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深澳门特区公务人员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的了解,准确把握深合区建设的重要原则,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社会工作部与特区政府行政公职局昨(9日)合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宣讲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肖渭明作专题主讲,各政府部门领导及主管等约200人出席宣讲会。

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在宣讲会上致辞时表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出台,体现了中央支持澳门发展的良苦用心和对澳门市民的亲切关怀。《总体方案》是深合区建设的蓝图,特区政府和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准确把握深合区建设的政策方向和原则精神,做好各项跟进落实工作。

肖渭明以深刻认识建设深合区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建设深合区面临的新形势、紧紧围绕初心领会《总体方案》的总体要求,牢牢抓住深合区建设的几个着力点等四方面展开宣讲,并从贸易、投资、资金流动的自由化,人员进出、数据流动、运输往来的自由便利,以及粤澳共商共建管理体制机制等落实方案的著力点上作了深入讲解,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推进大湾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深合区建设的最终目标。

澳门特区政府行政法务司、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及广东省司法厅于今(10)日以视像方式举行粤港澳大湾区法律部门第三次联席会议,由广东省司法厅主持。会议通过了《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资格资历评审标准》及《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专业操守最佳准则》,并就加强大湾区的调解、仲裁合作以及共同开展法律培训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在会上表示,随著《评审标准》的通过,大湾区调解员资格资历将得到统一,这为设立大湾区调解员名册奠定了基础。希望三地继续加强协调,共同促成大湾区调解员名册顺利出台。同时,三地政府宜积极向业界推广《最佳准则》,推动三地的调解机构广泛采用上述准则。

张永春还介绍了澳门特区在推进大湾区,包括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法律建设方面的工作,例如:推动制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条例》;修改《印花税规章》,促使当事人更多选择以仲裁方式解决不动产租赁合同争议;推出商业登记讯息平台以及民事、商业、动产及物业登记证明查证平台和公证查证平台,为在大湾区营商提供便利和保障。

三地同意,将继续以联席会议为平台,加强在仲裁、调解、律师等法律服务和法律培训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大湾区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三方商定第四次联席会议将由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主办。

出席会议的三地主要代表还包括:广东省司法厅长陈旭东,副厅长梁震、林楚明;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郑若骅、普惠避免及解决争议办公室主任丁国荣;澳门特区政府法务局长刘德学等。

自11月28日至今,市政署接获多宗于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一带发现猫只尸体个案,市政署派员跟进,分别于公园的草丛、变电站、渠道等共发现八具猫尸,大部份尸体发现地点较隐蔽,部份尸体发现时已腐烂,相信已死去一段时间。尸体均没有明显外伤,据客观环境分析及检验,初步排除虐待或毒杀可能,不排除有关猫只因染病死亡,暂列作动物尸体发现案处理。市政署已于相关区域进行消毒,并将加强监察该区的流浪猫族群情况。

市政署呼吁公众避免喂饲及接触流浪动物,若发现不明死因的动物尸体时,切勿自行处理,应立即报警或致电市政署处理动物尸体热线28870120处理。同时,提醒宠物饲主注意定期为动物接种疫苗,妥善照顾动物,降低疫病传播风险。

继九个政府部门日前举行批发市场防疫演习,市政署再联同治安警察局、街市摊贩作后续保供演习,模拟批发市场围封后,即时启动街市防疫保供预案,以佑汉街市卸货场为临时蔬菜集散点,将货物分发到其他公共街市,确保本澳鲜活食品供应顺畅稳定。

演习模拟卫生局通报批发市场出现确诊新冠病例,围封批发市场后,市政署即时启动“街市防疫保供预案”,保供协调小组采取行动,佑汉街市卸货场改作临时蔬菜集散点,由交通警员指挥货车进入卸货场,各街市摊贩代表按指示提货并搬上物流车辆,分送至各公共街市。

