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户通”推出“我的借书”功能 优化个人帐户管理功能
“一户通”持续拓展文化康乐范畴服务,于4月28日推出“我的借书”,功能涵盖图书预约及续借、查询馆藏目录、线上支付罚款等,藉此吸引市民使用图书馆资源,推动全民阅读氛围。与此同时,“一户通”亦进一步完善个人帐户管理功能,市民可线上修改已登记的手机电话号码,以及更简便地找回忘记了的帐户名称和修改帐户密码。
“一户通"手机应用程式已增设“我的借书",市民可透过该项功能,查看公共图书馆的借阅记录、图书或影音资料预约情况、已借和逾期未还状态等帐号资料,亦设有查找图书与影音资料、网上预约及续借图书馆藏、线上支付逾期归还罚款等功能,让市民无须亲临图书馆,亦能办理相关服务。
另外,市民于一户通“我的卡包”绑定文化局公共图书馆读者证后,亦可于线下使用,方便在公共图书馆内之自助借还书机及柜枱借还图书与影音资料。
除此以外,文化局自本年1月1日起已透过“一户通”新增各项艺文活动报名服务,例如亲子阅读家长讲座、2023年“书香伴成长”亲子阅读推广活动、第三十三届澳门艺术节延伸活动、文化传播月、“文化讲堂”公众场等,相关申请步骤全程网上进行,市民可随时登入“一户通”,查看最新资讯、申请纪录等,并可进行网上缴费。
“我的借书”及新增的个人帐户管理功能,需更新“一户通”手机应用程式最新版本方可使用。公众如欲了解更多资讯,请浏览“一户通”专题网站(https://www.gov.mo/app/),查看宣传图文包及教学短片。

市政署办线上游戏 加强宣传防治鼠患
为加强向市民宣传防治鼠患的方法,市政署于四月二十八日至五月七日期间举办“防鼠记住三个冇 冇食冇匿冇路走!”线上有奖游戏,欢迎市民踊跃参与。
防治鼠患是一项长期工作,市民必须保持家居清洁,合力营造“冇野食”、“冇埞匿”、“冇路走”的“三冇”环境,意即断绝老鼠的食物来源、堵塞老鼠匿藏之处,以及限制老鼠的活动范围。
为进一步提升市民防治鼠患的知识,市政署推出“防鼠记住三个冇 冇食冇匿冇路走!”线上有奖游戏。市民可于四月二十八日至五月七日期间,透过扫描宣传海报或市政署环境资讯网(www.iam.gov.mo/macaohygiene)上的二维码参加游戏,赢取电子兑换券及参加大抽奖的机会。获得电子兑换券的市民,可凭券前往市政署望厦山环境资讯中心(澳门望厦炮台斜坡)换领奖品,换领日期至五月二十一日下午五时三十分。领奬时须开启手机程式并出示电子兑换券,再由工作人员输入兑换编号确认换领。至于抽奖将于六月份举行,得奖名单将于环境资讯网内公布,并由专人通知领奖。
防治工作要取得成效,有赖全澳市民积极配合,群防共治,合力营造“三冇”环境。市政署会持续透过不同媒体及途径宣传防鼠的讯息,深化市民对预防及控制鼠患的认识,正确执行各项防鼠措施。

代理行政长官张永春会见外交部部长助理农融
代理行政长官张永春于25日在政府总部会见外交部部长助理农融,就澳门特区涉外工作交换意见。
代理行政长官感谢外交部和驻澳门特区特派员公署长期以来对澳门特区涉外工作的指导及支持。他表示,特区政府依据《基本法》的规定,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同时积极配合国家的各项外交工作。目前共有144个国家和地区给予特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或落地签证待遇,希望外交部继续支持对外推广特区护照,重点推动澳门居民出游较多的国家给予特区护照入境便利措施。在外交部和特派员公署的支持下,澳门有多名青年公务员赴国际机构工作,有利于他们扩宽国际视野,提升工作能力,特区政府将配合做好后续工作。
农融部长助理表示,外交部会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不断开创涉澳外交工作新局面,同时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澳门事务;将积极落实“外交惠澳”方针,全力支持澳门扩大对外交往,支持澳门特区参与更多国际会议及组织,同时持续与特区政府合办不同类型活动,不断提高澳门的国际影响力,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外交部还会做好对外宣介工作,向世界展示“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此外,会持续推进澳门青年公务员赴国际组织任职的工作,为特区长远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
出席会面的还包括外交部驻澳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刘显法、外交部港澳台司副司长林动、行政法务司司长办公室主任林智龙、法务局代局长梁颖妍等。

