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署风雨季前持续疏导管护下水道 首季共清出逾400吨垃圾
踏入风雨季节,市政署持续于各区疏通、维护下水道,重点加强水浸易发区域的排查,已完成多个低洼地区的清淤工作。今年1至3月于公共渠道清出垃圾量逾400吨。市政署亦持续加强巡查地盘及食肆,对违规情况作出检控,并呼吁社会合力保护渠网,保障渠道的正常运作。
市政署负责维护及清理全澳约500公里下水道、逾4.2万个渠井、73座市政泵站及186个排水出海口。全澳约七成半下水道目前已实现清污分流;而旧式的合流渠主要分布在新桥区、内港区、下环等旧区。市政署优先处理水浸易发区域,今年1至3月,市政署已清理下水道57,000多米,清理雨水井5,500次,完成约7,500米下水道CCTV的影像记录及分析;于公共渠道共清出垃圾量逾400吨,较去年同期升逾百分之八十。
凝固油脂及水泥砂浆阻塞渠道
在日常巡查及渠网清理中,经常发现有油脂凝固物及水泥砂浆等阻碍下水道运作,主要涉及食肆没安装合适隔油井或没定期清理,而令油脂凝固物阻塞下水道;以及地盘违规排污,将未经处理的污水或建筑废料排至公共渠网。市政署联同相关部门持续行动,巡查饮食场所隔油井共259间/次,期间发现28宗因隔油井不能发挥应有运作效能而发出实况笔录,并有两场所因违规未按要求作出改善而被勒令关闭。同时,已巡查各区地盘152次,揭发12宗违规排放,如将含沙及泥浆之污水在没经过有效过滤的情况下,排放至公共街渠等,已发出实况笔录或控诉书。
恒常重点清淤 设暴雨应急机制
每年风雨季来临前,市政署均预先在容易发生水浸的低洼地区排查和清理疏通各区下水道、市政泵站、雨水集水井、明渠等设施;同时,亦持续跟进去年曾出现水浸的地点,当中包括莲花圆形地、西湾湖景大马路、东方拱门地下行车隧道等,已联络相关部门处理并加密相关地点的清疏工作。
当有台风或暴雨即将影响本澳,会优先巡查及疏通低洼易水浸地区。若气象局发出黄色暴雨或以上信号时,市政署会启动暴雨紧急应变小组机制,按实时海潮高低,利用远程端开动泵抽排雨水,派员巡查雨水泵房运作,按情况调控水泵加快排洪。当8号台风或暴雨讯号期间,市政署会于各主要雨水排涝泵站派员全程驻守,外判紧急清渠人员亦增至8队共24人,协助于全澳各区进行巡查及紧急疏通工作;另外,市政署亦已去函各工程牌照监管部门,协调要求大型工程地盘于风雨季期间派员驻守,以应对突发排水情况。
引入科技监测 加强巡查执法
下水道渠网维护管理工作日益增加,面对前线清渠人员老化问题,市政署会加强外判服务及信息化系统(App)管理工作,以加快及加密清淤工作,持续完善渠道的巡查、清淤、追踪及纪录的工作,加强抽查及监管机制。此外,持续透过引入市场先进技术,如清渠机械人清理箱涵渠,利用渠道视像监控(CCTV),主动监测渠道情况,加强每年恒常排查及清淤维修工作的效率。
市政署持续优化巡查机制,包括加强、加密巡查工作并与相关部门采取联合行动;对违规行为进行持续跟进、复检、指导改善和处罚。市政署呼吁市民或商号切勿将垃圾、油脂等物料倾倒至公共街渠;业界须加强清洁隔油井及地盘废水过滤设备,切勿把水泥浆等建筑废料或油污排入公共下水道。市政署亦已制作相关指引供业界参考,有关资讯已上载于市政署网站https://www.iam.gov.mo/c/resource/欢迎业界浏览,合力保护渠网,避免影响雨水井和渠道的正常排放。

