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最新情況並配合防控工作,市政署即時協調清潔專營公司及外判清潔加派人手,於九月二十八日對第68例確診病例居所周邊街道、大廈公用部份等區域進行大型清潔及消毒工作,盡力減低傳染病傳播的條件。

供澳各鮮活食品今(25日)如常經關閘口岸送抵本澳並接受檢驗檢疫,再供應到市場。市政署強調,防控工作並不影響本澳的鮮活食品供應,貨源穩定充足,呼籲市民無需恐慌搶購食品。目前,每天供澳蔬菜約有248噸、水果約166噸、蛋品約60萬隻、冰鮮肉類約46噸、活豬約250隻,供澳鮮活食品數量正常,不受疫情影響。

市政署持續與本澳食品入口供應商協調並保持密切溝通,保障蔬菜、肉類等農副產品及鮮活食品的品質安全和穩定供應,亦已與「兩南」聯繫,保證供澳鮮活食品運輸不受影響,數量供應穩定充足,保持澳門居民生活平穩。

特區政府持續深化電子政務建設,推動涉及13個公共部門的28張卡證實現數碼化。由即日(9月21日)起,“一戶通”用戶可通過手機應用程式,將已持有的相關卡證綁定於“一戶通”電子卡包。電子卡證的效力等同實體卡證,市民外出時無需再攜帶眾多實體卡證亦可取得相應服務,未成年人士也同樣受惠。

電子卡證覆蓋面廣

可供綁定於“一戶通”電子卡包的卡證涉及醫療、教育、長者、職安、文康、環保等民生領域,使用人數眾多,總發卡量逾150萬張。當中包括:文化局公共圖書館讀者證,衛生局的掛號卡(金卡)、公職人員或公職人員家屬所屬部門的衛生護理證(綠卡)、特殊病患衛生護理證(藍卡)、醫療援助衛生護理證(黃卡),體育局運動易會員卡,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的教學人員證、教育機構職員證、學生證,社會工作局頤老卡,澳門大學的學生校園證、校外人士圖書證、體育設施使用卡、健身室使用卡、游泳館使用卡,澳門理工學院的學生證、閱覽證、借書證,澳門旅遊學院的學生證和校友證,勞工事務局的建築業職安卡、酒店及飲食業職安卡、建築安全特定訓練證明、職業技能證明卡,環境保護局環保Fun卡,市政署“市政之友”會員卡,退休基金會退休及撫卹制度會員證,以及行政公職局公職補充福利制度受益人證。

一鍵綁卡操作簡便

“一戶通”用戶可通過“一鍵綁卡”或“手動加卡”的功能,綁定已持有的多張卡證,操作過程簡易,不同社群均可輕鬆使用。另外,為確保持卡人資料的真確性,電子卡證頁面會顯示實時跳動時間,以證明不是卡證的截圖或照片。

切換帳戶助未成年子女使用

與此同時,已開立“一戶通”帳戶的未成年人可自行使用電子卡包,或者由父母(或監護人)通過添加和切換帳戶功能,協助其綁定、查看和展示電子卡證,充分兼顧不同群體的使用需求。為此,行政公職局已提前部署,自本年6月起,“一戶通”已提供由父母(或監護人)為未成年人網上開戶服務。

舉例來說,文化局電子讀者證的使用範圍及功能等同於現時實體讀者證、“我家圖書館”流動應用程式的電子讀者證,可在文化局轄下公共圖書館使用各項圖書館資源及服務。由於“一戶通”已具備身份認證及核實親屬關係功能,因此可支援父母通過切換帳戶,協助未成年子女借書而無需子女本人在場。

使用電子卡免卻更新補發

又如,現時逾93萬人已登記開立衛生局的掛號卡,去年逾50萬人次申請更新補發,顯示服務需求頻繁。如市民使用電子卡後,便無需到衛生中心或醫院補發,而且更可用該卡將使用“自家健康-自家管理”自助設備錄得的個人健康數據,記錄入“我的健康”數據庫,更好地進行自我健康監測。

