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永春:冀以法律規範解決道路重複開挖問題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今(18)日表示,特區政府期望透過法律規範,進一步解決本澳道路重複開挖的問題,制定相關的行政法規是明年的工作計劃。
張永春下午在行政會新聞發佈會上回應記者問題時表示,雖然現時已有跨部門機制,透過加強溝通協調以避免道路於短時間內重複開挖,減少對市民出行的影響;然而,單靠部門間加強聯繫並不足以完全解決問題,所以政府計劃制定相關的行政法規,明確規範關於道路開挖的事宜,例如只能在哪些緊急情況下才可重複開挖道路,並清晰各部門間的分工和協調。他指出,制定相關行政法規是明年的工作計劃,期間政府會充分聽取各公共服務機構和業界的意見。
關於與動物相關的立法事宜,張永春指出,政府於年前完成了有關動物防疫及獸醫法案的公開諮詢,當中,《動物防疫法》已經生效,而獸醫方面,政府也已有相關法律草案,但由於明年計劃提交的法案不少,加上立法會換屆,故暫未將獸醫相關法案列入明年的立法規劃中,待未來具備條件時政府便會提案。政府一直有跟進獸醫相關法律的立法工作,並會持續聽取各界意見。
他又重申,在動物保護方面,特區政府和動物保護團體的目標一致,就是創設更多條件做好保護動物的工作,並希望做好源頭控制,減少流浪動物的出現。他在下月中旬會聯同市政署約見動保團體交流意見。

市政署辦講解會 加深業界認識飲食及飲料場所牌照申請程序及要點
市政署日前舉辦“飲食及飲料場所牌照申請手續─工務、消防、衛生安全及環境保護須知"講解會,為業者介紹飲食及飲料場所牌照的發牌程序及營運須知,希望申請人及代辦人認識牌照申請程序及要點,有助加快發牌進度,減低場所開業成本。
講解會於十二月十五日於沙梨頭活動中心舉行,約六十名申請人、代理人以及來自相關業界及團體的人士出席。市政署轄下參與發牌的部門,聯同土地工務運輸局、消防局、衛生局及環境保護局代表,分別介紹一站式發牌程序、申請及營運須知、電子化服務、場所工程、防火系統、衛生及環境保護範圍等要求,亦就燃料設備與安全、油煙排放、噪音、隔油井安裝及排放處理等常見問題進行說明。
會上,與會者踴躍提問,查詢有關審批流程、飲食牌照的廢止、場所裝修工程要求、隔油井排污處理及場所設備等問題,相關部門代表亦一一作出回應。另外,市政署亦提到,有意申請者在按核准方案要求完成場所的裝修後,透過遞交所需的聲明文件,通過審議計劃及檢查委員會的審批,在申請人繳付保證金後,便有條件獲發有效期為四個月的臨時牌照。有關“前置式”臨時牌照制度有助優化本地中小企的營商環境,在不影響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及環境保護等公共利益前提下,申請者可取得臨時牌照盡早經營,適當地平衡公共利益和舒緩申請者開業成本的壓力。
發牌效率的提升,有賴申請人、代辦人與政府的充分協調及合作,市政署期望透過講解會加強申請牌照事務相關人士對發牌制度、申請程序及所需文件和圖則資料的認知,讓申請及審批工作更順利進行。申請人可瀏覽“飲食及飲料場所一站式發牌服務”專題網頁https://www.iam.gov.mo/onestop-fnb,在提出申請前預早瞭解相關申請流程與要求。如存在較複雜的技術問題時,申請人可向一站式服務機構反映及尋求專業意見的協助,並可申請召開“技術會議”,讓專責部門提供針對性的技術意見及指引。市政署將持續優化各項措施,加強一站式發牌程序的便捷性,扶持本澳飲食業發展。