演习过程顺利,透过部门及业界参与,有助提升各方的应变力及联动协作,确保一旦发生突发疫情,即使批发市场须紧急关闭,鲜活食品供应不受影响,争取保持货品上架时间稳定。

因应卫生部门最新防疫要求,市政署持续加强批发市场的防疫措施,并联同卫生部门等与场内各批发商及管理机构举行多次工作会议,就恒常防疫工作以及防疫紧急预案听取意见,冀业界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降低疫病传播风险,共同维护批发市场的卫生安全。

由于批发市场承担著全澳鲜活食品的供应,由去年起,市政署对批发市场采取一系列防疫措施,除要求场内各批发商及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持“绿码”上班外,出入还须接受体温测量和透过反扫查验健康码核实身份,以便卫生部门在有需要时能及时追踪有共同轨迹的人员。同时,对各楼层以及共用空间加密清洁消毒频次,抽取环境样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至今未发现异常。目前,逾八成的批发市场工作人员已接种疫苗。

因应批发市场防疫应急预案演习,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主席戴祖义、副主席柯岚、委员吴秀虹、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林松,联同治安警察局、司法警察局、消防局、交通事务局等部门代表,日前和批发市场管理公司、批发市场内食品入口批发商及商会的代表举行工作会议,就完善批发市场防疫工作和应急预案交换意见。

政府代表指出因应疫情发展,有需要更严格保护批发市场内环境及工作人员的卫生安全,建议业界减少非必要的人员流动,尤其跨楼层流动。商户表示会配合防疫措施,加强员工的卫生防护意识,严格遵守各项防疫措施,并对日常防疫工作和防疫应急预案提出意见。

配合卫生部门最新防疫措施,市政署由今(28日)起,对从南非进口的冷链食品实施严格留置待检,一货一检的全数检测措施。

根据冷链食品溯源追踪系统资料显示,一月至今,从南非入口本澳的冷链食品共十批次,对上一次入口纪录为今年六月,共一百公斤鱼柳,上述每批次货品均严格按“外包装全消毒,内包装全检测”措施,所有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无异常,通过检验检疫程序进口本澳。

市政署持续进口冷链食品、环境、人员三层防护把关,不断因应疫情调整冷链食品的防疫措施。自去年十一月起进一步实行“外包装全消毒、内包装全检测”的冷链食品防疫安排,每周消毒冷冻食品外包装箱数超过七万箱,每日平均抽取冷链食品及环境样本二百五十个,一月至今,共抽样逾五万三千个,至今全部未有异常。今年八月起,现时本澳约三千三百名从事冷链工作的人员须强制每七天进行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且必须持当日有效之“绿码”上班。如从业员未有按有关规定,将暂缓处理相关商户或场所的入口申请或营运。

市政署积极推动古树名木的保育工作,本月初更新的《古树名木保护名录》新增了三十二株古树,合计古树名木共六百一十六株。市政署将持续监测古树的状况并开展针对性的养护工作。

市政署一直关注和致力古树名木的保育工作,自去年十一月公布更新《古树名木保护名录》后,展开纳入私人古树工作,积极关注私人地方的古树状况,并联同文化局跨部门合作,与青洲山的古树拥有人或权利人不断沟通,宣导推广古树保育的重要性。现已将青洲山及益隆炮竹厂国有土地部分的三十二株古树纳入《古树名木保护名录》,使更多古树获得法律保障。

市政署将强化古树的恒常巡查和管护机制,透过更具针对性的护树工作对古树进行护理和复壮,包括定期联同树木及生态保育专家对纳入《古树名木保护名录》的树木进行整体性健康评估,又采取每年至少一次的恒常巡查,监测古树的整体生长势、病菌虫害、立地条件等,并根据古树的健康情况进行评级,制定具针对性的养护复壮方案,透过修枝整形、加设支撑架、施药防治病害、修补树洞及损伤、改良土壤等不同措施,对不同级别的古树进行护理。

按第11/2013号法律《文化遗产保护法》相关规定,私人地方的古树属持有人管护,持有人或业权人代表应定期检查及跟进古树的情况。市政署亦已制定《澳门古树名木养护指引》,供私人地方古树持有人或业权人代表参考,如欲了解更多古树名木资讯,可浏览澳门古树名木专题网页https://nature.iam.gov.mo/OldTreesOnline;市民倘发现古树有异常情况,欢迎致电市政署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冀全民齐心护树,共同维护澳门绿色资源。

