:00至5:00期间分批送到各住户门外。
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防疫安全,工作人员对红区居民派送物资会采取“非接触式”,所以要求红码区住户在家门口放置了一张椅子,以供工作人员放置饭盒及生活物资之用。所有进入红码区的工作人员都事前接受了感染控制的培训,并且须按卫生防疫指引穿着防护器具,以及清洁消毒等措施。
市政署介绍维生及支援小组工作概况
市政署表示,当疫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对指定区域实施精准防控和封闭措施时,在卫生局对围封区进行环境取样后,市政署会安排清洁消毒人员进入有关区域进行清洁消毒,尽力减低传染病传播的条件。待完成清洁消毒后,市政署联同治安警察局及社会工作局组成维生及支援小组,开展住户调查工作,了解实际居民数量及基本需要,以便供应生活物资。同时,亦协助卫生局有序地分批安排围封范围的居民接受病毒核酸筛查采样。待围封范围居民完成病毒核酸筛查采样后,会为每人派发一个应急食物包。等待核检结果期间,社工局同事亦会关心居民情绪以及其他需要。
现时在多个红、黄码区中,已登记需要支援住户,红区有74个(969人),黄区617个(1,981人),总户数为691个(2,950人)。
市政署派驻红、黄码区的常规驻站人员有40多名,机动替补人员60多名(但未包括清洁消毒、垃圾清运等岗位人员)。
公职局继续暂缓要求公务人员出示核酸检测证明
因应新冠病毒疫情的最新发展,特区政府将再次启动全民核酸检测计划。行政公职局今(4)日再向各公共部门发出指引,继续暂免公务人员出示核酸检测证明至10月10日。
行政公职局在指引中指出,由于全民核检与行政公职局早前要求的核酸检测的目的和效果一致,因此,于10月4日至10月10日期间,继续暂免要求仍未接种疫苗的公务人员返工时出示核酸检测证明。
指引亦要求公共部门和各级公共行政工作人员,必须全力配合卫生当局的安排,于指定时间内预约并进行核酸检测。
身份证明局推出社团及财团机关据位人资料查询服务
继推出社团及财团领导架构成员管理系统及相关证明书网上申请服务后,为进一步优化社团及财团登记范畴的服务,自2021年9月30日起,身份证明局推出社团及财团机关据位人资料查询服务,让澳门居民透过电子方式查询其在本澳各社团及财团担任职位的最新状况。
社团及财团据位人可透过“澳门公共服务一户通”手机应用程式、身份证明局网页(www.dsi.gov.mo)或自助服务机查询相关资料。倘社团或财团没有向身份证明局递交选举机关据位人的会议纪录,则身份证明局不存有相关资料而未能查阅。有关服务详情,请参阅www.dsi.gov.mo/asso_c.jsp#CH7。
有关“澳门公共服务一户通”详情,请参阅www.gov.mo/zh-hant/services/ps-1047/。
有关自助服务机的功能及地点,请浏览www.dsi.gov.mo/kiosk_c.jsp。
如有查询,请致电身份证明局热线2837-0777或电邮至info@dsi.gov.mo。
市政署加强冷链及鲜活食品防疫措施 暂缓不符要求商户的入口申请
因应新冠疫情发展,市政署不断强化冷链及鲜活食品进口之防控措施,近日加大巡查力度,并且严格要求冷链食品入口商登录“冷链食品追溯系统”,以及人员出入工作场所登记。同时要求批发市场商户切实执行防疫指引,保障人员健康及批市运作秩序。市政署会积极与业界密切沟通,监督和协助业界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及责任。如发现有不符合卫生防疫要求者,市政署会即时暂缓其入口申请。
冷链人员七日一检持“绿码”上班
特区政府一直因应疫情调整冷链食品的防疫措施,不断强化货物、环境和从业人员等三层防线。自去年八月已组织从事冷链食品配送、批发及零售的业界定期接受强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且因应疫情发展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自八月二日起,所有冷链食品从业人员须强制每七天进行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且必须持当日有效之“绿码”上班。现时本澳约有三千二百名从事冷链工作的人员,相关资料已记录在“冷链从业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预约系统”中,并由市政署与卫生局共同跟进,如从业员未有按规定定期进行核酸测试,将收到提示信息,市政署会进一步核实并追查未进行核酸检查之个案情况,如涉事者未能提供合理之解释,会即时勒令商户暂停该人员处理冷链食品之工作,若发现涉事者仍处理冷链食品,将暂缓处理商户或场所的入口申请或营运。
外包装全消毒 内包装全检测 建系统追溯库存及流向
