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丝猴家族喜迎新成员
石排湾郊野公园7岁川金丝猴“十一”在情人节当天(2月14日)顺利诞下雄性小金丝猴,是川金丝猴“三黑”和川金丝猴“十一”首个爱情结晶。小金丝猴现由母亲悉心照料,市政署动物饲养及医护团队正密切监测小金丝猴的健康状况,以提供适切照顾。
现时石排湾郊野公园饲养的一对成年川金丝猴是2017年10月25日秦皇岛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借予市政署于澳门展出,为期五年。它们现已7岁,属适育年龄,在这个充满爱与浪漫的节日下诞下新生命。为免惊动川金丝猴妈妈及其宝宝,现时市政署动物饲养及医护团队暂仅作远距离观察,小金丝猴正由其母亲悉心照料,寸步不离。按目前观察,母猴和幼猴的情况稳定,饲养团队将持续密切监测,待评估可行时再作进一步详细的健康检查。
川金丝猴是中国独有物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多栖息于高山密林中。它们全身披著金黄色的毛皮,长着一张淡蓝色的脸,还有那标志性的翘鼻子。刚出生小金丝猴宝宝全身被毛为灰色,四肢、尾部及背部会开始出现浅黄色,两个月龄左右渐渐转为浅金黄色,到三个月龄时才会全身金黄色,接近成年毛色;在食物喂饲方面,0至6个月龄为生理性哺乳期,7至11个月龄为过渡性哺乳期,11个月龄后属心理性哺乳期,故小金丝猴宝宝现由其母亲以母乳喂饲。平日拥有敏捷身手的它们爱在树上跳来跳去,摘树叶为食,那曾想到当成了母亲后的川金丝猴时刻守在幼猴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这小生命,让我们也一起见证这份母爱的温暖。
(呆萌):石排湾有只小金丝猴
小金丝猴的健康情况仍待管护人员作检查,在条件许可后,市政署拟安排小金丝猴与市民见面,届时会再对外公布相关消息。根据与借展方的合作协议,小金丝猴满24个月龄后须送返秦皇岛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图文包】2月24 - 28日公共部门继续维持基本服务

市政署部份户外设施有限度开放 呼吁市民须佩戴口罩免群聚活动
市政署辖下公园及休憩区等部份户外设施,由二月二十日起有限度开放,并按照卫生当局的指引作出管理,包括进行体温测量、要求佩戴口罩等,大部份市民均配合,但发现有少数市民未有佩戴口罩,市政署再次呼吁市民应佩戴口罩,避免群聚活动。市政署除派员巡视外,亦制作图文包并以广播的方式加强劝吁,敬请市民配合有关安排,共同防疫。
为配合防疫,目前儿童游乐设施、多人用健身设施、凉亭、自由波地、烧烤炉、滑草场、水上乐园、露营场、二龙喉公园缆车及大潭山斜行电梯等设施仍维持暂停对外开放。

公共部门下周继续维持基本服务
经综合考虑目前新冠肺炎疾病防疫的要求,以及向市民提供适度公共服务的需要,特区政府决定本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期间,公共部门将维持对公众的基本服务。
行政公职局今(21日)已向各个公共部门发出指引,在二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期间公共部门将维持对公众的基本服务及确保部门本身的基本运作。
因应公职局的指引,各个公共部门须做好对外服务的安排和人员的调动。澳门目前仍然处于防疫的重要时期,希望市民先透过电话查询或网上预约,如非紧急和必要的情况,推迟前往公共部门办理手续。公共部门会继续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包括要求接受服务的市民测量体温、佩戴口罩及递交健康声明等。

