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署检出一款鱿鱼零食中含过量防腐剂 呼吁停止食用
市政署透过恒常食品抽检,于一款鱿鱼零食检出防腐剂山梨酸含量超出本澳法例允许之最大使用量。市政署已即时跟进处理,勒令涉事商户停售有问题批次产品,并呼吁市民停止食用。
市政署于进口商「澳门咀香园饼家」抽取的一款原产地为泰国,经香港供应商提供的预包装「风琴鱿鱼片」样本中,检出含每公斤二千七百六十毫克的防腐剂山梨酸,其含量超出本澳第7/2019号行政法规《食品中防腐剂及抗氧化剂使用标准》之规定。涉事产品每包净重一百一十克,该批次所标示之「此日期前最佳」为2022年7月15日。市政署食品安全厅已即时采取跟进措施,勒令涉事商户停售有关问题批次产品,并追溯产品的来源及销售流向。同时,市政署亦已将涉事产品相关资料通报香港食安部门知悉及跟进。
为审慎起见,市政署呼吁消费者如曾购买并持有上述受影响批次的产品,应立即停止食用。业界如有相关批次之涉事产品,亦应主动下架回收并通报市政署食品安全厅;市政署将持续跟进及调查事件,以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是次在食品中检出的山梨酸是常见的食品防腐剂,按该样本中山梨酸的含量进行风险评估,在正常食用情况下不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呼吁市民应保持多元及均衡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量进食单一食品。

市政署呼吁市民重阳节错峰扫墓并注意安全
重阳节将至,因应本澳新冠疫情的发展,市政署呼吁市民错峰扫墓,减低因人流聚集而引起的社区传播风险。另外,由于台风「狮子山」及「圆规」相继吹袭,路环市政坟场及路环华人坟场部分位置出现山泥倾泻,巿政署已即时对现场作出适当围封,敬请拜祭人士祭祀期间注意个人安全,并听从在场工作人员指示。
市政署辖下市政坟场于十月十四日、十六日及十七日延长开放时间,由早上八时至晚上七时正。同时,为让市民了解各市政坟场正门等候的具体情况,达致更好分流,市政署在上述日期将于市政署网站(http://www.iam.gov.mo)推出「市政坟场正门等候人数页面」,发布各市政坟场正门等待的人数资讯,方便有需要拜祭的市民灵活安排扫墓时间,错峰扫墓。
市政署将依循卫生当局的指引,以减低病毒传播的风险。市民进入市政坟场前须测量体温并出示有效的绿色「澳门健康码」,如有发热或咳嗽等症状,或持有黄色或红色的「澳门健康码」人士将不准进入。为配合相关防疫工作,市政坟场部份出入口将关闭,并因应情况实施人流管制,以控制场内人数处于合理水平。市民在拜祭期间必须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适当社交距离,相同家族的不同家团成员应避免在同一时间拜祭,而拜祭时间应尽可能缩短至三十分钟内完成。祭祀完毕后善用场内的洗手设施清洁双手,保持个人卫生。市政署呼吁扫墓人士配合各项防疫要求,共同抗疫。
重阳节前,市政署于各市政坟场进行灭蚊及除草工作,并在部份坟场增设流动厕所,满足市民需要。重阳节期间,将加派工作人员即时处理祭品及垃圾,以免祭品及垃圾留置太久而产生卫生问题。市政坟场现场亦会播放宣传声带,提醒市民拜祭时小心香火,冥镪须以放在坟场设置的化宝盆内燃烧,切勿将尚未完全熄灭的冥镪倒入垃圾桶内,为免积水孳生蚊患,引起登革热,建议拜祭人士应放置假花或鲜花拜祭,避免以水樽盛载,如有积水亦须完全倾倒后离开。此外,市政署于市政坟场增设洗手设施,并会密切监察市政坟场内公用设施的卫生状况,加强对公用设施的清洁,包括用稀释的漂白水清洁公厕内的门柄、水龙头及冲水设备,做好各项清洁消毒工作,确保环境卫生。

