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基金會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高舒婷今(23日)就職,儀式由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主持,並由辦公室主任林智龍見證。

張永春致辭時指出,退休基金會的工作與公務人員息息相關,勉勵高舒婷和全體同事繼續努力,有序落實各項工作。

高舒婷致辭時表示,會竭盡全力帶領工作團隊繼續秉承認真、熱誠的態度,履行退休基金會職責。

高舒婷擁有葡萄牙里斯本大學法學院法學士學歷,1991年進入公職,先後服務於法律改革辦公室及法律翻譯辦公室,1996年擔任法律翻譯辦公室副主任,2000年就任法務局副局長,並於2016年起擔任退休基金會行政管理委員會副主席。

根據行政長官批示,委任高舒婷自2022年7月1日起為退休基金會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為期一年。

近年極端天氣及颱風頻發,對本澳樹木構成一定危害。為保護澳門綠化環境,讓樹木適時獲得養護,市政署訂立定期巡查全澳公共地方樹木的機制,對樹木作出恆常檢查及合適護理。今年截至七月已檢查城市樹木共約16,400株及修剪樹木逾7,400株。颱風期間亦會因應緊急情況派員處理塌樹,協助清障,並於風後對綠化設施進行巡查評估,以確保公眾安全。

今年截至七月,市政署已檢查城市樹木共約16,400株,除了對樹木進行常規檢查的項目外,還因應樹木的結構狀況,使用樹木檢測儀器輔助,以檢查病危株空心及腐朽壞死程度,並結合人流、立地環境、樹木健康狀況、加固護理或施工安全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並制訂養護方案,處理一些受病蟲害或生長不良樹木。在每年風雨季前,市政署亦有序安排疏剪濃密樹冠,除去病枝、枯枝和結構撕裂的樹枝等工作,至七月份已修剪樹木超過7,400株,又為生長異常樹木進行救治,亦會為新植樹木安裝支撐架,並鋪設保護格柵覆蓋泥土。

當本澳懸掛八號或以上風球期間,為保障公眾安全,市政署管轄的綠化及休憩設施暫停開放使用。同時,市政署會安排民防人員候營,巡查和處理緊急綠化問題。八號風球除下後,市政署會迅速巡視及評估樹木受損程度,並優先處理全澳各條主幹道的塌樹或枝條節斷事件,盡快開通道路,以減低對公眾及車輛通行的影響。

待改掛三號風球時,市政署會對相關綠化及休憩設施進行巡查及評估,或因應受損情況作出應急處理,期間場所仍未能對外開放,請公眾遵循現場告示切勿闖入圍封區域,以免發生意外。經分析及評估後,因應公園、休憩區、步行徑和遛狗區等設施的損毀程度,分為維持正常開放、局部開放及暫停開放三個等級,有關開放清單會於市政署網頁 www.iam.gov.mo 及澳門自然網 http://nature.iam.gov.mo 公佈,讓公眾查閱有關資訊。

8月17日至19日,澳門特區政府的代表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的成員,透過線上方式,接受了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就中國履行《殘疾人權利公約》第二次和第三次合併報告(包括澳門特區及香港特區的內容)的審議。

我國代表團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張海迪擔任團長,澳門特區法務局局長劉德學和香港特區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則擔任副團長,出席是次審議會議的澳門特區政府代表團成員還包括社會工作局局長韓衛、社會互助廳廳長蔡兆源,以及法務局國際及區際法律事務廳廳長吳燕翔和高級技術員何國盛。

在審議會議的開場發言中,劉德學局長向委員會介紹了澳門特區自2012年接受首次審議以來的殘疾人權利發展狀況。隨後在互動對話環節,澳門特區的代表與委員會就涉及《公約》的相關問題進行交流,回答了委員會提出的問題,並闡述了特區政府的立場。會議各方均認同此次審議是坦誠和具建設性的,並將繼續共同為殘疾人的權利保障作出努力。