逾2700间外卖店已登记 消费者可于食安网查阅商户名单
《外卖食品活动场所的登记制度》生效至今,市政署共接获约二千九百间场所提出登记申请,经逐间实地核查,已有二千七百六十八间外卖店获发登记证明。市政署提醒,已获发登记证明的外卖店必须向公众展示登记资料,若违反相关规定,可被罚款五千至三万五千澳门元。而尚未登记的业界必须尽早办理。消费者可浏览食安资讯网查阅已登记外卖店名单,了解商户资讯,保障自身权益。
外卖店须依法张贴登记证明
《外卖食品活动场所的登记制度》已于去年十一月十五日生效,在法规生效前已开业的外卖店,其登记过渡期将于五月十五日届满,市政署提醒未完成登记的业界须尽快办理。而法规生效后新开业的外卖店,则须在开业前完成登记。登记方式简便,可亲临市政署各市民服务中心提出申请,亦可透过“一户通”手机应用程式于网上办理。
完成登记并获发证明的外卖店,须于实体店当眼处张贴登记证明;当透过互联网或手机应用程式作经营或推广时,亦须于该等媒介上显示场所登记编号。同时,外卖食品网络交易平台业者亦有责任确保进驻平台的所有外卖店,已按要求完成登记并将其登记编号显示于平台上,以便消费者查阅及辨识。而消费者亦可浏览市政署食安资讯网“已领有登记证明的外卖食品活动场所”专页,直接以外卖店登记编号、场所名称或地址进行搜寻,助消费者更清晰了解商户。
强化外卖业界食安及守法意识
《外卖食品活动场所的登记制度》设有处罚制度,违反相关规定可被科处五千至三万五千澳门元罚款。不论外卖店的经营者或是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负责人,须了解登记制度的有关要求,守法经营。为此,市政署持续为外卖食品商户及外卖车手举办培训讲座,内容涵盖相关法律法规、食安标准与卫生指引、日常营运的卫生操作守则、食品配送时应注意事项等,致力提升业界的食安水平。
更多登记制度及食安资讯详情,可浏览市政署食安资讯网 www.foodsafety.gov.mo 或手机应用程式内的“外卖食品活动场所的登记制度”专页,亦可致电食安专线2833 8181查询。

体育局辖下游泳池全面开放 市民可透过“一户通”等渠道网上购票
体育局辖下四个露天泳池,包括孙中山泳池、氹仔中央公园泳池、黑沙公园泳池及竹湾泳池,将于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对外开放,每日最多分为三节开放使用,各个露天泳池的具体开放时间可参阅附表。
为方便市民购买即场游泳池门票,由5月1日起,体育局增设网上购买游泳池即场门票服务,市民可于游泳池每节开放前30分钟开始,透过新增的 “一户通”、体育局网页或手机应用程式三个平台购买游泳池即场门票,节省现场轮候购票时间。由于十二岁或以下小童须由年满十八岁或以上人士一同购票及陪同游泳下方可使用泳池,故每名年满十八岁或以上人士亦可于系统中添加最多两名十二岁或以下小童一并购票。
另外,市民亦可使用“一户通”网上预约体育局辖下游泳池门票。已登记成为运动易会员的市民,由5月1日起使用“一户通”,可提前预约未来两天的游泳池门票。市民透过“一户通”的“体育局游泳池门票”购票时,由于系统已确认本人身份,无须再输入任何个人资料,操作过程简单快捷。
为了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体育局持续按照相关指引实施防疫措施,包括:市民在进场时须配戴口罩、进行体温测量、以及提交当天的“澳门健康码”及扫描“行程记录场所专属二维码 (简称场所码)”;限制体育设施的入场人数,以避免人群过度密集;加强各体育设施的清洁消毒工作:而观众席继续维持有限度开放。体育局呼吁市民在使用体育设施时需加强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进场后勿过于聚集,在享用体育设施的同时共同做好防疫的工作。
有关体育局辖下体育设施的开放时间或网上游泳池门票服务详情,可浏览网页 www.sport.gov.mo 或致电热线电话2823 6363查询。
附件
露天泳池 |
每节容纳人数 |
开放时间 |
新花园泳池 |
220人 |
逢星期一至日(4月1 日至11月30日) 第一节:07:00-11:00 (逢星期三清池 (注)) 第二节:12:00-16:00 第三节:17:00-22:30 |
孙中山泳池 |
110人 |
逢星期一至日(5月1 日至10月31日) 第一节:07:00-11:00 (逢星期一清池(注)) 第二节:12:00-16:00 第三节:17:00-20:00 |
氹仔中央公园泳池 |
230人 |
逢星期一至日(5月1 日至10月31日) 第一节:07:00-11:00 (逢星期三清池(注)) 第二节:12:00-16:00 第三节:17:00-21:00 |
黑沙公园泳池 |
230人 |
逢星期一至日(5月1 日至10月31日) 第一节:08:00-11:00 (逢星期四清池(注)) 第二节:12:00-16:00 第三节:17:00-21:00 |
竹湾泳池 |
160人 |
逢星期一至日(5月1 日至10月31日) 第一节:08:00-11:00 (逢星期一清池(注)) 第二节:12:00-16:00 第三节:17:00-21:00 |
注:清池日泳池于第一节时段暂停开放,若清池日为公众假期,则泳池照常开放,并顺延至假期后翌日第一节时段进行清池,如有特别情况,体育局将另行公布。

