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署加強冷鏈及鮮活食品防疫措施 暫緩不符要求商戶的入口申請
因應新冠疫情發展,市政署不斷強化冷鏈及鮮活食品進口之防控措施,近日加大巡查力度,並且嚴格要求冷鏈食品入口商登錄“冷鏈食品追溯系統”,以及人員出入工作場所登記。同時要求批發市場商戶切實執行防疫指引,保障人員健康及批市運作秩序。市政署會積極與業界密切溝通,監督和協助業界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及責任。如發現有不符合衛生防疫要求者,市政署會即時暫緩其入口申請。
冷鏈人員七日一檢持“綠碼”上班
特區政府一直因應疫情調整冷鏈食品的防疫措施,不斷強化貨物、環境和從業人員等三層防線。自去年八月已組織從事冷鏈食品配送、批發及零售的業界定期接受強制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且因應疫情發展採取更為嚴格的防控措施,自八月二日起,所有冷鏈食品從業人員須強制每七天進行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且必須持當日有效之“綠碼”上班。現時本澳約有三千二百名從事冷鏈工作的人員,相關資料已記錄在“冷鏈從業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預約系統”中,並由市政署與衛生局共同跟進,如從業員未有按規定定期進行核酸測試,將收到提示信息,市政署會進一步核實並追查未進行核酸檢查之個案情況,如涉事者未能提供合理之解釋,會即時勒令商戶暫停該人員處理冷鏈食品之工作,若發現涉事者仍處理冷鏈食品,將暫緩處理商戶或場所的入口申請或營運。
外包裝全消毒 內包裝全檢測 建系統追溯庫存及流向
為嚴防新冠病毒經進口冷鏈食品及包裝傳入本澳,特區政府自去年起已對進口本澳的冷鏈食品、批發市場及街市開展病毒核酸檢測排查;並陸續築起進口冷鏈食品、環境、人員三層防線;開發“冷鏈食品追溯系統”,可更及時追蹤貨物流向。去年十一月起更進一步實行“外包裝全消毒、內包裝全檢測”的冷鏈食品防疫安排,每日平均抽取冷鏈食品及環境樣本二百五十個,每周消毒冷凍食品外包裝箱數超過七萬箱。自去年七月至目前共抽檢了冷鏈食品及環境樣本約六萬二千個,全部未有異常。同時,市政署將持續加強巡查各碼頭、冷凍庫、冷鏈食品加工及零售場所,檢查各項防疫措施的落實情況,包括檢查其“冷鏈食品溯源系統”的執行情況,以及場所人員的出入紀錄及健康紀錄等。去年十一月至今已對本澳冷鏈食品業界完成了四個排查循環,合共巡查了五百五十多間次,整體得到冷鏈食品業界及航運、碼頭業者的支持與配合,防疫措施執行大致暢順。
強化批市人員防疫意識 做好個人衛生防護
此外,由於每日有大量鮮活食品在批發市場內交收流轉,且每天平均約有一千三百人次在場內工作,市政署已要求所有進入批發市場的工作人員須進行測溫。除了須出示當日有效之“綠碼”上班外,自今年二月起更以反掃查驗方式進行電子登記,更有效地識別進入批發市場的人員身份,以便一旦出現狀況時權限部門可及時追蹤有共同軌跡的工作人員。同時,亦已把衛生部門制訂的防疫指引派發至批發市場內各商戶,要求商戶負責人嚴格監督員工遵守指引,切實執行衛生防護及清潔工作,監管人員亦會每日作現場巡查,檢視場內秩序及指引執行情況。
新冠疫情發展至今,本澳日常民生食品供應穩定且充足。市政署及衛生部門亦已聯合制定各緊急預案,並一直與食品業界保持密切溝通,助業界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及責任,共同嚴守食品入口防疫線。

市政署加強巡查呼籲市民遵守防疫措施
市政署加強對發牌監管場所巡查及宣導,除須遵守既有的防疫措施外,公眾進入場所須出示有效的綠色“澳門健康碼”,若為“紅碼”或“黃碼”時,則不予進入場所。另外,市民在進入市政署轄下公共設施,包括公園、街市等場所時,亦必須妥善佩戴口罩、接受體溫檢測及出示綠色“澳門健康碼”。市政署提醒公眾及場所負責人遵守有關指引,合力減少疾病在本澳社區傳播的風險。
市政署持續對發牌監管的飲食及飲料場所、髮型屋及理髮店、美容院、遊戲機中心、保齡球場、桌球室、網吧、電影院及劇院等加強巡查,並對有關場所作防疫宣導工作,瞭解場所遵守防疫措施及執行出示綠色健康碼的情況。六月至八月共巡查9,788間次,並呼籲有關場所遵照衛生局防疫指引規定。而因應近日疫情發展,亦特別加強巡查宣導工作,於九月二十五日起至今,對有關場所共巡查近500間次。