市政署每日定时收集新美安大厦垃圾 呼吁封控区住户按指引弃置垃圾
自黑沙环新美安大厦被列为封控区后,市政署每日定时派员上门收集区内住户弃置的垃圾逾百袋。市政署呼吁封控区内住户配合防疫工作,严格遵守卫生指引处理生活垃圾,以便工作人员进行收集及清洁消毒,切勿随处弃置于大厦公共部份,破坏环境卫生。
维生及支援小组于区域围封当天已向新美安大厦居民派发指引,要求住户将生活垃圾妥善包扎以确保不渗漏,于每晚六时至八时前放置于单位门前。市政署每晚派出至少七名卫生人员于九时后上门收集生活垃圾,并对梯间走廊进行清洁,平均每晚清理超过一百袋大垃圾袋,可装满十个一千一百公升的大型垃圾桶,平均需要至少五小时。惟近日发现有部份住户不按指引依时弃置垃圾,亦于大厦天井平台等公共部份弃置垃圾及杂物,当中包括大型废旧家具、床铺、煮食炉具、装修废弃物以及未有妥善包好的厨馀及口罩等,严重损害环境卫生,加重清运负担。
市政署呼吁封控区居民,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指引,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垃圾须妥善包扎好,确保不渗漏;于每晚六时至八时把生活垃圾放置在住宅门前,以便工作人员执行清理工作,期望与居民共同保持环境卫生,做好防疫工作。

巿政署对佑汉街市作全面清洁消毒
因应应变协调中心早前公布新冠肺炎确诊个案的活动轨迹,市政署在得悉后,已按照卫生指引即时对涉事的佑汉街市进行大型全面清洁和消毒。以热水压力机清洗街市内部以及门前地方、升降机、楼梯间,以及扶手等公共设施,尽力减低传染病在社区传播的条件。
为确保各街市及其周边的环境卫生,市政署恒常对上述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自疫情发生以来,市政署亦已加强各区公共地方及街道的卫生防疫措施。现时,于每日下午及晚上休市时段,均对各街市及出入口周边街道进行喷洗清洁,并且加密了街市及熟食中心内的公厕的清洁频次,并以稀释漂白水清抹市民较常接触到的按钮、门把、扶手、水龙头、冲厕设备、皂液瓶等。同时,市政署亦有定期安排清洗各小贩区及其附近街道,以保障环境卫生。
市政署会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持续监察辖下市政设施及公共街道的卫生状况,并按卫生当局的指引进行清洁及消毒。同时,亦要求所有街市从业员及小贩,在工作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卫生防疫指引,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措施,保障自身以及消费者健康。

公务人员于10月5日至7日免除上班
行政公职局于今(5)日向公共部门发出指引,根据行政长官发出的第110/CE/2021号批示,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为减少疾病扩散的风险,免除公共行政工作人员于2021年10月5日至7日期间上班,但同时指出,公共部门的领导应采取适当措施,确保因本身的性质而应经常对公众提供服务的正常运作。
指引亦强调,是次免除上班是为了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获免除上班的工作人员,如非紧急或必要的情况,必须留在家中避免外出,以履行公务人员的义务。

市政署介绍生活物资配送工作
市政署表示,了解到红、黄码区住户除了日常膳食需求外,还有个人卫生及日用品的需要,故此,支援小组亦提供了网上购买生活物资或餐饮等资讯。此外,红码区住户亦可委托亲友代为准备并且送到位于各红区外的物资配送点,工作人员会于每日下午3:00至5:00期间分批送到各住户门外。
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防疫安全,工作人员对红区居民派送物资会采取“非接触式”,所以要求红码区住户在家门口放置了一张椅子,以供工作人员放置饭盒及生活物资之用。所有进入红码区的工作人员都事前接受了感染控制的培训,并且须按卫生防疫指引穿着防护器具,以及清洁消毒等措施。

市政署介绍维生及支援小组工作概况
市政署表示,当疫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对指定区域实施精准防控和封闭措施时,在卫生局对围封区进行环境取样后,市政署会安排清洁消毒人员进入有关区域进行清洁消毒,尽力减低传染病传播的条件。待完成清洁消毒后,市政署联同治安警察局及社会工作局组成维生及支援小组,开展住户调查工作,了解实际居民数量及基本需要,以便供应生活物资。同时,亦协助卫生局有序地分批安排围封范围的居民接受病毒核酸筛查采样。待围封范围居民完成病毒核酸筛查采样后,会为每人派发一个应急食物包。等待核检结果期间,社工局同事亦会关心居民情绪以及其他需要。
现时在多个红、黄码区中,已登记需要支援住户,红区有74个(969人),黄区617个(1,981人),总户数为691个(2,950人)。
市政署派驻红、黄码区的常规驻站人员有40多名,机动替补人员60多名(但未包括清洁消毒、垃圾清运等岗位人员)。

公职局继续暂缓要求公务人员出示核酸检测证明
因应新冠病毒疫情的最新发展,特区政府将再次启动全民核酸检测计划。行政公职局今(4)日再向各公共部门发出指引,继续暂免公务人员出示核酸检测证明至10月10日。
行政公职局在指引中指出,由于全民核检与行政公职局早前要求的核酸检测的目的和效果一致,因此,于10月4日至10月10日期间,继续暂免要求仍未接种疫苗的公务人员返工时出示核酸检测证明。
指引亦要求公共部门和各级公共行政工作人员,必须全力配合卫生当局的安排,于指定时间内预约并进行核酸检测。