纪念澳门基本法颁布三十周年展逾二万人次参观 社区巡展23日起启动于澳路氹社区巡回展出
由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法务局、市政署和教育及青年发展局主办,新闻局、澳门日报、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三十周年展”自开幕以来已吸引超过2万人次参观,主办单位期望将展览中的精华图片带进澳路氹各个社区,加大宣传推广《澳门基本法》的覆盖面,由今(23日)起至6月17日,一连八个星期在澳路氹不同地点举办“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三十周年展”社区巡展,首展地点为议事亭前地(喷水池)。此外,巡展期间逢周日,澳门律师公会会派员在巡展现场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谘询服务,共同提升普法成效。
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副理事长李沛霖、法务局代局长梁颖妍、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委员林绍源、教育及青年发展局代局长丁少雄、澳门律师公会理事曾新智主持社区巡展开幕式,澳门律师公会随即开展首日的免费法律谘询服务。
有关巡展及免费法律谘询服务的安排,请浏览宪法与基本法专题网站https://www.basiclaw.gov.mo/Activities/activity30_tc.aspx。

行政会完成讨论《印务局的组织及运作》行政法规草案
行政会完成讨论《印务局的组织及运作》行政法规草案。
为配合特区政府的行政改革、电子政务发展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无纸化工作,特区政府制定新的印务局组织法以取代原有已生效二十五年的法令,重组印务局的职能及架构。
新的印务局组织法明确订明该局的监督实体为行政法务司司长。部门职责方面,新的组织法除了规定印务局负责以电子方式出版《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及印刷政府印刷品的工作外,尚规定印务局负责构建及管理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网上法律查询系统。最后,因应职责的改变及工作流程的现代化,特区政府重整及精简了印务局的架构,由现时的三处一组九科调整为一厅三处,新设的“统筹及规划厅"将负责推动智慧印务及技术更新的工作。
法规自公布翌月之首日起生效。

市政署制订台风前后垃圾清运应急预案
气象局早前预测今年风季将于六月中旬或之前开始,预料全年约有五至八个台风袭澳。为应对台风及风暴潮可能引发的环境卫生问题,市政署一如以往于每年风季前作好应急预案,妥善安排台风前后的垃圾清运工作,尽量减低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八号风球来临前,市政署会协调澳门清洁专营有限公司检查和加固垃圾收集设施,并提前收集垃圾。台风过后,市政署人员会即时巡查各区环境卫生情况,而澳门清洁专营有限公司则会增派人手和车队,加快清运垃圾。若灾情严重,市政署会在全澳六十个地点设置临时垃圾收集站,方便市民弃置垃圾。此外,若前线工作已超出负荷时,市政署会按照“市政署防灾减灾应变计划”,调配内部人员组成救灾支援梯队,协助低洼地区的清理善后工作。
另外,市政署每年均联同澳门清洁专营有限公司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垃圾清运应急计划”演练,并举办“灾后有关环境卫生清洁工作讲解会”,加强跨部门协作动员及应急能力。为提高居民及商户妥善处理垃圾的意识,市政署亦持续加强宣传工作,包括于电视、电台、互联网和宣传屏幕播放有关短片、声带,在各区张贴海报,在巴士车身设置广告等,并派员到低洼地区进行宣导,向居民和商户派发宣传品。同时,与低洼地区的坊会建立沟通交流机制,于风季前举行会议,及早应对处理环境卫生问题。
市政署呼吁市民留意并配合台风期间的垃圾清运安排,先把非生活垃圾暂存在家中,待台风过后,优先弃置容易腐烂的生活垃圾。不应把垃圾弃置于公共街道或垃圾收集设施旁,应放入封闭式垃圾房或压缩式垃圾桶等收集设施内,做到“垃圾不落地”,避免进一步加大垃圾清运压力。临时垃圾收集点位置及更多相关资讯,可浏览市政署环境资讯网(www.iam.gov.mo/macaohygiene)。