跨部門合作項目

“一戶通”電子卡包的推出,代表著跨範疇十多個部門共同合作的成果,目的為進一步強化特區政府統一電子平台的建設,有效提高公共服務的便捷性。

目前,“一戶通”已提供逾90項公共服務,用戶量亦穩步增長,開戶人數已接近23萬。未來,特區政府將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和協作,推動更多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實現數碼化。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提出,深合區的民商事規則銜接澳門、接軌國際,營造趨同澳門及國際的宜居宜業法律制度環境,提升對澳門居民及國際人才的吸引力。為配合深合區建設,特區政府需要在部分領域制定或修訂相關法律法規,現正展開深入研究。此外,還將加強粵澳司法交流協作,建立完善的國際商事審判、仲裁、調解等多元化商事糾紛解決機制。

《總體方案》在法律方面的規定針對性強,符合深合區建設的實際需要。特區將與廣東方面同心協力,從法治完善方面推進深合區的建設。

立法方面,《總體方案》提出研究制定深合區條例,為深合區長遠發展提供制度保障;用足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允許珠海立足深合區改革創新實踐需要,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此外,深合區可向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國務院申請授權,根據需要調整現行法律或行政法規,以實施有關改革開放政策措施。上述法律層面的“頂層設計”,將為深合區改革創新提供充足的法律手段。為配合深合區的建設,特區政府需要在部分領域制定或修訂相關法律法規,正在進行深入研究。

除了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和橫琴口岸澳門管轄區外,深合區均受內地法律管轄,相關法律規則與澳門及國際有不少差異,澳門居民及國際人才到深合區生活、就業、創業,可能遇到規則制度不適應的問題。就此,《總體方案》提出,深合區的民商事法律規則要銜接澳門、接軌國際,以營造趨同澳門及國際的宜居宜業制度環境,提升對澳門居民及國際人才的吸引力。

隨着深合區建設的推進,粵澳兩地的經濟和人員交流將更加頻繁,亦可能會產生愈來愈多的各類糾紛,有需要提供適切的糾紛解決機制。因此,《總體方案》要求加強粵澳司法交流協作,建立完善國際商事審判、仲裁、調解等多元化商事糾紛解決機制。《總體方案》還提出,要強化橫琴新區法院的職能和作用,為深合區建設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行政長官賀一誠今(18)日早上10時於中葡綜合體主持“學習貫徹落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會議”。

行政長官表示,9月5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的正式發佈,進一步明確了粵澳合作的新高地,賦予了澳門在國家發展和“一國兩制”深化實踐的新任務,澳門要如何做好深合區這篇“大文章”,需與廣東省一起努力,也需要澳門特區政府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總體方案》將引領澳門的發展踏上新台階,特區各公共部門人員要認真學習丶準確把握和貫徹落實《總體方案》,各司其職、積極投入,執行好《總體方案》的各項工作。

自《總體方案》的出台,特區政府高度重視,行政長官及各主要官員連日來舉辦多場發佈會,讓社會各界瞭解設立深合區的重要意義和長遠目標。這次行政長官再次召集各主要官員、局級領導及深合區一眾先遣人員,進一步深刻學習《總體方案》,在提升人員的主動參與、積極合作方面具有重要性。

在會議上,行政長官還表示,隨着《總體方案》的公佈和深合區管理機構的揭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已全面啟動。澳門特區政府已選拔了一批公務員到執委會參與工作,故昨日在揭牌儀式後特意到横琴工作人員的辦公地點視察,勉勵他們珍惜人生中難得的機遇,不辭勞苦的履行好新使命;而特區政府未來也會在各地廣納賢才,招聘有意投身深合區發展的高端人才,激發市場活力。

行政長官指出,特區政府在深合區管理機構揭牌的翌日舉行是次會議,是要激勵各公共部門領導認真學習、深入領會和抓緊落實《總體方案》,方案共29條是屬於框架性和原則性的條文,隨着各項工作的推動,未來需要其他配套的法律法規,因此,各部門領導應首先熟悉和掌握好《總體方案》的內容,並傳達給各部門人員,以共同務實推進深合區建設,按期實現各個階段性目標。

行政長官詳細地向與會者介紹了《總體方案》的發展藍圖,勉勵大家要牢記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初心,緊緊圍繞“一條主線”、“四大定位”、“三個階段性目標”、“四大任務”等各項政策措施。他強調,深合區建設無先例可循,並非普通的開發區,深合區率先在重要領域及關鍵環節大膽創新,以期為澳門廣大居民打造宜居宜業的發展環境。未來,各部門要做好工作對接、明確重點工作計劃和任務、制訂配套政策和法規,確保深合區建設的順利推進。