市政署呼籲居民負起公民責任,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配合特區政府防疫工作。市政署會密切關注疫情發展,持續監察轄下市政設施及公共街道的衛生狀況,並按衛生當局的指引進行清潔及消毒工作,確保公共設施的清潔衛生。

市政署加強冷鏈及鮮活食品防疫措施 暫緩不符要求商戶的入口申請
因應新冠疫情發展,市政署不斷強化冷鏈及鮮活食品進口之防控措施,近日加大巡查力度,並且嚴格要求冷鏈食品入口商登錄“冷鏈食品追溯系統”,以及人員出入工作場所登記。同時要求批發市場商戶切實執行防疫指引,保障人員健康及批市運作秩序。市政署會積極與業界密切溝通,監督和協助業界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及責任。如發現有不符合衛生防疫要求者,市政署會即時暫緩其入口申請。
冷鏈人員七日一檢持“綠碼”上班
特區政府一直因應疫情調整冷鏈食品的防疫措施,不斷強化貨物、環境和從業人員等三層防線。自去年八月已組織從事冷鏈食品配送、批發及零售的業界定期接受強制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且因應疫情發展採取更為嚴格的防控措施,自八月二日起,所有冷鏈食品從業人員須強制每七天進行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且必須持當日有效之“綠碼”上班。現時本澳約有三千二百名從事冷鏈工作的人員,相關資料已記錄在“冷鏈從業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預約系統”中,並由市政署與衛生局共同跟進,如從業員未有按規定定期進行核酸測試,將收到提示信息,市政署會進一步核實並追查未進行核酸檢查之個案情況,如涉事者未能提供合理之解釋,會即時勒令商戶暫停該人員處理冷鏈食品之工作,若發現涉事者仍處理冷鏈食品,將暫緩處理商戶或場所的入口申請或營運。
外包裝全消毒 內包裝全檢測 建系統追溯庫存及流向
為嚴防新冠病毒經進口冷鏈食品及包裝傳入本澳,特區政府自去年起已對進口本澳的冷鏈食品、批發市場及街市開展病毒核酸檢測排查;並陸續築起進口冷鏈食品、環境、人員三層防線;開發“冷鏈食品追溯系統”,可更及時追蹤貨物流向。去年十一月起更進一步實行“外包裝全消毒、內包裝全檢測”的冷鏈食品防疫安排,每日平均抽取冷鏈食品及環境樣本二百五十個,每周消毒冷凍食品外包裝箱數超過七萬箱。自去年七月至目前共抽檢了冷鏈食品及環境樣本約六萬二千個,全部未有異常。同時,市政署將持續加強巡查各碼頭、冷凍庫、冷鏈食品加工及零售場所,檢查各項防疫措施的落實情況,包括檢查其“冷鏈食品溯源系統”的執行情況,以及場所人員的出入紀錄及健康紀錄等。去年十一月至今已對本澳冷鏈食品業界完成了四個排查循環,合共巡查了五百五十多間次,整體得到冷鏈食品業界及航運、碼頭業者的支持與配合,防疫措施執行大致暢順。
強化批市人員防疫意識 做好個人衛生防護
此外,由於每日有大量鮮活食品在批發市場內交收流轉,且每天平均約有一千三百人次在場內工作,市政署已要求所有進入批發市場的工作人員須進行測溫。除了須出示當日有效之“綠碼”上班外,自今年二月起更以反掃查驗方式進行電子登記,更有效地識別進入批發市場的人員身份,以便一旦出現狀況時權限部門可及時追蹤有共同軌跡的工作人員。同時,亦已把衛生部門制訂的防疫指引派發至批發市場內各商戶,要求商戶負責人嚴格監督員工遵守指引,切實執行衛生防護及清潔工作,監管人員亦會每日作現場巡查,檢視場內秩序及指引執行情況。
新冠疫情發展至今,本澳日常民生食品供應穩定且充足。市政署及衛生部門亦已聯合制定各緊急預案,並一直與食品業界保持密切溝通,助業界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及責任,共同嚴守食品入口防疫線。

市政署加強巡查呼籲市民遵守防疫措施
市政署加強對發牌監管場所巡查及宣導,除須遵守既有的防疫措施外,公眾進入場所須出示有效的綠色“澳門健康碼”,若為“紅碼”或“黃碼”時,則不予進入場所。另外,市民在進入市政署轄下公共設施,包括公園、街市等場所時,亦必須妥善佩戴口罩、接受體溫檢測及出示綠色“澳門健康碼”。市政署提醒公眾及場所負責人遵守有關指引,合力減少疾病在本澳社區傳播的風險。
市政署持續對發牌監管的飲食及飲料場所、髮型屋及理髮店、美容院、遊戲機中心、保齡球場、桌球室、網吧、電影院及劇院等加強巡查,並對有關場所作防疫宣導工作,瞭解場所遵守防疫措施及執行出示綠色健康碼的情況。六月至八月共巡查9,788間次,並呼籲有關場所遵照衛生局防疫指引規定。而因應近日疫情發展,亦特別加強巡查宣導工作,於九月二十五日起至今,對有關場所共巡查近500間次。
