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署冀更多私人机构或业权人借出土地作临时休憩区
本澳不少人口密集发展成熟的社区多属旧城区,由于空间狭少,较难有合适土地设置休憩场所。目前,旧区内开放使用的临时休憩场所,有部分由私人机构或业权人借出,一方面为区内市民提供休憩及康体活动设施,亦减少有关空置地段可能产生的环境卫生问题。
本澳的旧区,如新桥、下环一带,社区空间绝大部分已被充分发展及利用,旧区居民亦有反映休憩设施不足等问题。现时开放使用的休憩场所中,有部分是由私人机构或业权人借出,并多以无偿方式提供予市政署使用。市政署在接收有关土地后,会根据地段的大小及周边环境,适度地增加健身器材、座椅、石春路等设施,并进行绿化布置,以回应市民对使用休憩设施的需求,同时也能解决有关地段长期空置所引起的蚊患及其他环境卫生问题。
市政署目前管理的休憩区,其中有近十四个由私人机构或业权人借出,这些休憩区分别位于大炮台下街、陈乐巷、夜姆巷、烂鬼楼巷、聚龙通津(玫瑰里)、翎毛巷、草席围、高楼斜巷与山水园围、新胜街、青洲河边马路、手肘里、蚝里、老人围和路环计单奴街地段,市政署感谢提供土地资源用作设临时市政设施的机构或业权人,为区内居民创设更好的生活环境。
借出地段的业权人与市政署每年就土地借用签订协议,当业权人认为土地具备条件发展,市政署便要向其归还。近期,市政署接获青洲河边马路的青翠自由波地、青洲上街临时休憩区所在土地的业权人通知,将有发展计划,遂收回相关土地,有关设施停止使用。另外,花王堂街与快艇头里交界土地亦将归还业权人作发展之用。
市政署期望日后,会有更多的机构或业权人,慷慨释出土地资源以用作社会公共建设,同时正陆续翻新各区自由波地,让市民大众能有更多更优质的空间享用社区设施。

澳门高校学生网络普法宣传设计比赛
为加深高校学生对《宪法》及《基本法》的认识,透过将学生们的创意和网络推广的独特优势相结合,设计出别具特色又有趣味的普法宣传品。由法务局主办、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协办的“网络有‘法述’-澳门高校学生网络普法宣传设计比赛” 由即日起至2020年10月11日接受报名。
参赛队伍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个人或团队至少1名成员须为澳门居民,而团队各成员必须就读于本澳同一高等院校。符合资格的参赛队伍须参加法律培训,学习《宪法》、《基本法》及其他法律知识,并于11月20日或之前递交符合章程规定的普法短片、动画或图像。赛会评审团将根据作品的法律准确性、创意性、视觉效果、主题相关性等因素选出冠、亚、季军各一名及优异奬两名,分别可获奖金澳门元5,000元、澳门元4,000元、澳门元3,000元及澳门元1,500元。比赛另设有网络人气大奖,符合资格的作品将上载至法务局Facebook专页—“普法园地”,在为期两周的“点赞期”内获最多点赞的作品,可获奖金澳门元2,000元及奖状一张,而胜出的作品将用作普法宣传上。
有兴趣参加比赛的本地高校学生,可于法务局微信订阅号“DSAJ_RAEM”或法务局网站(www.dsaj.gov.mo)浏览比赛章程及填妥参赛表格。如有查询,可于办公时间致电法务局8795 7162(杨小姐)或8795 7611(马先生)。