预防蛇咬有办法 市政署呼吁尊重自然保育
春暖花开,天气宜人,是郊游的好时节,同时万物复苏,春天至初冬亦是蛇类活动最频繁的季节。市政署提醒市民在行山郊游时一旦遇见蛇,应保持镇定,避免驱赶或接触,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
一般蛇类遇到威胁时,会先做出虚张声势的防御姿态,但极少会主动攻击,因此,市民于野外遇见蛇的时候,应保持镇定,避免突然移动或作出驱赶行为,更不要将蛇打死或打伤,应安静离开。另外,蛇喜欢在树枝、灌木密集处、红树林区、石头罅隙、洞内、黑阴潮湿的地方如引水道和水渠边等地点出没,因此市民应避免进入草丛,不应把手或脚伸入罅隙或洞内,如必须行经,可使用行山杖探索怀疑有蛇出没的地方。
为预防被蛇咬伤,市民应注意个人衣著,如穿着浅色长袖衣服、长裤或具有防护功能的户外装备,以及避免穿着凉鞋等。如不幸被蛇咬伤,应保持冷静,并与蛇保持一定距离以防再次被咬,记录被咬时间以及蛇的特徵,避免剧烈活动并放慢动作以减低心跳频率及血液流动,而同行人士尽快协助求救和致电999求助就医。市民可用清水和皂液简单清洗伤口,但切勿用口从伤处吸吮毒液、挤压伤处或在伤处喷洒酒精,更不要捕捉或打死施袭的蛇。
基于蛇本怕人类,咬人属自卫反应,市政署呼吁市民应尊重自然和保育,给予野生动物生存空间。

扩展自助办理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续期服务的适用对象
身份证明局持续优化自助办理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续期的服务,自今(13日)起,为方便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市民可于三个办事处(南湾身份证明局、黑沙环政府综合服务大楼或离岛政府综合服务中心)透过自助服务机为合资格的未成年子女办理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续期申请。
凡于身份证上的本次发证日已年满5岁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持有人,可在其身份证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内或逾期后,于办公时间内由其父母任一方或监护人透过自助服务机办理身份证续期手续。提出申请时,未成年人及其父母任一方或监护人须同时在场,且必须持有澳门居民身份证,并按系统指示操作及完成所需步骤。此外,父母任一方或监护人可授权他人代领未成年人的证件。
身份证明局再次呼吁合资格人士优先使用自助服务机电子办证,有关服务详情,可浏览身份证明局网页(www.dsi.gov.mo)。如有查询,可致电身份证明局热线(2837-0777或2837-0888)或电邮至info@dsi.gov.mo。

市政署与消防局续为摊贩举办消防安全讲座
为加强街道小贩和街市摊贩的防火安全意识,市政署联同消防局于四月十二日继续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了台山街市摊贩、周边街道小贩、澳门市贩互助会代表、外判工作人员、街市及小贩区稽查人员等近百人参加。
继首场讲座于三月在佑汉街市举行后,第二场讲座于四月十二日在青洲坊活动中心举行。消防局代表于讲座上介绍多项防火应急安全知识,如离开时应关闭所有用电设备、保持周边疏散通道畅通、切勿储放易燃物等,提醒人员应正确使用电器,定期保养维护用电设备等。
市政署将与消防局保持合作,继续举办同类讲座及宣导工作,向摊贩及相关从业员推广防火应急及用电安全资讯,务求提升防火安全意识,减低火灾发生的机会。

市政署办说明会讲解澳门制造食品便利入内地事宜
为协助澳门制造食品符合内地通关便利要求,市政署日前举办《关于申请澳门制造食品输内地事宜》说明会,向本澳食品业界讲解在《关于输内地澳门制造食品安全监管合作安排》框架下,澳门制造食品输入内地的申请流程、准入条件及制品等要求。说明会亦邀请业界代表作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协助业界拓展内地市场,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及质量。
说明会于沙梨头街市市政综合大楼举行,四十多名本澳食品生产企业及行业商会代表出席。会上,市政署人员向与会者简介现时本澳生产制造食品输入内地的情况、《关于输内地澳门制造食品安全监管合作安排》主要内容、合资格的食品生产类别、签发卫生证书的要求及申请手续等。本澳食品生产企业代表亦于会上分享申请过程中面对的问题和技术要求。与会各方就有关合作安排框架下的执行细节、申请食品类别、企业申请注册编号等议题进行交流。是次说明会有助市政署了解本澳食品生产的实际情况,从而为业界提供具针对性的技术支援与协助。
现时本澳食品企业透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入内地,在通关环节可能涉及抽样留置等过程,需时较长。随著二零二零年本澳与内地海关总署签署《关于输内地澳门制造食品安全监管合作安排》,双方对输往内地的澳门制造食品开展共同监管合作,符合要求的澳门制造食品可获口岸优先查验、加快检测时间、降低查验比例,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有助本澳食品生产企业及时掌握食安标准及规定,减少产品因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损失;亦回应了业界期望对输内地澳门制造食品优先开展动植物源性食品风险分析的诉求,实现食品安全源头防控、口岸便利通关的目标。
市政署将持续向本澳食品业界提供各项技术支援服务,并协助有意参加《合作安排》的企业完善内部食品安全管理系统。更多《合作安排》详情,可于办公时间致电2852 6943查询或浏览市政署食品安全资讯网 www.foodsafety.gov.mo 的相关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