为严防新冠病毒经进口冷链食品及包装传入本澳,特区政府自去年起已对进口本澳的冷链食品、批发市场及街市开展病毒核酸检测排查;并陆续筑起进口冷链食品、环境、人员三层防线;开发“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可更及时追踪货物流向。去年十一月起更进一步实行“外包装全消毒、内包装全检测”的冷链食品防疫安排,每日平均抽取冷链食品及环境样本二百五十个,每周消毒冷冻食品外包装箱数超过七万箱。自去年七月至目前共抽检了冷链食品及环境样本约六万二千个,全部未有异常。同时,市政署将持续加强巡查各码头、冷冻库、冷链食品加工及零售场所,检查各项防疫措施的落实情况,包括检查其“冷链食品溯源系统”的执行情况,以及场所人员的出入纪录及健康纪录等。去年十一月至今已对本澳冷链食品业界完成了四个排查循环,合共巡查了五百五十多间次,整体得到冷链食品业界及航运、码头业者的支持与配合,防疫措施执行大致畅顺。
强化批市人员防疫意识 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此外,由于每日有大量鲜活食品在批发市场内交收流转,且每天平均约有一千三百人次在场内工作,市政署已要求所有进入批发市场的工作人员须进行测温。除了须出示当日有效之“绿码”上班外,自今年二月起更以反扫查验方式进行电子登记,更有效地识别进入批发市场的人员身份,以便一旦出现状况时权限部门可及时追踪有共同轨迹的工作人员。同时,亦已把卫生部门制订的防疫指引派发至批发市场内各商户,要求商户负责人严格监督员工遵守指引,切实执行卫生防护及清洁工作,监管人员亦会每日作现场巡查,检视场内秩序及指引执行情况。
新冠疫情发展至今,本澳日常民生食品供应稳定且充足。市政署及卫生部门亦已联合制定各紧急预案,并一直与食品业界保持密切沟通,助业界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及责任,共同严守食品入口防疫线。
市政署加强巡查呼吁市民遵守防疫措施
市政署加强对发牌监管场所巡查及宣导,除须遵守既有的防疫措施外,公众进入场所须出示有效的绿色“澳门健康码”,若为“红码”或“黄码”时,则不予进入场所。另外,市民在进入市政署辖下公共设施,包括公园、街市等场所时,亦必须妥善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及出示绿色“澳门健康码”。市政署提醒公众及场所负责人遵守有关指引,合力减少疾病在本澳社区传播的风险。
市政署持续对发牌监管的饮食及饮料场所、发型屋及理发店、美容院、游戏机中心、保龄球场、桌球室、网吧、电影院及剧院等加强巡查,并对有关场所作防疫宣导工作,了解场所遵守防疫措施及执行出示绿色健康码的情况。六月至八月共巡查9,788间次,并呼吁有关场所遵照卫生局防疫指引规定。而因应近日疫情发展,亦特别加强巡查宣导工作,于九月二十五日起至今,对有关场所共巡查近500间次。
市政署呼吁居民负起公民责任,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配合特区政府防疫工作。市政署会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持续监察辖下市政设施及公共街道的卫生状况,并按卫生当局的指引进行清洁及消毒工作,确保公共设施的清洁卫生。
市政署加强冷链及鲜活食品防疫措施 暂缓不符要求商户的入口申请
因应新冠疫情发展,市政署不断强化冷链及鲜活食品进口之防控措施,近日加大巡查力度,并且严格要求冷链食品入口商登录“冷链食品追溯系统”,以及人员出入工作场所登记。同时要求批发市场商户切实执行防疫指引,保障人员健康及批市运作秩序。市政署会积极与业界密切沟通,监督和协助业界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及责任。如发现有不符合卫生防疫要求者,市政署会即时暂缓其入口申请。
冷链人员七日一检持“绿码”上班
特区政府一直因应疫情调整冷链食品的防疫措施,不断强化货物、环境和从业人员等三层防线。自去年八月已组织从事冷链食品配送、批发及零售的业界定期接受强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且因应疫情发展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自八月二日起,所有冷链食品从业人员须强制每七天进行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且必须持当日有效之“绿码”上班。现时本澳约有三千二百名从事冷链工作的人员,相关资料已记录在“冷链从业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预约系统”中,并由市政署与卫生局共同跟进,如从业员未有按规定定期进行核酸测试,将收到提示信息,市政署会进一步核实并追查未进行核酸检查之个案情况,如涉事者未能提供合理之解释,会即时勒令商户暂停该人员处理冷链食品之工作,若发现涉事者仍处理冷链食品,将暂缓处理商户或场所的入口申请或营运。
外包装全消毒 内包装全检测 建系统追溯库存及流向
