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份证明局局长周伟迎及副局长陈婉丽就职
身份证明局局长周伟迎及副局长陈婉丽今( 20日)宣誓就职,由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主持仪式,行政法务司司长办公室主任林智龙见证。
张永春在仪式上寄语身份证明局在新领导主管的带领下,延续优良传统和服务精神,继续为广大市民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张永春表示,自防控措施放宽后,办证工作量急剧增加,部门迅速执行应对预案,在市政署支援下,增加办证服务时间以回应市民对办证服务的需求,发挥了公共部门相互合作的团结精神。
周伟迎及陈婉丽均表示,上任后定竭尽所能,与同事共同努力,团结一致,切实执行各项工作,延续身份证明局“以人为本、廉洁公正、诚信有礼、高效优质”的服务精神,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周伟迎拥有澳门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及台湾大学工学(机械工程学系)学士学位,于2003年进入廉政公署,曾担任调查主任、高级调查主任及调查二厅代厅长,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曾担任行政法务司司长办公室顾问职务,并自2020年3月起担任身份证明局副局长职务。
陈婉丽拥有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理科学士学位,以及香港大学理科(电子商贸及互联网工程)硕士学位,于2007年加入身份证明局一直从事资讯范畴的相关工作,自2018年6月起担任研究开发及档案管理厅厅长职务。

第四十二届澳门绿化周今正式揭幕
市政署于三月十八及十九日一连两日在氹仔龙环葡韵举办第四十二届澳门绿化周嘉年华活动,一众嘉宾联同百多名解放军驻澳部队官兵及市民种植树苗为今届绿化周揭开序幕。
绿化周开幕礼于十八日下午在氹仔龙环葡韵举行,市政署巿政管理委员会戴祖义主席致词时表示,今届绿化周主题是“传承爱绿 共建美好城市”,绿化周期间将举办三十多场主题活动让市民了解澳门在绿化和生态保育所取得的成果。随后一众嘉宾参观了会场的展览摊位,并到龙环葡韵湿地科普园地种植约十五棵红花玉蕊树苗,为本届绿化周揭开序幕。百多名解放军驻澳部队官兵及市民则步行前往大潭山种植近百棵树苗,为澳门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
嘉年华现场设有多个主题摊位,当中展出了巨人守宫、豹纹守宫等爬虫动物,吸引众多家长带同子女前往参观及了解爬虫动物的保育状态,认识生物多样性等议题。此外,现场举办的荷花种植工作坊同样受到市民青睐,一众市民在场学习荷花种植技巧并亲手种植荷花,传承澳门与荷花之间的文化情怀。同场亦举行了“活泼多姿–木春菊摄影比赛”颁奖礼,以及深受市民喜爱的派送植物活动。
本届绿化周由三月十八日至二十六日举行,由市政署主办,并由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澳门工会联合总会、澳门妇女联合总会、民众建澳联盟、澳门青年联合会、澳门科学馆、圣若瑟大学、澳门山毅青年协会和澳门现代系统农业协会等机构协办,共同向市民推广保护大自然和爱护生态环境等重要讯息。
绿化周期间,市政署将举办三十多场次的体验活动,供本澳学校、团体或个人参与。更多关于第四十二届澳门绿化周的活动资讯,可登入澳门绿化周专题网页 https://nature.iam.gov.mo/greenweek2023,或致电2833 7676、2888 0087查询。

澳门特区政府致力落实《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的相关规定
2月15日及16日,澳门特区政府的代表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就实施《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第三次定期报告接受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的审议。特区政府代表向委员会介绍了澳门特区实施《公约》有关规定的情况并与委员会进行了深入交流。
委员会于3月6日就澳门特区实施《公约》有关规定的报告发表了结论性意见。委员会表示与特区政府代表团进行了具建设性的交流,肯定特区政府就预防及打击家庭暴力、增加产假天数及增设侍产假,以及订立最低工资方面所作的努力。与此同时,委员会亦对两性平等、外雇权益、《工会法》法案、预防及打击家庭暴力、住房权以及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等问题提出了意见。
特区政府重视委员会的结论性意见,将在未来的施政中对具建设性的意见加以借鉴并适当跟进。与此同时,对于委员会涉及《工会法》法案和疫情防控工作的意见,特区政府有必要作出澄清。
《基本法》明确规定澳门特区居民享有组织和参加工会,以及罢工的权利和自由,而《劳动关系法》亦明确禁止雇主以任何方式阻碍雇员行使本身权利,因此,结论性意见所指“没有具体保护雇员免于因为参加罢工而遭报复的法律”的情况并不属实。就集体协商方面,相关公开谘询的结果显示,社会对有关事宜仍未有共识,而现行法律亦不妨碍劳资双方就劳动条件及权益保障的事宜进行沟通协商。澳门特区政府将与立法会加强沟通,稳步推进《工会法》的立法工作。
关于澳门特区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特区政府因应疫情势态,主动适时调整防控策略,并制订防控过渡期应变计划,透过疫苗接种、免费派发防疫物资、人员调度、设置社区门诊、设立临时病床以及调整医疗服务重点等措施,使特区医疗系统总体上顺利地应对了去年12月下旬增加的医疗服务需求。特区政府亦重视抗疫期间居民的心理健康,在抗疫专页内发布心理辅导资讯,为受情绪困扰的人士提供寻求支援的渠道,同时全澳各区的卫生中心亦提供免费的心理门诊服务。
特区政府将在《基本法》的框架下,持续落实《公约》相关规定,贯彻《公约》倡导的精神,不断提升澳门特区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水平。

