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署呼籲食品業界加強夏季食安管理 預防食源性疾病
本澳夏季氣溫高且潮濕,適合致病性微生物大量繁殖,較易引起細菌性的食源性疾病。市政署呼籲食品業界,必須注意食品、環境及員工的個人衛生,加強夏季食安管理,並有責任及義務,嚴格遵守法例及食安標準生產經營,倘發現違法,市政署將依據《食品安全法》作出檢控。
控制時間及溫度保障食品安全
針對近日本澳發生的數宗懷疑集體胃腸炎不適事件,經市政署食安人員衛生巡查及分析後,發現場所存有設施設備維護不足,以及從業人員的衛生及食安意識薄弱等問題。澳門夏季天氣炎熱潮濕,細菌在這種條件下容易孳長繁殖,食品業界在運送、驗收、貯存、處理、烹煮、展示及供應等過程中應保持在適當溫度及環境下,尤其海鮮、奶製品等易變壞的食品,處理時更應小心謹慎。使用兩套砧板和刀具處理生熟食品,避免交叉污染;使用雪櫃時,應謹記「上熟下生」原則,確保食物貯存在合適溫度,並須定期清洗雪櫃等貯存食品的設施;解凍食品時,應提前置於冷藏櫃內,或使用冷的流動自來水或浸泡於冷的自來水中進行解凍,且須每半小時更換浸泡用的自來水一次;同時,須建立良好的食材管理方式,以「先入先出」的原則管理庫存食材,定期檢視食品品質及食用期限;運送食品時,應使用設有溫控設備的車輛,如使用沒有溫控設備的車輛,應用裝有冰塊或乾冰的保溫箱裝載需低溫貯存的食品。
食品從業員須注意個人衛生
同時,食品從業人員之個人健康及衛生意識尤其重要,若出現咳嗽、流涕、腹瀉、嘔吐、發燒等病徵,應暫停處理食品;接觸或處理食品過程中必須正確佩戴口罩,並時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處理食品前、接觸金錢及如廁後須用皂液徹底洗手;手部若有傷口,應用防水敷料包好,及戴上一次性即棄手套;製備、售賣及「捧餐」時切勿對著食品咳嗽或打噴嚏,並應正確掌握托盤及端盤技巧,避免雙手直接碰觸食物。
提供各項業界支援培訓
為鼓勵食品業界強化衛生與食品安全自主管理能力,市政署持續為本澳食品業界提供各項風險預防及支援培訓,包括恆常舉辦「食品衛生督導員鼓勵計劃」、「食品安全與環境衛生基礎班」,並於本年度為已修讀基礎班的業界及公眾提供進階班課程,以及一系列食品安全的衛生指引及操作指南,供業界依循。有關詳情可瀏覽食品安全資訊網www.foodsafety.gov.mo或下載「食安資訊」流動應用程式。

行政公職局副局長吳惠嫻履職
行政公職局副局長吳惠嫻於6月1日宣誓就職。儀式由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主持,並由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吳子健見證。
張永春致辭時表示,今年是第五屆特區政府的開局之年,公共行政改革是特區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而行政公職局擔當着統籌及協調的角色。期望吳惠嫻能充分運用其在法律和管理方面的工作經驗,與行政公職局的領導主管及全體同事共同努力,發揮團隊精神,應對挑戰,做好公共行政改革工作。
吳惠嫻在就職儀式上表示,非常感謝特區政府的信任,深化公共行政改革是特區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她將嚴格遵照公共行政改革的方向和目標,與行政公職局所有同事上下一心,落實特區政府的各項施政方針。
吳惠嫻擁有廣州中山大學法學學士及刑法學碩士學歷。自1999年進入公職,於勞工事務局擔任高級技術員職務,2013年至2016年分別擔任研究及資訊廳研究處處長、勞動監察廳勞資權益處處長及勞動監察廳廳長,並於2016年11月起擔任代副局長,至2017年6月就任勞工事務局副局長,具備專業能力及豐富工作經驗。根據行政法務司司長批示,委任吳惠嫻自2020年6月1日起擔任行政公職局副局長。