为严防新冠病毒经进口冷链食品及包装传入本澳,特区政府自去年起已对进口本澳的冷链食品、批发市场及街市开展病毒核酸检测排查;并陆续筑起进口冷链食品、环境、人员三层防线;开发“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可更及时追踪货物流向。去年十一月起更进一步实行“外包装全消毒、内包装全检测”的冷链食品防疫安排,每日平均抽取冷链食品及环境样本二百五十个,每周消毒冷冻食品外包装箱数超过七万箱。自去年七月至目前共抽检了冷链食品及环境样本约六万二千个,全部未有异常。同时,市政署将持续加强巡查各码头、冷冻库、冷链食品加工及零售场所,检查各项防疫措施的落实情况,包括检查其“冷链食品溯源系统”的执行情况,以及场所人员的出入纪录及健康纪录等。去年十一月至今已对本澳冷链食品业界完成了四个排查循环,合共巡查了五百五十多间次,整体得到冷链食品业界及航运、码头业者的支持与配合,防疫措施执行大致畅顺。
强化批市人员防疫意识 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此外,由于每日有大量鲜活食品在批发市场内交收流转,且每天平均约有一千三百人次在场内工作,市政署已要求所有进入批发市场的工作人员须进行测温。除了须出示当日有效之“绿码”上班外,自今年二月起更以反扫查验方式进行电子登记,更有效地识别进入批发市场的人员身份,以便一旦出现状况时权限部门可及时追踪有共同轨迹的工作人员。同时,亦已把卫生部门制订的防疫指引派发至批发市场内各商户,要求商户负责人严格监督员工遵守指引,切实执行卫生防护及清洁工作,监管人员亦会每日作现场巡查,检视场内秩序及指引执行情况。
新冠疫情发展至今,本澳日常民生食品供应稳定且充足。市政署及卫生部门亦已联合制定各紧急预案,并一直与食品业界保持密切沟通,助业界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及责任,共同严守食品入口防疫线。
市政署加强巡查呼吁市民遵守防疫措施
市政署加强对发牌监管场所巡查及宣导,除须遵守既有的防疫措施外,公众进入场所须出示有效的绿色“澳门健康码”,若为“红码”或“黄码”时,则不予进入场所。另外,市民在进入市政署辖下公共设施,包括公园、街市等场所时,亦必须妥善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及出示绿色“澳门健康码”。市政署提醒公众及场所负责人遵守有关指引,合力减少疾病在本澳社区传播的风险。
市政署持续对发牌监管的饮食及饮料场所、发型屋及理发店、美容院、游戏机中心、保龄球场、桌球室、网吧、电影院及剧院等加强巡查,并对有关场所作防疫宣导工作,了解场所遵守防疫措施及执行出示绿色健康码的情况。六月至八月共巡查9,788间次,并呼吁有关场所遵照卫生局防疫指引规定。而因应近日疫情发展,亦特别加强巡查宣导工作,于九月二十五日起至今,对有关场所共巡查近500间次。
市政署呼吁居民负起公民责任,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配合特区政府防疫工作。市政署会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持续监察辖下市政设施及公共街道的卫生状况,并按卫生当局的指引进行清洁及消毒工作,确保公共设施的清洁卫生。
市政署对围封大厦开展住户调查 预备供应膳食物资
特区政府因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最新情况,对巴素打尔古街329、333、337、343号;十月初五日街 / 泗𠵼街16-16A号金利大厦、18-18A号信鸿大厦、20-20A号利柏楼;十月初五日街 / 泗𠵼街22号及工匠巷1A-1C号锦龙大厦实施精准防控措施。市政署联同治安警察局及社会工作局组成维生及支援小组,开展住户调查工作,以协助卫生局有序地分批安排围封大厦每名居民接受病毒核酸筛查采样。
穿著防护装备的工作人员会记录每户人数、联络电话、长者及特殊需要人士数目等资料,同时向住户说明围封期间各措施工作安排及紧急联系方式。为使登记工作更流畅,呼吁住户及早备妥健康码及登记所需资料,而是次收集所得资料仅用作安排居民接受病毒核酸筛查及供餐。
在接受病毒核酸筛查及等待结果期间,考虑到居民用膳需要,市政署会为围封内每名居民提供应急食物包,稍后亦会按状况及时间安排供应热食饭盒。
早前,市政署已完成上址大厦公用空间之大型清洁及消毒工作,并于防控区内设立临时核酸采样站及前线协调站,以便卫生当局开展核酸筛查及后续工作。如对防疫措施有任何查询,可致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查询热线28700800。
市政署对确诊病例居所大厦加强清洁消毒
因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最新情况并配合防控工作,市政署即时协调清洁专营公司及外判清洁加派人手,于九月二十八日对第68例确诊病例居所周边街道、大厦公用部份等区域进行大型清洁及消毒工作,尽力减低传染病传播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