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民今起可於“一戶通”統一登記通訊地址
為方便居民更省時便捷地登記通訊地址,身份證明局聯同行政公職局及多個公共部門共同努力研究,打破部門間的數據壁壘,實現數據互通,自今(19日)起,特區政府在“一戶通”上全新推出“登記及更改地址”服務,有效改善過往居民向政府部門更改通訊地址手續繁複,需逐一向不同部門更新資料的情況,透過提供統一途徑供居民同時向 23個涉及市民常用服務的政府部門進行登記,無需親臨部門辦理手續,達致全程網辦、便捷省時的目的。
一鍵全選23個部門 操作簡便
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身份證持有人均可透過“一戶通”使用“登記及更改地址”服務自願進行登記,該地址將會統一用作政府部門與居民通訊聯絡的用途。登記時,居民可選擇“一鍵全選”23個部門或僅向指定部門提供地址資料,還可同時登記未成年子女的地址,省時便捷。完成登記後,有關資料一般於登記翌日起計3個工作天內完成處理。
隨時查閱和更新地址
新服務還設有查詢功能,方便居民隨時查閱最新登記地址及已登記的部門名單,居民亦可隨時登入系統更新地址,以及更改所選擇的政府部門,不但保障居民通訊資料的可用性及準確性,亦有助政府部門提升行政效率及改善服務質素。
特區政府將繼續以便利民生為工作目標,以市民需要為服務導向,持續推出更多便民、有感的電子服務及便民措施。
有關“登記及更改地址”服務資訊,請瀏覽“一戶通”專題網頁https://www.gov.mo/app/。

“一戶通”擴展預約取籌服務至橫琴 全澳預約取籌服務增至逾600項
特區政府持續完善“一戶通”各項功能和服務,由即日(9月19日)起,預約櫃枱服務拓展至本澳28個公共部門,共涵蓋超過600項服務,其中7 項屬橫琴政務服務。澳門居民可隨時隨地透過“一戶通”預約取籌,節省現場排隊輪候時間。
跨部門合作打破數據壁壘 可預約櫃枱服務倍增
為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素質,“一戶通”持續整合本澳各部門的電子服務。其中,預約櫃枱服務由過往提供9個部門的預約,大幅擴展至現時28個部門,新增服務逾600項,涉及稅務、就業、社福、身份、市政、政務、公證、工務、交通、出入境等範疇。
“一戶通”預約櫃枱服務的優化升級和功能擴展,體現出跨範疇多部門共同合作的成果。透過部門之間的協作,將分散在不同網頁及應用程式的預約功能集中於同一平台,減省各自重複建設和維護系統的資源和成本,促使櫃枱服務與電子政務接軌。
另外,由於“一戶通”已確認用戶身份,市民在預約取籌時已無須輸入任何個人資料。完成後,市民亦可選擇將預約事項錄入“我的備忘”,系統會於預約時間到期前發送提醒訊息,避免市民遺忘。
推動公共服務實現跨境通辦 增七項橫琴櫃枱預約服務
本次是“一戶通”服務首次延伸至深合區,為便利澳門居民辦理橫琴政務事務,“一戶通”增設橫琴政務服務中心7項常用業務的櫃枱預約,包括商事登記、社保、公證、不動產登記、飲食場所許可、藥品零售許可,以及商標註冊等業務。市民透過“一戶通”成功預約橫琴辦理櫃枱服務,可在約定時間段內到達橫琴政務服務中心服務台現場出示預約二維碼進行取籌,並在指定的業務櫃枱辦理事務。
琴澳兩地政府部門鼎力合作,充分發揮規則銜接優勢,在政策和技術層面均具有重要意義,亦為下一階段工作累積了經驗。未來,特區政府將陸續把更多便民電子服務拓展到深合區,促進琴澳民生融合加速發展。例如,已於橫琴設置“澳證易”自助服務機提供身份證明範疇服務,以及開展研究引進“遙距服務櫃枱”,以視像方式達至跨境辦事等。
公眾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一戶通”專題網站(https://www.gov.mo/app/),查看宣傳圖文包及教學短片。

