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今日(9日)下午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引介“修改第3/2001號法律《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選舉制度》法案。”

該法案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第一、完善競選活動規範

法案建議加入清晰界定競選宣傳和選舉活動的規定,包括界定競選宣傳的定義,對競選宣傳的方式以非盡數列舉的形式作出描述;同時引入競選宣傳活動的通知義務,以及受理關於助選人的通知,以加強對競選宣傳活動的監管。此外,法案亦建議修改選舉開支限額的制度,明確各候選名單的開支限額。

 

第二,加強打擊選舉不法行為

法案建議引入對作出《選舉法》所規定的犯罪及輕微違反的法人追究刑事責任的制度;建議新增規定,使《選舉法》亦適用於在澳門特區以外作出的構成犯罪或輕微違反的事實。此外,法案建議引入法人及參選人的申報義務,不履行申報義務構成輕微違反,可科處罰;建議規定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廉政公署及治安警察局為負責處理輕微違反的機關。

第三,改善選舉組織工作

法案建議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及其成員須在選舉年的前一年委任。同時,建議由一名主席及至少五名委員組成。法案亦建議將提交提名委員會合法存在之證明的申請日期與候選名單提交期限屆滿之日之間的期間由十日至少延長至二十日,並制定有別於《行政訴訟法典》規定的司法申訴和上訴裁判的期間和步驟,以便可以在提交候選名單期限屆滿之前作出司法裁判。此外,亦建議受託人可就關於拒絕證明提名委員會合法存在的行政決定,無須提出異議而直接向終審法院提起上訴。

第四、完善議員的參選條件及兼任規定

為增加候選名單的認受性,法案規定必須於提交候選名單之前於銀行帳戶存放澳門幣二萬五千元,並訂明不退還該存放款項的情況。另外,為避免出現議員雙重效忠的問題,法案對不得兼任以及無被選資格的規定作出了修訂。法案還建議規定透過直選或間選選出的立法會議員倘放棄其議員資格,不得參加因此導致出現空缺之補選。

上述法案經立法會議員討論後,獲一般性通過。

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今(5)日表示,特區政府一直全力推動精兵簡政工作,其中,今、明兩年將檢討45項跨部門行政准照、牌照程序,以期推出一站式服務,同時會建立電子化個人帳戶,供申請者查詢申請進度。

 

陳海帆下午出席公開活動,向傳媒談到政府精兵簡政的工作進度,其中,政府已基本完成首階段的部門架構重整計劃,郵政局和電信管理局合併、保安協調辦公室納入警察總局等工作也接近尾聲,政府有信心可如期完成相關的架構重整計劃。

 

在優化服務流程方面,政府這兩年會陸續檢討45項跨部門行政准照、牌照程序,跨部門工作小組正展開檢討工作,爭取今年首先完成飲食業和酒店業的發牌制度,推動一站式服務。同時,政府也推動電子政府服務予以配合,研究設立網上個人化帳戶服務,並提供資訊,讓申請者了解發牌程序和手續,並查詢申請進度。

 

至於公務員方面,除了提高公務員素質、檢討公務員制度等工作外,政府也會控制人員數量的增長,除了補充流失人員,政府明年將不會增聘人手。

 

另外,陳海帆表示,因應澳門一對大熊貓寶寶出生,大熊貓館部分空間將作調整,如大熊貓的開放活動空間等。

尊敬的何厚鏵副主席、

唐志堅會長、

各位嘉賓:

今天,是澳門大專教育基金會成立三十周年的大喜日子,我謹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向澳門大專教育基金會表示熱烈的祝賀!向三十年來為澳門的發展辛勤培育人才的大專教育基金會各位負責人、各位職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重視人才的培養、儲備和使用,關係到打造澳門“一個中心”、“一個平臺”發展戰略的堅實基礎。因此,特區政府一直以“教育興澳、人才建澳”作為施政的基本理念,把全面落實教育政策、大力推動教育發展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把培養社會進步所需的人才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把人才資源作為澳門未來發展和提升競爭力的關鍵要素。

知識成就夢想,科技創造力量。人才是社會進步的牽引力,教育是人才培養的主要途徑。發展教育既是增強社會綜合競爭力的重要保證,更是社會進步的動力。為此,特區政府實施人才培養優先的戰略,從各方面促進人才培養的實質進展,為澳門特區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政府除了增加對高等教育的投入,加快本地區的人才成長,提升澳門的高端競爭力,還不斷增加對非高等教育的資源投入,構建學習型社會,鼓勵廣大居民持續進修,不斷提升整體居民的知識水準和競爭力,為人才培養創建長效全面的機制。

澳門大專教育基金會在一九八六年六月,由黃保銓先生等六位熱心教育人士的倡議下創立。三十年來,大專基金會以助學育才為宗旨,不拘一格地培養人才,不斷通過助學計劃,為過渡時期人才本地化、為特區的澳人治澳,為澳門的教育事業、培養了一大批的社會急需的專業人才,為澳門特區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大專教育基金會走過的三十年,無疑是為有需資助的學子接受高等教育提供援助的三十年。在過去的三十年當中,通過發放獎學金和無息貸款學金,培養了一千九百多位大學生,更值得肯定的是培養了四百多位雙語法學人才,同時,還資助了三千多名內地貧困中學生和大專學生,並為貧困地區捐建教學大樓,改善當地的教育條件等,實踐了古代教育家孟子提出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念,對推動本澳教育以至內地教育的發展作出了令人欽佩的努力和貢獻。

社會發展沒有止境,樹人育才的工作也沒有止境。特區政府期望澳門大專教育基金會在過去穩固的根基上再接再勵,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色,繼續堅持“助學育才”的辦會理念,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優秀人才,為澳門、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藉此機會,我謹向澳門大專基金會過去三十年為造就本澳人才、為教育事業所做出的貢獻致以衷心的敬意。

祝澳門大專教育基金會會務蒸蒸日上!

祝願各位嘉賓、身體健康!事事順意!

多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