澳大公共行政培训中心今启用 首届公务人员领导力培训班开课
澳门大学公共行政培训中心启用仪式暨首届公务人员领导力培训班开课典礼今(14)举行。行政长官贺一诚寄语首届三十名学员把握三个月的脱产学习机会,建立大局观念,为特区公共行政改革建言献策。
行政长官贺一诚、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澳门大学校董会主席林金城、校长宋永华、行政公职局局长高炳坤、澳门大学公共行政培训中心主任税兵主持仪式,行政长官一行参观了培训中心。
行政长官和三十名学员谈话时表示,对首届公务人员领导力培训班寄予厚望,期望持续开办培训课程,助力特区政府人才的梯队建设。行政长官寄语学员在三个月的课程中深入学习新形势下的国家发展大局,分析澳门公共行政现存问题,以澳门可持续发展和广大市民利益为依归,建立大局观念,探讨如何提升特区政府管治水平、公务员团队士气和服务意识。行政长官并要求各学员在课程结束后提交学习报告,为日后培训班的优化提供意见。
宋永华在启用仪式上致词时表示,澳大根据特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成立公共行政培训中心,遵循“培训与培养相结合”理念,构建提升公务人员质素的综合平台,希望培养出创新型的实务人才,为特区政府的行政改革添砖加瓦。
高炳坤致词时表示,公务人员领导力培训班是首个在本澳举办的脱产式培训课程,期望课程扩阔学员的知识领域,提高知识层次,增强领导能力,推动学员参与特区行政改革,为施政工作提出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案。期望日后通过和培训中心的合作,建立系统的培训机制,为特区培养更多专业能力与管理能力兼备的人才。
“公务人员领导力培训班”为期三个月,每届30名学员,以脱产培训方式参与,课程将结合理论与实践,以专题讲座、研讨、参访等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范围包括国情教育、宪法与基本法、公共行政及电子政务方面的新知识培训等。首届培训班30名学员现职高级技术员,须具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工作表现评核,经所属部门及监督实体推荐。第二届培训课程将于2021年上半年举行。
【新闻局】行政长官贺一诚出席澳门大学公共行政培训中心启用仪式暨公务人员领导力培训班开学典礼

市政署新增市民专场食安讲座 每月两场欢迎踊跃报名
为提升社会大众的食品安全防护意识,市政署于九月起持续每月举办两场面向市民的食安教育讲座,由专门食安人员进行讲解,教导市民正确的食安操作技巧及方法,将食安科普知识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以防范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共同维护本澳食品安全,欢迎市民踊跃报名参与。
市政署由九月起持续每月举办两场「市民专场之食安教育讲座」,主要安排在每月月中及月底的周三下午,在佑汉小贩大楼一楼食品业界专区多功能室举行。讲座内容涵盖《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5要诀ABCDE」、防灾善后食水及食品安全须知,以及家居防治鼠患方法等内容。藉著食安人员的案例分析及深入讲解,辅以播放食安教育影片,以及安排有奖问题游戏,让公众轻松学习及掌握食安控制要点,尤其是如何避免交叉污染、谨慎选购食品食材、保持清洁和彻底煮熟、危险温度带以及努力维护澳门食品安全等关键技巧及重要理念,并灵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以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市民专场之食安教育讲座」课时逾一小时,以粤语进行,费用全免,有兴趣参与之市民可于办公时间内致电8296 9855或8296 9857报名参加。座位有限,额满即止。
市政署持续推动本澳食安教育工作,举办各类型食安教育及培训课程,亦提供食品资讯站预约导赏服务,进一步加深业界及市民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强化社会大众的食品安全自主防护意识。公众如欲了解更多食安培训等资讯,欢迎浏览食品安全资讯网页www.foodsafety.gov.mo及食安资讯手机应用程式。