行政公職局副局長陳子健就職
行政公職局副局長陳子健於9月18日宣誓就職。儀式由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主持,並由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林智龍見證。
張永春致辭時表示,擔任行政公職局副局長一職需要面對不同挑戰,他勉勵陳副局長與全體同事繼續努力,團結一致,迎難而上,同時與特區政府各公共部門通力合作,攜手並進,共同做好深化電子政務建設的各項工作,為市民提供更多高效便捷的電子服務,並以此為切入點推動公共行政改革向前發展。
陳子健在致辭時,首先感謝特區政府和行政法務司司長的信任及支持,並表示將與團隊共同努力,上下一心,竭盡所能輔助行政公職局局長落實各項施政任務,尤其繼續以電子政務作為着力點,穩步推進公共部門管理和服務流程的優化,並且逐步完善公共部門架構和人員設置。
陳子健擁有澳門大學軟件工程學士及香港理工大學軟件科技理學碩士學歷。2001年進入公職,曾先後擔任行政公職局電信息通信系統及服務處處長和電子政務規劃及基礎建設處處長,2020年7月起擔任電子政務廳代廳長,2021年7月起擔任電子政務廳廳長。
根據行政法務司司長批示,委任陳子健自2023年9月18日起擔任行政公職局副局長,為期一年。

響應世界動物日 市政署辦多場科普教育活動
十月四日為“世界動物日”,市政署將於十月份舉行多場科普教育活動,讓市民有更多了解自然生態的機會,加強本澳的科普教育發展。
“世界動物日”是由一群生態學家於1931年時提出,最初目的是希望喚起世人對瀕危生物的關注,其後慢慢發展為關懷所有動物。為配合“世界動物日”,市政署將於十月份舉行以下兩項科普教育活動,有興趣的居民可於九月十八日至二十五日透過“一戶通”或親臨市政署綜合服務中心或各市民服務中心及其分站報名,先報先得,額滿即止。
“探索濕地生物及外來種移除活動”將於十月四日及七日,上午九時三十分至十一時三十分在龍環葡韻舉行,對象為八歲至六十歲澳門居民(十二歲以下兒童須有一名成人陪同),每場十五組(每組最多兩人),費用全免。活動透過科普解說、觀察濕地間的生物,學習生態觀察、濕地生態系統及部分濕地生物等的相關知識,同時透過體驗移除外來入侵物種的工作,認識外來入侵物種對生態造成的影響及辨別有關生物的技巧。
“探索澳門動物標本展示館”將於十月七日及八日,下午三時至四時在澳門動物標本展示館舉行,對象為五歲至八十歲澳門居民(十二歲以下兒童須有一名成人陪同),每場二十五人,費用全免。澳門動物標本展示館是以科普教育為原意所打造的設施,亦是澳門首間針對動物及自然生態的展示館,展出約一百四十件展品,介紹動物及生態等知識,當中包括本澳已絕跡的穿山甲,以及澳門特有物種—澳門南海溪蟹等,滿足民眾對大自然的好奇,是認識各類動物及其與生態環境關係的科普教育場所。
為響應環保,建議參加者自備飲用水,並穿著淺色長袖衫褲及運動鞋。若參加人數不足或活動當天遇上惡劣天氣,主辦單位有權取消活動或延期舉行,參加者須保留收據以便另作安排。詳情可瀏覽市政署網頁www.iam.gov.mo、澳門自然網https://nature.iam.gov.mo或致電2833 7676及2888 0087查詢。

居民今起可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申領澳門特區證件
為便利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深合區)學習、就業、創業及生活的澳門居民,身份證明局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商事服務局合作,自今(11日)起在深合區政務服務中心推出“澳證易”自助服務機,提供身份證明範疇的自助辦理旅行證件及證明書服務,並提供領證服務,進一步促進琴澳之間的民生融合和發展。
深合區政務服務中心位於橫琴港澳大道868號(2號樓), “澳證易”自助服務機設於該中心24小時自助服務區內,供澳門居民24小時自助辦理澳門特別行政區護照、澳門特別行政區旅行證、澳門居民往來香港特別行政區旅遊證、刑事紀錄證明書、親屬關係證明書及個人資料證明書,便利居民無需返回澳門辦理有關事務。
居民在深合區使用“澳證易”自助服務機辦理旅行證件及證明書時,可選擇在深合區政務服務中心的澳門辦事專窗或在澳門身份證明局辦事處領取證件。政務服務中心的澳門辦事專窗服務時間為星期一至五(法定節假日除外),上午9:00-12:00,下午2:00-6:00。
身份證明局將持續以市民需要為導向,與深合區共同研究推出更多便民服務,為澳門居民在橫琴生活和發展提供更多便利。