 

法务局副局长梁颖妍今(22日)宣誓就职。仪式由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主持,并由行政法务司司长办公室主任林智龙见证。

张永春致辞时表示,法务局副局长的工作需要面对不同挑战,他勉励梁副局长和同事们继续努力,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同时,凭著经验传承,从而持续推动工作向前发展。

梁颖妍在致辞时首先感谢行政法务司司长的信任及认同,对能够获委任为法务局副局长,感到十分荣幸,同时亦感谢法务局领导及同仁一直以来在工作上的指导和帮助。她表示接下来法务的重点工作,将会是配合特区经济适度多元和民生方面的立法,同时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法制创新建设亦将带来新的挑战,上任后将保持谦卑之心,不断学习,在行政法务司司长的带领下,辅助法务局局长,与团队上下努力完成法务范畴的各项工作。

梁颖妍拥有澳门大学法学士学位和澳门理工学院中葡翻译高等专科学位,2005年进入公职,曾担任法务局法律范畴高级技术员、法规草拟二处处长、法制研究及立法统筹厅厅长的职位,并于2021年7月起担任法务局代副局长。

根据行政法务司司长批示,委任梁颖妍自2021年10月26日起担任法务局副局长,为期一年。

青年是社会未来的栋梁,青年工作任重而道远。为更有系统及有效地统筹青年事务,特区政府成立了“青年政策”跨部门跟进小组,以期透过跨部门的协同效应,稳步推进各施政领域的青年事务,提升青年工作成效。

为持续向青少年推广法律知识,增强青少年知法和守法意识,由法务局、巿政署、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劳工事务局、警察总局、治安警察局、司法警察局、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文化局、卫生局、社会工作局及环境保护局共12个政府部门于2021年9月至11月合办了“普法新TEEN地”青少年法律推广月。因应疫情变化,本年各部门在活动安排上作出了相应的防疫措施及调整,组织了多项线上及线下的普法专题活动,活动形式包括法律讲座、网上问答游戏、亲子工作坊、巡回展板展览、写作奖励计划、宣传推广活动等,把法律知识推及青少年、学生和市民,共约110,000人次参与,覆盖层面广泛。

而为延续推广法律普及的工作及总结活动成效,展现各部门推广的活动内容及成效,上述部门于11月13日在圣保禄学校礼堂举行了“普法新TEEN地”青少年法律推广月总结礼,并以分段安排参与者进入和离开场地的方式,颁发了感谢状及全澳校际网上法律知识闯关比赛各个奖项。“青年政策”跨部门跟进小组持续关注疫情防控,并将继续以丰富多元的线上及线下方式开展,法律推广活动,提升青年及学生对国家及澳门法律的学习兴趣。同时以系统教育和多元活动,让青年及学生从学习及体验中准确地理解和认识《宪法》与《澳门基本法》的关系,从中透彻理解法制的精神,加深对国家和澳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了解“一国两制”的方针,以及相关法律的实施对澳门社会繁荣稳定的重要作用。

“普法新TEEN地”青少年法律推广月总结礼出席嘉宾包括教育及青年发展局丁少雄副局长、法务局梁颖妍副局长、文化局梁惠敏副局长、警察总局刘中志顾问、教育及青年发展局青年厅张敏辉厅长、社会工作局防治赌毒成瘾厅郑耀达厅长、经济及科技发展局知识产权厅郑晓敏厅长、劳工事务局就业厅李丽琼厅长、司法警察局社区警务及公共关系处赵朱惠敏处长、治安警察局公共关系处李德辉处长、市政署公民教育处林微笑处长、环境保护局宣传教育处黄秀娟处长、法务局公共关系处马理章处长、司法警察局社区警务及公共关系处少年关注组张剑锋职务主管以及各参与学校及机构代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