“人工智能法律查詢系統”正式上線
為向市民提供更好的法律資訊服務,法務局將運用AI技術,推出“人工智能法律查詢系統”,提供包括憲制法律、婚姻家庭、生活出行、樓宇買賣、樓宇租賃、勞動關係、商事活動、司法訴訟、預防犯罪和條約等法律資訊,24小時全天候供市民使用及查詢。
市民只需登入法務局網頁 ( www.dsaj.gov.mo ),或關注法務局微信訂閱號(“澳門法務局訂閱號”或“DSAJ_RAEM”),進入“人工智能法律查詢系統”頁面,點選查詢種類(例如婚姻家庭)並以文字或語音提出問題,查詢系統將自動按照提問的內容顯示出最接近問題的答案和相近的問題。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法務局將繼續創新普法模式,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及網絡社交平台,擴大普法的覆蓋面,讓市民可隨時隨地獲取法律資訊,以提升市民大眾知法守法的意識。

市政署代表赴韶關出席粵澳林業聯席會議
市政署代表早前赴廣東省韶關市出席粵澳林業及自然護理聯席會議,與廣東省林業局就推動粵澳共同建設森林城市群,促進大灣區生態建設和粵澳林業交流與生態保育的科研合作等進行交流。
因應《廣東省林業局與澳門巿政署關於進一步加強粵澳林業合作意向書》,粵澳雙方舉辦林業及自然護理聯席會議。會上,廣東省林業局二級巡視員林俊欽、澳門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副主席羅志堅等,就山林修復、華南珍稀野生動物返還計劃、適用於城市綠化新產品植物及合作、自然教育經驗、粵澳森林法律技術、助力澳門融入大灣區森林城市群體系等議題進行討論及交流意見。
市政署表示,在是次粵澳林業及自然護理聯席會議及考察活動中,促進了本澳與廣東省在林業及自然護理方面的更多合作,並得到廣東省林業局的全力支持,將加快本澳推動森林城市建設,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森林城市群。出席代表還包括市政管理委員會委員關施敏、園林綠化廳廳長趙慧明以及相關技術人員。
期間,在廣東省林業局的安排下,市政署代表團亦考察了丹霞山博物館及丹霞山自然保護區、車八嶺自然保護區,以及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並與當地生態保育單位負責人及技術人員,就生態保護、科研監測、自然教育、山林防火等議題進行交流及討論。當中仁化縣自二零一九年三月啟動縣級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提出了“縣級國家森林城市—森林小鎮—森林鄉村”三級共建模式,並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全域創建森林小鎮”的建設目標,在創建森林小鎮和鄉村的振興工作上取得一定成果。

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第二次聯席會議今舉行
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廣東省司法廳及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今(11)日以視像方式舉行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第二次聯席會議,由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主持。會議通過了《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平台建設工作方案》,批准設立了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並就聯席會議的未來重點工作交換意見。
《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平台建設工作方案》規定,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平台是三地政府法律部門為促進調解工作設立的權威性、高層次交流和合作平台,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將推動制定統一的大灣區調解員資格、資歷評審及相關標準、促進三地各自設立合資格大灣區調解員名等工作。
張永春在會上表示,三地政府法律部門要按照《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加強粵港澳的法律交流和協作,為大灣區建設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司法及法律服務,積極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張永春還介紹了澳門特區在推進大灣區法律建設方面開展的工作,包括積極推動以多元糾紛解決機制解決民商事爭議、推動建立商業登記訊息公示平台及發放商業登記電子證明等。
三方一致認為,要繼續發揮好聯席會議的作用,推進在律師、仲裁、調解、公共法律服務等方面的合作,協調解決在推進大灣區制度銜接和規則對接中遇到的問題,為大灣區建設提供制度保障。三方同意,第三次聯席會議將由廣東省司法廳主辦。
出席聯席會議的三地主要代表還包括: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普惠避免及解決爭議辦公室主任丁國榮、廣東省司法廳廳長陳旭東、副廳長梁震、副廳長林楚明、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林智龍、法務局局長劉德學等。

