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今(18日)约见两南公司、土特产公司、融合堂和九个街市猪肉摊档档主,就活猪供应及零售价格问题重申政府立场,并听取业界意见。张永春表示,近日供澳活猪数量已趋稳定,随著本月内斗门过驳站投入运作,将有助保障供应充裕,要求业界将零售价回落至合理水平,回应市民的诉求,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张永春指出,街市是政府提供售卖肉类、蔬菜等民生必需品的公共资源,规范街市营运秩序,促进价格公平、合理、透明,是政府作为管理者的应尽之责。在尽力保障供应稳定的同时,对严重扭曲鲜活食品价格、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政府絶不会坐视不理。

张永春表示,由本月初起,供澳活猪持续增加,已趋稳定,过去一周日均销售近二百头活猪,较月初上升两成。随著斗门过驳站投入运作,可从广东省以外寻求货源,将有助稳定及增加供应,业界之前所反映的因供应不足致零售价飙升的诱因已不存在,但是目前街市猪肉的零售价依然严重偏高,并未回落到合理水平。

对于街市猪肉的售卖问题,政府近期已采取连串措施,不仅要求肉档明码实价、价格透明,而且严查只“拆货”不开档、又或以“拆货”为主少量零售的行为。张永春透露,政府将研究修订活猪分配制度,增加公平性及透明度,以保障广大消费者及业界的权益。

两南表示五月供澳活猪量持续增长,预计本周每天供澳活猪逾二百三十头。斗门过驳站已完成基础建设,争取尽快投入运作。同时,已在湖南等地组织货源。融合堂及摊贩反映过去一段时间受供应影响,猪价出现不稳定,希望可以稳定供应,并表示会配合特区政府工作。

受非洲猪瘟疫影响,全国市场供应紧张,供澳活猪出现不稳定,虽然活猪批发价自今年一月十一日起维特每司马担澳门元三千零九十元不变,但新鲜猪肉零售价持续上升,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特区政府除要求两南公司想尽办法增加供应,加快斗门供澳活猪过驳站建设,稳定供应外,亦透过加强监管,在电子媒体、网页及手机应用程式等公布当天新鲜猪肉最低及最高价格等措施,提升市场透明度。

出席会议的包括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主席戴祖义、委员吴秀虹等。

就社会高度关注的猪肉价格、街市管理等问题,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昨(五日)和全体市政谘询委员举行座谈会,听取意见。张永春表示,民生无小事,特区政府除力促稳定活猪供应,提升市场讯息透明度外,正加快草拟公共街市管理法律制度法案,争取六月送交立法会审议。市谘委认同街市属公共资源,政府有必要加强管理及执法,完善活猪分配制度,统一街市度量衡,提升价格透明度,推动传统街市的可持续发展。

张永春在座谈会上向市谘委介绍了特区政府近期在稳定活猪供应、规范街市管理的工作,强调街市是政府提供售卖肉类、蔬菜等民生必需品的公共资源,政府作为街市管理者,必须在规范街市的市场秩序、环境卫生,尤其是推动价格公开透明、公平合理等方面有所作为。张永春指出,长期以来,街市管理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公共街市管理法律制度法案在保障街市摊贩合法权益的同时,更会加强规范管理,必要时对不合理的价格采取监管措施,以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街市的有序运作。

张永春并表示,特区政府一直就活猪供应和两南公司保持密切沟通并得到其配合,批发价至今维持不变。在五一劳动节期间,虽然街市肉类摊贩休假停业,但供澳活猪数量如常,超市新鲜猪肉售卖点的零售价亦没有调升。近期,市政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查只“拆货”不开档零售的情况,要求摊贩在摊档当眼处悬挂价格标示牌。此外每天公布九个街市不同部位新鲜猪肉的最高及最低价,供市民参考。

与会的市谘委均认同特区政府对新鲜猪肉价格,加强街市管理所采取的短、中期措施,并踊跃提出建议和意见。

在价格监管方面,市谘委指出街市是公共资源,摊贩有责任和义务向政府提供价格资料,认同政府近期采取的价格透明度措施,建议未来需要统一街市的度量衡和价格标示板,方便消费者及时掌握资讯。同时,在价格出现明显异常情况时,政府应介入采取措施。

在活猪供应方面,市谘委关注开拓货源、增加供应,提出修订活猪分配制度,优化业界运作,提升透明度。

在街市管理方面,市谘委关注执法工作,要求加强监管,规范管理。摊档必须由承租人亲身经营,摊档不应“世袭”。同时,在维护现有摊档经营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准入”及“退场”机制,引入新的经营者,促进市场竞争,盘活街市的营商环境。