助力民生融合加速度 共建宜居宜業新家園 ——第二期澳珠琴公務人員交流研討班在澳門大學開班
9月4日上午,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行政事務局會同澳門特區政府行政公職局、珠海市委組織部、廣東省政府橫琴辦綜合處聯合主辦的第二期澳珠琴公務人員交流研討班在澳門大學開班。研討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粵澳合作開發橫琴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助力民生融合加速度,共建宜居宜業新家園”為主題,旨在加強澳門、珠海、橫琴公務人員交流,協調跨部門合作,推動民生服務和社會保障對接融合。
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人事部部長艾一平出席開班式並致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副主任吳子健,澳門行政公職局局長吳惠嫻,珠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談靜,廣東省委橫琴工委委員、省政府橫琴辦副主任魏以軍作開班講話。
吳子健在講話中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立以來,全力推動人心相融、規則相通、制度相聯,產業發展取得新成效、規則銜接取得新突破、民生事業煥發新氣象,粵澳融合持續向縱深推進。舉辦交流研討班,是促進三方相互學習、加強交流的具體舉措,也是創建溝通機制、理順工作銜接的有益探索。期盼借此平台,達成更大共識、分享更多經驗,讓橫琴真正成為澳門居民的新家園,一起創造粵澳合作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
吳惠嫻在講話中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關乎澳門未來,澳珠琴公務人員在合作區建設中擔當著重要角色。研討班為澳珠琴公務人員搭建起學習、溝通、交流的橋樑,有益於提高三方合作水平,健全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體制。希望學員們相互借鑒啟迪,產生新思維新創意,共同為推進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落實出謀獻策。
談靜在講話中表示,珠海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全力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強化民生聯通,為澳門居民創造更好環境。澳珠琴公務人員交流研討班豐富了澳珠琴融合互動發展新方式,是“一國兩制”實踐下內地和澳門公務人員培訓工作的探索創新。希望今後三方有更多交流合作,取得更大突破,攜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魏以軍在講話中表示,粵澳深度合作正邁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研討班是凝聚共識、錨定目標、促進融合的好機會。一直以來,省政府橫琴辦不斷提升對接澳門公共服務水平、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促進群眾溝通交流,讓澳門居民在橫琴安居樂業。希望大家在研討交流中增進理解、碰撞火花、啟發思維,同心同向,激發合作區高品質發展新動能。
據悉,這次研討班的37名學員,均是來自澳門、珠海、橫琴與民生領域相關的部門。研討班為期5天,將邀請澳門特區政府、廣東省、珠海市、橫琴相關部門領導及相關領域專家授課,分別在澳門、珠海、橫琴進行專題講座、現場教學和集中研討,共同探索“打造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更多更廣闊的路徑。
澳門大學、珠海市委組織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行政事務局有關領導參加開班式並與學員合影留念。

市政署與動保團體合辦多場活動 共同推動提升動物福利
市政署與動保團體持續多方位合作,透過製作寵物衛教短片,合辦多場動物醫療及校園講座,向飼主及動物照護人員講解犬貓日常護理及保健技巧,尤其提升飼主及早認知並積極預防犬隻遺傳疾病,共同守護動物健康、提升動物福利。
辦衛生醫療講座 助飼主了解品種犬健康
在獸醫的的臨床診斷及健康護理上,發現不少品種犬潛藏著一些遺傳健康問題。有見及此,市政署於今年七月至十二月期間,與動保團體合辦六場衛生醫療講座,以貴婦犬、法國鬥牛犬、哥基犬、八哥犬、雪橇犬、金毛尋回犬等幾類較常見的品種犬為題,講解相關品種犬的習性、常見疾病、臨床症狀及治療方式等,讓飼主及早建立預防保健意識,以延緩寵物發病機率及更好控制病情。飼主更可帶同寵物犬一同參與,與市政署獸醫團隊現場交流互動。
教育短片為新手飼主提供指引
市政署獸醫團隊持續與動保團體合作,為動物照護人員舉辦交流會,解說犬貓醫療護理知識。同時,亦製作逾七十個主題的教育短片,於市政署領養專頁“毛孩預備班”、人人流浪狗澳門義工團及公共交通等多媒體社交平台播放,介紹動物照護的日常注意事項,衛生護理常識等,為有意領養犬貓人士及新手飼主提供指導。
走進校園社區推動保理念
此外,為提倡愛護動物、領養代替購買的理念,市政署持續與動保團體攜手走進校園及社區,今年首八個月已合辦二十多場“做個盡責寵物主人”講座,逾3,600名學生及長者參與。倘有意參與上述講座或其他與《動物保護法》或《動物防疫法》主題相關的講座活動,歡迎學校或社團電郵至civicedu@iam.gov.mo或傳真至8394 8827報名。

