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向本澳各高等院校学生推广《宪法》与《基本法》,并在配合特区政府疫情防控工作下,法务局与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于8月16日以线上直播方式合办“高等院校《宪法》与《基本法》专题系列活动”,邀请了澳门大学法学院蒋朝阳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共有约110名学员一同参与。

蒋朝阳教授在讲座中向学员介绍《宪法》与《基本法》的重点内容,透过阐述条文剖析中央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关系,指出两法确定了澳门的法律地位并赋予澳门享有高度自治权,以及爱国者治澳的重要意义。讲座后不少学员们就讲座内容以及相关法律问题与蒋朝阳教授于线上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为持续向本澳各界深入推广《宪法》与《基本法》,自2015年起,法务局分别与多所高等院校合办《宪法》与《基本法》专题系列活动,让高校学生能正确认识《宪法》与《基本法》共同构成的澳门特区宪制基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未来,法务局将继续密切留意疫情发展并作出适切安排,透过举办不同类型的普法活动,加深市民对《宪法》、《基本法》,以及其他澳门法律法规的认识。

第6/2022号法律《以电子方式出示驾驶车辆所需文件》将于2022年10月15日起生效。届时,驾驶者(车主和非车主)可选择透过“一户通”,以电子方式出示驾驶执照和民事责任保险证明文件(车保),效力等同纸本文件。同时,驾驶者将可免除携带车辆识别文件(登记摺)、所有权登记凭证(车契)、车辆通过定期或特别检验的证明文件。

车主可预先扫码绑定新发出保单

为配合上述法律的实施,由即日(8月15日)起,6间保险公司在新购买的保险、续保及更改保单的文件内印有车保二维码,车主可预先透过“一户通”扫码绑定该车保。

车主在绑定车保前,需事先透过“一户通”中“我的车辆”功能,以个人身份绑定名下车辆。之后点击“一户通”首页上方的扫码按钮,扫描保单上的二维码,有关保险资料便会自动绑定在“一户通"“我的车辆”内。

如车主需绑定8月15日前发出的车保,可自10月15日起,经由“一户通”向参与项目的保险公司申请索取车保二维码,保险公司稍后会以手机短讯方式,向车主提供对应的车保二维码。

上述6间保险公司包括:亚洲保险有限公司、中国太平保险(澳门)股份有限公司、联丰亨保险有限公司、澳门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闽信保险有限公司和忠诚澳门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待上述法律于10月15日生效后,车主即可登入“一户通”,自行查阅或向执法人员出示车保资料(包括保险单编号、被保险人、承保期、赔偿限额、状态等)。

十月中推出非车主绑定车保功能

除此以外,“一户通”内非车主绑定车辆保单的功能将于10月15日推出。驾驶者如需要驾驶他人名下车辆,只需向车主索取有关车保二维码,即可将该车辆的保险资料绑定于驾驶者本人的“一户通”内。车主需注意车保二维码含个人资料,应审慎与他人分享。

市民如有疑问,可浏览“一户通"的专题网站(https://www.gov.mo/zh-hant/app/),亦欢迎致电政府资讯中心热线(88668866)查询。

今年世界食品安全日主题为「食品更安全 身体更健康」(Safer food, better health),市政署举办系列宣教活动响应,提升市民及食品业界的食安认知水平及操作能力,共同维护本澳食品安全。

食品更安全  身体更健康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十分之一人因进食受污染食品而患病,食品安全成为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议题。为提高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联合国自2019年起,将每年6月7日定为「世界食品安全日」,今年的主题为「食品更安全 身体更健康」,强调「食以安为先」,共且每一个人都可在日常生活中为自己的食品安全及健康把关。

市政署藉著世界食品安全日,因应近年本澳外卖餐饮越趋普及的形势,并配合已生效的《外卖食品活动场所的登记制度》,围绕外卖食品安全及相关法律规范举办系列活动,唤起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业界专题讲座 食品中的铝

世界食品安全日当天,市政署举办食安专题讲座,邀请到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市政署食品安全厅代表,透过线上分享方式,向本澳从事烘焙及糕点制作等从业人员,讲解目前内地含铝添加剂的标准情况和本澳食品中的铝含量研究调查,让从业员了解内地和本澳含铝食品添加剂的最新动向。

另外,现时本澳正值盛夏,较易发生因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市政署食品安全厅代表会在讲座上剖析本澳食源性疾病个案发生的主要成因及预防措施,藉此提醒业界处理食品时的良好卫生操作,尤其是外卖食品配送过程中须做好食品安全及卫生控制,以降低本澳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市民食安讲座  欢迎踊报名

6月份将举办两场面向公众的食安专场讲座,主题分别为「外卖配送食品的食用安全」,以及「认识食品中的铝」,欢迎市民踊跃报名参与,详情可浏览食品安全资讯网。

办网上游戏 齐学食安知识

6月7日起至6月20日将举办食安网上有奖问答游戏,内容围绕外卖食品安全及《外卖食品活动场所的登记制度》。市民只要于微信平台上搜索「市政署食品安全资讯」,透过扫瞄二维码,关注「市政署食品安全资讯」微信订阅号后,点选菜单中「网上游戏」,便可参加游戏。只要连续答对六题问题,并填妥所需个人资料,即可参加抽奖。奖品为面值100澳门元的超市现金券,名额共300份,欢迎市民踊跃参与,得奖名单将于7月公布。