政府根据疫情发展调整措施

2月20日公园局部重开

市政署提醒慎选外卖配送服务 保障食品安全与健康
因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居民减少外出堂食用餐,转而选择外卖餐饮服务。市政署特别提醒消费者,若需外卖送货时必须慎选配送服务,尤其注意食品配送条件、时间,以及食品温度等状况,以保障食品安全及卫生。
为减少人群聚集,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居民避免在餐饮场所堂食,并以外卖方式消费。为此,市政署提醒消费者,须清楚所订购的外卖食品可能存在的食安风险,消费之前必须慎选卫生可靠、信誉良好的餐厅食肆或第三方网络餐饮配送平台;同时留意运送条件,如必须配备安全且卫生的运载设备,热食须存于保温箱,生冷即食食品须存于冷藏设备中,尤其高风险生鲜即食食品(如刺身、生蚝及沙律等)要特别留神,若没有适当的保冷运送设备,则不应落单。
收货时须留意食品的配送时间,由餐厅出品至送达消费者手中不应超过一小时,避免食品过长时间置于室温下;要小心查看食品包装是否完整;倘冻食(如沙律、刺身等)变热、变暖,热食变冻,表示食品没有在适当温度下保存或配送时间过长,有孳生微生物的风险,应立刻向配送员或商户反映,拒绝收货。另外,消费者清楚检查确认收货后,即食外卖食品应尽快食用,避免受污染或变坏的风险;若非即时食用,则应妥善保存,按食品性质贮存于雪柜内或热存保温,以确保食用安全。
市政署已于食品安全资讯网www.foodsafety.gov.mo设置了「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饮食安全注意事项」专页及「外卖验收要留神」专页,欢迎市民及业界登入网站浏览,获取更多食安资讯。

身份证明局今设婴儿轮候专区 呼吁居民非必要勿往公共部门
公共部门昨起提供对外基本服务,因应首天实际情况及兼顾防疫需要,身份证明局、法务局调整了基本服务安排。其中身份证明局今(18日)采取应变措施,增设婴儿轮候办证专区,提供快速办证通道,尽可能减少婴儿在公共场所逗留时间。
昨天前往身份证明局和法务局办理证件和其他手续的市民甚多,特区政府再次呼吁市民推迟办理非必要或非紧急的事务,如有必须办理的,则应尽量透过电话预约或网上申请,减少前往公共部门。
此外,昨往身份证明局办理身份证的婴儿逾五十名,由于婴儿不适合佩戴口罩,基于防疫需要和保护婴儿健康,身份证明局今采应变措施,增设婴儿轮候办证专区,提供快速办证通道。同时,不少家长急于为婴儿办证乃基于保健考虑,身份证明局已和法务局协调,将加强宣传,让家长们知悉持初生婴儿的白卡及针簿便可到卫生中心为其注射疫苗,无需出示其身份证,以减少于现阶段前往公共部门。
法务局也密切注意市民使用对外服务情况,因应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以保障防疫效果。因此,为免大量人群同一时间聚集在同一空间,已采取适当措施,特别是鼓励市民透过网上预约,限制每一时段进入公众接待区域的人数,分流轮候办理登记公证服务的市民往较宽敞的地点等候,并加强各公众接待区域通风,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外地雇员自2月20日起入境须递交医生证明
特区政府一直密切留意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并根据澳门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疫措施,尽可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考虑到春节假期结束及企业开始复工,从外地返澳的外地雇员数量将会增加。为强化澳门的防疫措施,行政长官今日颁布第40/2020号批示,自2月20日零时零分起,在入境前14天曾经到过内地的外地雇员身份认别证持有者,需在澳门卫生当局指定的,位于珠海市的地点进行医学观察14天,并取得珠海市卫生部门发出的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医生证明书后方可入境。无法取得医生证明书且无法返回始发地的外地雇员,需按照卫生当局的要求在澳门指定的地点进行医学观察并负担相关的费用。
基于公共利益,尤其是防治疾病、紧急救援,以及维持澳门正常运作及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例外情况,卫生当局可批准外地雇员豁免遵守有关的措施。特区政府呼吁聘请外地雇员的雇主尽早做好安排,将执行措施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共同做好澳门的防疫工作。
为尽量减少外地雇员返澳及跨境流动的数量,特区政府之前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缩短拱北口岸的通关时间、暂停部分行业或场所的运作,同时呼吁雇主解决外地雇员在澳的住宿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