出席座谈会的包括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主席戴祖义、副主席柯岚、委员吴秀虹等。

五月一日劳动节是澳门特区公众假期,市政署辖下各区街市以及澳门屠场继续保持运作,以确保鲜活食品供应稳定。

今年劳动节假期紧接周末,据澳门融合堂鲜肉行总商会通知,按传统惯例街市猪肉摊贩于五月一日及二日休息两天。然而,为确保本澳有鲜肉供应,澳门屠宰场有限公司将保持运作提供屠宰服务。届时,领有零售新鲜肉类准照的超市将继续出售新鲜猪肉,供消费者选购。市政署辖下各区街市亦会按开放时间如常对外开放,保障鲜活食品供应。

澳门屠宰场有限公司负责为本澳的鲜肉摊贩及领有准照的商号提供活畜的屠宰及屠体运送服务,确保市场上新鲜肉类的供应,其运作受合约严格规管,并不涉及中间销售环节。而市政署一直对屠场及屠宰活动的卫生及食品安全进行严格把关,保障鲜肉供应的品质安全。

市政署日前约见摊贩业界团体,就明晰货品价格标示进行交流讨论,当中为进一步方便市民查阅猪肉零售价格,市政署要求各猪肉摊档于当眼位置,以统一的模版标示主要肉品价格,便利市民选购。

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委员吴秀虹、卫生监督厅代厅长甘志威、街市事务处处长洪维雄,于四月二十七日约见市贩互助会、融合堂鲜肉行总商会、鲜鱼行总会代表。会上,市政署代表重申一直要求街市摊贩做好各类货品的价格标示,明码实价,摊贩普遍有标示货品价格,惟方式及价格牌摆放位置有改善的空间。

为加强规范及便利市民查阅,市政署首先向街市猪肉摊档提供统一模版,要求于当眼位置标示猪扒、瘦肉及排骨三种热门肉品的售价,同时,市政署稽查人员亦会加强巡查,检控违规情况,加强街市秩序管理,为市民及摊贩营造良好的购物及营商环境。

与会的团体代表均认同须做好价格标示工作,惟提出在标示方式上应考虑不同鲜活食品的特性。市政署表示,现时先推行三种较热门的肉类产品,及后望逐步增加品种类别及更细致化,将与摊贩及相关团体保持沟通,推动摊贩优化标示模式。

市政署持续关注鲜活食品的供应稳定及质量安全,并持续透过网页、资讯服务亭、街市内设置之液晶显示屏等公布本澳各个街市主要鲜活食品平均价格信息,提高市场透明度,助市民大众参考,作出精明选购。

为进一步保障供澳活猪供应稳定,市政署于今日(四月二十九日)约见两南及土特产公司,就开拓活猪供应事宜进行商讨,同时关注斗门过驳站设置进度。两南表示将全力推进过驳站,并争取于五月中旬投入使用,相信可保障本澳活猪供应稳定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承诺于过驳站投运前不会考虑上调活猪批发价及其辖下零售场所的零售价。

戴祖义表示,市政署一直关注鲜活食品质量安全和供应稳定,尤其活猪供应情况与业界保持密切联系,冀与两南公司共同进一步稳供应保价格。两南表示一直配合努力稳定活猪供应及价格,在抗疫防疫的时刻,批发价一直未有调升,与市民大众共渡时艰,同时介绍设于斗门的过驳站土建及设施建设已完成,正待相关部门验收,争取于五月中投入使用。现时已开展组织外省猪源的工作,随著过驳站投运即可由湖南组织活猪供澳,届时可保障本澳每天有约三百头的供应量,可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承诺于过驳站投运前,不会上调活猪批发价及其辖下零售场所的零售价。

此外,双方在会上亦就活猪批发调价机制进行商讨,市政署表示虽然业界已有一套科学的可加可减的定价机制,希望业界能进一步优化及增加透明度,相信有利促进零售市场的竞争。

出席是次会议的包括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主席戴祖义、副主席柯岚、委员吴秀虹、南粤公司董事长付国春、南光物流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胡岩、南光贸易有限公司部门经理赵江、澳门土特产公司经理罗沛梁等。

为落实特区政府“以工代赈”政策,支援本地中小企和保障本地工人就业,市政署优化现有招标制度,让更多本地中小企业参与投标,并透过评标措施鼓励承建商聘用本地工人。市政署日前与多个本澳建筑业团体举行讲解会,介绍有关调整方案及市政工程项目,与业界交流意见。