“一户通”持续拓展电子服务 “我的卡包”增至68张卡证
为达至“拓展专业,便利生活”的目的,“一户通”有序新增和完善多项功能及服务,并延伸至大专院校、商业企业和专业团体。今期优化了“我的卡包”、“活动报名”和“生活缴费”,并新增“全运会澳门赛区志愿者”报名服务,从而强化特区政府统一电子平台的建设。
已绑定逾50万卡证
“一户通”于2021年推出电子卡包功能,推动公共部门各类会员卡和功能卡实现电子化。2022年进行功能升级,将一些由政府部门或指定机构发出的专业卡证纳入“我的卡包”,实现专业范畴和生活领域双线发展。“我的卡包”受到市民广泛关注,至今已有16.4万名用户绑定卡证,已绑定卡证总数达51.1万张。
其中,专业类电子卡包近期新增3张卡证,便利房地产经纪和会计师可透过“一户通”出示电子卡证。本次是继与澳门律师公会合作后,再次实现与本澳专业团体(澳门会计师专业委员会)数据联通,成功推动有关领域证照电子化。目前共有33张专业卡证可供持证人绑定,涉及药剂师、教师、律师、建筑师、医疗人员等不同专业范畴的工作从业者。
另外,为进一步推动本澳大专院校学生卡证电子化,“一户通”生活类电子卡包继引入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大学、澳门旅游学院学生证等主要卡证后,再新增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圣若瑟大学的学生证(发卡量近3万张)。同时,生活类电子卡包亦新增家长学园会员卡和澳门档案馆读者证。现时生活类电子卡包共提供35张卡证供用户绑定,涉及医疗、教育、长者、文康、环保等民生领域。
新增科学馆活动报名
澳门科学馆已透过“一户通”新增活动报名服务,为公众提供更便捷的报名渠道。有关活动包括科普兴趣班及天文科普系列活动两大类。未来,公衆亦可透过“一户通”报名参加澳门科学馆与其他机构合办的科普活动,例如:讲座或亲子工作坊等。
“一户通”活动报名已集中了由教育及青年发展局、体育局、文化局、市政署、法务局、澳门基金会、澳门科学馆和行政公职局8个部门举办的文娱康体活动,涵盖兴趣班、工作坊、分享会和讲座等。相关申请步骤全程网上进行,市民可随时登入“一户通”,查看最新资讯、抽签结果和申请纪录等,并可进行网上缴费。
生活缴费覆盖面广
在生活缴费方面,“一户通”除可缴交水、电、天然气费用外,现时更开通了澳门电讯有限公司及中国电信(澳门)有限公司的缴费服务。市民只需透过“一户通”内“生活缴费”服务,就可以绑定名下的电话账单,方便查看纪录及缴交费用。
增设全运会澳门赛区志愿者报名服务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由广东、香港、澳门共同承办,澳门赛区志愿者招募工作日前已正式展开。澳门赛区将合共招募一万名志愿者,合资格人士可透过体育局网页或“一户通”进行网上报名。
现时,“一户通”的开户人数已超过46万,并提供190项服务及功能。市民如欲了解更多资讯,可浏览“一户通”专题网站(www.gov.mo/app/),查看宣传图文包及教学短片。