市政署與團體合辦大廈屋苑清潔及防治鼠患活動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為提醒市民大眾時刻保持個人、家居和社區的環境衛生以及防範疫情的警戒心,市政署於6月至12月期間,與本澳多個團體合作開展“社區清潔‧齊參與‧同抗疫”城市清潔運動專項計劃,鼓勵公眾參與社區清潔,維護私人地方及大廈屋苑的環境衛生。
市政署持續監管及維護公共地方的環境衛生,而私人地方則須業權人或管理實體做好相關管理及清潔工作。今年市政署特別邀請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民眾建澳聯盟合作開展“社區清潔‧齊參與‧同抗疫”之“大廈屋苑清潔活動”及“大廈屋苑防治鼠患活動”計劃,由6月1日起,三個團體將各自組織專門隊伍,到本澳各區大廈屋苑以及“三無”大廈進行環境衛生宣導及衛生隱患排查工作。
參與活動的工作人員會統一穿著工作制服,並配備工作證,方便市民和大廈管理實體識別及配合。除向住戶及大廈管理實體宣導有關妥善處理固體廢物的方法以及有關環境衛生的法律法規等信息,以推動市民關心自身屋苑衛生狀況外,工作人員亦會勸喻及協調清理大廈公共部分的雜物及垃圾,當發現大廈屋苑有鼠患時,亦會即時提供防鼠的意見,並教導相關人士從環境防治著手,做好大廈和家居的防鼠措施工作。
未來,市政署會持續優化及做好監管各項環境衛生的工作,加強政府、團體及居民的合作,改善社區及大廈屋苑的衛生狀況,共同構建一個清潔健康的生活環境。

市署啟動應變機制 加強雨水疏導工作
本澳今(30日)凌晨五時起持續暴雨,為加強疏導雨水,市政署即時啟動暴雨應變機制,派員巡查各雨水泵房及開啟水泵,並到低窪地區進行緊急雨水井清理工作,加快排洪。隨著降雨量減弱,除台山區域,其餘地區的道路積水已快速退去,交通亦逐步回復正常。
因應強降雨時間持續,渠道積聚大量雨水,新橋、台山、內港及氹仔舊城區相繼出現水浸現象,其中台山超過180毫米降雨。而因海潮高度達2.1米,減低了雨水渠的排洪能力。為此,市政署即時啟動暴雨應變機制,派員到各雨水泵房巡查,開啟水泵以排洪。同時,分別派員及要求外判清渠公司往低窪地區進行緊急清理路邊雨水井工作,清走積聚渠口垃圾,打開渠蓋加快排洪。
巡查各雨水泵房,負責新橋區範圍的林茂新舊雨水泵房共五個雨水泵均全部開啟,運作正常,但由於雨勢持續,大量雨水經涵箱渠流入泵房,故未能即時下降,隨降雨量減弱,積水已快速退去。
負責關閘區域的雨水泵房亦已全部開啟,但由於涵箱渠出口的雨水泵房尚未完工,故只能緊急利用臨時水泵協助排洪,故位處上游的台山李寶椿街一帶的雨水排放較慢,使該區水浸水位較高及水退時間較長。
因應本澳踏入風雨季,針對低窪位置、行人和行車隧道、山坑明渠及容易發生淤塞等水浸黑點,市政署將持續加強各區下水道疏通和保養工作,並將加快推進內港雨水泵房及排洪渠建設工程。今年內,已經清理雨水井逾15000個及3萬多米渠道,以加強暴雨期間的排洪疏導能力。同時,巡查中亦發現雨水井被棄置生活垃圾、油脂廢水等堵塞,市政署再呼籲市民盡公民責任,共同維護渠道暢通。