於九澳山開闢路徑為山林修復進行前期工作
市政署近年有序進行各山林修復工作,由於九澳山缺乏路徑,為順利開展九澳山的山林修復,故須進行前期工作,當中包括開闢路徑以創設條件運輸作業。有關路徑開闢前已經過評估,將山林的影響盡量減低。
澳門近年分別經歷天鴿、山竹等超強颱風吹襲,令本澳山林受損面積達五百公頃,超過五十多萬株樹木受到了不同程度損害。為盡快恢復本澳山林生態環境,市政署於二零一八年起逐步開展各項山林修復計劃,並曾委托中山大學專家團隊進行調查,在獲廣東省林業局支持,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專家組開展林木生態修復及優化設計工作,除了對已損失的山林植被進行修復外,亦考慮到部份台灣相思及木麻黃等樹木已達樹齡上限,將逐步進行淘汰,並進行樹種更替,透過補種和換植等方式,恢復山林的生態。
由於九澳山與其他山林比較,欠缺了步行徑及運輸通道,為讓山林修復工作的順利開展,市政署於十一月起由九澳燈塔起開闢林道,以利運輸肥料、苗木,並鋪設消防喉管等工作。同時,開闢之林道及後亦將成為步行徑,步行徑的建設模式與今年新增的金像步行徑相約,將為市民增加更多郊遊空間,親近大自然。
由於九澳山先後經過多次強颱風吹襲,林地已有大量先鋒樹木倒塌或枯死。此外,受颱風吹襲後,山林鬱閉度下降,刺激林區內藤本植物和薇甘菊瘋長,對受損但幸存之樹木造成二次傷害,不少幸存樹木因受到藤本植物和薇甘菊為害,導致長勢持續衰弱至死亡,加快了林區衰退之速度。故規劃林道路線前,市政署已對現場環境進行多次詳細調研,已盡量挑選建於先鋒樹種的林地,例如:台灣相思及白楸、木麻黃及血桐樹等,並選取只有藤本植物及薇甘菊覆蓋的地方著手,以去除對山林復育的不利因素。工作期間,亦安排人員每日到現場監管施工情況,適時調整路線走向,當遇上非上述的樹木且健康優良,會盡量保留。
另外,市政署人員對九澳山林作評估調查,九澳山位於路環的東北角,東北季風強勁,長年強勁的風勢對該處樹木造成風壓效應,植被以台灣相思及白楸群系為主,而其他可提供蜜源的植物為豺皮樟、廣東蒲桃、假蘋婆、春花、白花酸藤果、玉葉金花等皆為夏季提供蜜源的植物,只有少量可於冬季提供蜜源之鴨腳木,故九澳山並非蝴蝶選擇渡冬之處,綜合上述氣候、植被構成和現場環境因素的考量,評估於冬季進行相關工程已大幅減少了對野生動物之影響。

張永春:正按部就班籌備明年立法會選舉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今(10)日表示,明年將舉行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籌備工作整體順利,現正按部就班進行相關工作。
張永春上午出席立法會常設委員會會議後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明年立法會選舉的籌備工作整體順利,根據法律要求,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將會在本月底成立。張永春表示,現時很難預計明年的疫情發展,希望疫情能夠控制,令選舉工作可以正常進行。政府會制訂預案,將立法會選舉和防疫兩方面工作做好。新的選民登記工作到年底結束,他呼籲合資格的市民登記做選民。
對於市政署外判污水管道建造工程發生嚴重工業意外,張永春表示,他在意外發生後已指示市政署即時派員跟進。此外,市政署也就市政工程與勞工局人員商討,採取確保和提升工業安全的措施。他指出,有關工業意外的具體情況仍在調查中,下一步需要確保市政署市政工程的質量,以及對工業安全的監管,故此有需要完善相關的制度,未來判標或會在安全計分方面有更高要求,當局亦會加強工程巡查。
至於動物保護方面,張永春表示,希望與動物保護團體多一點溝通,稍後將會安排與相關團體見面,聽取對於《動物保護法》、絕育放回計劃等方面的意見。他指出,政府與動保團體的目標一致,會與他們坦誠交流和溝通。
此外,張永春又表示,社會對氹仔4幅閒置地興建車胎公園有不同意見,會在聽取社會意見後,配合總體城市規劃去利用土地。
【新聞局】張永春:正按部就班籌備明年立法會選舉