特區政府相信,相關審議有助委員會更好地了解澳門特區殘疾人權利的發展情況、相關的法律制度和具體措施等。特區政府將繼續推行保障殘疾人權利的各項措施,致力落實《公約》的規定,締造一個平等共融和無障礙的和諧社會。

為持續向本澳各高等院校學生推廣《憲法》與《基本法》,並在配合特區政府疫情防控工作下,法務局與澳門保安部隊高等學校於8月16日以線上直播方式合辦“高等院校《憲法》與《基本法》專題系列活動”,邀請了澳門大學法學院蔣朝陽教授擔任主講嘉賓,共有約110名學員一同參與。

蔣朝陽教授在講座中向學員介紹《憲法》與《基本法》的重點內容,透過闡述條文剖析中央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關係,指出兩法確定了澳門的法律地位並賦予澳門享有高度自治權,以及愛國者治澳的重要意義。講座後不少學員們就講座內容以及相關法律問題與蔣朝陽教授於線上展開了熱烈的交流和討論。

為持續向本澳各界深入推廣《憲法》與《基本法》,自2015年起,法務局分別與多所高等院校合辦《憲法》與《基本法》專題系列活動,讓高校學生能正確認識《憲法》與《基本法》共同構成的澳門特區憲制基礎,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未來,法務局將繼續密切留意疫情發展並作出適切安排,透過舉辦不同類型的普法活動,加深市民對《憲法》、《基本法》,以及其他澳門法律法規的認識。

第6/2022號法律《以電子方式出示駕駛車輛所需文件》將於2022年10月15日起生效。屆時,駕駛者(車主和非車主)可選擇透過“一戶通”,以電子方式出示駕駛執照和民事責任保險證明文件(車保),效力等同紙本文件。同時,駕駛者將可免除攜帶車輛識別文件(登記摺)、所有權登記憑證(車契)、車輛通過定期或特別檢驗的證明文件。

車主可預先掃碼綁定新發出保單

為配合上述法律的實施,由即日(8月15日)起,6間保險公司在新購買的保險、續保及更改保單的文件內印有車保二維碼,車主可預先透過“一戶通”掃碼綁定該車保。

車主在綁定車保前,需事先透過“一戶通”中“我的車輛”功能,以個人身份綁定名下車輛。之後點擊“一戶通”首頁上方的掃碼按鈕,掃描保單上的二維碼,有關保險資料便會自動綁定在“一戶通"“我的車輛”內。

如車主需綁定8月15日前發出的車保,可自10月15日起,經由“一戶通”向參與項目的保險公司申請索取車保二維碼,保險公司稍後會以手機短訊方式,向車主提供對應的車保二維碼。

上述6間保險公司包括:亞洲保險有限公司、中國太平保險(澳門)股份有限公司、聯豐亨保險有限公司、澳門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閩信保險有限公司和忠誠澳門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待上述法律於10月15日生效後,車主即可登入“一戶通”,自行查閱或向執法人員出示車保資料(包括保險單編號、被保險人、承保期、賠償限額、狀態等)。

十月中推出非車主綁定車保功能

除此以外,“一戶通”內非車主綁定車輛保單的功能將於10月15日推出。駕駛者如需要駕駛他人名下車輛,只需向車主索取有關車保二維碼,即可將該車輛的保險資料綁定於駕駛者本人的“一戶通”內。車主需注意車保二維碼含個人資料,應審慎與他人分享。

市民如有疑問,可瀏覽“一戶通"的專題網站(https://www.gov.mo/zh-hant/app/),亦歡迎致電政府資訊中心熱線(88668866)查詢。

今年世界食品安全日主題為「食品更安全 身體更健康」(Safer food, better health),市政署舉辦系列宣教活動響應,提升市民及食品業界的食安認知水平及操作能力,共同維護本澳食品安全。