行政長官也藉此機會感謝全體公共行政工作人員在這兩年的不懈努力,也感謝參與深合區建設的工作人員積極投入工作,鼓勵人員應不負中央厚望,不負社會期待,抱着互相尊重和學習的精神,解放思想,勇於創新,積極務實推動深合區建設,為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注入新動能作出貢獻。

會議中,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保安司司長黃少澤、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逐一發言,傳遞和解讀《總體方案》的核心訊息。

有關深合區管理體系建設方面,《總體方案》提出健全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概念,特區政府將就方案中關於管理體制、法律體制進行梳理,利用好澳門本身的立法權,創造有利條件推動深合區的短中長期發展。

《總體方案》中人才配套、稅收、分線管理、關稅優惠等政策,體現國家對深合區的大力支持。特區政府將根據深合區未來發展方向定好工作計劃,促進產業適度多元,大力推動四個主要產業的發展,以及把澳門品牌、澳門制造、文旅產品延伸至深合區,轉成鏈條產業,使之變得更多元化。

而在社會民生方面,讓市民宜居宜學宜業是特區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標,因此,未來將逐步在深合區實現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的跨境對接,引進更多高質量的教育、醫療等民生資源,為澳門居民拓展優質的生活空間,提供便利的生活條件,營造趨同澳門的宜居宜業生活環境。

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是發展的重要一環,澳門與橫琴的跨境建設項目有澳門輕軌延伸橫琴線和澳大連接橫琴口岸通道橋項目,其中正積極推進澳門輕軌延伸橫琴線項目的建設進度。對於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特區政府一定會與深合區管委會及執委會配合做好各項工作。

深合區未來的發展關係到每位公務員及市民的切身利益,落實《總體方案》是每個公務員的責任,要有目標、有步驟、有方法去進行。行政長官及各位司長特別強調,共同推進工作需要部門間充分合作,更好發揮團隊精神。

出席會議的還包括:特區政府全體主要官員、行政長官辦公室及各主要官員辦公室主任和顧問,各部門局級領導,以及特區政府派駐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工作人員等約270人。

市政署持續對公共街道樹木作巡查及養護,以維護樹木的健康及公眾安全。近日發現南灣大馬路一株細葉榕及議事亭前地兩株陰香感染根腐病,已隨即進行殺菌及施肥。另外,一株位於奧林匹克大馬路的鳳凰木樹根腐爛,以及位於俾利喇街與飛能便度街交界的一株南洋楹大樹有大範圍的樹皮環圈壞死。兩株樹木經持續治療及監察,生長勢依然未見好轉,且有倒塌風險,為保障公眾安全,於九月中旬移除,敬請公眾留意。

南灣大馬路近政府總部前的一株細葉榕長勢明顯衰弱,經檢查後,懷疑感染根腐病,已即時進行殺菌及施肥工作,將於十月上旬為該區樹木進行修剪。此外,議事亭前地的兩株陰香,分別發現有白蟻蛀蝕及長有根腐病真菌,於九月下旬進行滅蟲及殺菌,樹木養護人員會持續監察樹木的生長情況,並作出適切的治療與養護。

一株位於奧林匹克大馬路的鳳凰木基部長出腐木真菌,經檢查後樹根已腐爛,有倒塌危險。另外,一株位於俾利喇街與飛能便度街交界的南洋楹大樹自去年年中已發現該樹樹冠的粗枝枯萎量增多,故對樹冠進行降高處理,其後持續監察樹木的生長變化。近日複查時發現樹幹由地面至離地三米高的範圍內,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樹皮環圈範圍壞死,傷口的癒傷組織未有增厚,同時樹基的表根有多處呈現乾枯跡象,樹木的活力急速下降。基於公眾安全考慮,市政署安排於九月中旬移除上述兩株危樹,敬請市民留意現場情況及交通安排。

在樹木維護及施工進行期間,敬請市民切勿進入工作範圍,以免發生意外。同時呼籲市民共同守護珍貴的樹木資源,如發現樹木有異常情況,可透過「市政在線」或致電市民服務熱線2833 7676反映。