身份证明局推出社团及财团机关据位人资料查询服务
继推出社团及财团领导架构成员管理系统及相关证明书网上申请服务后,为进一步优化社团及财团登记范畴的服务,自2021年9月30日起,身份证明局推出社团及财团机关据位人资料查询服务,让澳门居民透过电子方式查询其在本澳各社团及财团担任职位的最新状况。
社团及财团据位人可透过“澳门公共服务一户通”手机应用程式、身份证明局网页(www.dsi.gov.mo)或自助服务机查询相关资料。倘社团或财团没有向身份证明局递交选举机关据位人的会议纪录,则身份证明局不存有相关资料而未能查阅。有关服务详情,请参阅www.dsi.gov.mo/asso_c.jsp#CH7。
有关“澳门公共服务一户通”详情,请参阅www.gov.mo/zh-hant/services/ps-1047/。
有关自助服务机的功能及地点,请浏览www.dsi.gov.mo/kiosk_c.jsp。
如有查询,请致电身份证明局热线2837-0777或电邮至info@dsi.gov.mo。

市政署加强冷链及鲜活食品防疫措施 暂缓不符要求商户的入口申请
因应新冠疫情发展,市政署不断强化冷链及鲜活食品进口之防控措施,近日加大巡查力度,并且严格要求冷链食品入口商登录“冷链食品追溯系统”,以及人员出入工作场所登记。同时要求批发市场商户切实执行防疫指引,保障人员健康及批市运作秩序。市政署会积极与业界密切沟通,监督和协助业界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及责任。如发现有不符合卫生防疫要求者,市政署会即时暂缓其入口申请。
冷链人员七日一检持“绿码”上班
特区政府一直因应疫情调整冷链食品的防疫措施,不断强化货物、环境和从业人员等三层防线。自去年八月已组织从事冷链食品配送、批发及零售的业界定期接受强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且因应疫情发展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自八月二日起,所有冷链食品从业人员须强制每七天进行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且必须持当日有效之“绿码”上班。现时本澳约有三千二百名从事冷链工作的人员,相关资料已记录在“冷链从业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预约系统”中,并由市政署与卫生局共同跟进,如从业员未有按规定定期进行核酸测试,将收到提示信息,市政署会进一步核实并追查未进行核酸检查之个案情况,如涉事者未能提供合理之解释,会即时勒令商户暂停该人员处理冷链食品之工作,若发现涉事者仍处理冷链食品,将暂缓处理商户或场所的入口申请或营运。
外包装全消毒 内包装全检测 建系统追溯库存及流向
为严防新冠病毒经进口冷链食品及包装传入本澳,特区政府自去年起已对进口本澳的冷链食品、批发市场及街市开展病毒核酸检测排查;并陆续筑起进口冷链食品、环境、人员三层防线;开发“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可更及时追踪货物流向。去年十一月起更进一步实行“外包装全消毒、内包装全检测”的冷链食品防疫安排,每日平均抽取冷链食品及环境样本二百五十个,每周消毒冷冻食品外包装箱数超过七万箱。自去年七月至目前共抽检了冷链食品及环境样本约六万二千个,全部未有异常。同时,市政署将持续加强巡查各码头、冷冻库、冷链食品加工及零售场所,检查各项防疫措施的落实情况,包括检查其“冷链食品溯源系统”的执行情况,以及场所人员的出入纪录及健康纪录等。去年十一月至今已对本澳冷链食品业界完成了四个排查循环,合共巡查了五百五十多间次,整体得到冷链食品业界及航运、码头业者的支持与配合,防疫措施执行大致畅顺。
强化批市人员防疫意识 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此外,由于每日有大量鲜活食品在批发市场内交收流转,且每天平均约有一千三百人次在场内工作,市政署已要求所有进入批发市场的工作人员须进行测温。除了须出示当日有效之“绿码”上班外,自今年二月起更以反扫查验方式进行电子登记,更有效地识别进入批发市场的人员身份,以便一旦出现状况时权限部门可及时追踪有共同轨迹的工作人员。同时,亦已把卫生部门制订的防疫指引派发至批发市场内各商户,要求商户负责人严格监督员工遵守指引,切实执行卫生防护及清洁工作,监管人员亦会每日作现场巡查,检视场内秩序及指引执行情况。
新冠疫情发展至今,本澳日常民生食品供应稳定且充足。市政署及卫生部门亦已联合制定各紧急预案,并一直与食品业界保持密切沟通,助业界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及责任,共同严守食品入口防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