市政署持续开展大厦屋苑清洁活动
市政署一直关注公共地方的环境卫生状况,并配合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工作,持续加强公共设施的清洁及消毒,以减低传染病传播条件。近期更与多个团体合作,前往全澳各区千多幢大厦屋苑进行环境卫生宣导及卫生隐患排查工作并清理垃圾,以推动住户及大厦管理实体关注环境卫生及鼠患问题。
为提醒市民大众时刻保持个人、家居及社区的环境卫生,经常保持防范疫情的警戒心,市政署由六月一日起,与本澳多个团体合作开展“社区清洁‧齐参与‧同抗疫”之“大厦屋苑清洁活动”及“大厦屋苑防治鼠患活动”计划,内容包括前往全澳各区大厦屋苑以及“三无大厦”进行环境卫生宣导及卫生隐患排查工作。由团体组成的卫生巡查队伍对全澳大厦屋苑有序展开巡查工作,对位于中区、下环区、司打口、台山、佑汉、筷子基及氹仔旧城区等一千五百六十九幢大厦进行环境卫生宣导及卫生隐患排查工作,协助清理一百一十次,合共六百四十九公斤垃圾。期间特别关注北区“三无大厦”的卫生情况,并协助清理了二百四十公斤垃圾,期望藉此推动有关“三无大厦”的居民进一步关注及维护自身大厦公共部分环境卫生的意识。
除向住户及大厦管理实体进行口头宣导、劝喻及协调清理大厦公共部分的杂物及垃圾外,为提升巡查队伍成员对有效防治鼠患的认识,市政署亦联同成员进行实地勘察鼠迹培训,即场教导有关预防及控制鼠患的有效方法。当发现大厦屋苑有鼠患情况时,成员便即时提供防鼠意见,教导相关人士从环境防治著手,并提供适切协助,做好大厦和家居的清洁和防鼠工作,推动居民及大厦管理实体重视大厦的环境卫生。
未来,市政署将持续优化及做好监管各项环境卫生的工作,加强政府、团体及居民的合作,鼓励市民多参与社区清洁事务,合力维护私人地方及大厦屋苑的环境卫生,改善社区的卫生状况,共同构建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市政署暂缓处理经马来西亚转运或进口马匹的申请
因应马来西亚登嘉楼州(Terengganu)爆发非洲马瘟,市政署即时暂缓处理经马来西亚转运或进口马匹的申请,根据检疫纪录,本澳近期并没有相关受影响地区之马匹转运或进口至本澳。
按本澳现行法律法规,所有活动物在转运或进口时,必须通过强制性检验检疫,出示来源地权限当局签发之卫生证明文件,证明动物来自非疫区及健康状况良好,并须通过检验检疫后,方可进入本澳。市政署会持续透过有效的检验检疫机制,对转运或进口的动物进行严格把关。
根据已于2020年9月1日生效的第7/2020号法律《动物防疫法》及第160/2020号行政长官批示《动物疫病名录》,非洲马瘟属本澳法定申报疫病,而内地及澳门均为非洲马瘟无疫区,并已获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认可。近期亚洲邻近多国陆续爆发非洲马瘟,为防止疫病传入,市政署将持续密切留意境外疫情动向,与业界保持紧密沟通,适时作出跟进,并按相关法律规定处理。

市政署加强地盘巡查检控非法排放
为保持渠道畅通,市政署除恒常到各区疏通、维护下水道工作外,亦持续巡查建筑地盘,加强窥摄像设备(CCTV)协助检查渠道状况,强化监管,今年至八月为止,已巡查一百三十六次,检控二十七宗地盘违规排放。
现时本澳约有七十多个在建地盘,若地盘违规将混有英泥砂浆的废水排入公共下水道,容易产生难以处理的凝固物,严重影响公共下水道运作。为保护渠道,市政署要求地盘的施工废水须经有效的「过滤设施系统」沉淀处理,达致《澳门供排水规章》的规定,在取得开挖坑道工程接驳地盘临时排水准照后,方可排入现有公共渠网。倘巡查发现违规排放,会提起控诉,并将有关情况转介予土地工务运输局跟进,以及要求地盘业主/业权人敦促承建商立即改善及提交CCTV清渠报告,确保下水道恢复原运作。
早前,市政署巡查时发现沙梨头海边街一地盘将含沙及泥浆之污水在没经过有效过滤的情况下,排放至公共街渠。市政署已即时作出跟进,与土地工务运输局及环境保护局对地盘采取联合检查行动,并作出检控,经多次复查,涉事地盘已增加过滤缸及净水装置。
市政署强调,发现有违规排放行为的地盘将列为重点跟进项目,相关地盘被检查的频率亦会增多。提醒建筑地盘、食肆、修车场等场所负责人须定期清理隔油井或沉淀池,切勿把水泥浆或油污排入公共下水道。如有违规将根据《公共地方总规章》对有关行为作出检控,而市政署正研究修改《公共地方总规章》,以提升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阻吓作用。