行政公職局局長吳惠嫻就職
行政公職局局長吳惠嫻於9月1日宣誓就職。儀式由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主持,並由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林智龍見證。
張永春致辭時表示,行政公職局在深化電子政務發展和優化行政程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勉勵吳惠嫻和全體同事繼續努力,上下一心,發揮團隊精神,在過往的工作基礎上繼續做好公共行政改革、完善公職法律制度、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優化公務人員培訓等方面的工作,以更好地回應社會和市民的訴求。
吳惠嫻致辭時表示,感謝上級的信任及支持,未來將與團隊共同努力,以“務實創新、振作有為”的態度迎接各項挑戰,並配合特區政府的施政方向,做好深化公共行政改革的各項工作,促進公共行政朝着便捷、高效的方向穩步發展。
吳惠嫻擁有廣州中山大學法學學士及刑法學碩士學歷。1999年進入公職,於勞工事務局擔任高級技術員職務,2013年至2016年先後擔任研究及資訊廳研究處處長、勞動監察廳勞資權益處處長及勞動監察廳廳長,2016年11月起擔任代副局長,2017年6月就任勞工事務局副局長,2020年6月起擔任行政公職局副局長,具備專業能力及豐富工作經驗。
根據行政法務司司長批示,委任吳惠嫻自2023年9月1日起擔任行政公職局局長,為期一年。

法律及司法培訓中心主任高炳坤今就職
法律及司法培訓中心主任高炳坤今(1日)宣誓就職。儀式由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主持,並由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林智龍見證。
培訓中心主任高炳坤在致辭時,首先感謝行政法務司司長的信任,並表示將與團隊共同努力,團結一致,在過往良好的工作基礎上繼續做好司法及法律領域的專業培訓工作。
高炳坤擁有暨南大學企業管理學士、中山大學經濟法學碩士及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博士學位。1991年進入公職,在前行政暨公職司曾分別擔任公共行政培訓中心高級技術員、培訓處助理、培訓處處長,以及行政暨公職局行政現代化廳廳長的職位;於2011年獲委任為行政公職局副局長;2015年正式出任行政公職局局長一職。根據行政法務司司長批示,委任高炳坤自2023年9月1日起擔任法律及司法培訓中心主任,為期一年。

法務局組織普法義工赴深合區和廣州學習交流
由法務局主辦,澳門法律交流協進會、澳門金融法律學會和澳門青年法學會協辦的“2023普法義工粵港澳大灣區考察交流團”於8月22日至8月25日前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和廣州進行考察交流,交流團由澳門青年法律工作者、“普法動力”青年義工團、澳門婦女普法義工團、澳門社區普法義工團和工青普法義工團,合共50人組成。
交流團首日前往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參觀合作區規劃展示廳、橫琴大橋“二綫”海關監管作業場所、“澳門新街坊”項目以及琴澳國際法務集聚區等,深入了解合作區的發展情況,同時亦參加了“我爲琴澳規則銜接獻一策”專題調研及綫下沙龍活動,深合區法律事務局鍾頴儀局長與團員們進行座談,並聽取大家就通關便利、跨境執業、社區配套等方面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8月23日至25日交流團於廣州繼續行程,期間前往了中山大學和暨南大學學習交流,中山大學法學院郭天武教授和暨南大學法學院李健男教授分別以“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合作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和“粵港澳大灣區民商事規則銜接之解釋”為主題向團員們進行授課。
此外,交流團亦前往了中山紀念堂、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和中國共産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等地點參觀,讓團員們對我國歷史有更全面和深刻的認識。
是次參與交流團的成員還包括:法務局法律推廣及公共關係廳陳志揚廳長,法務局公共關係處馬理章處長、澳門法律交流協進會黃景禧會長、澳門青年法學會周笑銀會長、澳門金融法律學會崔天立理事長、澳門社區義工聯合總會梁潔環副理事長、澳門婦女聯合總會關豔娟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