另外,市政署亦会于本澳社区派发以世界食安日为主题的宣传单张、活动海报及摆放食安资讯展示品,务求将食安知识带入社区,共同维护本澳食品安全。

三方合作  共同维食品全

保障食品安全须靠政府、业界、市民三方共同努力,市政署将持续透过不同渠道加强对业界及市民进行食安宣导教育。如欲了解更多关于世界食安日及系列活动详情,可浏览食品安全资讯网 www.foodsafety.gov.mo 中的「世界食品安全日」专题网页。

望厦山市政公园内感染褐根病并经救治无效的细叶榕树已被移除,其根部和树干均已出现严重腐朽。市政署一直持续加强巡查,积极联同内地专家致力改善本澳绿化环境,竭力做好树木管护工作。但鉴于目前尚未有防治褐根病的杀菌剂,必要时须对病害严重或危及公众安全的病株采取移除措施,并透过彻底清除病根、消毒土壤、设立物理分隔带等方式,方能阻止和减缓病区扩散。

本澳以松山市政公园和望厦山市政公园的褐根病最为严重,其他公园和行道树亦有零星个案。褐根病是本澳树木常见病害,由病原性真菌褐根病菌引起,菌丝腐蚀木材,令其变轻、乾及呈海棉狀或白腐朽,病原菌更破坏水分与养分输送的输导组织,导致植物丧失水分、养分的吸收及运输功能,随著树干基部和根部逐渐腐朽,树木完全失去支撑力,有随时倒塌的危险。同时,褐根病可以透过病根、带菌组织接触进行近距离传播,对周边树木及林区造成一定危害,故此,在发现患上褐根病的树木后,市政署会采取连串救治措施,若无法医治,则无可避免须对病危或危及公共安全的树木进行移除。

感染褐根病的树木分为慢性枯萎及急性枯萎兩大類。慢性枯萎为病株外观上呈现葉片稀疏、黄化落葉和叶片缩小,病株逐渐衰弱,从发病到死亡可能长达數年。慢性枯萎的病株,由感染病发到最后完全枯萎,外观上仍保持相当部份的绿叶,如细叶榕等一类树种甚至保留大量绿叶,外表看似健康,一般目测难以察觉已罹患重疾。急性枯萎则是罹病株急速萎凋,葉片乾枯不立即脱落,植株从黄化到枯死只需一至三个月时间。

市民若发现树木异常,欢迎致电市政署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或透过“市政在线” https://app.iam.gov.mo/iamconnect 反映。

2022暑期活动登记期已于昨日结束,超过6,000名参加者透过“一户通”登记,为参加者提供便利。

为了让市民更好地综合管理个人资料数据,方便线上或线下办理政府服务,新版“一户通”增设“我的照片”功能。“我的照片” 分为证件照和自拍照,市民可自行上传本人或子女等人的自拍照,有需要时(例如登记报名暑期活动)可提交相应近照。

由于证件照须符合一定的规格,市民须前往“一户通我的照片”合约商户的照相馆拍照和领取回执,并透过“一户通”扫描回执二维码,以添加该照片。市民在线上申办旅游证件时可直接使用“一户通”内的证件照,减免亲临办理及提交实体照片的不便。目前,已有26间照相馆成为合约商户,有关商户名单将持续增加以进一步方便市民。倘有照相馆有意成为合约商户,可参阅以下网页:https://www.gov.mo/app/join-photo-studios

另外,2022暑期活动登记期已于6月2日结束,本年新增 “一户通”作为登记和报名平台。市民在登记过程中无需输入一般个人资料,同时可使用 “我的照片”功能提交近照,提升暑期活动登记报名的便捷性。

除了上述线上服务外,市民在线下柜枱办理服务时,亦可透过“一户通”提交电子近照,目前适用于行政法务范畴辖下部门的线下柜枱服务。未来,“我的照片”将会陆续延伸其适用范围至其他范畴的线上及线下服务项目,提升服务申请的便捷性。

市政署树木养护人员持续对古树进行巡查监察,发现得胜花园一株异叶南洋杉古树生长势持续转弱,日前已再进行救治、施肥及修剪工作。

位于得胜花园一株异叶南洋杉古树(编号864)于二〇二一年生长势明显持续转弱,有白蚁危害、枯枝等情况,养护人员同年进行了一系列养护措施,分别更换支撑架,施白蚁药、促根剂,并再修剪已枯萎之枝条等,惟生长势未见好转。养护人员日前继续进行救治及护理工作,包括施肥、挂营养液及修剪枯枝等,希望树木能恢复生机。市政署将持续跟进古树状况,并适时作出跟进处理。

市政署呼吁市民共同守护珍贵的树木资源,如发现树木有异常情况,可透过“市政在线”或致电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反映。