高中程度综合能力评估开考公布笔试成绩
本月2日出版的《特区公报》刊登了高中毕业学历程度的综合能力评估开考的最后成绩名单。是次开考是按新修订的第23/2017号行政法规开展的第四个以学历程度进行的综合能力评估开考,共有14,323名准考人,考试于7月26日举行,出席率为七成六;综合能力考试成绩只分为“合格”和“不合格”,50分或以上评为合格,50分以下评为不合格,合格者共有3,321人,合格率为三成。是次考试中,最高成绩为93分,取得70分或以上的合格者超过两百人。
笔试合格者三年内可报考技术辅导员、气象技术员、海上交通控制员等职程的专业或职务能力评估开考
是次高中程度综合能力评估开考的成绩有效期为三年,取得“合格”成绩的投考人,自本月2日起至2023年9月1日,只要符合法定要件,可报考公共部门为填补技术辅导员、公关督导员、车辆查验员、车辆驾驶考试员、邮务辅导技术员、照相排版系统操作员、督察(仅第一及第二职等)、气象技术员、海上交通控制员、水文员、海事督导员、无线电通讯辅导技术员及地形测量员的专业或职务能力评估开考。
第四季将开展学士学位程度的综合能力考试
为了让部门可按自身的用人需要随时开展专业或职务能力评估开考,以招聘公务人员,行政公职局会按不同的学历程度定期开展综合能力评估开考,将于今年第四季开展学士学位程度的综合能力评估开考,在此呼吁有意投考的人士作好准备,并应留意在《特区公报》刊登的开考通告。

市政署为大熊猫开开庆祝12岁生日
市政署于8月24日为大熊猫「开开」庆祝12岁生日,邀请托儿所的老师、小朋友和家长约30人一同参与,场面温馨。
市政署邀请童乐托儿所的老师、15对亲子组合的小朋友和家长一同出席大熊猫「开开」的生日会,饲养员为它送上由香甜水果制成的冰蛋糕,大家一同献唱生日歌,送上满满的祝福。面对解暑的甜品,「开开」急不及待地品尝,吃得有滋有味,趣致可爱。
大熊猫「开开」现时12岁,体重129公斤,健康及精神状况正常。大熊猫日常以竹子为主食,为了增进它们的食欲,饲养员会适时调整大熊猫餐单中竹子和副食品的比例,以确保它们摄取正常营养所需。
炎炎夏日,泡水、玩冰块皆是大熊猫的消暑方法。饲养员不时为大熊猫提供冰块消暑,偶尔是巨大的冰块,偶尔将冰块打成小冰粒,有时甚至加入水果汁制成可口的冰块,配搭多种多样,而「开开」每次都抱着冰块不放,有时还在冰粒上打滚,暑气全消。
欢迎市民前往石排湾郊野公园探访大熊猫「开心家族」及园内其他动物,而为配合防疫,市民在使用市政署辖下设施时,须遵从卫生指引及现场人员的指示。另外,受早前台风影响,石排湾郊野公园设施局部开放。如有查询,可致电市政署市民服务热线2833 7676。

市政署公布第2季恒常食品市场检测结果
市政署持续透过恒常的食品监察及检测机制,评估市面售卖食品的风险及卫生状况,在本年第2季共抽取了695个食品样本进行检验,所有样本的检测结果均未见异常。
为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巿政署食品安全厅依据目前流通市场的食品种类和特点,制定各类型的食品调查抽样计划,包括“常规食品调查”及“食肆食品调查”计划,进行化学、微生物学及辐射水准等检验。抽样调查的范围包括本澳各区之超级市场、杂货店、百货公司、饮食场所及外卖店等,抽取各类即食食品、饮品、粮油食品、零食等。本年第2季合共抽取695个样本,所有样本的检测结果均未见异常。
为预防及减低食品安全风险,市政署提醒业界应向可靠的供应商采购食材,选购新鲜和卫生的食品,避免腐坏或感官异常的食品,拒绝购买来历不明的食品,适当贮存及展示;保留来货及销售纪录,以便在有需要时供权限部门追查来源;如对食品的卫生安全存疑,则不应购买及出售。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适合致病性微生物的繁殖,较易引起细菌性的食源性疾病。市政署呼吁业界必须遵守食品卫生及安全之要求,注意环境及个人卫生,确保食材和食品的储存及制作过程安全,生熟食品应妥善处理,避免交叉污染。长者、孕妇和免疫力较弱的人士,应尽量避免进食高风险的生吃或冷冻食品,如刺身、刺身寿司、沙律等。消费者亦应选择有良好卫生环境及具信誉的店铺,食用及选购新鲜、无异常及外表完整的食品,如对食品卫生状况及质量有疑虑,应停止购买或食用。
市政署已将是次恒常食品市场检测结果上载至食品安全资讯网 www.foodsafety.gov.mo ,市民可登入网站或透过食安资讯手机应用程式浏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