市政署呼籲居民負起公民責任,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配合特區政府防疫工作。市政署會密切關注疫情發展,持續監察轄下市政設施及公共街道的衛生狀況,並按衛生當局的指引進行清潔及消毒工作,確保公共設施的清潔衛生。

市政署對圍封大廈開展住戶調查 預備供應膳食物資
特區政府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最新情況,對巴素打爾古街329、333、337、343號;十月初五日街 / 泗𠵼街16-16A號金利大廈、18-18A號信鴻大廈、20-20A號利柏樓;十月初五日街 / 泗𠵼街22號及工匠巷1A-1C號錦龍大廈實施精準防控措施。市政署聯同治安警察局及社會工作局組成維生及支援小組,開展住戶調查工作,以協助衛生局有序地分批安排圍封大廈每名居民接受病毒核酸篩查採樣。
穿著防護裝備的工作人員會記錄每戶人數、聯絡電話、長者及特殊需要人士數目等資料,同時向住戶說明圍封期間各措施工作安排及緊急聯繫方式。為使登記工作更流暢,呼籲住戶及早備妥健康碼及登記所需資料,而是次收集所得資料僅用作安排居民接受病毒核酸篩查及供餐。
在接受病毒核酸篩查及等待結果期間,考慮到居民用膳需要,市政署會為圍封內每名居民提供應急食物包,稍後亦會按狀況及時間安排供應熱食飯盒。
早前,市政署已完成上址大廈公用空間之大型清潔及消毒工作,並於防控區內設立臨時核酸採樣站及前線協調站,以便衛生當局開展核酸篩查及後續工作。如對防疫措施有任何查詢,可致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查詢熱線28700800。

市政署對確診病例居所大廈加強清潔消毒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最新情況並配合防控工作,市政署即時協調清潔專營公司及外判清潔加派人手,於九月二十八日對第68例確診病例居所周邊街道、大廈公用部份等區域進行大型清潔及消毒工作,盡力減低傳染病傳播的條件。

市政署:供澳鮮活食品供應穩定充足
供澳各鮮活食品今(25日)如常經關閘口岸送抵本澳並接受檢驗檢疫,再供應到市場。市政署強調,防控工作並不影響本澳的鮮活食品供應,貨源穩定充足,呼籲市民無需恐慌搶購食品。目前,每天供澳蔬菜約有248噸、水果約166噸、蛋品約60萬隻、冰鮮肉類約46噸、活豬約250隻,供澳鮮活食品數量正常,不受疫情影響。
市政署持續與本澳食品入口供應商協調並保持密切溝通,保障蔬菜、肉類等農副產品及鮮活食品的品質安全和穩定供應,亦已與「兩南」聯繫,保證供澳鮮活食品運輸不受影響,數量供應穩定充足,保持澳門居民生活平穩。

電子卡包便民易用 28常用卡證實現數碼化
特區政府持續深化電子政務建設,推動涉及13個公共部門的28張卡證實現數碼化。由即日(9月21日)起,“一戶通”用戶可通過手機應用程式,將已持有的相關卡證綁定於“一戶通”電子卡包。電子卡證的效力等同實體卡證,市民外出時無需再攜帶眾多實體卡證亦可取得相應服務,未成年人士也同樣受惠。
電子卡證覆蓋面廣
可供綁定於“一戶通”電子卡包的卡證涉及醫療、教育、長者、職安、文康、環保等民生領域,使用人數眾多,總發卡量逾150萬張。當中包括:文化局公共圖書館讀者證,衛生局的掛號卡(金卡)、公職人員或公職人員家屬所屬部門的衛生護理證(綠卡)、特殊病患衛生護理證(藍卡)、醫療援助衛生護理證(黃卡),體育局運動易會員卡,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的教學人員證、教育機構職員證、學生證,社會工作局頤老卡,澳門大學的學生校園證、校外人士圖書證、體育設施使用卡、健身室使用卡、游泳館使用卡,澳門理工學院的學生證、閱覽證、借書證,澳門旅遊學院的學生證和校友證,勞工事務局的建築業職安卡、酒店及飲食業職安卡、建築安全特定訓練證明、職業技能證明卡,環境保護局環保Fun卡,市政署“市政之友”會員卡,退休基金會退休及撫卹制度會員證,以及行政公職局公職補充福利制度受益人證。
一鍵綁卡操作簡便
“一戶通”用戶可通過“一鍵綁卡”或“手動加卡”的功能,綁定已持有的多張卡證,操作過程簡易,不同社群均可輕鬆使用。另外,為確保持卡人資料的真確性,電子卡證頁面會顯示實時跳動時間,以證明不是卡證的截圖或照片。
切換帳戶助未成年子女使用
與此同時,已開立“一戶通”帳戶的未成年人可自行使用電子卡包,或者由父母(或監護人)通過添加和切換帳戶功能,協助其綁定、查看和展示電子卡證,充分兼顧不同群體的使用需求。為此,行政公職局已提前部署,自本年6月起,“一戶通”已提供由父母(或監護人)為未成年人網上開戶服務。