市政署为外卖车手办食安讲座 助外卖平台完善食安管理
因应近年居民对外卖餐饮配送服务的需求,相关业务在本澳正逐步发展,为进一步保障外卖食品安全,市政署日前举办三场“外卖配送服务食安讲座”,为食品外卖平台代表及从事外卖配送的车手,讲解一系列食品安全实务操作知识及相关规范。市政署将恒常提供同类食安培训,鼓励业界积极配合,安排员工及车手参与。
三场讲座于佑汉小贩大楼礼堂举行,来自本澳四家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管理及配送服务部门约一百二十名员工,分批参与培训。讲座由市政署食安人员作讲解,内容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涵盖《食品安全法》及《外卖食品活动场所的登记制度》、网络食品配送平台的义务及责任、取货验收注意事项、外卖配送的温度与时间控制,以及清洁与维护的方法等。培训讲座有助平台完善企业内部食安管理,尤其是本澳多处于高温、多雨且潮湿的天气,加强管控食品配送时间及温度,有助提升配送员的食品卫生操守,所有完成课程的配送员均获发出席证明书。
鉴于食品外送服务日渐普及,运输及配送环节为重点食安管控工作之一,市政署已编制了一系列的卫生操作指引及指南,包括《网络订餐配送服务的卫生指引》、《使用网上订购餐饮及提供外卖配送服务(餐饮业界篇)》,以及《外卖配送服务的食安注意事项》图文包等,简明扼要地为业者点出须注意事项。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平台业者的食安责任意识,市政署早前与外卖食品网络交易平台业者举行工作会议,双方同意持续为餐饮食品配送员及外卖平台车手提供食安培训,鼓励业界积极配合安排员工参与,共同维护本澳食品安全。
市政署持续与外卖食品活动场所登记制度的相关持份者加强食安工作交流,确保登记制度顺利过渡及持续有效落实。更多外卖配送讲座及登记制度的详情,可浏览市政署食安资讯网 www.foodsafety.gov.mo 的“外卖配送服务食安讲座”及“外卖食品活动场所的登记制度”专页,亦可致电食安专线2833 8181查询。

法务局与城大法学院合办宪法与基本法专题系列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深高等院校学生对《宪法》与《基本法》的认识,法务局与澳门城市大学法学院于4月27日合办“高等院校《宪法》与《基本法》专题系列活动”,邀请了城大法学院李洪江课程主任担任主讲嘉宾,约有50名学生参与。
李洪江主任在讲座中围绕《宪法》与《基本法》进行深入讲解,指出《宪法》与《基本法》共同构成澳门特区的宪制基础,为实施“一国两制"提供了最高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并透过阐述两法的内容剖析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讲座后接续举行“国是茶聊”小型讨论会,李洪江主任与学生们以轻松、互动的方式,就讲座内容以及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交流。
为持续向本澳各界深入推广《宪法》与《基本法》,自2015年起,法务局分别与多所高等院校合办《宪法》与《基本法》专题系列活动,让学生能正确认识《宪法》与《基本法》共同构成的澳门特区宪制基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未来,法务局继续举办不同类型的普法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在课堂外学习法律知识的途径,从而加深他们对《宪法》、《基本法》,以及其他澳门法律法规的认识。

2020年度医疗券使用期月底届满 市民可透过“一户通”查询馀额及移转
2020年度电子医疗券使用期将于2022年4月30日届满。市民可使用新版本“一户通”手机应用程式查询馀额和使用纪录,以及直接将馀额移转给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和配偶),操作过程简便。
卫生局提醒,市民可按自身的实际需要,于使用期届满前,持有有效或可续期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到加入计划的医疗人员驻诊场所,使用电子医疗券缴付诊金。
受益人可于各区自助服务机查询及移转电子医疗券,亦可透过“一户通”手机应用程式“我的点券”进行查询及移转。市民可使用传统版“一户通”,于“我的”页面直接查看医疗券可使用馀额。如需移转,可点击“医疗券”在“移转”栏位中输入新受益人的身份证编号和移转金额,即可进行医疗券移转。如使用简易版“一户通”,则需于首页点击“更多服务”,搜寻“医疗券”后进入服务页面。
全新版本的“一户通”已于4月11日正式上线,新增“我的点券”等多项便捷功能。除医疗券外,市民亦可透过“一户通”查阅持续进修发展计划个人帐户馀额和使用情况。
有关医疗补贴计划详情,可浏览专题网页 https://www.vs.gov.mo。关于“一户通"资讯,请浏览https://www.gov.mo/zh-hant/app/。