身份证明局推出网上补交往港旅游证申请文件服务
为配合特区政府电子政务发展,身份证明局持续拓展电子服务,并同时积极推行内部电子化管理,首阶段实行澳门居民往来香港特别行政区旅游证(下称往港旅游证)业务无纸化工作流程,由前台接收申请表格、签名及处理申请人提交的文件,以至内部审批申请及制证等工作全程电子化,从而优化内部运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有效加强部门管理效能。同时,本局今(17日)起推出网上补交往港旅游证申请文件服务,有需要的市民可透过网上补交文件,无需亲往部门提交补充资料,实现“只行一次、办妥证件”的目的。
申请人如需就往港旅游证申请提交补充文件,可登入身份证明局网上查询系统(https://webservice.dsi.gov.mo/EnquiryService/),在输入申请收据编号及申请日期后,便能即时查阅其申请的最新处理进度,并可按需要上载补充资料(包括照片、声明书及遗失证明等),在线上完成补交手续。

法务局推出“普法资讯综合平台”
法务局推出“普法资讯综合平台”,为市民提供更全面、更丰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资讯。
新平台提供包括宪法、基本法、民法、刑法、商法、劳动关系法等普法宣传品和法律常见问题,以及法务局的活动消息、各政府部门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普法资讯和法治新闻等内容,市民可按不同法律范畴和宣传品类型筛选所需的资讯。此外,新平台还设有语音朗读功能,市民可透过人声导读收听法律文章和法治新闻。
欢迎市民登入法务局“普法资讯综合平台”(网址:https://www.dsaj.gov.mo/DsajInfo/index.aspx)或扫瞄专属的二维码,浏览和查找普法资讯。

法务局推出多项便民的登记及公证服务
为积极落实特区政府简政便民便商的施政理念,法务局近年来在登记公证服务领域推出了多项便民便商的优化措施,以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市民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关措施包括于商业登记讯息平台新增营业税状态、于公证查证平台新增私人公证员作出公证行为的查证服务,以及网上缴付登记费用及领取商业和物业登记副本服务等方面。
在商业登记方面,法务局于2021年推出商业登记讯息平台,让有需要人士透过该平台获取本澳商业企业主(包括自然人商业企业主及法人商业企业主),以及企业的基本登记讯息,如公司的登记编号、商业名称、住所、所营事业、资本额、行政管理机关成员及其签名方式等。为使该平台的资讯更为丰富,法务局与财政局合作,于今年9月26日起,于该平台显示财政局营业税登记中商号没有营运的资料,让公众了解在澳登记的公司的营业状态。商业登记讯息平台的网址为:https://eservice.dsaj.gov.mo/dsajservice9/commercial-platform/index.xhtml。
在公证行为和文书方面,公证查证平台于2021年推出时,仅能查证由公共公证署发出的公证文件的真实性,法务局于今年11月1日起将此服务延伸至私人公证员所发出的公证文件,包括公证书、经认证或经公证认定的文件等,使有关服务全面涵盖本澳发出的所有公证文件,方便核实有关公证行为的资料,大大提高其可信性,有助促进区域融合及经济发展。公证查证平台的网址为:https://eservice.dsaj.gov.mo/dsajservice9/document-check-web/notary/index.xhtml。
在有关缴纳费用方面,法务局于今年11月陆续推出网上缴交商业和物业登记费用服务,市民在办理商业或物业登记申请后,可透过收据上的二维码或网页查询登记的办理进度,当登记完成后,即可直接在网上作出缴费及下载相关登记副本,方便快捷,毋须再多走一趟到登记局缴费及领取登记副本。商业登记进度查询、缴费及下载登记副本的网址为:https://eservice.dsaj.gov.mo/dsajservice/piweb/pages/crcbm-reg.htm;物业登记进度查询、缴费及下载登记副本的网址为https://eservice.dsaj.gov.mo/dsajservice/piweb/pages/crp-reg.htm。

“一户通"新增税务查询及缴纳服务
为回应社会对于便捷电子服务的需求,“一户通"持续推出个人化服务,由于税务与市民生活及工作息息相关,由11月8日起,“一户通"增设“我的税务"服务,提供常用的税务查询及缴纳服务项目。市民可随时登入“一户通”,便可查阅及缴纳税单、查询职业税收益结算结果、查询所得补充税收益评定通知书,让市民能够更方便、更快捷地办理各种税务服务。
“一户通"增设“我的税务"
自2022年11月8日起,“一户通"手机应用程式增设“我的税务"功能,并首先推出“查阅及缴纳税单"、“扫码缴税"、“查询职业税收益结算结果",以及“查询所得补充税收益评定通知书"等四项常用的税务服务项目。
纳税人登入“一户通"手机应用程式后,便可在“我的税务"中查阅和缴纳名下税单,涵盖范围包括营业税、地租、房屋税、职业税、所得补充税的定期税单,以及特别税捐的不定期凭单。
税务信息自动提示
除此之外,“一户通”亦为纳税人提供了贴心的提示服务。每当财政局向纳税人发出税单或收益结算通知时,纳税人便会收到由“一户通”发出的推送提示信息;而在缴纳期限届满前一天,“我的备忘"亦会显示税单即将到期,提醒纳税人应尽快缴纳,避免逾期。
多平台提供电子税务服务
一户通“我的税务”的推出,为纳税人提供了多一个便捷且贴心的查阅及缴纳税单的平台。未来,“一户通”将持续扩展相关服务项目,增加更多的个人化的税务资讯查询和税务证明申请的服务,提升“便民便商"的程度,以及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
上述新服务需更新“一户通”手机应用程式最新版本方可使用。市民如欲了解“我的税务”资讯,可浏览“一户通”专题网站(https://www.gov.mo/zh-hant/app/),查看宣传图文包及教学短片,或致电税务查询热线2833 6886。