市政署高度重視氹仔近東亞運大馬路發生之嚴重工業事故
市政署高度重視今(8)日下午在氹仔近東亞運大馬路一污水管道建造工程發生嚴重工業事故,對事故釀成一名建築工人不幸死亡感到非常難過,並對死者家屬致以深切的慰問;已責令承建商即時停工,並必須做好死者家屬的安撫及跟進善後工作。同時,盡快調查事故原因於短期內提交報告。
意外發生後市政署人員已即時派員到工地了解及跟進情況,涉事工程屬市政署外判工程,據了解事故中死者為中國籍男外僱,正進行下水道優化工程的開挖工作,期間發生意外。市政署已責成承建商即時停工,全面配合勞工局調查事故原因,並立刻聯絡死者家屬做好善後工作,並要求承建商必須對工地安全設施進行全面檢查,核實整個工地的安全情況。同時必須盡快調查事故原因,於短期內提交報告,若證實意外是由於承建商疏忽或提供的安全設施不足夠所導致,會追究涉事承建商倘有的責任。市政署亦將全力配合勞工局的調查工作。
肇事工程是於氹仔東亞運大馬路建造一條直徑350毫米、長度262米的污水管道,引導現時氹仔利萊德海濱花園大廈流入海面的污水,改為接入公共污水排水管道,以解決鄰近東亞運大馬路海面的污染情況。按原計劃進度,預計今年年底完工。

市政署高度重視氹仔近東亞運大馬路發生之嚴重工業事故
市政署高度重視今(8)日下午在氹仔近東亞運大馬路一污水管道建造工程發生嚴重工業事故,對事故釀成一名建築工人不幸死亡感到非常難過,並對死者家屬致以深切的慰問;已責令承建商即時停工,並必須做好死者家屬的安撫及跟進善後工作。同時,盡快調查事故原因於短期內提交報告。
意外發生後市政署人員已即時派員到工地了解及跟進情況,涉事工程屬市政署外判工程,據了解事故中死者為中國籍男外僱,正進行下水道優化工程的開挖工作,期間發生意外。市政署已責成承建商即時停工,全面配合勞工局調查事故原因,並立刻聯絡死者家屬做好善後工作,並要求承建商必須對工地安全設施進行全面檢查,核實整個工地的安全情況。同時必須盡快調查事故原因,於短期內提交報告,若證實意外是由於承建商疏忽或提供的安全設施不足夠所導致,會追究涉事承建商倘有的責任。市政署亦將全力配合勞工局的調查工作。
肇事工程是於氹仔東亞運大馬路建造一條直徑350毫米、長度262米的污水管道,引導現時氹仔利萊德海濱花園大廈流入海面的污水,改為接入公共污水排水管道,以解決鄰近東亞運大馬路海面的污染情況。按原計劃進度,預計今年年底完工。

市政署複檢巴西進口冷鏈肉品未見異常
武漢市昨日(十二月六日)公佈分別在進口的巴西冷凍豬肉,烏拉圭冷凍牛肉的外包裝檢測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市政署即時啟動應急預案,對涉事的巴西及烏拉圭肉類出口企業的同類產品採取追溯、即時封存和全面排查等措施,經查核本澳自年初起並沒有進口烏拉圭生產的冷鏈食品,而複檢的二十一個巴西凍肉外包裝樣本,皆通過新冠核酸檢測,未見異常。
市政署於十二月六日得悉武漢市防疫部門公布註冊號“SIF15”的巴西肉類出口企業有產品被檢出病毒核酸呈陽性,即時啟動應急預案,採取追溯、排查等措施。按入口資料顯示,本澳自年初起並沒有入口涉事的同一批次產品,最近三個月,市政署對同一涉事出口企業的其他產品均按照防疫措施進行消毒、抽檢,並通過檢疫程序合格進入本澳。而七月起,市政署亦曾抽取巴西進口的牛類產品樣本及其包裝樣本進行核酸篩查,皆未有發現新冠病毒。
基於安全考慮,市政署亦即時要求仍持有涉事出口企業所生產貨品的本地商戶暫時封存貨品,並派員進行抽樣複檢,期間對涉事巴西生產商的其他批次冷凍食品,再抽取了二十一個外包裝樣本,所有樣本核酸檢測結果全為陰性,未見異常。另外,經比對及查核入口申報紀錄及「冷鏈食品追溯系統」,本澳自年初至今未曾有進口烏拉圭的冷鏈食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以及國際間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的研判,指出目前暫未有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可以直接透過食品傳播。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主要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因此,食品從業員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個人防護,加強及嚴格執行各項防疫措施,將有助降低因接觸受污染表面而感染的風險。