舉例來說,文化局電子讀者證的使用範圍及功能等同於現時實體讀者證、“我家圖書館”流動應用程式的電子讀者證,可在文化局轄下公共圖書館使用各項圖書館資源及服務。由於“一戶通”已具備身份認證及核實親屬關係功能,因此可支援父母通過切換帳戶,協助未成年子女借書而無需子女本人在場。
使用電子卡免卻更新補發
又如,現時逾93萬人已登記開立衛生局的掛號卡,去年逾50萬人次申請更新補發,顯示服務需求頻繁。如市民使用電子卡後,便無需到衛生中心或醫院補發,而且更可用該卡將使用“自家健康-自家管理”自助設備錄得的個人健康數據,記錄入“我的健康”數據庫,更好地進行自我健康監測。
跨部門合作項目
“一戶通”電子卡包的推出,代表著跨範疇十多個部門共同合作的成果,目的為進一步強化特區政府統一電子平台的建設,有效提高公共服務的便捷性。
目前,“一戶通”已提供逾90項公共服務,用戶量亦穩步增長,開戶人數已接近23萬。未來,特區政府將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和協作,推動更多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實現數碼化。

法治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重要保障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提出,深合區的民商事規則銜接澳門、接軌國際,營造趨同澳門及國際的宜居宜業法律制度環境,提升對澳門居民及國際人才的吸引力。為配合深合區建設,特區政府需要在部分領域制定或修訂相關法律法規,現正展開深入研究。此外,還將加強粵澳司法交流協作,建立完善的國際商事審判、仲裁、調解等多元化商事糾紛解決機制。
《總體方案》在法律方面的規定針對性強,符合深合區建設的實際需要。特區將與廣東方面同心協力,從法治完善方面推進深合區的建設。
立法方面,《總體方案》提出研究制定深合區條例,為深合區長遠發展提供制度保障;用足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允許珠海立足深合區改革創新實踐需要,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此外,深合區可向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國務院申請授權,根據需要調整現行法律或行政法規,以實施有關改革開放政策措施。上述法律層面的“頂層設計”,將為深合區改革創新提供充足的法律手段。為配合深合區的建設,特區政府需要在部分領域制定或修訂相關法律法規,正在進行深入研究。
除了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和橫琴口岸澳門管轄區外,深合區均受內地法律管轄,相關法律規則與澳門及國際有不少差異,澳門居民及國際人才到深合區生活、就業、創業,可能遇到規則制度不適應的問題。就此,《總體方案》提出,深合區的民商事法律規則要銜接澳門、接軌國際,以營造趨同澳門及國際的宜居宜業制度環境,提升對澳門居民及國際人才的吸引力。
隨着深合區建設的推進,粵澳兩地的經濟和人員交流將更加頻繁,亦可能會產生愈來愈多的各類糾紛,有需要提供適切的糾紛解決機制。因此,《總體方案》要求加強粵澳司法交流協作,建立完善國際商事審判、仲裁、調解等多元化商事糾紛解決機制。《總體方案》還提出,要強化橫琴新區法院的職能和作用,為深合區建設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行政長官:勉勵各部門人員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深合區總體方案
行政長官賀一誠今(18)日早上10時於中葡綜合體主持“學習貫徹落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會議”。
行政長官表示,9月5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的正式發佈,進一步明確了粵澳合作的新高地,賦予了澳門在國家發展和“一國兩制”深化實踐的新任務,澳門要如何做好深合區這篇“大文章”,需與廣東省一起努力,也需要澳門特區政府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總體方案》將引領澳門的發展踏上新台階,特區各公共部門人員要認真學習丶準確把握和貫徹落實《總體方案》,各司其職、積極投入,執行好《總體方案》的各項工作。