廣西活豬不符檢驗被要求退回 明後兩日活豬供應受輕微影響
市政署接獲通知,兩南公司於廣西採購的兩車合共二百一十六隻活豬在當地海關檢疫時,因個別活豬不符合出口規格,被要求全數退回,因此將影響五月三十一日及六月一日兩日供澳活豬數量。
斗門供澳活豬過駁站投入使用後,有助開拓廣東省以外的活豬供應源,五日已有逾六百隻經由湖南及廣西採購的活豬供澳。在維護供應穩定的同時,內地對供澳活豬的檢驗檢疫亦嚴格把關,是次由於個別活豬不符檢驗檢疫要求,為確保供澳活豬的質量及食用安全,故整批來自廣西的活豬全數須退回,預計五月三十一日及六月一日的供澳活豬數量將下降至一百七十頭,之後六月二日起預計將回穩至平均每日二百五十頭。市政署將繼續與業界及內地相關部門保持密切溝通,冀兩南積極開拓貨源,保持活豬供應穩定及質量安全。

張永春:所有攤檔已調低豬肉售價 冀下周降批發價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今(29)日表示,今起所有街市攤檔各種豬肉貨品的零售價均已下調至低於每司馬斤100元,相對於一個多月前,整體降幅約20至30%;不過有街市的總體售價降幅很小,市政署會進一步跟進。市署亦已經與兩南公司聯繫,希望下周起調低豬肉批發價。
張永春下午在行政會新聞發佈會上回應記者時表示,市政署早前向9個豬肉售價仍偏高的街市攤檔發信,要求將售價下調至合理水平;現時,據市政署資料顯示,該些攤檔都已調低售價,所以自今天起,所有公共街市已沒有任何豬肉貨品的售價超過每司馬斤100元。然而,一些攤檔的售價降幅很小,僅下調至剛低於100元。
他續說,隨着輸澳豬肉的供應量增加和保持穩定,亦因應政府早前提出降價的要求,現時所有街市攤檔均已調低之前過高的豬肉售價,對比一個多月前,整體降幅約20至30%,其中,排骨之前的最高價曾達到每司馬斤140多元,而現時最高價則為98元,降幅逾30%。
張永春指出,有個別街市的總體豬肉售價仍偏高,紅街市就有80至90%攤檔的售價只是剛低於每司馬斤100元,針對此情況,市政署將進一步了解有關攤檔的承租情況和關係,以及是否存有聯合定價的跡象,若最終發現有問題,市政署定會依法處理,最嚴重者可取消攤檔租約。
另外,個別街市總體豬肉售價偏高對當區市民並不公平,就此,市政署近期將從紅街市開始,推出兩個空置攤檔,在設定條件下進行招租,即承租人必須承諾保持合理的豬肉零售價。張永春表示,此舉可以讓當區市民在購買豬肉時有更多選擇。
他又指,由於零售價與批發價相關,因此,市政署與兩南公司已作聯絡,希望下周起調低批發價。
【新聞局】所有攤檔已調低豬肉售價 冀下周降批發價

斗門供澳活豬過駁站今投入運作 每天活豬供應量回復到疫前水平
斗門供澳活豬過駁站今(25日)啟用,首批經駁站輸澳活豬105頭,加上廣東省內的來貨,今日供澳活豬280頭,明天將有379頭。隨著斗門過駁站投入運作,供澳活豬貨源除廣東省外,還可在湖南、廣西等省外採購,有效提升活豬供應的穩定性。近期活豬供應量較四月份增加四成,已經回復到疫情發生前的水平。
特區政府高度重視澳門新鮮豬肉的供應問題,在去年內地豬瘟疫情發生之後,支持兩南公司想方設法增加澳門的活豬供應,其中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建設斗門活豬過駁站,過程中得到內地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拱北海關領導親自過問、跟進過駁站的驗收等工作,確保過駁站能夠按計劃投入運作,對保障澳門鮮活食品的穩定供應發揮重要作用。
在供澳活數量豬恢復正常的情況下,特區政府近期採取了一系列規範街市豬肉經營秩序的措施,豬肉零售價格有所回落,但是部分攤檔的零售價依然嚴重偏高。特區政府將繼續採取針對性的措施,促進豬肉價格公平、合理、透明,保障市民的合法消費權益。