法务局推出“网上说法”普法节目
为有效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拓展更多普法渠道,持续扩大普法成效,法务局推出“网上说法”普法节目,该节目将邀请不同的青年及专业团体代表,就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例如遗产继承、追讨债务、存款保障等进行解说。
首集“网上说法”邀请了澳门法律交流协进会黄伟境理事长,就澳门继承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介绍,该集视频已上载至“法务局网上说法平台”YouTube频道,其后将在每周五更新一集。市民只需在YouTube中搜寻“法务局网上说法平台”或扫瞄二维码,即可收看。
法务局会持续将各类普法视频上载于各多媒体平台,包括“法务局网上说法平台”YouTube频道、“法务局微信订阅号及影音号”、抖音号“莲动普法”、Facebook专页“普法园地”,让市民可以更方便快捷透过不同渠道取得普法资讯。

特区政府推出新法律查询系统
为配合特区政府持续发展电子政务的工作方针,自2022年4月21日起,在印务局的网站将推出全新法律查询系统――“搜法易”,新系统将以更便捷方式为广大巿民提供更全面的法律资讯服务。
目前特区政府透过印务局的法律搜寻系统、行政公职局的“澳门法例资料查询系统”(LegisMac)和法务局的“澳门法律网”(MacaoLaw)提供法律搜寻服务,而这三个系统的使用方法各异,用户群亦不尽相同。经过对该等系统进行分析重整,并综合市民和法律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现将三者整合成“搜法易”平台,不仅保留了原有系统的功能和资料库的优点,还增加了识别简体字、俗称、别称的功能,并提供不同的搜寻方法及分类项目,方便使用者筛选所需的法律资讯。
欢迎市民登入印务局网站的“搜法易” https://search.io.gov.mo/ 或扫瞄下方的二维码,体验更精准、更容易、更简洁的法律搜寻服务。

续办“新修订的《禁止非法提供住宿》法律网上普法讲座”
为进一步完善禁止非法提供住宿的法律制度,以更有效应对非法旅馆的问题,新颁布的第3/2022号法律《修改第3/2010号法律〈禁止非法提供住宿〉》已于2022年4月1日生效。
为持续让社会大众了解法律修订的内容,旅游局、房屋局及法务局将于2022年4月22日及29日晚上7时至8时续办“新修订的《禁止非法提供住宿》法律网上普法讲座”,具体介绍修法的重点内容。讲座将以广东话进行,市民届时只须透过扫瞄以下二维码便可收看网上讲座,无需提前报名。如对网上讲座的参加办法有任何疑问,请致电法务局黄小姐87957166查询。
有关新修订的《禁止非法提供住宿》法律的相关法规、修法重点、普法文章、常见问题等内容,可浏览相关专题网页:https://www.dsaj.gov.mo/other/ppia/。

续办“认识《宪法》与《澳门基本法》网上问答游戏”
为纪念《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29周年,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法务局、市政署和教育及青年发展局于4月16至30日期间续办“认识《宪法》与《澳门基本法》网上问答游戏”,欢迎市民参加。
参加网上问答游戏的市民,只须透过关注法务局的微信订阅号,选取“法律知识闯关游戏”进入游戏,点选“认识《宪法》与《澳门基本法》网上问答游戏”,即可参加,游戏系统将自动按参加者每次正确回答问题的数量及回答时间进行计分和排名。
游戏设优异奖及幸运奖两部分,活动结束后,排行前5名的参加者将获得澳门元1,000元超市现金礼券。另外,法务局将于2022年5月3日在所有答对50题以上的参加者中抽出10名幸运儿,每名得奬者可获澳门元300元超市现金礼券,抽奬结果将于翌日公布。详情可关注法务局的微信订阅号,或浏览“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专题网页”内的游戏章程( https://www.basiclaw.gov.mo/Activities/activity29_tc.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