一户通拓展卫生范畴服务 增加医疗机构候诊资讯及专业卡证
行政公职局持续完善及扩展“一户通”内卫生医疗范畴的电子服务。由即日(11月8日)起,市民可透过一户通“候诊讯息"查阅各联网医疗机构的候诊情况。此外,还增加医疗人员共18张的专业卡证,相关专业人士可选择以电子方式出示卡证,并取得相应服务。
一户通“我的健康"使用者众
现时,市民可透过一户通“我的健康”,预约各卫生中心保健门诊初诊、非预约门诊取筹、办理仁伯爵综合医院专科门诊转介,以及查询卫生中心及仁伯爵综合医院的门诊预约记录,同时,门诊预约可于一户通办理改期或取消预约。市民还可在“我的健康”内查阅个人医疗记录(包括疫苗接种记录,药物处方、化验报告等)、预约接种流感疫苗、提供电子健康纪录平台服务等。
此外,市民可通过“我的点券”功能,查询和移转电子医疗券馀额。“一户通”还提供接种新冠疫苗预约服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预约服务。“我的健康”服务自2019年3月推出至今,超过260万使用人次;而过去12个月,使用人次已超过150万。
“我的资讯"增加“候诊讯息"卡片
为进一步便利公众获取医疗服务,由即日起,一户通“我的资讯"将增加“候诊讯息"的个人化卡片,市民可按需要选择添加“候诊讯息"卡片。卡片会实时展示包括仁伯爵综合医院、镜湖医院急诊区的轮候情况,以及各卫生中心非预约门诊、受资助机构门诊,包括工联工人医疗所、归侨总会辖下诊所,民衆建澳联盟民衆医疗中心及中华新青协信和医疗中心的候诊情况。市民可查看相关机构的等候人数,并可检视详细地址、开诊时间等资讯。同时,可按照个人习惯,点选“星号”收藏常用机构,于“候诊讯息"卡片内展示,方便下次查阅。是项新服务需更新“一户通”手机应用程式最新版本方可使用。
电子卡包增加医疗人员专业卡证
同时,在一户通“专业类”电子卡包将增加合共18张医疗人员的专业卡证,包括受第18/2020号法律规范的医疗人员执照,例如医生执照、牙科医生执照、中医生执照、护士执照等,以及受第84/90/M号法令规范的医疗人员准照,例如中医师准照、针灸师准照、按摩师准照、牙科医师准照等。同样,有关专业类的电子卡证可用于向市民及政府部门展示其持有的医疗人员执照/准照,并可即时查阅持照人的注册资料。联同早前推出的专业卡证,目前共有42类专业工作的30张专业类卡证已实现数码化。
现时一户通已提供逾160项电子服务及功能,政府将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推动更多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实现数码化,全面营造简政惠民。关于“一户通"资讯,请浏览专题网站(https://www.gov.mo/zh-hant/app/)。

法务局举办“我的法宝博物馆”亲子互动剧场
为使普法工作向家庭延伸,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法务局日前举办“我的法宝博物馆”亲子互动剧场,吸引约30名亲子参加。
在活动上,小朋友化身展览设计师,与家长一同为法宝博物馆制作艺术品,并与布偶公仔“小树懒”和“马骝仔”在博物馆经历一段奇幻旅程。在剧场的趣味性互动下,让儿童学习日常生活所需要遵守的规矩和法律知识,从小灌输知法守法的意识。法务局期望以简易和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普法推广工作,增进亲子们对学习法律的兴趣。
法务局将继续举办更多亲子普法活动,有兴趣参加“2022亲子普法系列活动”的市民,请登入法务局网页进行报名,各项活动详情将在法务局微信订阅号“DSAJ_RAEM”、Facebook专页“普法园地”公布,欢迎市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