一批由越南进口的急冻鲶鱼柳样本今晚(31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市政署随即启动应急预案,将1箱共重4公斤的涉事货物全数封存销毁,没有流入市面。市政署亦对存放该批货品的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将曾接触货物的人员资料交卫生部门调查跟进。由起即日起,市政署暂缓涉事越南加工厂产品的入口申请,为期一周。

涉事的越南急冻鲶鱼柳内外包装新冠检测均为阴性,鲶鱼柳样本检测呈阳性。市政署对货品采取全数销毁措施。过去三个月,本澳没有进口涉事注册工场的货品。

市政署一直要求商号加强对进口食品外包装的清洁消毒,并呼吁市民在接触过超市等地方售卖的入口货物后要勤洗手,共同做好“外防输入”的防疫工作。

公务人员统一招聘的小学毕业学历程度综合能力评估开考,报考期自本月26日起至6月7日止,为期8个工作日。

是次开展的小学毕业学历程度综合能力评估开考,成绩有效期为五年,取得“合格”成绩的投考人,自上述开考成绩名单公布之日起五年内,如符合法定要件,可投考公共部门开展的勤杂人员(起薪点:110点)、技术工人(起薪点:150点)、轻型车辆司机(起薪点:150点)、重型车辆司机(起薪点:170点)、邮差(起薪点:170点)职程的专业或职务能力评估开考。

凡于2022年6月7日或之前具有小学毕业学历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并符合现行法律规定的担任公职的一般要件(即年满18岁且未达65岁、具任职能力、身体健康及精神健全),均可报考。

有意报考人士于报考期限内,可选择使用统一电子平台或纸张(亲送)任一方式进行报考,递交经填妥并签署的《综合能力评估开考报名表》、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件副本、小学毕业证书副本,并支付报考费澳门元300元。如属经济困难状况者,获豁免支付报考费。

投考人倘未能提交小学毕业证书副本,可提交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副学士文凭、高等专科学位、学士学位、不颁授学士学位的连读硕士或连读博士学位证书副本或能证明持有相关学历的其他证明文件(由教育机构或具权限机构发出),以供典试委员会审核。

在递交毕业证书时,须注意证书上的姓名及个人资料,必须与身份证明文件相符,倘不符则需提交由身份证明局发出的更改姓名证明文件,又或提交能证明已取得有关学历的其他证明文件。

因应疫情关系,为避免报考地点人群聚集,建议有意投考人士使用电子平台报考。未持有“澳门公共服务一户通”(简称“一户通”)的市民,现只需下载“一户通”手机应用程式,按指示操作,便可遥距开户。开通后,可通过其帐户登入电子平台或“一户通”手机应用程式,于报考期限内进行报考、上载相关文件及支付报考费。

投考人可透过电子或纸张方式报考

(一) 电子方式报考

已开立“一户通”的人士,可使用帐户登入平台进行报考。需注意,必须以取得平台所发出的收据编号方为完成整个电子报考手续,建议有意投考者,及早登入平台完成电子报考手续,避免出现未能及时完成报考的状况。

(二) 纸张方式(亲送方式)报考

由投考人或他人(毋须提交授权书)前往水坑尾街162号公共行政大楼地库一楼办理报考手续。办公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四(上午9:00至下午5:45,中午照常办公);星期五(上午9:00至下午5:30,中午照常办公);公众假期不办公。投考人可透过公职开考网页(http://concurso-uni.safp.gov.mo/)在网上预约亲身报考时间,便可按选取的预约时间前来办理报考手续。

市民如欲获取更多资讯及查询,欢迎阅览公职开考网页(http://concurso-uni.safp.gov.mo/)或致电服务热线:8866 8866。

《公共街市管理制度》于今年元旦生效,市政署已顺利完成签约工作,共八百七十三名摊位承租人已签订合约。新法实施至今,在广大摊贩的配合下,街市管理工作整体畅顺。

新法实施至今,市政署街市稽查人员以劝导为主,截至目前未有摊贩因违规而被处罚。各摊贩亦遵循指引要求,清晰标示价格。市政署将继续与摊贩充分沟通,合力维持良好经营秩序,提升服务质素,增加街市竞争力。

在八百七十三名以续租或指定他人承租摊位方式与市政署签订合同的摊贩中,包括六百二十四个街市月租摊位、五十六个散档及一百九十三个原小贩摊档。为了顺利推进签约工作,去年第四季起,市政署先后举办了二十场《公共街市管理制度》讲解会,向逾八百名摊贩及行业代表讲解相关规定。此外,在签订合同前,市政署法律人员亦向承租人讲解合同细节、尤其是作为摊位承租人的权利及义务,以及新制度的相关安排等。

完成签约工作后,市政署现正对各公共街市作详细评估,就街市内各摊位的位置、面积、结构、售卖种类及市民消费模式等进行分析,后续将透过合并一些面积狭小的摊位、拆卸部分摊位以扩阔街市内公共空间、增加一些公共或无障碍设施等优化工程,以改善街市的营商和购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