食品更安全  身體更健康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每年約有十分之一人因進食受污染食品而患病,食品安全成為世界關注的公共衛生議題。為提高社會對食品安全的重視,聯合國自2019年起,將每年6月7日定為「世界食品安全日」,今年的主題為「食品更安全 身體更健康」,強調「食以安為先」,共且每一個人都可在日常生活中為自己的食品安全及健康把關。

市政署藉著世界食品安全日,因應近年本澳外賣餐飲越趨普及的形勢,並配合已生效的《外賣食品活動場所的登記制度》,圍繞外賣食品安全及相關法律規範舉辦系列活動,喚起社會對食品安全的重視。

業界專題講座 食品中的鋁

世界食品安全日當天,市政署舉辦食安專題講座,邀請到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和市政署食品安全廳代表,透過線上分享方式,向本澳從事烘焙及糕點製作等從業人員,講解目前內地含鋁添加劑的標準情況和本澳食品中的鋁含量研究調查,讓從業員瞭解內地和本澳含鋁食品添加劑的最新動向。

另外,現時本澳正值盛夏,較易發生因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市政署食品安全廳代表會在講座上剖析本澳食源性疾病個案發生的主要成因及預防措施,藉此提醒業界處理食品時的良好衛生操作,尤其是外賣食品配送過程中須做好食品安全及衛生控制,以降低本澳食源性疾病發生的風險。

市民食安講座  歡迎踴報名

6月份將舉辦兩場面向公眾的食安專場講座,主題分別為「外賣配送食品的食用安全」,以及「認識食品中的鋁」,歡迎市民踴躍報名參與,詳情可瀏覽食品安全資訊網。

辦網上遊戲 齊學食安知識

6月7日起至6月20日將舉辦食安網上有獎問答遊戲,內容圍繞外賣食品安全及《外賣食品活動場所的登記制度》。市民只要於微信平台上搜索「市政署食品安全資訊」,透過掃瞄二維碼,關注「市政署食品安全資訊」微信訂閱號後,點選菜單中「網上遊戲」,便可參加遊戲。只要連續答對六題問題,並填妥所需個人資料,即可參加抽獎。獎品為面值100澳門元的超市現金券,名額共300份,歡迎市民踴躍參與,得獎名單將於7月公佈。

另外,市政署亦會於本澳社區派發以世界食安日為主題的宣傳單張、活動海報及擺放食安資訊展示品,務求將食安知識帶入社區,共同維護本澳食品安全。

三方合作  共同維食品全

保障食品安全須靠政府、業界、市民三方共同努力,市政署將持續透過不同渠道加強對業界及市民進行食安宣導教育。如欲瞭解更多關於世界食安日及系列活動詳情,可瀏覽食品安全資訊網 www.foodsafety.gov.mo 中的「世界食品安全日」專題網頁。

望廈山市政公園內感染褐根病並經救治無效的細葉榕樹已被移除,其根部和樹幹均已出現嚴重腐朽。市政署一直持續加強巡查,積極聯同內地專家致力改善本澳綠化環境,竭力做好樹木管護工作。但鑑於目前尚未有防治褐根病的殺菌劑,必要時須對病害嚴重或危及公眾安全的病株採取移除措施,並透過徹底清除病根、消毒土壤、設立物理分隔帶等方式,方能阻止和減緩病區擴散。

本澳以松山市政公園和望廈山市政公園的褐根病最為嚴重,其他公園和行道樹亦有零星個案。褐根病是本澳樹木常見病害,由病原性真菌褐根病菌引起,菌絲腐蝕木材,令其變輕、乾及呈海棉狀或白腐朽,病原菌更破壞水分與養分輸送的輸導組織,導致植物喪失水分、養分的吸收及運輸功能,隨著樹幹基部和根部逐漸腐朽,樹木完全失去支撐力,有隨時倒塌的危險。同時,褐根病可以透過病根、帶菌組織接觸進行近距離傳播,對周邊樹木及林區造成一定危害,故此,在發現患上褐根病的樹木後,市政署會採取連串救治措施,若無法醫治,則無可避免須對病危或危及公共安全的樹木進行移除。