自《總體方案》的出台,特區政府高度重視,行政長官及各主要官員連日來舉辦多場發佈會,讓社會各界瞭解設立深合區的重要意義和長遠目標。這次行政長官再次召集各主要官員、局級領導及深合區一眾先遣人員,進一步深刻學習《總體方案》,在提升人員的主動參與、積極合作方面具有重要性。
在會議上,行政長官還表示,隨着《總體方案》的公佈和深合區管理機構的揭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已全面啟動。澳門特區政府已選拔了一批公務員到執委會參與工作,故昨日在揭牌儀式後特意到横琴工作人員的辦公地點視察,勉勵他們珍惜人生中難得的機遇,不辭勞苦的履行好新使命;而特區政府未來也會在各地廣納賢才,招聘有意投身深合區發展的高端人才,激發市場活力。
行政長官指出,特區政府在深合區管理機構揭牌的翌日舉行是次會議,是要激勵各公共部門領導認真學習、深入領會和抓緊落實《總體方案》,方案共29條是屬於框架性和原則性的條文,隨着各項工作的推動,未來需要其他配套的法律法規,因此,各部門領導應首先熟悉和掌握好《總體方案》的內容,並傳達給各部門人員,以共同務實推進深合區建設,按期實現各個階段性目標。
行政長官詳細地向與會者介紹了《總體方案》的發展藍圖,勉勵大家要牢記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初心,緊緊圍繞“一條主線”、“四大定位”、“三個階段性目標”、“四大任務”等各項政策措施。他強調,深合區建設無先例可循,並非普通的開發區,深合區率先在重要領域及關鍵環節大膽創新,以期為澳門廣大居民打造宜居宜業的發展環境。未來,各部門要做好工作對接、明確重點工作計劃和任務、制訂配套政策和法規,確保深合區建設的順利推進。
行政長官也藉此機會感謝全體公共行政工作人員在這兩年的不懈努力,也感謝參與深合區建設的工作人員積極投入工作,鼓勵人員應不負中央厚望,不負社會期待,抱着互相尊重和學習的精神,解放思想,勇於創新,積極務實推動深合區建設,為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注入新動能作出貢獻。
會議中,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保安司司長黃少澤、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逐一發言,傳遞和解讀《總體方案》的核心訊息。
有關深合區管理體系建設方面,《總體方案》提出健全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概念,特區政府將就方案中關於管理體制、法律體制進行梳理,利用好澳門本身的立法權,創造有利條件推動深合區的短中長期發展。
《總體方案》中人才配套、稅收、分線管理、關稅優惠等政策,體現國家對深合區的大力支持。特區政府將根據深合區未來發展方向定好工作計劃,促進產業適度多元,大力推動四個主要產業的發展,以及把澳門品牌、澳門制造、文旅產品延伸至深合區,轉成鏈條產業,使之變得更多元化。
而在社會民生方面,讓市民宜居宜學宜業是特區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標,因此,未來將逐步在深合區實現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的跨境對接,引進更多高質量的教育、醫療等民生資源,為澳門居民拓展優質的生活空間,提供便利的生活條件,營造趨同澳門的宜居宜業生活環境。
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是發展的重要一環,澳門與橫琴的跨境建設項目有澳門輕軌延伸橫琴線和澳大連接橫琴口岸通道橋項目,其中正積極推進澳門輕軌延伸橫琴線項目的建設進度。對於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特區政府一定會與深合區管委會及執委會配合做好各項工作。
深合區未來的發展關係到每位公務員及市民的切身利益,落實《總體方案》是每個公務員的責任,要有目標、有步驟、有方法去進行。行政長官及各位司長特別強調,共同推進工作需要部門間充分合作,更好發揮團隊精神。
出席會議的還包括:特區政府全體主要官員、行政長官辦公室及各主要官員辦公室主任和顧問,各部門局級領導,以及特區政府派駐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工作人員等約2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