行政公職局與澳門大學合辦的第三屆公務人員領導力培訓班今(16)日開課。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指出隨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全面推進,為澳門長遠發展迎來新的機遇,需要廣大公務人員積極參與,勉勵全體學員把握三個月的脫產學習機會,結合課堂所學知識與工作經驗,為深度合作區的發展及澳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貢獻力量。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在開課典禮上致詞時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是中央政府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部署,同時亦意味着對特區政府提出更高的管治要求,尤其是對兼具專業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公務人員之培養需求增大。公共行政培訓中心將秉持“培訓與培養相結合”的理念,致力發揮好提升公務人員質素的綜合平台作用,全力支援特區政府梯隊人才培養規劃的落實,為澳門緊握歷史新機遇,實現《總體方案》中訂定的發展目標做好準備。

行政公職局局長高炳坤指出,面對新時代、新形勢對公務人員培訓提出之新的更高要求,必須從戰略高度認識公務人員培訓的重大意義,大力培養造就一支職務能力強、勇於擔當、充滿活力的高質素公務人員隊伍。本屆政府將公務人員的培訓作為施政重點,在配合施政方向及大力加強職務範疇綜合能力培訓的同時,更著重強化公務人員國情、梯隊儲備和領導力方面的培訓。他亦勉勵學員努力學習、儲備知識,日後為建設廉潔高效、便民便商的服務型政府,以及將來在落實《總體方案》中作出應有的貢獻。

公務人員領導力培訓班是特區政府在本地舉辦的、以脫產形式進行的集中培訓,課程設計以問題為導向、以行動為指引,目的是培養專業能力與管理能力兼備的人才,做好人才儲備,優化特區政府整體公務人員的人才管理體制。

首兩屆公務人員領導力培訓班分別於2020和2021上半年完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聽取反饋意見後,行政公職局與澳門大學對培訓安排進行了深化調整,務求透過加強課程設置、增加實務及案例教學、導師協調、小組主題指導等多方面,提升學員整體能力。本次領導力培訓班為期三個月,來自不同部門的30名學員經所屬部門及監督實體推薦,均具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良好的工作表現。

制度創新是做好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開發的重要抓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以創新的管理體制和法律體制,落實總體方案,推動各種要素便捷高效流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今(13日)出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首場媒體介紹會,就《總體方案》中關於管理體制、法律體制、社會民生等方面工作回答媒體問題。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健全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粵澳雙方共同組建合作區的開發管理機構和開發執行機構,並將合作區上升為廣東省管理,建立合作區收益共享機制和常態化評估機制,及時檢視合作區的發展和建設對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貢獻。

管理委員會是合作區的開發管理機構,由粵澳雙方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下聯合組建。管理委員會可在職權範圍內,統籌決定合作區的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點項目和重要人事任免。管理委員會實行雙主任制,由廣東省省長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共同擔任,澳門特別行政區委派一名常務副主任,粵澳雙方協商確定其他副主任。

管理委員會下設執行委員會,是合作區的開發執行機構,主要職責是履行合作區的國際推介、招商引資、產業導入、土地開發、項目建設、民生管理等職能。執行委員會主要負責人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委派,廣東省和珠海市派員參加。

此外,合作區上升為廣東省管理,並成立廣東省委和省政府的派出機構,集中精力做好國家安全、刑事司法、社會治安等工作,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職能,積極配合合作區管理和執行機構推進合作區開發建設。

良好的法治保障是合作區行穩致遠的關鍵。深度合作區將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在遵循《憲法》和《澳門基本法》的前提下,合作區將逐步構建民商事規則銜接澳門、接軌國際的制度體系。

同時,將加強粵澳司法交流協作,建立健全國際商事審判、仲裁、調解等多元化商事糾紛解決機制,研究強化拓展橫琴新區人民法院的職能和作用,為合作區的建設和長遠發展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行政長官賀一誠今(10)日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是深入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點舉措,深合區並非普通的開發區,着重點在於“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機制,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試驗田和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新標桿。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新聞發佈會上午在政府總部舉行,行政長官就深合區的重點政策回答記者提問。

行政長官表示,澳門的發展受到空間和資源等方面的局限,深合區的開發,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了空間、創造了條件。深合區並非普通的開發區,無先例可循,對澳門來說是新挑戰,深合區管理委員會實行雙主任制,而深合區開發管理機構、開發執行機構、屬地派駐機構的組建方案亦已上報中央。