感染褐根病的樹木分為慢性枯萎及急性枯萎兩大類。慢性枯萎為病株外觀上呈現葉片稀疏、黃化落葉和葉片縮小,病株逐漸衰弱,從發病到死亡可能長達數年。慢性枯萎的病株,由感染病發到最後完全枯萎,外觀上仍保持相當部份的綠葉,如細葉榕等一類樹種甚至保留大量綠葉,外表看似健康,一般目測難以察覺已罹患重疾。急性枯萎則是罹病株急速萎凋,葉片乾枯不立即脫落,植株從黃化到枯死只需一至三個月時間。

市民若發現樹木異常,歡迎致電市政署市民服務熱線2833 7676或透過“市政在線” https://app.iam.gov.mo/iamconnect 反映。

2022暑期活動登記期已於昨日結束,超過6,000名參加者透過“一戶通”登記,為參加者提供便利。

為了讓市民更好地綜合管理個人資料數據,方便線上或線下辦理政府服務,新版“一戶通”增設“我的照片”功能。“我的照片” 分為證件照和自拍照,市民可自行上傳本人或子女等人的自拍照,有需要時(例如登記報名暑期活動)可提交相應近照。

由於證件照須符合一定的規格,市民須前往“一戶通我的照片”合約商戶的照相館拍照和領取回執,並透過“一戶通”掃描回執二維碼,以添加該照片。市民在線上申辦旅遊證件時可直接使用“一戶通”內的證件照,減免親臨辦理及提交實體照片的不便。目前,已有26間照相館成為合約商戶,有關商戶名單將持續增加以進一步方便市民。倘有照相館有意成為合約商戶,可參閱以下網頁:https://www.gov.mo/app/join-photo-studios

另外,2022暑期活動登記期已於6月2日結束,本年新增 “一戶通”作為登記和報名平台。市民在登記過程中無需輸入一般個人資料,同時可使用 “我的照片”功能提交近照,提升暑期活動登記報名的便捷性。

除了上述線上服務外,市民在線下櫃枱辦理服務時,亦可透過“一戶通”提交電子近照,目前適用於行政法務範疇轄下部門的線下櫃枱服務。未來,“我的照片”將會陸續延伸其適用範圍至其他範疇的線上及線下服務項目,提升服務申請的便捷性。

2022暑期活動登記期已於昨日結束,超過6,000名參加者透過“一戶通”登記,為參加者提供便利。

為了讓市民更好地綜合管理個人資料數據,方便線上或線下辦理政府服務,新版“一戶通”增設“我的照片”功能。“我的照片” 分為證件照和自拍照,市民可自行上傳本人或子女等人的自拍照,有需要時(例如登記報名暑期活動)可提交相應近照。

由於證件照須符合一定的規格,市民須前往“一戶通我的照片”合約商戶的照相館拍照和領取回執,並透過“一戶通”掃描回執二維碼,以添加該照片。市民在線上申辦旅遊證件時可直接使用“一戶通”內的證件照,減免親臨辦理及提交實體照片的不便。目前,已有26間照相館成為合約商戶,有關商戶名單將持續增加以進一步方便市民。倘有照相館有意成為合約商戶,可參閱以下網頁:https://www.gov.mo/app/join-photo-studios

另外,2022暑期活動登記期已於6月2日結束,本年新增 “一戶通”作為登記和報名平台。市民在登記過程中無需輸入一般個人資料,同時可使用 “我的照片”功能提交近照,提升暑期活動登記報名的便捷性。

除了上述線上服務外,市民在線下櫃枱辦理服務時,亦可透過“一戶通”提交電子近照,目前適用於行政法務範疇轄下部門的線下櫃枱服務。未來,“我的照片”將會陸續延伸其適用範圍至其他範疇的線上及線下服務項目,提升服務申請的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