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罗志坚、委员麦俭明与相关部门主管及劳工事务局代表于本月七日及九日,分别到澳门建筑置业商会、澳门建造商会及澳门建筑机械工程商会举行讲解会。

罗志坚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除对本澳各行业均造成冲击,因应特区政府以工代赈的政策,市政署将推动百多个市政工程,包括美化行人道、修建保养下水道、社区卫生设施、休憩空间、重铺路面、单车径、公园及街市设施优化等中小型项目,让本地建筑业界有更多机会参与,并透过优化招标制度,在扶助本地中小企的同时优先保障本地工人就业。

罗志坚指出,市政署一直重视本地工人就业,目前工程邀请标制度已要求承建商在投标时须作出“优先聘用本地工人”的书面承诺书,为强化保障本地建筑工人就业,市政署增设“聘用本地工人比率”作为评标考虑元素,比重约占百分之十至二十。并订立监管和惩罚机制,确保落实优先保障本地工人就业政策。另外,亦适度调整制度中每组别可承揽之工程金额,增加中小型承建商竞投机会,进一步扶持本地中小企业。罗志坚期望业界积极参与。

参与讲解会的业界团体均欢迎特区政府以工代赈扶持中小企的政策,肯定市政署于短期推出工程项目对业界所起的帮助。有与会代表认同调整招标制度,指出聘用本地工人比率列为其中一项评标内容,有助进一步保障本地工人就业,建议应视乎不同工种设定不同比率,并由承建商定时提供工人比例报表,配合巡查监察以更客观反映实际情况。会上,业界亦就承建商组别升降级制度、监管机制及市政工程内容等与市政署进行交流。

受去年内地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猪只配种及饲养进度有所延缓,致近日内地供澳活猪数量下降。市政署一直高度重视本澳鲜活食品的质量安全和供应稳定,已即时向供澳鲜活商品的主要供应商了解供应以及销售情况。活猪供应量短时间内将有一定波动,并促请商户稳定供应及价格,在本澳全体社会抗疫防疫的关键时刻,与市民大众共渡时艰。

南光和南粤集团表示,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自去年起内地对供澳活猪养殖场采取更严格的检疫监管措施,以保障猪只的健康卫生,令种猪配种及仔猪饲养进度有所延缓,以致近期肉猪上市及供应量出现紧张。近日供澳活猪数量维持约一百多头;两南集团表示,已积极安排于各供澳猪场调度采购,并且作出补贴,本澳活猪批发价由一月中至今一直保持每司马担三千零九十澳门元。同时,在内地工人陆续复工的前提下,已加紧推进在斗门设置供澳活猪中转场,争取今年五月投入运作,届时将有助拓展活猪货源,进一步保障供应。按目前情况,短期内供应量仍难免出现波动。

市政署强调在澳门抗疫期间,民生物资供应是居民生活及社会平稳有序的基础,促请业界积极开拓货源,尽力保持活猪供应稳定及零售价格平稳。另外,目前本澳的冰鲜及急冻猪肉库存量及供应量充足,相信可以作暂代以应付市民的需求。

为优化社区环境及市政设施,建设健康城市,市政署在今年第二季持续推动多项优化行人道、休憩空间、社区卫生设施及排水管网的工程,预计提供逾六百个就业职位。同时,市政署将优化招标制度,扶助本地中小企业,优先保障本地工人就业,以落实特区政府以工代赈政策。 社会高度关注政府落实以工代赈的具体措施,市政署将优化工程招标制度,加强对本地中小企业的扶助,引入“聘用本地工人比率”作评标准则之一,鼓励投标公司雇用本地工人,并要求承建商须作优先聘用本地工人的书面承诺,申报工人资料,透过不定时抽查,于承揽规则中列明违反聘用本地工人比率的惩罚措施,若屡犯不改有可能被取消判给等监管措施,保障本地工人就业。市政署稍后将为业界举行“支持本地工人及中小企讲解会”,介绍相关机制。 市政署在今年第二季启动多项市政设施优化工程,包括:重铺西湾湖及毕仕达大马路的行人道,改善望德堂区无障碍设施,修建路环陆军路步道和石排湾植物园入口。工程主要是优化行人道,改善路面不平情况,建设无障碍环境设施,为市民提供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 另外,计划在七个现时垃圾桶放置点改设压缩式垃圾桶站,以增加区内垃圾处理量,改善社区环境卫生。为提升排洪能力,市政署将于台山中街、罗若翰神父街及连胜台开展雨水管更换及建设工程,优化下水道管网,保障排水系统畅通。 市政署将持续优化康体休憩设施,包括优化氹仔莲花单车径,延长单车径长度及增设康体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