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深合區將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機制,總體方案中提出粵澳雙方探索建立深合區收益共享機制,就此,澳門本地生產總值(GDP)計算方法在深合區將有新舉措,並已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負責統計,具體會按照國際的統計標準,向中央建議在澳門註冊的投資公司在深合區的投資,能納入澳門GDP範圍,特區政府曾訪京拜訪部委落實相關工作,以期達到總體方案中收益共享機制。

他又提及,現代金融將為澳門帶來發展。本澳過去的金融業受法律體制所限制,因此,特區政府在去年和今年不斷加強建設金融方面的法律體制,令現代金融取得進一步的發展,預計相關法律將送交下一屆立法會審議。

就大健康產業發展,行政長官表示,澳門過去投放大量資源發展大健康,並建立了良好的基礎,但未能發展成產業,因此未能彰顯其效益,未來將重新整合大健康產業,整頓現有投資,讓其發展得更好。此外,亦正加緊組建藥物監督局,嚴格監督和管理藥物生產工作。藥監局的組織法和行政法規將稍後公佈,並已邀請相關專業人士,包括內地院士和海外回澳的專家等,擔任藥監局顧問,作為審批隊伍。

他續表示,正如總體方案指出,橫琴實體經濟發展還不充分,服務澳門特徵還不夠明顯,就此,橫琴未來必須發展實體經濟,而不是一些企業單純利用稅制優惠,把總部搬到橫琴。横琴未來需要作增量的發展,特區政府對此有信心,亦收到不少投資項目,但需要作出挑選。特區政府會讓投資者了解橫琴的發展情況,以免出現惡性競爭,正如橫琴現時基礎設施已齊全,有住宅小區、寫字樓,不需重複建設,剩餘土地應向實業發展。

行政長官表示,澳門機動車入出橫琴的申請名額持續增加,未來將朝向豁免限制的方向邁進,同時,只要解決了海關有關承諾保障的問題,“澳車北上”將不只限於橫琴,或會包括整個廣東省範圍。

就互聯網在深合區的應用,行政長官表示,特區政府代表團去年訪京拜訪部委時已作出深入探討,未來,在深合區內一般網絡交往與澳門趨同,以方便科研人員搜集資料,對發展智能化城市有幫助。

出席記者會的還包括: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保安司司長黃少澤、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及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

【新聞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新聞發佈會(10-09)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今(9)日在北京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橫琴、前海開發建設情況。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在發佈會上表示,特區政府將與廣東省共同創造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面,全力落實各項任務,共同建設發展好橫琴深度合作區。

新聞發佈會下午3時舉行,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應邀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以視頻連線方式出席,並回答記者提問。出席的還包括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叢亮,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潘功勝,海關總署副署長鄒志武,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林克慶,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覃偉中,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等。

張永春發言時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的公佈是落實習近平主席指示精神的重要部署,是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創舉,將為澳門長遠發展注入新動力、提供新空間、創造新機遇。

澳門特區政府將在行政長官賀一誠的帶領下,與廣大澳門市民一道,把握歷史性機遇,努力落實《總體方案》。下一步特區政府將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認真學習、準確把握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政策方向,為做好後續的工作奠定基礎;二是大力宣導,透過多種不同的方式,積極向社會各界介紹《總體方案》的內容,讓廣大市民了解建設深度合作區的重大意義;三是精誠合作,與廣東省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強大合力,共同創造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面;四是抓好落實,將分解任務清單,明確部門責任,全力落實各項任務,把橫琴深度合作區建設好、發展好。

張永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本屆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以來,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施政重點,持續優化在中醫藥產業、現代金融、高新技術、以及會展和文旅體育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建設和營商環境等,包括推動在合作區生產的中醫藥產品、食品及保健品,經澳門審批和註冊後,允許使用“澳門監造”、“澳門監製”或“澳門設計”標誌;重點發展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新材料等;發展債券市場、財富管理、融資租賃等,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等;重點發展旅遊觀光、會議展覽、體育賽事等。

他續指出,近年來澳門特區政府不斷支持澳門青年到橫琴創新創業發展,並繼續為澳門青年在合作區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特區政府將研究出台支持澳門青年在合作區發展,推動在合作區創新、創業、就業的澳門青年同步享受粵澳兩地的扶持政策,為澳門青年提供更多的就業選擇和更多的發揮才能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