市政署發公告要求街市肉販下調價格 對零售價過高者將依法終止租賃合同
市政署今日(二十二日)發出公告,要求各街市豬肉攤檔的承租人自明日(二十三日)起,將豬肉零售價調整至合理的水平,以回應市民訴求,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對於豬肉零售價過高而謀取不合理利潤的承租人,市政署將會採取措施,必要時將依法終止有關攤檔的租賃合同。
市政署重申,街市是政府提供售賣肉類、蔬菜等民生必需品的公共資源,規範街市營運秩序,促進價格公平、合理、透明,是政府作為管理者的應盡之責。市政署作為公共街巿管理部門,近期亦已採取連串措施,包括要求兩南公司增加供應,加快斗門供澳活豬過駁站建設,拓展貨源、穩定供應,亦透過加強監管,在電子媒體、網頁、各街市等公布當天新鮮豬肉最低及最高價格等措施,提升市場透明度,以及要求聯豐食品超級市場及新苗超市,於明(二十三日)起下調新鮮豬肉零售價,其中聯豐將降價一成半。
考慮近日供澳活豬數量逐漸增加,供應趨穩定,但公共街市的零售價格仍然嚴重偏高,並未回落到合理水平,而為進一步解決豬肉價格問題,市政署今日向各街市豬肉攤販發公告,要求各街市豬肉攤檔的承租人自明日(五月二十三日)起,將豬肉零售價調整至合理的水平,以回應市民訴求,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對於豬肉零售價過高而謀取不合理利潤的承租人,市政署將會採取措施,必要時將依法終止有關攤檔的租賃合同。

戴祖義約見聯豐新苗要求調整價格 兩超市承諾周六起降低豬肉零售價
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今(21日)約見聯豐食品超級市場、新苗超市的負責人,要求進一步降低新鮮豬肉的零售價,兩超市負責積極回應,承諾自本周六(23日)起,下調價格,其中聯豐表示會降價一成半。
近期供澳活豬數量逐漸增加,已回復年初水平,今日供應市場的活豬逾三百頭,創今年新高,儘管活豬批發價自一月中起一直維持在每司馬擔3090澳門元,但新鮮豬肉零售價仍然高於年初。特區政府高度關注豬肉價格長期居高不下的問題,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除日前約見活豬批發、零售商,要求業界將零售價回落至合理水平外,昨往屠宰場了解活豬分配流程,布置連串後續工作。
目前,聯豐和新苗兩超市均每天供應新鮮豬肉,零售價長期保持低位,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戴祖義在會上肯定了兩間超市在平衡豬肉價格所發揮的作用,指出由於近期活豬來貨價保持穩定,而來貨量有所增加,要求兩間超市進一步降低豬肉零售價,在為市民提供平價豬肉選擇的同時,也對街市的豬肉零售價起到參照及引導作用。
聯豐和新苗超市的負責人表示支持特區政府採取的一系列穩定售價、規範市場的措施,願意承擔社會責任,承諾自起本周六(23日)起,進一步降低新鮮豬肉的零售價,真正做到同市民一起共度時艱,其中聯豐表示各類新鮮豬肉會降價一成半。

擴大網上申領電子書面報告服務對象至“一戶通”用戶
法務局一直致力優化對外公共服務,由本年五月十八日起,“網上申領電子書面報告服務”的服務對象將由經常需要申領書面報告的專業領域人士或機構,延伸適用於“澳門公共服務一戶通” (簡稱“一戶通”)用戶。
是次擴大網上申領電子書面報告的服務對象,是法務局與行政公職局電子政務跨部門的合作項目,主要目的是方便市民,讓市民無需外出亦能申領。凡已開立行政公職局「一戶通」的市民,可透過“一戶通” 的網頁版或手機應用程式,又或法務局的專屬網頁 ( https://account.dsaj.gov.mo/eBusca.html ) 來申請電子版的物業登記書面報告及商業登記書面報告,申請完成後隨即進行網上付款,市民可使用“VISA信用卡”、“MASTERCARD信用卡”、“中銀e網”或“銀聯在線支付”等方式支付,便即可獲取電子版“查屋紙”或“查公司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